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4-03 03:05: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经典读后感有感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是一本由宋杰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0元,页数:11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精选点评:

  ●这个真是“纸上谈兵”了哈哈

  ●三国军事地理部分的研究,在这部书里达到了极致。 //孙权屡争合肥而不得,孙权死后吴军面对合肥空城也不敢占领,前一刻的战争枢纽在下一刻就沦为了弃子。 //襄阳水陆要冲,南北枢纽,是争衡天下的关键,吴人屡争襄阳而不得,终使西晋经营襄阳为灭吴之本。 //陇右即陇山以西,武侯在世时,主攻祁山、上邽方向,想要割据陇右,对关中形成居高临下之势,可惜力有不逮。 //永安——巴蜀的东锤门户,江陵——关羽威震襄樊的大后方,东吴退守乐乡后的孤城,夷陵——东南政权扼蜀出峡的重要关隘,汉中——蜀汉北伐的前沿基地,无汉则无川。

  ●今儿终于看丸了。这本书的优点是在讲每个地点时,利用三国史有限的这点史料,把每个人物所在地的变化和战线进退解释得非常清楚,特别直观地体现了一地的军争“急所”,五星好评。但上面这堆评价都不重要,我真正要说的是:这书真是越看越憋屈。翻开下册一看,永安——遗臣罗宪的孤军奋战;北伐——传统悲剧篇目;庐江——汉建安中孔雀东南飞的繁华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江陵——关羽的末路;最后一篇,夷陵……

  ●结合地理看三国,有每场战役的详细概述和图片,非常爽

  ●723页诸葛诞应为诸葛恪。蜀汉篇最短,是一个遗憾。书中讲了很多地理,水文方面的内容,如果能讲讲气候对战争的影响就更好了。缺陷就是同一段材料前后引用太多次了,总的说来,是一本不错的书。

  ●对三国时期的军事地理研究梳理分析得非常好,尤其是汉中和淮南部分。淮南的诸葛诞叛乱是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但受关注度不高,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研究。对三国军事感兴趣的人不可错过。

  ●不错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研究,分析曹魏政权军事战略部分尤好,吴蜀篇重复的内容太多。曹操乃是三国时期第一战略大师,东设合肥、南设襄阳、西设祁山为防线,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孙吴政权屡次北伐都被拦截,无法越过防线,只能看着魏晋仗着人口土地优势不断积累实力壮大最终统一天下。(ps: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居然是由诸葛诞叛乱引起的寿春之战,不是官渡、赤壁与夷陵。但由于这场战役处于三国后期,三国群雄基本死光了,所以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读了很久才看完,非常详细,很有货,三国军事迷必备的书

  ●总体很棒了,行文和结构可以略加优化,重出的地方有点多

  ●西、南拉锯部分可观。 作为资料。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读后感(一):地图很难得,但希望更好

  

作者的这本书每一章末都会配上一些地图,这些地图清楚显示了当时河流城市的位置但是对于山脉的描述不清晰。这不是作者的问题,老式地图总是这样。作者在文字叙述中也有对于山脉位置走向介绍。但是在地图里面有些山只有一个三角,和城市差不多大。

而事实上很大一片山区都是空白,让人感觉这里似乎是随便走的平原。山区的位置,能都帮助读者更加一目了然的得知一些战略要地为什么重要。比如能把襄阳附近的山地标出来,就能知道襄阳为什么那么重要,不只是因为一条汉江。把大别山区标出来,就更能让读者理解为什么皖城成为双方多次易手的鸡肋。这一点介绍永安的时候就很好,有显示山地的图。古今山脉走向没很么变化(河流变了很多)如果能突破印刷限制,使用现在的一些彩色卫星地图配合讲解就更好了。我看的时候是需要自己开电脑翻卫星地图

当然本书的质量可以给满分,希望能出有卫星地图的版本。我一定买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读后感(二):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

  4,苏辙谓曹操:其志本欲尽扫群雄,而后取汉耳。既灭二袁、吕布、刘表,欲遂取江东而不克;既破马超、韩遂,欲并举巴蜀而不果;再屈于吴、蜀,而公亦老矣。 4,王夫之:汉、魏、吴之各自帝也,在三年之中,蓋天下之称兵者已尽,而三国相争之气已衰也。曹操知其子之不能混一天下,丕亦自知一篡汉而父子之锋芒尽矣。先主固念曹氏之不可揺,而退息乎岩险。孙权观望曹、刘之胜败,既志其情之各自帝,而息相吞之心。 13,裴松之:江左虽有兵革,不能如中国之甚也。王夫之:自汉末以来,数十年无屠掠之惨,抑无苛繁之政,生养休息,唯江东也。独惜乎吴无汉之正,魏之强,而终于一隅耳。不然,以平定天下而有余矣。 16,吕蒙劝孙权规荆州,以全有江南。青徐为魏境,得之可与蜀之荆并蚕食中国,威慑曹操,此乃孔明,鲁肃往昔三分天下之筹策,于今败矣。战术虽可用奇得胜,战略之利则非统筹不可忖度。丧钟为谁而鸣?关羽之死,非独蜀当哀之,江东亦当哀之。夷陵之战的意义不在胜败,而在吴蜀联盟之终告瓦解。魏后自可逐一击破之。

  31,李焘《吴论》:三国时,天下之大势在襄阳,吴蜀之要害,而魏之所以必争也。蜀为天下足,重关剑阁,险厄四蔽,而不可以图远。吴为天下首,山川阻深,士卒剽(音嫖,区别彪)悍,而不能亡西顾之忧。襄阳者,天下之脊也。东援吴,西控蜀,连东西之势,以全天下形胜。使魏来伐,击吴则蜀掣于西,击蜀则吴牵于东;而襄阳通吴蜀之援,以分北方之势,击襄阳则吴、蜀并起而救之。使魏可攻,则吴军历江淮,蜀军撼秦陇,而襄阳之众直指中原,则许、洛动摇而天下可定。此处可补《宋史》南宋襄阳六年严防死守事,当是时,南宋进则规巴蜀,退可保临安。历来天下之大势,多在襄阳,所以襄阳破则宋以亡,关羽樊城水淹七军,亦足以威震华夏,气吞颍洛。蜀据襄阳则脐带连,蜀失荆州则枢纽解,只待魏晋逐个击破矣。

  49,孙皓的中军主力驻扎在都城建业,和上游距离太远,又是逆水行船,难以及时赴救。当年孙权在武昌,“欲还都建业,而虑水道溯流二千里,一旦有警,不相赴及,以此怀疑。”西晋伐吴之前,荆州主将杜预最担心的就是吴国可能把都城和中军与水师主力再次迁到武昌,从而增强长江中游的兵力,如果这样做就会给晋朝军队的进攻带来严重困难。

  51,顾祖禹:晋之取吴也,用兵三十万,而所出之道六;隋之取陈也,用兵五十万,而所出之道八。“盖吴与陈皆滨江设险,利在多其途以分其势。”

  68,东汉宦官也有两面属性,一是腐败间谍为士大夫所疾恨,二是维护皇权与世家豪族(外企是世家豪族的代表家族)相对抗。他们是一心王室、不事豪党的。按照曹操的陈述,他后来统一中原,乃至位极人臣,专擅朝政,这些举动是被军阀混战的形势和袁绍、袁术等人觊觎帝位的野心逼迫出来的,而并非是他起初的志向。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104,顾祖禹其文云:许州西控汝、洛,东引淮、泗,舟车辐集,转输易通,原野宽平,耕屯有赖。曹操挟天子于此,北并幽、冀,南抗吴、蜀。说者曰:自天下而言,河南为适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许州又适中之地也。北限大河曾无溃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邓实包淮、汉之防,许亦形胜之区矣。

  113,“公还许。”三字有深意。后勤辎重之要,修养补给之难,观其频率可知矣。

  149,袁绍曾对曹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从事后的情况来看,袁绍的确实现了这一计划。如沮授所言: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

  159,曹丕代汉以后,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将他遣送到河内居住,并改许县为许昌,隶属颍川郡。值得关注的是,许昌的军事政治地位从此获得了明显的提升。定为陪都,曹操在邺城建都后就基本上不再去许都朝见献帝。曹丕在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正月将许昌与洛阳、长安、谯、邺城列为“五都”。洛阳虽为京都,但曹丕、曹睿父子统治时期曾频繁临幸许昌,而同为陪都的长安、邺城则很少光顾。有关学者统计,魏文帝在位7年,8次行幸许昌。魏明帝在位13年,曾先后5次驾临许昌。

  161,桓范曾对曹羲说,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

  175,许昌秋湖。

  192,错别字:残兵败将。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读后感(三):曹操崛起之路:白马!东郡!兖州!

  这本书解答了几个长久以来我没搞明白的事情。

  1.曹操的兵是哪来的,在哪募的兵,冷启动问题。

  2.曹操在反董卓战役中,荣阳一战打光了募来的兵,又怎么占据兖州的?

  3.曹操占据兖州,为什么先攻的是徐州,而不是豫州,后来又怎么想通了,改为先打豫州再攻取徐州,期间还顺顺利利得把汉帝抢到了许昌。

  答案如下:

  曹操刺董后,先跑回了谯县老家取钱(曹操宦官世家,家资甚巨,不然他爹不可能买官升迁为太尉)。

  然后去陈留和陈留太守张邈拜码头,曹操成了张邈的小弟。

  但这个小弟不同一般,曹操是带资进组的,在得到郡守长官认可后,便在己吾这个地方扯起大旗募私兵了。

  随后与十八路诸侯共会酸枣,会盟讨董。

  再之后的故事就不赘述了。结局就是初平元年(190)三月兵败荣阳,兵打完了,于是便跑到扬州去募兵。

  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曹操不继续在陈留募兵,反倒要跑到扬州呢?

  大概是反董同盟的过程中,由于价值观不一致,曹操与张邈产生了嫌隙,也就是说闹翻了。

曹操陈留起兵前后活动图

  曹操跑到扬州募得了兵,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各郡各州一个萝卜一个坑,哪里有曹阿瞒容身之处呢?

  好在有好基友袁绍在,袁绍当时已经赶跑了原冀州刺史韩馥,霸占了冀州。但此时的袁绍四面受敌,北面有公孙瓒,西边有黑山贼,东边有黄巾军,南边是斗成一锅粥的兖州。于是将东郡的白马县让给曹操来屯兵,基本就跟刘备把小沛让给吕布一个意思,请个保安来给自己看门的。

  这里不得不介绍下东汉末年的郡县制。以兖州为例,州长官叫刺史,兖州大概有七八个郡,郡的长官叫太守,郡再往下就是县,而曹操此时的根据地就是个白马县。

  白马县属于东郡,原来是桥瑁的辖地。但他与新任的兖州刺史刘岱不和,最终被除掉,此时东郡太守是刘岱的亲信王肱。兖州的其他郡有陈留、济阴、济北国等,但各自都处于独立的状态,不听从刺史刘岱的号令,刘岱只能控制州治昌邑郡附近的一些郡县。

  曹操占的白马县还没捂热,初平二年(191年)七月黄巾军就来进攻东郡了。东郡太守王肱无力抵抗,于是曹操便趁机率兵入境,打败黄巾军,顺势占据了整个东郡。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黄巾军再次入侵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国。刘岱不肯听从鲍信的劝阻,执意出战,为黄巾所杀。兖州最高长官阵亡,济北相鲍信等人便来东郡劝曹操来当兖州牧,于是曹操引兵出击,在东平国的寿张东击败黄巾军,自此曹操便占据了兖州,并将治所从昌邑移到了鄄城,这样离袁绍近一点,便于互相支援。

  从兵败荥阳到白马县一县之地,再到成为兖州刺史,曹操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取得如此战果离不开曹操自身的努力,但也要考虑到黄巾军所推动的历史进程。

曹操占据东郡形势图(公元191年)

  曹操现在已经成了兖州牧,名义上有一洲之地。但底下的陈留张邈等人貌合心不合,各吹各的调。如果向南攻击豫州,势必会把侧后方留给张邈,联系到之后不久的张邈吕布叛乱,曹操的谨慎是很有道理的。北面是盟友袁绍,西边是能不惹就不惹的黑山贼,南面是还没撕破脸的张邈,于是只剩下东面的徐州可以作为攻击目标了。恰好此时又发生了曹爹被杀事件,报父仇也算是师出有名,兴平元年(194)曹操进发徐州。

  可奈何徐州远离中原战乱,实力雄厚,曹操带着兖州兵打来打去,没占到什么便宜,这时后院起火了。

  张邈、陈宫联合吕布叛乱,兖州全境除了曹操亲信把守的范县、甄城、东阿没有响应,其余的郡县全都响应了张邈。由此可见曹操的兖州牧当的可真憋屈,自己出兵在外打徐州未成,根据地都要翻天了。于是赶紧班师,回家救火。终于在兴平二年(195)十二月攻陷雍丘,才彻底消灭张邈的势力,收复兖州全境,这时朝廷便顺水推舟封曹操为兖州刺史。

  当去除掉张邈这些地头蛇后,攻击豫州就没有了阻碍,于是曹操建安元年(196)攻陈,然后西进颍川、汝南两郡,消灭了何仪、刘辟、黄邵率领的黄巾军余众。并将军事重心区域从鄄城、东阿、范县所在沿河地段转移到以许县为核心的颍川郡,在那里建立了新的后方,并在半年以后迎接汉献帝至许县,另立国都,明显增强了自己的经济、政治实力,跃居到割据争雄的首要行列。

  原来现实世界里的黄巾军就像全战中的汉帝国,不打白不打。

三国兖州曹操初平三年至兴平二年(公元192—195年)占据兖州形势图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读后感(四):三国的祛魅

  条理清晰,详实无空言。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如在自家后院。最难得的,超越平庸学者对静态地理资料的堆砌,把人在空间中的运动阐述地分明,站到了麦金德的高度。

  食完坚定我的一个猜想:本书上一版孔站炒到2000+,远超绝版书的一般水平,是被起点写手炒上去的。凡有志于写穿越的作者,只要金手指不杵地太远、塞外西域,地理方面有这本足够了,只需随时代变化调整下地名人口。而对于研究者,其价值在于还原。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以及和人,三国历史就是《三国演义》。无争议的中国最大IP,也许只有《西游记》可相提并论。问题是《演义》离真实的三国历史很远。

  偏差非常隐蔽,既没有改动时间线,比如《水浒》的几本同人,创造异闻带。有些失踪人口,比如戏志才,无碍大局。没有给蜀军魏军戴英式德式钢盔,也没有给曹丞相编排一个混血的孙女(《三国之见龙卸甲》),这样一目了然的乱入。

  篡改的性质却要严重地多。《演义》的文本有长期流转,享有署名权的罗贯中老师,其实是最后一版编辑,宋人已经在文化娱乐场所说三分。改的是三国的灵魂,让三国人以宋明的价值观行动,三十六计之一借尸还魂,《演义》就是借三国的尸,还宋明的魂。当然宋明观念有差异,两宋也有差异,但比起和三国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演义》是一本宋明边缘知识分子的乌托邦。正常的读者都能意识到,《西游记》是本神话,和历史上的玄奘相区分,而历史神话和历史贴地太近,就难分难解了。

  推而广之,今天中国人的整个史观,都是宋明塑造的,这种塑造上层和下层分别推进,司马光《资治通鉴》从另一个三分,三家分晋写起,和《演义》是基于同一个内核开发,面向不同用户的版本。也有合流,我上学时,语文课本《赤壁之战》一篇即选自《资治通鉴》,编选者的动机可想受到《演义》的影响。

  学术界中毒尤深。对于中国文明的长周期,无论认为雷同,历朝历代都是宋明,还是不同,当学者们煞有其事地摆弄,先秦“封建社会”、魏晋南北朝“贵族社会”这样一些概念,实际上默认宋明是“正常”,先秦魏晋是“变态”,都是某种宋明中心论。列祖列宗以素未谋名的子孙为正统。

  如陈寅恪,号为“两脚书橱”,奉南朝正统,说明熟知非真知,和当年明月也只有程度的差别。《演义》开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只用八个字就说明白的意思,金观涛两口子写了大半辈子,著作等身,也没掰扯明白。

  东方主义翻来覆去“中国停滞论”、“东方专制主义”这套说辞,也是借宋明中心论的尸还魂。欲破西方霸权,先破西方话语(霸权)。欲破西方话语,先破宋明话语。

  终于言归正传,本书从战争地缘切入,趋近真实的三国。和《演义》对奇(诡)计的渲染正相反,三国的战略其实非常呆板,围绕少数据点展开,这是本书书名中兵争要地的含义。

  官渡之战之所以在官渡,是袁军南下必经。吴国临江塞要,防线绵延五千七百里,重在四口。曹魏的边界还要长一些,重在三城。魏吴相持,大部分战斗发生在寿春-合肥-濡须口一线。双方都有将前线收缩的倾向,在中间制造数百里无人区。出祈山的目的是断陇,本书一语道破孔明的战略及成败,田余庆师也未言及。是一个小型的临江塞要方案。

  这如果能称作战略,相应的战术非常单调,以魏吴相持最为典型:大军反复地穿过荒野,围攻对方的要塞。大部分努力都以失败告终:等到粮尽、或者在此之前,士气已经崩了,或敌军来援,就只能撤军。

  孙子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三国之兵却有常势,连进军路线都在敌方的预料之中。把战争降为单纯的消耗,在孙子看来最下乘的蚁附。放弃淮南和江汉平原的大部,皆为膏腴之地,就为了交换这么一点缓冲,孙权晚年和诸葛恪专政时,筑堰淹地,以阻挡魏军,都非常地丧心病狂。

  比起战国秦汉,是巨大的退步,也不如下一个中间期。春秋末年,孙子就能千里奔袭。汉匈是几乎完全的机动作战。汉唐靠陆路补给,逾越葱岭,更不要说唐击小勃律、蒙元斡腹之战了。当然必要时也得攻城,长平之战赵军筑垒,蒙元攻襄阳,与三国形势接近,但这几朝能毕其功于一役,旷日持久地围困到陷落,而不是反复拉锯做无用功。

  东吴偷袭荆州,长期看也得不偿失。在某一时期,孙刘联盟仍然单纯,江夏在刘备手中,东吴实际上只有淮南一面受敌。而袭荆州,如陆逊所说“临敌二境”,要同时守西(夷)陵和襄阳两个方向。以陆逊的经验,战略安全需配置八万兵力。

  江陵在刘备手中,赖孔明和关羽文成武德,北上争襄阳,几乎成功,可将两湖盆地封口,而在孙权手中,素无大志,只求自保,最后连江陵都放空,退守江南的乐乡,实际上只得小半个荆州。具体的地缘更加恶劣。谭其骧《中国历史地理图册》还是将魏吴画成接壤,没有表现其间的隙地。如果留白数百里,可见孙吴的荆州属地为一狭长条,极易受攻击。

  陆逊是东吴周瑜之后最杰出的将领,却长期耗在夷陵,防备蜀军。黄初年间,魏军围攻江陵,形势危急。如果江陵陷落,夷陵也将与孙吴本土隔绝。即便如此,陆逊仍然按兵不动。总之里外算起来是亏的。

  那是什么造成三国战略如此低下?本书给出多条线索,将领的私人部曲和国家军队混合编成。三国时人叛服无常,如失心疯一般。淮南三叛,前平叛者后叛,钟会平蜀即谋反。这不是宋明儒生喋喋不休的个人道德问题,而是后汉以来天下国家的世族化,私权侵夺公权,普遍缺乏合法性。

  汉朝人口峰值约六千万,经过黄巾和军阀反乱,或减至秦的水平,约二千万。然而丧失公共性,动员能力还不如秦。同时经大乱幸存的世族豪强,高度军事化。正是大共同体动员力低,小共同体动员力高的倒置,决定了这种怪异的战争形态,限制战略发挥的空间,只能简单地放大战争烈度。

  对三国割据的成因,史家多注意南方地理单元的开发。但考量各方实力,天下十分魏有其八,且占据襄阳合肥,南方门户洞开,总之强弱悬殊。重点不在南方的开发,而是北方的衰败。隙地是一个象征,实力投放主要受阻于空间距离。

  三国军事尤依赖水运,官渡襄阳合肥皆为水道中枢。或为自然的馈赠,或为前朝的余泽,春秋以来,不断开掘运河,将华北自然水系联为一体。曹丕曾改走中渎水道,从广陵入江伐吴,但水道淤堵,然而本朝没有能力修复。东吴的存亡,水军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仅是水军本身的优势,而是陆运萎缩造成的落差。当魏军把合肥从水道边移上山,相距仅百里,吴军就不敢下船。

  三国的惨烈,是秦汉的余晖。虽有西晋的短暂统一,终究无可挽回地坠向黑暗时代。

  另:我是玩光荣游戏长大的一代。至今清楚记得,二十四年前的一天,在天大的一台DOS机上第一次玩三国2,用曹操占领许昌的激动。光荣也早投身网游,不做单机游戏了。

  以今天终端的表现力,AI的算法,可以开发一款高度逼真的三国游戏,先秦、北朝、大航海、日本战国,做一系列……带新一代年轻人感受历史,追随诸葛丞相,北上,断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