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2021-04-02 03:32: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是一部由关锦鹏执导,张曼玉 / 萧芳芳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精选点评:

  ●唉,这电影根本就没有拍成,真浪费了这么好的计划~

  ●两位柏林影后唯一一次合作。关锦鹏2013年12月在微博回复网友称短片难有面世之日。

  ●有生之年系列

  ●二十八岁与四十五岁的邂逅。十七分钟全片在线: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1293694 。

  ●原本以为不可能看到了,据说是一个张曼玉粉丝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在日本购买了录像拷贝,才让本片得以重见天日。这样的不期而遇,比终于看到一部期待已久的作品更加美妙。希望日后还有更多被尘封的好电影像这样和我们意外相逢。

  ●一部短片,十分销魂;两个女人,都系锦靓!

  ●太美了

  ●两个都好靓

  ●这片子能被看到已经是上天眷顾了。关锦鹏2013年12月在微博回复网友称短片难有面世之日。据说是一个张曼玉粉丝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在日本购买了录像拷贝,才让本片得以重见天日。十七分钟全片在线: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1293694

  ●港真,没看懂。。。。

  《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影评(一):我也是胡说八道的

  两个女人

  正室和小三

  一个成熟智慧,一个年轻稚嫩

  年老的过了30岁,就这么一双破鞋(男人),只能捡起来穿

  年轻人受众人追逐,任她挑选,最后偏偏选了她唯一的那一只

  年长的本是给年轻的她忠告,最后才发现两个抢的原来是同一双

  两个女人,一个漂亮,一个不靓,谁赢了呢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不过都是女人罢了,大家都是同一个人

  《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影评(二):既然没有正经影评,我瞎编一个好了

  看完《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WTF,什么玩意儿?”于是想上网搜一下影评,看看大家是怎么解析的,结果发现大家的欣赏水平基本跟我一致。于是,我就又看了一遍,然后想自己瞎编点儿什么。是的,瞎编,所以以下解读并没有任何来源,纯属个人猜测,不喜勿喷。

  首先,先把短片分几个部分。1、萧芳芳(以下简称萧)与张曼玉(以下简称张)坐在咖啡桌旁,萧出神的望着天上的白云,张则在随意的翻着杂志;2、萧着红衣,在一群男人笑着中穿梭,然后忽然被一个男人抱住,最后挣脱后捡起了地上的高跟鞋;3、回到咖啡桌,萧向张抱怨结婚前后的感情变化;4、幻灯片似的闪过了几个人的抱怨;5、回到咖啡桌,萧向张自嘲着30岁后的变化,张的笑容渐渐凝固;6、张的一段独唱,电扇吹走了场上的其他人,张摔去了自己的高跟鞋,而场上布满了高跟鞋;7、咖啡桌旁,萧和张展开了一段关于“是你”“不是我”的对话,张露出迷之微笑;8和9有所穿插,咖啡桌旁,张笑着狂向嘴里塞着糖果,萧则在化妆,但看到张的吃相后,小心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人后,偷偷吃了一颗糖果,然后向张的杯中放了一颗泡腾片,让她喝掉;而在舞场上则是一段萧跟张的对手戏,萧着白衣,环顾在食物旁,拿起一个苹果,张着黑衣,抢走了萧的苹果,萧抢回后一口咬下却仿佛噎住了一样,张来到萧的背后,如握刀一般握住一只高跟鞋,放到萧的手中,引导她刺向自己,张放手后,萧继续用高跟鞋刺向自己,萧停手后,萧的影子继续做着这个动作,与此同时萧欲丢弃高跟鞋而不可得;10、回到咖啡桌旁,萧张相视一笑,旁边的窗后显现出很多人的影子,警笛响起;11、萧、张与众人来到一个类似防空洞的地方,张静静地吸烟,萧看到后向旁人也要了一只烟,但显然不会吸烟,一个女人不顾旁人的阻拦发疯似的向外冲去,被人拦住,舞曲再次响起,一对男女跳起舞来,张来到萧的旁边,二人展开对话,萧问张“我们是不是见过,你去哪里?”张笑而不语;12、又是咖啡桌旁,无人,有风,风渐渐息了。

  在解释全片前,我想先解释两个意象(当然,这还是我瞎编的)。一个是高跟鞋,全片数次出现脱去或者甩开高跟鞋的场面,且大多属于欢快之时,而第三场开始的镜头也是从下到上转境,换句话说就是先拍鞋再拍人,此时萧着高跟鞋,张着平底鞋。而对高跟鞋表现最突出的在于第九段,高跟鞋化作匕首,刺向萧,萧欲止欲摆脱而不得。我认为在这里高跟鞋象征了对女性的外在束缚,尤其是婚姻的束缚。第一次表现高跟鞋是在第二段,萧在欢快的穿梭全场后,被一个男人抱住,这象征了萧由单身而到婚姻,她默默走到一旁,穿上了高跟鞋即使开始受到它的束缚。于是第三段的开头便暗示了萧张二人的身份——妻子与一个未婚女人(鉴于“是你”“不是我”的对话与表演以及无数婚姻的话题,我们姑且把这个未婚女人视为丈夫的情人)。而第九场张用鞋刺向萧而暗示了张对萧婚姻的破坏。这时婚姻对萧不仅仅是束缚,甚至对她造成了伤害,真是“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第二个意象是食物,它象征了时间,或者说年华。吃东西的过程也就成了老去的象征。片中张吃东西是无所顾虑率的,因为她的年轻。而萧吃东西,不仅少,而且偷偷摸摸的,这象征了她对老去的恐慌与不可避免。第九场中萧在吃了苹果之后(顺便说一句,苹果通常象征诱惑)似乎被噎住了,而张则在这之后用高跟鞋刺向了她,结合3、4、5,这象征了老去与生活的琐碎让她失去了丈夫的爱,而张终于替代了她在丈夫心中的地位,萧在第九段想吐出食物而不可得,努力摆脱高跟鞋对自己的伤害但影中的她依旧用高跟鞋刺向自己,说明亦不可得。

  最后,说完这些我们再来梳理一下剧情。从手法上可以很容易看出影片是虚实结合的。至于哪里是实,哪里是虚,我觉得有三种可能。一是咖啡桌旁是实,其他都是虚,是当时二人的心理描写。剧情大概是妻子年轻时为众多男人追捧,但最终选择了她的丈夫,30多岁后在生活与岁月的摧残下年老色衰,夫妻间也不复当年的恩爱,于是被的一个年轻闺蜜第三者插足。舞场的段落即是对过去的追思与对话时心理的反映。这样第十一段变成了最值得玩味的一段,萧从张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于是说“我们是不是见过”而张笑而不语。围边发疯与跳舞的人则表现了她内心中理想与现实、现在与过去矛盾的一面。第二种可能是只有第十一段为实,咖啡桌旁的谈话是萧想象出来的妻子与情人摊牌的场面,而其它的内容又是对它的解释,也就是说十多分钟的片子要分三个层面去解释,略微复杂了。第三种可能即是全片都是虚,从头到尾都只有妻子一个人,丈夫出轨依旧存在,萧与张是妻子内心的化身,二者表演依旧分成咖啡桌旁、舞场与防空洞,但前两者变成了并列关系,是她内心的不同反应,而第十一段则是妻子对自己年轻时的追思,所以萧说“我们是不是见过”。相对来说,我觉得第一种可能更靠谱一些,第三种更深刻一些。

  好啦,我编不下去了,就写到这吧。照例最后吐个槽,张曼玉的腿真好看……

  《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影评(三):遗失多年的短片,两位影后的唯一一次合作

  看死君:3月8日,妇女节,属于女性朋友们的节日。借此,我们要为大家推荐一部短片,诞生于1992年的由关锦鹏执导、张曼玉和萧芳芳主演的《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这也是两位柏林影后的唯一一次合作。

  犹记得七年前,关锦鹏导演还在微博上说,这部短片很难有面世之日,因为版权归一家日本公司所有。直到2018年4月,据说是张曼玉的影迷从日本找到了拷贝并购回,才终于使得这部传奇短片失而复得。

  2020年初,身为编剧的林奕华,为此特别写了一篇文章,回忆28年前的那次合作:片是短片,日子却很长久——我怎样给关锦鹏导演的《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编剧。

  片是短片,日子却很长久

  作者| 林奕华

  1992年,與關錦鵬導演初次合作,為他導演的短片編劇。收到他的電話時馬上覺得「條件」吸引得不可能拒絕,全因他的開場白:不論任何題材,必然得為兩位女演員量身訂製:蕭芳芳與張曼玉。

蕭芳芳與張曼玉

  二十八年霎眼過去。近期在關導演的城市大學創意媒體書院的編劇課上,我給同學們講解我們合作的三部片子,劇情片《紅玫瑰白玫瑰》(1994),紀錄片《男生女相:中國電影的性別》(1996),也包括蕭芳芳與張曼玉合演的短片,《兩個女人一個靚一個唔靚》(1992)。

《紅玫瑰白玫瑰》《男生女相:中國電影的性別》

  作為編劇,上面三部映象作品都有一個相通的難度:時間。

  在《紅玫瑰白玫瑰》原著中紅玫瑰佔了小說篇幅的三份二,白玫瑰不止頁數少,敘事手法還完全不同於紅玫瑰,人物沒太交流,事件如流水賬,戲劇性的貧乏和白玫瑰的性格不相伯仲。

  紀錄片《男生女相:中國電影的性別》是英國電影學院紀念電影發明一百周年的委約創作,但十位國際導演交出的作品,每部不能長過一小時。

  而《兩個女人一個靚一個唔靚》是日本電影公司投資,之所以是短片,因為放映場地不是電影院,是鐵路列車上。但合作機會千載難逢的蕭芳芳張曼玉,只能有十五分鐘的同場演出(成片後長十七分鐘),是不是太浪費?構思需要怎樣的內容,才能讓二人的對手戲發揮最大效果,是編劇的功課。

  兩位都是華語影史上極有份量的演員和明星,身上同樣有著無數影迷的情感與欲望投射。也就是說,在欣賞崇拜的背後,不少人都在她們代表的氣質上尋找認同。而這些認同若能被善用,可以就是二人合作的「主題」。但問題又來了,到底怎樣利用,轉化觀眾的認同,能使蕭張的這次合作,除了產生火花,還留下更深遠的意義?

  遂把二人合作的可塑性從頭想起。首先,我看見的是最明顯的分別:年齡。

  1992年蕭芳芳四十五歲,張曼玉二十八歲。二人中間相差十七年。這十七年可以因為時代,社會,觀念的變遷,令二人扮演的角色之間發生很多事,然而擬定十五分鐘片長,對比十七年年齡差距可以發生的事情,實在太短了。

  又或是,蕭芳芳與張曼玉各自的個人經歷所給大眾的印象,和只能在十數分鐘呈現的「她們」,很難在橫度和縱度上做到合乎比例。由此教我想到,這部短片需要呈現的不應是「故事」,而是「時間」。

  時間,除現在幾點,今日星期幾,今年還剩多少天等實際的數字,它更是一種感覺。就像我們常說,為什麼數十年只是一霎眼?中文修辭用光景來描述時間的感覺便很有意思。時間,能被清楚的看見,但想要一手把它抓住卻不可能。

  流動性就是它的永恆性。一如某些電影和電影人的永恆性,也是光的風景,既讓觀者歎服於它們的留不住(如青春和美好),但它們同時又永遠被保留在集體的情感裏。

  明星,這道風景乘載著千萬人對時間的多情,偏也回報以無情的時間。皆因有些愛慕歷久彌新,有些則隨浪花冲去。而經得起時間考驗者,從來不是仗仰容顏不變,而是作品,和個人經歷可有隨年月增長而豐富。

  1992年前,蕭芳芳已有一定數量的經典作品。但在1993年面世的《方世玉》中,她飾演的苗翠花廣結觀眾緣,這也給兩年後她以《女人,四十》(1995)在柏林影展封后暖身。

《女人,四十》

  1992年二月,張曼玉剛拍完《阮玲玉》,還沒想到馬上便柏林影展封后。只是許多的後來還在未來等著她。

《阮玲玉》

  還沒遇到《甜蜜蜜》,還沒遇到《花樣年華》。也未結婚,更未離婚,也未曾說得一口流俐法文,更應沒有料到生命中會以巴黎為家等等。

《甜蜜蜜》《花樣年華》

  但移民,留學,結婚,離婚,再結婚,蕭芳芳全經驗過了。因而使我想到,都是女性,四十五年的人生與二十八年的人生面對面的坐著己經可以很有戲,若能讓觀眾認真的看待她們的眉梢眼角,舉手投足,連話都不用說一句,畫面給予的投射空間,足夠令任何人聯想到自己的過去與未來。

  甚至可以不只是女性。

  雖然短片的名字叫《兩個女人一個靚一個唔靚》,表面上比較的,確是女性。因為女性與女性的優勝劣敗,總被認為是在看得見的地方中找尋。唯有以某些手法令看得見變成看不見,她們才不會被隨便輕率地論斷。那便是為何隱藏也好,改頭換面也好,若要保護自己,她們就得保守「秘密」:女人的年齡。

  廣東諺語有說十八無醜婦,那廿八看似十八便是得天獨厚值得祝賀。三十八不指望繼續十八但也努力留住廿八這道彩虹,四十八口風一轉,都說但求優雅老去,變成醇酒。也就是不求外表長青,唯願氣質不老。氣質,不就是發酵了的經歷與養成?

  看到《兩個女人一個靚一個唔靚》這個片名,總會有人問蕭張誰演「靚」與「唔靚」?「靚」,是外表亮麗,「唔靚」,雖然亮光不復,但不代表外表就是全部。

  反過來說,「靚」完之後「唔靚」是自然定律,那又是否等於,比起皮光肉滑,內在強大的那位,才是不受時間制宰,能以真面目示己示人的「最後贏家」?

  只是人人都懂的道理,要身體力行卻是談何容易。

  光是「女人」一詞,華人社會二十歲以上的女性一般對它都心生抗拒,覺得「她」會讓自己被「叫老晒」。敬而遠之,因為不想「被貶值」。「女人」象徵的成熟不被響往,是出於社會把男性對女性的價值(其實是他們對女性的慾望值)像賭桌上的籌碼,都押在青春的條件上。

  男人更喜歡「女孩」,「女孩」便比「女人」更優越。「女孩」之中,「玉女」是最受歡迎的身份地位,「女人」也有時被冠以「女神」的恭維,但在「冰清玉潔」的對比下,「非比尋常」不見得一定是褒義。

芳芳在六十年代是玉女中的玉女,張曼玉在八十年代也是玉女中的玉女,但男性視角下,六十年代玉女來到九十年代是「明日黃花」,九十年代對於八十年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