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锦集

2021-04-02 01:42: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锦集

  《动物形状烟火》是一本由张悦然 双雪涛 旧海棠 孙频 手指 郑小驴 朱个 于一爽 常小琥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347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一):世间最隐秘的怜悯与爱欲

  这本书收录了九篇关于生活与情感的文章,立足于早期现代都市与当代,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勾画了他们丰富的生活与各种各样的情感:疯狂喷薄的爱欲,依赖和施舍相混杂的变态般的爱恋,无处安放的怜悯,被上苍抛弃的愧疚等等。

  每篇文字都文笔细腻,刻画精致,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人,他们仿佛时刻可以从我们身边走过,却拼命隐藏住了自己心底最深的秘密,或许某天,那些秘密会被人无情地揭开,也可能会推着秘密的埋藏者走向一个无法挽回的结局。

  个人不太喜欢《跛人》这篇文字,它在凸出女主特点时极尽夸张的写作手法,结果导致用力过度,使女主的形象大大脱离生活,也脱离了现代都市这个定位与背景。

  《不速之客》描绘了一种畸形的爱恋,依赖与施舍相混杂,女主人公活的像狗,爱得也像狗,而男主人公不知是受到这种爱的感染,还是激发了体内畸形的爱欲本性,由施舍方转换到了乞怜的那一方,最终,猝不及防的意外事件使这种畸形的爱恋关系得以完整。这种爱真是看得人无比纠结,但都市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书最隐晦的是《大酒店》,我有点看不懂主人公对于邻居的态度,是怜悯,还是像鲁迅那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结尾的文字究竟在暗示什么?很希望作者能写得更长些,毕竟这是全书最贴近普通人生活,也最有生活韵味的一篇文字。

  最吊人胃口充满悬念的是张悦然的《动物形状的烟火》,来得虽迟却汹涌猛烈的愧疚感使贫苦画家企图采取自我认为的善举,以便对小女孩和自我进行救赎,却在冥冥的天意与幼儿的恶念面前遭到了残酷的打击。故事在高潮处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这场救赎的最终结果会是献出生命吗?他会在无人知晓的黑暗中默默死去吗?我们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是残酷的上苍并不会给所有人留下救赎的机会。

  自张悦然这篇高潮般的文字开始,后面的文字不再像先前那样有着惨烈般的张扬,故事的转折点开始趋近于轻柔与随和,但每篇故事都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仿佛作者在每一行细腻的文字间都藏了一份情感,也在每一位人物身上糅杂了他对于都市生活极尽所能的想象——世间最隐秘的怜悯与爱欲。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二):盛夏的果实,无悔的青春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过往,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宁静的夏天

  天空中繁星点点

  心里头有些思念

  思念着你的脸

  我可以假装看不见

  也可以偷偷的想念

  直到让我摸到你那温暖的脸

  知了也睡了

  安心的睡了” ——梁静茹的《宁夏》

  《动物形状的烟火》本书收录了九篇优秀的青年作家小说,展现了九位当代青年小说家的文字造诣。动物千千万,属于它们形状的烟火又有哪几种。

  “哎,问你个问题。”

  “问。”

  “你到底是喜欢我多一点,还是喜欢别人多一点?”

  “别人是谁?”

  “别人就是别人,别的人。”

  “那喜欢你多一点。我们分头走吧,横竖都要出去,大不了再来一年。”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高考的失利,和独立且自由的像鸟儿一样飞翔的刘一朵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火车上偶遇的大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些事情,最终因意见不同和女友分开,再也不曾想见。青春期的我们都有迷茫,都想追寻自由,想像鸟儿一样翱翔在蓝天白云下,亦想突破那一层大气层看看不同之处,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夜深人静时,那里确实是一个放风筝的好地方。

  [不速之客]爱与不爱是有区别的,细微的观察就能发现,就像文章里说的:“我知道,不爱是不能接吻的,我和其他人都不接吻的,就和你一个人接吻……”对于一个过了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爱情就更加白热化啦,不是觉得合适就能在一起啦,还有许多外在因素需要考虑的。习惯成瘾,他习惯了她突然的出现,习惯了她提的要求,习惯了生命中有她的气息,只是深陷其中不得清楚,只要失去了才知道原来最念念不忘的还是她。

  [动物形状的烟火]人总会在别人的身上,念起之前的一个人,深陷回忆里就会被蒙蔽双眼,看不清别人,也许内心是明亮的,只是一个人在枷锁里假装看不清,独自一人的时候最能想透。

  人的劣性;只要失去了才去追悔莫及,抓在手里可有惦记其他的,得到与失去最终还是取决于你,别人的告知只是善意的提醒也可能是谎言,但不尝试怎会知道经历过了能悟透些什么?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不要被过往困住。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三):青涩的爱情伤人又伤己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毕业季,短暂的青春即将告一段落,我们不得不接受由学生到社会人士的角色变换,去面对这个纷纷扰扰的现实世界。当然,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青葱岁月,每当回忆过去,或是嘴角微翘,或是释然一笑,亦或是苦涩依旧,因此过来人常说“青春就要放纵,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的确,爱情总伴随青春而来,甜蜜中夹杂着痛楚,因爱情而成长的例子比比皆是,因爱情而颓废的例子也不在少数,爱情的魔力真的很神奇,相信每个经历过爱情洗礼的人,都会有深刻的体会。脑海中不禁想起“再见了小时候,懵懂的我,现在的梦,已经熟透”,曾经幼稚的自己已经长大,是时候向过去挥手告别,为现阶段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

  而有关爱情与现实所交织的绝望境地,也是不少作家热衷写作的题材,近日在读的《动物形状的烟火》便精心挑选了《收获》杂志2014年刊登过的“青年小说家专辑”的九篇短篇小说,穿插着中学时期的青涩爱情,以及混迹社会的成熟爱情,看尽人生百态,见识各自捉摸不透的爱情故事,不仅展现了九位“青年小说家”的文学造诣,还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水平。也正因为每一篇是独立成章,互不联系,故读者可随意选择先看哪位感兴趣的作家,之后再进一步了解其他作家作品。但我还是按照编排的顺序来读的,我想编辑之所以这样编排,必有其用意,或许能让读者对爱情的理解逐步深入。

  开篇是曾入围台北文学奖的双雪涛写作的《跛人》,一段由青涩高中生所谱写的懵懂恋曲。男主母亲是个极易焦虑的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的状况,不惜安插各种内奸,这一点倒是老师的通病,读来颇有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其女友陆一朵则相当叛逆,常被男主当作患有青春期疯癫,说实话,作者将陆一朵的性格塑造的太夸张,即便她内心叛逆,向往自由,但她始终是个女孩,面对男友总有自己的矜持,而不是肆无忌惮,诸如大冬天爬到男友家跟男友偷偷做爱,脱了裙子翻墙主动提出跟男友私奔之类,着实令人费解,世上还有这等奇葩女子?初生牛犊为了爱情一往无前?

  当然,青涩的爱情终归没有好结果,陆一朵离开了,男主只能悔恨于自己的退缩,却无力改变。没想到开篇就是如此苦涩的结局,尽管不算虐恋情深,只能说年幼无知的爱情,一旦面对现实生活,简直溃不成军。所以在自己还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时,不要轻易因叛逆而冲动行事,毕竟伤人又伤己。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四):想有一个一辈子的约定

  《动物形状的烟火》是2014《收获》青年小说专辑,包括了《跛人》、《不速之客》、《大酒店》、《动物形状的烟火》、《可悲的第一人称》、《秘密》、《每个混蛋都很悲伤》、《刘琳》、《秦腔》九篇,由九位青年小说家呈现现代都市的迷惘和绝望中的惊艳之处。

  比如本书的书名“动物形状的烟火”就是出现在失意的画家遇见的惊喜中。有时候会觉得平淡的生活就是在把人慢慢杀死,日常生活中的绝望更令人心惊。但是有时候,人生的精彩就藏在绝望中。

  在这些作者中,为最大众所熟知的就数张悦然了吧,《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红鞋》等作品也成为80后记忆的一部分了。但其他作者也均有许多作品在《收获》、《小说月报》、《大家》及《文学界》等刊物发表。

  书中也偶有段子出没,比如无论你怎么想,世上的事情就是和你想的不一样。读起来,自有一股儿俏皮劲儿。但是书中的许多故事,我读起来唯有感慨人生的无常,山高水长我们不知自己之后会身处何种境地,人生好像梦一场,我们看似是自己选择人生,却也掌握不了生命的脉络,看不清前路。尘世中的我们庸庸碌碌,各自有各自红尘过往,悲欢离合。这世上,没有比时间更令人无可奈何之物,无人能被岁月温柔相待。

  读这本书的时候,恍然间好似看到时光碾过微渺琐碎的事物,我们就这样隔着时空的距离,看到从前的自己。更加懂得其实人生里总有一个或者几个时刻,我们得等已经等了那么久的一束光,照进我们的生命里,如约而至。

  在这些故事里,没有家国层面的宏大叙事,在简单到在只有两三个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不是面目模糊,而是几乎呈现出明晰的面貌。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平凡的我们只想去坚守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

  这个世界是不是本就是一片荒漠,我们不过是几许尘埃,茫茫然不知何去何从。本书的许多故事,平实而别有深意,却又好像可以是一个现实生活中在给你讲她自己的故事,读后却引发了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思考。

  我们看到了精致、完美、无可挑剔的自己,这是我们想把自己打造成的样子,却也是个苍白、单薄、没有质感的自己,我们每个人带着面具,在这世上来来往往、庸庸碌碌、聊此一生,最终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快到我们站在这儿,却找不回原地,爱上了自拍,却看不清自己的模样。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过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我们却想要去走进别人的世界,并且最好一走就是一辈子。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五):唯有前行

  《动物形状的烟火》作为2014《收获》青年小说专辑之一,为我们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作家走在时代前沿的作品,那些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共包括《跛人》、《不速之客》、《大酒店》、《动物形状的烟火》、《可悲的第一人称》、《秘密》、《每个混蛋都很悲伤》、《刘琳》、《秦腔》九篇,着眼于青年作家眼中的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和失意落魄。

  诚然在这本合集中,张悦然的名气和知名度最大,这也是当初对这本书感兴趣的理由之一。但读完这本书,完全为书中丰富而曲折的内容而吸引。本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旧海棠的《刘琳》,一个人突然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是一件残暴的事。“你一时无能证明她曾存在,你很沮丧,觉得这个世界不是你认识的世界了。你有千言万语,却不想说话。你不能正常看待这个世界了嘛,你分分秒秒迷惑地活着,看着树啊风啊在你面前,你伸手就是摸不到。”很有感染力的文字,让人的心绪不由得跟随着文中的故事情节而跌宕起伏。本书讲了刘琳突然从这个世上消失后,陈仲鸿无法证明她曾经存在,他得到的是无尽的没有共鸣的情感应付。

  其实作为读者读到这样的故事,总会无端有一种危机,就好像看过《楚门的世界》和《彗星来临的那一夜》的那种感觉,我们害怕我们生活是全然的虚假,也恐惧我们只是宇宙中无尽的我们中的一种可能被隔绝在各自的时空。而读罢《刘琳》,我们总会不可自抑地区怀疑自己或者他人存在的真实。

  其实本书的文字大多带着一丝天然的压抑,甚至有一些故事的结局,令我们读起来有些无法接受。其实这些故事并不惊心动魄,平平淡淡的生活,平平淡淡的感情,主人公就是生活在你我身边的小人物,有些故事读完唯有感同身受的绝望。不由得想要扪心自问,在喧嚣的尘世间跋涉了这么久,遇到很多人,也错过很多人,你,还会爱吗?

  本书着重要讲的也并非尘世里的小情小爱,不单单讲述我们终其一生想要找的那个和自己同行互相陪伴打发无聊时光的人,而着眼于更宽广的视野和无垠的世界。你可还记得自己当初的梦想,你可还知道自己最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么。在城市森林里奋力打拼的你我,大抵是已经在前行的路上跋涉太久了,久到,我们都已经忘记了当初为何出发,忘记了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了。

  生活如此艰难,负能量也是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依然要好好活着,即使一路跌跌撞撞。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人。这世界虽然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坏,我们一定要试着去努力,遭遇风霜雨雪后,依然有勇气往前,往未知的未来去探险。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六):欲望都市里食色男女的众生相

  这本《动物形状的烟火》书名漂亮,装祯特别文艺,介于艾绿与青白之间的主色加上牙色与缟色之间的两色搭配,构成淡淡的忧郁,就像读这部小说集,皆是红尘三千世界,欲望都市里食色男女的纷纭众生相。把光阴剪成烟花的形状,一瞬看尽繁华。颇多伤情,亦如小说。

  《动物形状的烟火》是2014《收获》青年小说专辑之一,共收录九个短篇小说,《跛人》、《不速之客》、《大酒店》、《动物形状的烟火》、《可悲的第一人称》、《秘密》、《每个混蛋都很悲伤》、《刘琳》、《秦腔》。九篇文字,九篇不同风味。

  记得七先生在《因为你,我爱上了这个世界》一书中说,“这世界是一封三行情书,你我各占一行,中间是三菜一汤,因为独爱这人间烟火,所以想着烹一味,跟爱的人,相对而坐,一日三餐。”只是不同的是,七先生的烟火是温暖的;这大千世界,是仍有爱意的;是不必迟疑的;余生是值得温柔对待的。而此书中就像一场场赤裸裸的动物表演,或青涩,或苦涩,或阴暗,或渣,或沉沦,或无奈,无欢畅,无快乐,无解脱。众篇之中,也唯有《琴腔》稍有亮色。

  试想,假如小说看得人心灰意冷,看得人情绪低迷,看得人要死要活,这小说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小说的意义在哪里?深刻的现实启发?还是有所揭露有所白描刻划的淋漓?也要扣问,是读者的内心太儒弱,还是逃避现实经不起这些坦陈和虚幻?手中的小说,没有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愉悦,也没有痛彻心扉的醒悟,没有解决,没有答案,没有问答,有的只是生活的屈服和不甘的妥协。这样的小说,我不爱读,太黑暗,太绝望,像恐怖片-----但悖论是,生活永远比小说更真实,更黑暗,只要你别挖掘,否则就会失望。

  佛说人生是苦的,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如此,皆是因世人易被表象所迷惑而深陷其中不得解脱的缘故。格雷格·布朗的歌曲《与你一起在黑暗中》中有这样一句,“身在黑暗中,人人不知所措,我有一盏小小提灯,可惜已被风儿吹灭,我伸出双手摸索你,希望你也如此,我只想与你一起,一起在黑暗中。”唯一的解释便是将这些黑暗置于阳光之下,让阴影现象,让光亮照进这些阴暗,让烟花不再易逝。----这怕也是作者们丝丝缕缕的怜悯了。

  《琴腔》的结尾中说,秦学忠吹一个欢乐球,云盛兰就跳一个,越踩乐得越历害,最后上气不接下气时,她说“踩了那么多年台步,都不如这个过瘾。”轻轻落笔,倾言难述。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七):欲望与情感,燃起的与渐灭的

  《动物形状的烟火》是《收获》期刊中青年小说家的作品精选专辑,选入了9篇,写的是不同年代、各种层次的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但经历又是不太寻常的。

  每个人都有过往,为人知的,不为人知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经历丰富,内心世界也随之丰富。

  当下是物欲的时代,也是情欲的时代,以前其实也是,虽不如当下多元、开放,乃至另类与疯狂,但也会有相应的时代特点,人们也会为了什么而坚持、执着。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现实的爱情各种各样。

  《跛人》里的是青涩的爱情,冲动,短暂,无果。

  《不速之客》里的是相互折磨的爱情,纪米萍和苏小军,两个社会底层人物的相遇,是缘,也是孽。纪米萍是个妓女,自己定义自己不算妓女,只管喝酒喝到醉,再发生关系,但从不和其他人接吻,也不要钱,这样一个悲哀的怪人,在苏小军因她不断乞求而安慰道“爱你”后,从此缠上他。一次次地不打招呼就来,苏小军烦了,厌了,哪怕她不再做陪酒女。他想过甩掉她,但每次还是留下她;她甚至主动照顾起他的日常生活来,也不奢求什么,就是见见他,知道他过得还好就好。苏小军从未真正接受纪米萍,但无形之中已然在心里依赖于她,本质上如同她对他的依赖。每次发生关系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扭曲的折磨,痛苦越剧烈,快乐似乎也越清晰。中间也有离合,而最后一次的离也终于让二人——尤其是苏小军——看清自己的内心,最终的合,那个场景,熟悉的敲门声,他跳下轮椅,一脸泪水。《不速之客》也算终成眷属,也许,这样的结局,比其他什么都强。

  相较之下,《刘琳》虽然有悲伤色彩,但耐心的等待和呼唤,确实令人心中升起一丝温暖。

  《动物形状的烟火》和《可悲的第一人称》两篇,情节发展都有转折反复,不读到最后仍心存希望,希望主人公得到救赎。然而命运有时就是爱戏弄人们,最后的绝望、打击,内心的悲凉,是对自己的讽刺,也是对社会另一面的一种抗议。小说的人物内心活动也都十分丰富,也充满了对人物形象的细节刻画。

  最喜欢的也是唯一一篇之前看过的,是常小琥的《琴腔》,有拉琴唱戏的舞台绽放,也有柴米油盐的家庭平淡,很生活,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也是考究的,而个人家庭的经历与社会时代的演变都尽在其中,自然展开。

  从每一篇精细打磨的小说故事中,我们能看到人的情感和欲望,温暖的,冷酷的,开心的,悲伤的。灵与肉的碰撞,有的走向湮灭,有的终成眷属。人情冷暖还是自己最知晓,不论是曾经的激情,还是已渐灭的欲望,若是能细水长流,我们便感恩吧。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八):每个人都有故事和秘密——评《动物形状的烟火》

  《动物形状的烟火》这本书,是《收获》杂志精选的短篇小说专辑,收录了九位作者的九篇短篇小说。本书的书名,取自一位叫张悦然的作者的同名小说。

  短篇小说难写,短篇小说集难评,尤其是对于多位小说家的作品合集来说。虽然可能都是同一个编辑部的编辑筛选出来的,评判标准可能大致一样,但是各位作者的风格当然是不会相同的,既使风格相似,也不可能完全类似。

  在有限的篇幅内,既要向读者们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又要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还要表达出一定的观点和思想,这就构成了短篇小说难写的原因。它区别于中长篇小说不仅在字数上,还在于故事的设定和行文的风格上。

  这些小说,都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丝深沉、压抑、怪诞、黑幽的感觉。9篇里面至少一半以上故事都离不了谈性,虽然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通过性可能更能够看清楚人性,但觉得还是谈得频率有点高了。

  9个故事,虽然不能一一的详细的评价,但都可以简单地说一下感受。

  双雪涛的《跛人》,两个学生考后出走去北京,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只有一条腿的旅人回乡。故事有些荒诞,其中意味只能揣测。

  孙频的《不速之客》则重在描写心理,一个收债的怜悯了一下一个不和嫖客接吻的陪酒女,甩不掉了,被女人一次一次的跑来相见,女人认为是真爱到了,男人不胜其烦。互相折磨的两个人,终于在男人断了一条腿之后在一起了。这篇说的什么?没有感情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也会产生错觉?

  手指的《大酒店》,一个在建酒店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张悦然的《动物形状的烟火》,一个失意画家的悲惨遭遇?

  郑小驴的《可悲的第一人称》,一个人逃离都市到深山生活的故事,种植药品最后还是没有成功。

  朱个的《秘密》,则是讲一个故意乔装参加陌生人婚宴的故事,不是为了骗吃喝,只是为了看清人百态。这是他的秘密,其实每个人都有秘密,包括参加婚礼的新郎新娘们。

  于一爽的《每个混蛋都有悲伤》,一个男人和婚外女人的故事。

  旧海棠的《刘琳》,火车上巧遇旧同事,一起聊起原来的同事刘琳的悲惨遭遇。

  常小琥的《琴腔》,描写了一个京剧团内部的故事,一个武旦和琴师分分合合的故事。

  故事就是这些,就象低沉的夜曲,又象一个人在低声的叙述,虽然风格不同,但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象长篇那样情节曲折繁盛,也不象微篇那样神转折,更多的是在渲染情绪,叙述情节,而其中有什么意味,则需要读者揣摸体会,不可言传。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九):为我们的世界描绘一个幻景

  这本书里有三篇文章比较喜欢,分别是《动物形状的烟火》《不速之客》《可悲的第一人称》。

  张悦然的这篇《动物形状的烟火》读起来非常流畅,顺着作者提供的思路,一点点摸清事情的脉络。男主人公林沛,可以说是个十足的loser。他不仅被别人看不起,更重要的是被自己看不起。所以在他的生活当中,几乎没有什么好的事情发生。我在798附近,读着这个没落艺术家的故事,不知怎么就觉得很有气氛。

  突然间,他被邀请去一个聚会。他以为是过去的人想念起他的才华,从此有了翻身的机会。其实只是别人随口一提。在举办派对的大老板和邀请他来聚会的女人面前,他又一次展现了他loser的一面。

  但是事情有了转机。他在大老板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小姑娘。他下意识地以为,这个小女孩,就是他和之前那个女人的孩子。虽然这个想法实在有些荒诞,但是他就这样决定要带着女孩儿离开。不得不说,这就是林沛为自己描绘的一个幻景。他的生活几乎完全没有可寄托的事情,于是他就将自己的生活寄托在面前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孩身上。

  果然,他又一次被世界耍了。他以为自己能够带着自己的“女儿”看到最美的动物形状的烟火,实际上这一切只是他自己欺骗自己。

  之前读过孙频的作品,被她文字中阴郁冷静的气质深深吸引。她的每部作品都好像是一个牢笼,把看过的读者牢牢困在其中。我一直觉得我在阅读文字方面有一种自虐倾向,总是喜欢看各种让自己感到痛苦的文字。同时她的文字又最大化地放大人物的内心感受,时常让我想到意识流。

  《不速之客》依然保持着这样的文风,一段虐恋的故事,在她的描述下更显得疼痛无比。之前读的她的小说集就叫做“痛”,于是这种感觉就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还有一篇让我喜欢的是《可悲的第一人称》。虽然之前没有读过这个作家的作品,但是这篇小说让人充满惊喜。一个在北京生活不下去的青年,突然跑到森林当中生活。他想要摆脱世界的纷杂,想要成为一个十足的“野人”或“自由人”。这种思想本身就是我喜欢的一种思想,人应该有自己本身的独立,即便是生活在人群中也应该尽量和人保持距离。但是这个人竟然直接就跑到森林当中,过着野人的生活,这怎么不让人向往。

  虽然接下来,他开始种中药材,并且有女人来看他。但是看在他一切都失败的样子,我还是原谅了这牙膏的设定。的确如此,人总要从内在寻找意义,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

  这个世界总是这样欺骗我们,为我们描述这样一种幻景,实际上永远实现不了。我们跳脱不出这样的现实,也没法实现自己想要的现实。人生就是如此吧。

  《动物形状的烟火》读后感(十):我相信绝望是有力量的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子,里面收录了九篇中国当代青年作家优秀作品,这些篇目精选于著名文学期刊杂志《收获》。1957年由巴金和靳以创办的《收获》杂志问世以来,选取的文章都秉承着质朴清雅的风格,在当代文学庞杂多元且变质混乱的文化大环境下,还能坚持笃守文学的本意初衷与价值核心,并以此为文学创作者留下一片净土。

  我自认为读到书中的每一篇文都反映着一个社会现实的缩影,通过语言表达我们所见所闻所想,迎接每一个遇见的心灵深处的反思与共鸣。小说是用虚构的故事呈现出当下的真实生活,在读过这本书后都会有如实的深切认同感。社会是人类生存的牢笼,唯有炽热的情感迸溅出的花火才是最美好的生命体验。正如腰封荐言“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过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灵与肉的碰撞。是走向湮灭还是终成眷属?”

  读罢这些文字,犹感《动物形状的烟火》一篇最为入心,也许这就是正对口味吧,我很喜欢张悦然的这个怨悔绝望的小说。张悦然的小说在以前也有接触,但之前的文都没有感到如此篇文字这般熟稔流畅。她为小说设计搭建了一个人物(林沛)宿命,一个彻底的“从一开始就宣布一切都是假的”绝望人生。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寄托与希望维持自身运转,那样才会有方向,但小说中的林沛却被希望不断地打击重创,伤得体无完肤。张悦然是残忍的,在那个跨年夜,她没有给林沛任何翻身的机会,甚至是一丝怜悯也没给,他是有罪的,他在这个夜晚不能完成救赎,他罪有应得,在新一年的起始他还是穷困潦倒的过活,是啊,我们都妄想着最初的契机能够给以后带来强大的能量,可总事与愿违。

  一个人在从高处掉下来失去很多之后,会有怎样的心理变化,决定了他未来的命运。林沛还是原来的状态,他从没有给自己重新定位而是催眠自己假装还是一个正要冉冉升起的艺术画家,他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给他创造机会以及幻想世界是美好的。可现实却并非如此,最后被一个自己最得意创作作品原型中的小胖男孩儿言出必行的恶整之后,彻底败下阵来。结尾的最后一支烟点燃之后,揣测林沛心里是有多艰涩酸爽。

  但我认为这样的绝望是有力量的,绝望离我们期冀的重生很近,在湮灭之际,能量迸溅,如花火,想像一下,也可能真会有童真般物动形状的花火。绝望是最后一次唤醒,我们有一半的机会得到拯救。绝望是完美的体验,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极致艺术。从人生的一开始,我们都在试验着我们从未做过的事,我们挑战着困难的事,征服着不可能的事,但相对自己我们最终会面对最为绝望的事,正是这样的事激发生命最耀眼的光。用另一种思考方式,我们能得到更多文学作家带来的心灵世界的能量。我喜欢这个结局,更有生命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