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欣月童话》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欣月童话》观后感摘抄

2021-04-06 04:24: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欣月童话》观后感摘抄

  《欣月童话》是一部由林伟伦执导,梁家辉 / 黄伊汶主演的一部香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欣月童话》观后感(一):这里的善良太刻意

  故事是不错的

  导演是垃圾的

  演员是不专业的

  善良是很刻意的

  当儿童片还是凑合的

  感动的是欣月爸为了凑医药费和盘缠把家当全卖了

  一共才卖了600块

  小欣月看她爸把电视都卖了 就跟爸爸说别卖电视拉

  ,我跟弟弟爱看! 欣月爸说哦爱看啊,爱看咱就不

  卖了呗。 最后一大车家具一共卖了300块钱,全家

  乐乐呵呵的一起啃馒头看动画片。

  就喜欢这段。

  《欣月童话》观后感(二):其实我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当影片在上海首映的同一天,故事的主人公现实中的朱欣月离开了我们......初看简介,觉得情节很是俗套,看了电影才知道这些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再一次为这种发自内心的善良而流泪,是我真的太感性了。

  印象深刻的是那位父亲还有记者陶彬,为了给欣月治病,买了家里的所有家具,但在卖电视机的时候,欣月说:我和弟弟都想看。父亲立马不卖了,全家人都坐在院子里啃馒头看动画片;欣月说要上学,就等她放学了在去长春。陶彬实在受不了这种让人痛苦的经历,大喊不干了,受不了了......

  《欣月童话》观后感(三):仅以此片纪念一个逃班的下午

  看预告片的时候看到一句话说,快乐就是又快又乐,稀里糊涂的以为,噢,是疯狂的石头一样的搞笑片,然后探头出去,北京的天气真是阴霾而闷热,于是想到了街边冷饮店的奶酪蛋糕和柠檬汽水,不错,约了tracy逃班吃喝,看片成了后续

  这家望京的星美害得我们浪费了不少出租车费,它开在荒凉的,正在建设中的望京尴尬区,让我们恍然间有回到安亭的错觉。等到电影开始的时候已经被城乡交错的冲突和不协调折磨得相当不堪

  电影里的父亲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淳朴憨厚的东北男人,言语之间有活生生的温暖的幽默,带着对孩子的关爱,对生活的乐观,还有卑微却坚强的尊严,成为整个电影最感动我的演员。不过整个电影里面有若干次我都想要敲死剪辑师,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在每个人都要被感动的开始掉眼泪的时候毫无征兆地剪出拙劣的搞笑片断,让一群业余到只能在单位联欢晚会时演演小品的群众们打断我伤感惆怅的情愫,真是很操蛋的事情。

  看完以后记住了一句话,长春好,因为长春又长又春

  《欣月童话》观后感(四):閉上眼睛 天就黑了

  童话,不都是完美完满的结局。小欣月的故事给了我一个去电影院的理由,电影上映的同一天,故事的原型小欣月去天堂了。这不是巧合。

  故事原型是2006年感动了整个中国的女孩朱欣月。8岁的欣月身患绝症,双目失明,全身瘫痪。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北京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为了帮她完成梦想。长春2000多位市民共同编织了一个“谎言”,在长春模拟了一场升旗仪式。

  我们都有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梦想的标尺也抬的更高,在我小的时候,也有过一个这样的国旗梦。来北京四年了,始终没去。跟这座城市的关系,类似于一对都分隔两地的情人,彼此疏远,又彼此想念。她纵容着我不被指责地做一个孤独的人,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遇见她的时候,真以为遇见阳光了,结果事与愿违,竟然毫无理由的就分开了。现在对当初的那份热情已然不复存在,有时候一觉醒来便会有一种对生活的倦怠,现实生活总是和许许多多的设想相背而驰。我在晚上打算欣赏日出,清晨时却起不了床;我在白天希望欣赏月光,却始终看不到月亮。

  这是一部温馨的悲劇,当我们还在因为生活的压力而闷闷不乐,为上一次的失恋踌躇不前,当我们继续在激情与迷茫之中徘徊,当我们没地方宣泄各种压力的时候,为什么不走进影院享受那畅快淋漓的痛哭流涕呢?出了电影院,只觉得天气一下子阴暗起来。太阳仿佛没有温度,晒下来不是热,而是刺骨的痛。回到家后,我让自己哭的一塌糊涂,为小欣月,为萧丽,为在三里屯遇到过的那个姑娘,为小C,为不满三个月的爱情,也为自己。

  《欣月童话》观后感(五):还是谈谈这个故事吧

  第一次听到欣月的故事,是在大一去医学部上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的时候。那门课真正有思想深度的东西不多,也算不上拓宽了视野……倒是记住了这个故事,还和别的同学讲过。

  只不过讲过了就讲过了——也没再想什么。

  其实仔细想想,便会蛮不可思议的——让那么多人参与到这个谎言中,该是何等不容易……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长春,而现实中的欣月是便吉林九台人(九台行政上属于长春)。而如果她是湖北黄陂人呢?武汉市能操纵得起这么大的谎言吗?也许那就不是去不去北京的问题,而是如何治病的问题了;或者,如果,她是山东章丘人呢,那么,济南到北京路程近,也许就真能来天安门一趟……

  但这个故事发生在长春,一座不大不小,而且离北京不近不远的城市。上述条件决定了这个童话只能在这儿发生?其实不是。上述的条件只是客观上的原因而已。真正实现,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那座城市的性格。

  想来,大家一起通过谎言来实现小女孩儿的梦想,这件事真是充满黑色幽默,从最开始小女孩儿提出看升旗的梦想时产生便是。

  在我们的时代,在我们的城市,在理性而带着冷漠色彩的环境(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哪里会有这么天真的梦想?她(或他)首先想到的,大概是如何治好自己的病,治好了病才能有别的……而她(他)周围的环境自然恐怕也不会想到。不是说大城市就没有爱心,而是有爱心也不会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即便她(他)最后真的没救了,出来救场的也可能是心理医生或者临终关怀工作者等等科学(理性)的存在。内心的需求以另一种方式满足,也难说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这个故事却不是这样。促使这个故事走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便是长春的性格。欣月的愿望,不但有人听进去了,还有人去做,去号召。若非如此,又哪里是一两个记者能够实现的?即便他们能号召,也得有人响应。

  不是说长春人就比全国别地儿的人都善良,但长春人大都是胆汁质型,热血冲动,敢想敢干,哪怕带点儿荒谬。于是造就了这座城市这种孩子般的性格。

  这么一个因素,带点儿心领神会的色彩,就像《十七岁的单车》曾被外地某大学思想道德休养老师当成反面教材播放——你不是那个地方的人可能有些微妙的东西你就体会不到。然而这种表达就一定合适吗?何况,真的,电影对长春的性格发掘也不算深,只是有所体现而已。这大概是最大的遗憾了。

  (附注:说道心领神会,倒是可以提一个细节。公交车里,新疆姑娘问“北京”售票员,从天安门去北京师范大学怎么走?售票员说,坐地铁,到新街口倒22路就到了。其实吧,天安门那里本来就有22路,直接坐过去便是了。然而,一上来便提地铁,确实是一些外地到北京的人,路还不熟时的一种惯性思维。)

  《欣月童话》观后感(六):生与死,保命还是看升旗?

  只看15分钟就让人作呕的电影有木有?通过昨夜的经历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晚饭时偶然瞥见导视频道正在演电影《欣月童话》,名字听起来似曾相识。开幕就是紧张的气氛,一位叫名欣月的县城女孩昏厥后被人抱着送往医院,在父母赶到后被告知已经罹患重症晚期,瞬间,20万的医疗费和不能治愈的现实将这个家庭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看到这里我的心情一下沉重起来,尤其对那位女孩,心里百味杂陈,又一个医疗制度的悲剧上演了。此时,我既不希望看到影片出现一个陈光标式的人物来发扬大慈大悲,更不期待领导们带着御用媒体到欣月家里深切慰问。只是,我想看到,当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遭遇极其严酷灾难的时候,社会制度如何去帮助这个家庭和这个孩子。

  然而,让人喷饭的段子又一次堂而皇之的重蹈覆辙,真可惜了我亲自下厨做的丝瓜汤。

  躺在床上,已经双目失明且全身瘫痪的小欣月从口中挤出平生最后一个夙愿,到北京天安门看升旗。

  一位年仅十几岁的少女,在饱受病痛折磨的时刻,把人类本能的求生欲望放下,既没有想最大限度的生存下去也没有想见一下最亲的人,而是坚持要去北京天安门看一次升旗,这是什么精神?恐怕白求恩爷爷在世也不遑多让!

  看到这里,我必须要扪心自问我的理解能力了,这不是一部正剧,这俨然是喜剧加励志剧,沉重的心情一下子释放出来,下面的情节我不可能再看,因为我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洗碗回来后妻子告诉我,整个长春市为欣月共同制造了一个身在北京天安门的童话梦境,从售票员到行人无一例外的参与了这次爱心行动,好美、好美~~~~~

  在网络上搜索了下这部电影的原委和资料,据说还是真人真事,这就让我很纳闷了。一个身在地处偏远县城的花季少女,在如此痛苦的前提下还要发扬最后一滴汗的爱国精神而不去求生,哪怕是吃一次KFC都比这来的真实,似乎一场造神运动又跳梁下来。影片的导演林伟伦,不过是香港一个普通的商业片导演,作品涵盖面基本是娱乐武打性质,20多年来从未染指关乎人性探讨的文艺片,却在2008年搞出一个既不文艺更不人性的怪胎,难免让我生出对他想博出名、换戏路的疑问。放着香港那么多懂文艺的电影导演不用,偏要用一个不入流的娱乐片导演,是因为找不到好导演呢还是那些擅长拍摄关乎人性问题的导演们都不愿接拍此剧本呢?

  千万别说我矫情,在一位行之将死的病人身上尽情发挥爱国主义光芒的事件营销反而是最大的伦理矫情。通过透支饱受病痛折磨少女的爱国情怀来绑架观影者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不折不扣的流氓行径。

  请问,这部影片到底是在歌颂生命还是在漠视生命?

  这部影片的导演,你真有愧于香港政府对你塑造独立人格式的教育。

  看到在豆瓣上有这样一段影评,谈到在大学 “生命与死亡文化”的课上把这部影片当做辅助教材,我不禁心头一紧。如果用一部“看升旗大于保命”的电影做教材,这位学子今后的世界观难免会缺斤短两,甚至会有往五毛党发展的趋势。倘若非要用电影作为辅助教材来阐述生与死的哲理,那我推荐你们看一下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第七封印》,你会发现生命一下子豁达了许多,因为你知道了什么才叫真正的“虽死犹生”。

  后记:

  本不想用美国电影来做对比,但没有办法,由于影片前半部分相似,只能如此。由摩根·弗里曼主演的《遗愿清单》同样是在讲述两个癌症晚期等死的病人(比欣月好的是有完善的医保制度和稍好的身体状况)。他们在死神面前把生活的体验放在第一位,去享受从未想过或不敢尝试的生活,例如跳伞、游遍世界,甚至与美女搭讪。最重要的是,那位富豪回归质朴平凡生活的愿望在弗里曼的撮合下也终于得以实现,与他分手多年的女儿和孙女复合,陪着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此时此刻只有生命和生活,没有其他。

  最后借用熊培云先生一篇文章的标题给本文做个结尾——“挡得住德军 挡不住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