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议图书馆读后感精选
《不思议图书馆》是一本由[日] 寺山修司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思议图书馆》读后感(一):不思议图书馆开张,“馆长”寺山修司有话说
开膛手杰克是英国王室的王子?爱伦·坡去过巴黎吗?吸血鬼的菜单上都有啥? X夫人只从面纱下露出一点红唇的原因?跟随馆长的步伐,来一探究竟吧。
《不思议图书馆》读后感(二):寺山修司如果搞个公号,每篇都有10万+吧
天赋异禀、护书无数的寺山修司,没有生在
公号时代,让人扼腕叹息啊。如果异色修司
去搞个公号,把这些小短文发到上面,难道
还会有咪蒙之类的乌合之众?我寺如此博学
彪炳新媒,可不得亮瞎这些红人的势力狗眼
一不卖人情,二不贩鸡汤,端上来的都是实
打实的冷知识:蓄须女、恋物癖、吸血鬼…
哪一篇不会是红透朋友圈、众相转播的文章
还怕没人看?这可真是天大笑话:哈哈哈哈
《不思议图书馆》读后感(三):重口味者福音
看封面和目录:续须女、恋物癖、猎奇杀人方法大全、受虐男、开膛手杰克、吸血鬼……大抵可以一窥其“不可思议”。作家的名字比书名印刷得还大,自然是因为寺山修司的名气之大。 书名《不可思议图书馆》顾名思义,就是网罗了不可思议的书籍,制作了一份怪异的书单。寺山修司光是在革命前的伊朗(曾经的波斯帝国),就搜集了波斯语版、图画板和法语版的《一千零一夜》;更有旧金山美国西海岸、伦敦査令十字街、法国圣米歇尔教堂后面的各种小书店、旧书店,被其源源不断地挖掘出珍宝;他的许多朋友,会从世界各地给他寄些内容罕见的书;他还有搜集奇闻轶事杂志的习惯。讲迷宫的书,他有整整一层书架;讲吸血鬼的书,他搜集的十年……在掌握了海量的资料后,寺山修司选取最精华的部分,集结成册,是为本书。这样有兴趣、有时间、有精力、有财力的人生,真是太圆满了!
《不思议图书馆》读后感(四):《不思议图书馆》:始于猎奇的人类社会冷门考察
《不思议图书馆》读书笔记⑴
你喜欢去图书馆吗?你理想中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有这样一本充满奇趣的图书馆,里面包含了街头魔术师、机器人、迷宫、爱犬读物、蓄须女、恋物癖、错视画、美食读物、爱伦·坡、龙的画集、少女杂志、开膛手杰克等冷僻猎奇的话题,你会乐意在其中消磨时光吗?寺山修司的《不思议图书馆》以各类千奇百怪的书单串联起的并非书本本身,而是各类不被主流重视,却又有其存在意义的社会现象。 因此,寺山修司说,希望那些小心谨慎的读者能讲本书作为一种“事”,甚至可以说是“事件”而不是“物”来阅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猎奇心理已经能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得到极大的满足,只是一些人仅仅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窥私欲和积累谈资。然而我们可以尝试抱着了解亚文化初中的心态,不断以思考的态度去看待那些非主流的人、事、物,毕竟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 01
《不思议图书馆》读后感(五):寺山修司图书馆一瞥——寺山修司的脑内索引
如果把“寺山修司”一分为二,一半是“海”,一半是“看着海的我”。
如果把“寺山修司”一分为三,三分之一是“少女”,三分之一是“猫”,另外三分之一是“母亲”。
如果把寺山修司的“少女”分解下去,分别是“憧憬著灰姑娘成为娼妓的少女”、“戴着草帽的少女”、“假装睡着的少女”和“被口红背叛的少女”
“猫”是小偷,是娼妇,是“恋”的動物形態。
而“恋”的又名是幽灵/鬼魂。
“海”是最大的一片泪。
“泪”是最小的一片海。
寺山修司的“母亲”在洁白和服中永远沉睡,唇上涂上了玫瑰汁液彷如洗了新鲜的血液。
而“我”是永远凝视大海的无家可归的孩子。“我”是离家出走后的没有母亲的孩纸。
“书”是所有无家可归的孩子的家。
《不思议图书馆》读后感(六):不思议图书馆
如寺山修司备忘录所言,不思议图书馆只是他读书的游记,泛泛亦泛泛,浅游于幻境的虚海。虽然与我想象的深入奇异世界大不相同,更像是接近于微科普的图书目录,但以图书馆定调的书自然是需要来者自己去阅读书录吧 无论如何哭泣 都哭不尽 让我哭到眼睛都被冲走 献上了我大部分生命的人 送走了另一个我最珍视的人 去了墓地 我读着爱伦·坡的这本以高乃依的台词开头的《被用光的人》想到,爱伦·坡会不会也像他笔下的乔治·A.B.C. 史密斯那样,是一个哪里都不存在(但也就是说,同时又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出现)的男人呢? 把“另一个我最珍视的人”送往巴黎去见大仲马,坡自己留在巴尔的摩,度过了穷困潦倒的青春时代。 也许,如果坡被追问的话,他会写下这样的句子吧:“我乞求所有热爱正确的时间与卷心菜的人们的帮助。请相信,我去了巴黎,我又没有去巴黎。我,于我自身而言,是另一个我。让我们恢复传记应有的秩序吧。”
泛游不思议图书馆,也许关于爱伦坡是我仅有的收获吧
《不思议图书馆》读后感(七):集趣味和冷知识的经典之作,不可思议的猎奇之旅
街头魔术师、机器人、迷宫、爱犬读物、蓄须女、恋物癖、错视画、猎奇杀人法、美食读物、爱伦・坡、龙的画集、少女杂志、开膛手杰克……
以上种种,都在日本怪才寺山修司的这座“不思议图书馆”里,这里有强烈的好奇心、引人入胜的解说,22种猎奇话题,引经据典、趣味十足。
《不思议图书馆》,豆瓣独家有售,点击即可下单。
“我的职业,就是寺山修司”
《不思议图书馆》读后感(八):人类社会中最不可思议的大概就是日常
看寺山修司的书是对自己阅读量的巨大挑战。首先是关注的题目五花八门,机器人、蓄须女、魔术师,仿佛一场光怪陆离的演出,让人凝神闭气又目不暇接;随便翻开一页,就是各种妙趣丛生地引用,让人心中不由暗暗吐槽,作者真的不是在一本正经地口胡吗?较真地真的去搜索引擎上查询,居然大部分都有迹可循,也真是不得不感叹作者读书破万卷,在当时那个没有电子搜索的年代,居然能够凭借好奇心获得如此偏门的知识,作为一个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后人,阅读这些故事都让人耳目一新这一点简直令我惭愧。
寺山修司有一种魔法,就是能让你在读书的时候把一切“非正常”都看得平易近人,巨人、留着胡须的女人、把自己置身危险只为换取众人瞩目的魔术师,每一个人在书中都有着平凡的生活,他们结婚生子,每日劳作,烦恼都一如常人,反倒是我们注视的目光让一切变得不那么令人愉快,正如书中所写“切勿因退入平均而沾沾自喜”。
姊妹篇《幻想图书馆》可以窥到作者对于推理作品的喜好,这部中更是专门开了一章详细描写名家里手对于推理的细枝末节。但并非长篇累牍地编年史,而更侧重一些关于推理的趣事:比如从众多马普尔小姐的COSER中选择一个最形神兼备的;或者曾经刊登在杂志上的图片,根据插图进行演绎推理,由图片上的细节来还原案件细节与找寻凶手的。
《一千零一夜》的相关故事,切入点也相当有趣。不同于一般人关注那延绵多年的故事长度,作者把焦点聚焦到讲故事的人的动机上,也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假设,比如故事的诉说者根本是一位男士,以及不知为什么可能只是为了有趣而写上的男士小药方。
现代社会中,书籍不知不觉已经变化了它们曾有的定位,面对着书店中一本又一本被塑封的书籍,我们也很难找回过去在书店慢悠悠翻看、挑选、购买的从容。每次看到作者掉书袋,都有一种“你到底是从哪里发现这么多听起来就不可思议的东西”的疑惑。不要说旧书店的一隅,就连新书店也必须在茶点、咖啡的加持下才能勉强度日,我们在网上购书,也更多地是靠有趣的标题以及专业人士的推荐来购买。 这么一想,可能这种在书店随手挑拣、在书海中随意遨游的故事会渐渐减少吧。这些关于书的吉光片羽,也许也会在我们的日常中逐渐消失;所以在此之前,能够有这样一本书一窥旧日慢悠悠的爱书人的日常好奇心,也是挺不错的吧。
忽然想起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就是日常”。
《不思议图书馆》读后感(九):一个咸湿佬,一场欢喜宴
咸湿佬大多是让人反胃的,会读书的除外。跟迂腐寒酸的老夫子相比,读书的咸湿佬更真实也更有趣。 其间的区别就好比年少时好不容易弄来一本情色读物,做贼一样找个无人的角落急匆匆翻到高潮部分,却不小心被某个句子某个情节打动了比贼心更需要抚慰的部分,竟然顺着情节一路读下去了,连脱了一半的裤子都忘了。 想来苍老师之所以得到普遍的欢迎,除了脱下去的裤子,恐怕更有贤者时间浮起的关于人生真相的大彻大悟。 正如欢喜禅,也是禅。 两小儿登吾肩,就算高僧也“欲鄣须妇人”。 寺山修司这个正经的咸湿佬,深谙其中趣味。 世之好淫,爱的无非是皮肤淫滥,因而是俗世蠢物。宝玉的‘意淫’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根据警幻的说法,靠的是天分生就的一段痴情。 寺山修司是这有这类天分的人。他和三五好友,比如他在书中反复提到的几个爱书如痴、关系铁到互相诓骗来诓骗去的文人艺术家,必然常开这类欢喜宴。酒酣胸胆尚开张的时候,必然也是咸湿段子随着温酒的火苗跃动的时候。席间倘若有真正聪明伶俐的女人,大家闺秀怕是要拂袖而去的,反倒是风月女子,方能解得其中趣味: 开席的清淡小菜,是胡迪尼在精神病院看见的、约束衣中扭动的肉体,搭配故事里“具备所有美人要素”和“空空如也的脑袋”的怀孕的机器人; 第一道主菜,寺山端上王妃和牛通奸生下的怪物和他所守卫的迷宫;搭配重口味的长胡子的女人和她重度恋母癖的丈夫,以及恋物癖的性幻想。 第二道主菜寺山端上巨人、畸形、侏儒和其他怪物,搭配各种猎奇杀人方法。 第三道主菜是SM中的性感和色情,搭配西方春宫画。然后用清淡的龙的故事来清洁味蕾,迎接驱魔、符咒和吸血鬼的故事。 少女的血液、寡妇的脂肪构成下一道小菜…… 咸湿与色情交替而来,仿佛混满了东方香辛料的美酒。 寺山也知道百分之百的咸湿是无聊的,因此他也有偶尔正经起来的时候。 谈狗的历史:“被戴上锁链却备受宠爱的狗与受到野性的呼唤而不禁回眸的狗”与“被豢养的”小市民们的本质并无区别,只不过前者有着实体的项圈,而后者被看不见的社会责任锁住了咽喉。 谈“厨房的消失”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以及东方需要千辛万苦的劳作才能制得的豆腐如何在西方讽刺性地变成了速食素食一种。 谈小市民对巨人和矮人的嘲讽,以及五十步笑百步的狭隘眼界。 装疯卖傻谈咸湿真正的意义在于,风月里有一半的人生真相,正经的礼义廉耻无法取代。 否则怎么会 “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呢?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一本书也是一张请柬, 这一场咸湿的欢喜宴,你可来赴?
《不思议图书馆》读后感(十):好奇心人类的专属
喜欢天马行空,希望光怪陆离的故事,好奇心永远是保持年轻的一个秘诀啊,还蛮期待这样的书的。和《俗世奇人》不一样的是这本书有点像吉尼斯纪录之稀奇古怪的人。不管是魔术师,还是蓄须女,在美国恐怖故事的畸形秀中有介绍,当然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如果事前有了解,那么看这本书也不会觉得奇怪,而是有意思了。
这本书中奇奇怪怪的畸形人,不管是巨人还是猩猩女,都仿佛是人们对猎奇心理的证明。巨人拜伦在生前曾被被医生说希望死后身体作为医学研究,死的时候摆脱人们不要把身体交给医生团体,为此这个医生还组成立了“医学审议会”去盗取可怜巨人的残骸。突然有一种暗搓搓想要一看究竟的心态,可怜是那些巨人,在当时的年代不能当做英雄而成为一个表演吸睛的道具。在冰冷的博物馆中,平凡无奇的人们用一种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巨人,仿佛是格列佛游记的现实版,只是这里的巨人只有一种悲剧结局。
诡异的自杀也是这本书描写非常精彩的一个篇章,”吸着鸦片或是麻醉剂的气味,看看天堂画册,等药性蔓延全身...” 自杀都这么有步骤性,在飘飘欲仙中人身分家,比起其他什么自杀的方式来说,这恐怕是没感觉的种吧。还记得广西有狗肉节,巧了这个书中也有一种吃狗肉的故事,只是略尽残忍。“当人类不再吃任何肉类,和人类开始吃人,这两个现象那个会出现呢?”对书中说的《恐怖的谋杀》产生了兴趣,想着去搜,可是发现没有这样的画报,搜出来的东西也是毛骨悚然,只好作罢继续从书中继续寻找猎奇。
吸血鬼作为电影,绘画,文学等众多艺术领域常出现的主角,这本书怎么能少了它呢?只是也是第一次听说,吸血鬼的始祖是女同性恋贵族夫人,更有意思的是吸血鬼舞会啊。 菜单的饮品有少女的新鲜血液,寡妇的脂肪,还有红宝石汤药。没错,大概舞会的bgm就是”“摇晃的红酒杯,嘴唇像染着鲜血......”当然还有主食吧。如果了解过吸血鬼的人来说,世界上真的有类似“吸血鬼一族”,医学家和生物化学家们发现,这些关于吸血鬼的传说可能并非子虚乌有。因为,患有严重卟啉病的病人,他们的外貌和举止非常像传说中存在了几千年的吸血鬼。一些科学家认为,严重的卟啉病可能会促使患者去吸食他人的血,以临时缓解自己的痛苦,因此就成为“吸血鬼”的原型病。 这本书短小精悍,作为睡前故事非常有意思,会脑部很多稀奇古怪的画面感,也许在普通人看来只是有些猎奇,其实是增加好奇心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同隔壁的来说,一些已经古板的老人不太适合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