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希望之线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希望之线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4-06 00:05: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希望之线经典读后感有感

  《希望之线》是一本由[日]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望之线》读后感(一):全新力作

  这本书写的非常好,我是在床上花一口气看完的,看的时候吃的是蛋糕,但是我每吃一口都特别注意没弄到书上,因为我非常爱惜这本书,为什么爱惜这本书呢?只有一个原因的话就是他写的非常好了,有多好?好到我可以一口气读完他,从晚上八点到十一点没有一点间断,全程只吃了几口蛋糕,最后我只想说一句,东野圭吾永远的神

  《希望之线》读后感(二):出场寥寥的加贺

  {"content":"加贺系列的除了《恶意》都和家庭,亲子关系有关。这回知道了小宫的身世。希望还有更多加贺系列的作品。去年就知道有这本书了是和《祈念守护人》差不多同时出版的。就是奇怪中文版为何翻译的那么晚。这个题材和最近热搜的那些娱乐明星的故事撞题材了呀!果然真相比小说精彩,而故事来源于真实。","order":

  《希望之线》读后感(三):老生常谈的社会问题——以东野圭吾式的娓娓道来呈现

  

故事围绕一起咖啡店主被杀案展开,基本围绕警察的调查推进。一开始,扑朔迷离的案情似乎指向了女店主的恋情,当然后来又出人意料地转向了别的方向。案件的凶手在中盘就自首投案,犯案的手法也并不复杂。可见这本书的主要题旨并不在巧妙的犯罪,而更偏向离奇的真相,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人性的思考。

汐见夫妇痛失了两个年幼的孩子,他们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了体外受精的迪桑孩子萌奈身上。父亲行伸和女儿萌奈的矛盾似乎只是大龄单身父亲和青春期叛逆女儿不起眼的矛盾,但是也蕴含了父女间的亲情,隐藏着难言的苦楚。另外一个人物多由子是个因为以往不幸感情两次堕胎的女性,一直怀不上孩子,这样一个无法得到幸福的形象,像是对不负责任的人和社会现象的无声控诉。

人的成长之路很复杂,一个走向末路的人在这一路上也受了环境与机遇的多重影响。东野圭吾对于人物的描绘,很少有评价性的话语,情感偏向似乎也少。这是侦探小说惯常的现象。在案情尚未揭晓之前,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藏身迷雾之中,而在真相大白之后,读者除了恍然大悟,还会保持自己思考的空间。

在书的一半位置凶手就已然自首现身,让人不禁唏嘘,因为这是作者布下的疑阵,最后发现确实如此,可以算是作者的一个小把戏吧。警察松宫在犯人自首后依然坚持追查,接着发现了更多表面难以察觉的细节。松宫最终和自己“素未谋面”的父亲相认,兴许就是受到了案件中众人对亲情的珍视的感染。《希望之线》的主题就是围绕亲情,亲人之间的联系,就像一条无形的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们就是知道它存在。

另外,书中人物对孩子的执念,仿佛诉说着东野圭吾对于社会少子化的担忧。虽然没有明说,但书中细节处处暗示着失去孩子带来痛苦,孩子和希望相联系,有孩子的能力很宝贵……东野圭吾大概是希望这种隐晦的呼吁能给社会带来好的影响吧。

  《希望之线》读后感(四):你还记得人生中的初次邂逅吗?

  

1

如果时光倒流回自己出生的前一年,你和自己的父母相遇,你会怎么做?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就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主角的妈妈意外遭遇车祸后,主角穿越到十几年前父母生活的工厂,阴差阳错地和年轻时的妈妈做了好闺蜜。

主角哭着对妈妈说,自己一事无成,辜负了父母多年的心血与期待。如果自己没有出生,妈妈一定会过得更加幸福。而妈妈只是温柔地告诉她:我的女儿不用太有出息,只要一生健康快乐就好。即使能够重新选择,我也仍然愿意延续我们之间的羁绊。这或许就是很多家庭理想中的缩影。

电影《你好,李焕英》海报

东野圭吾在新作《希望之线》中,也将他心目中的“家”铺陈开来,讲述了一段现实中本不可能发生的奇迹一般的缘分。

如果故事里的小女孩汐见萌奈能够回到过去,她一定会对自己的父母说:既然你们只为了排遣悲伤才决定要个孩子,既然我只能被当作死去之人的替代品,那还不如干脆不要生下我。

可萌奈很清楚,在她的心里,她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父母本真而纯粹的爱。她犹豫着、挣扎着,想去揭开那些躲躲藏藏的眼神背后、关于自己身世的真相,却没料到两位陌生的刑警抢先一步,按响了自己家的门铃。

东野圭吾《希望之线》

2

汐见萌奈,今年十四岁,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初中女生:按时上课,放学后会在社团和同学打网球,回到家就窝在房间里刷刷手机。

几个亲密的朋友知道,萌奈和爸爸两人一起生活,但这个家里还埋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他们曾经是一个“五口之家”。

十六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夺去了汐见家两个孩子的性命。

汐见夫妇从此陷入痛苦的深渊。妻子不再工作,整日将自己关在家里,经常忘了吃饭。年末热闹的节庆氛围对他们而言简直如同酷刑,每当看到年龄相仿的孩子,他们便会忆起往日的幸福时光,眼底发烫。

终于,他们决定从头来过。

萌奈的出生历经种种磨难,然而的确给父母带来了人生的希望。只是好景不长,两年前妈妈病故,萌奈和爸爸的关系也越来越差。爸爸望向她的眼神既像害怕,又像是在顾忌什么,令她满心烦躁。

直到那天,刑警敲开家门。爸爸似乎被卷入了一场杀人案。死去的咖啡馆女店主大概是爸爸的朋友吧,虽然从来没听他说起过。萌奈看着刑警展示的照片,突然觉得这个阿姨有点眼熟。

东野圭吾《希望之线》

3

负责跟进此案的刑警松宫脩平在来访前,接到了一个来自金泽的陌生电话。电话里的女声告诉他,自己是他同父异母的姐姐。而松宫以为早就去世的父亲,其实还活着。

在查案的间隙,松宫和姐姐交换了彼此所知的真相,一个延续数十年的谎言渐渐浮现。在责任与爱情之间,长辈选择了责任,然而这未尝不是另一种更深刻的情感。面对天国的母亲,他们选择了原谅与感激。

为了家业后继有人,你才和父亲结婚,生下我。可我不生气,也并不悲伤,毕竟托母亲的福,我才能来到这个世界。我正在努力过好无悔的人生,并为此感到庆幸。

我不会否定母亲的活法,所以请你也认可父亲的活法。请你也在天堂温柔地守望着弟弟吧。

是啊,无论之后的人生会如何展开,每个生命的源头都是一场足可称浪漫的奇迹:既是命中注定,

又是机缘巧合。家长里短太过嘈杂,有时候,日复一日的人间烟火会遮住爱本身的模样。日常的争吵与矛盾,让我们太容易忘记这一点——

即使不因为爱而出生,只要来到这个世界,就会拥有最有温度、最有力量的守候。就算无法与对自己很重要的人见面,只要一想到两人被无形的细线相连,就已经足够幸福。无论那条线有多长,都令人充满希望。

电影《祈祷落幕时》

关于松宫的身世,精于推理的表哥加贺恭一郎也毫不知情。对于熟悉加贺恭一郎和《恶意》系列的读者来说,能够看到加贺再度登场并巧妙地周旋于案件和人情之间,可谓最大的惊喜了。

东野圭吾更是在自作解说中表示,为了写作《希望之线》,他重新通读了一遍加贺系列并整理了年表。相信这个故事不会让加贺系列的粉丝失望。

东野圭吾《希望之线》

4

一个人出生的几率有多小?如果真正计算,或许会比一颗特定的流星划过眼前更加难以捉摸。

正因如此,每一次邂逅都值得我们格外珍惜。在《希望之线》中,东野圭吾就这样写道:

没有人能够独自生活。与很多人不期而遇,人生才会丰富多彩。

这也是东野圭吾近年创作的主题。在凭借《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作品收获各方认可后,他笔下的故事和塑造的角色都渐趋成熟。在保证情节精彩动人、好读好看的同时,字里行间更多展露出他对于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以及对广大读者和社会的担当与责任。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东野圭吾这样解释写作《祈念守护人》一书的动机:我总是写有人死掉的故事,偶尔也想写写怎样让人活下去。

而新书《希望之线》更传达了东野圭吾对于“生”的思考:即使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已是老生常谈,它所带来的感动仍然会在每一次命运交错、纠缠的瞬间,毫无防备地击中心脏。与他人的羁绊正如一条条剪不断的红线,温柔地将每个人绑定在这个世界上。

东野圭吾寄语《希望之线》

5

我们不经思考地诞生于世,于是在此后漫长的人生里,尝试用各种方式追求存在的意义、渴望用某种价值标定自我的位置,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诞生——这是每个人躲不过的一句追问,虽然无法选择,但总要用一生去学会接纳和珍惜。

在小女孩萌奈的世界里,她只想要也只需要一句简单的“爸爸爱你”。而对于更多人来说,要用一生去领悟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去“爱自己”。

看到萌奈,就仿佛看到了曾经稚嫩而青涩的自己:用尽力气去索要他人更多的宠爱,希望以此将自己的轮廓描绘清晰;殊不知我们每个人都被默默地爱着,都是亲密之人手中小心翼翼呵护着的一盏灯火。

从呱呱坠地时起,我们带着无限的好奇心与热情出发,兴致勃勃地探索世界,却总有一天,会心甘情愿地被那条无形的细线系住。我们与最重要的人之间,彼此靠近时难以坦诚,可相隔再远也不曾真正分离。而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是每个人生命里遥远而坚定的锚点。

你心中的那条无形之线,另一端系着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