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与土地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人与土地读后感精选

2021-04-09 03:28: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与土地读后感精选

  《人与土地》是一本由阮义忠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28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与土地》精选点评:

  ●阮义忠的摄影随笔集,70、80年代台湾乡村的照片,真好,朴素、纯真的乡土气息。阮义忠的文字也好,初读觉得平淡,越看才越佩服,短短几百字,说清一张照片的来龙去脉,还有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最后常常还有一些哲理或幽默或抒情,不容易的

  ●真正的乡愁,是时间意义上的,绝非空间的距离。

  ●怎么说,照片可以给五星好评,但是一些跨页的照片安排真的太糟糕了

  ●温情脉脉

  ●文字,摄影,格式,统统都有力量。

  ●作者是一个有第三只眼的人,可以感受到他对台湾这片土地的爱

  ●都市人到乡下猎奇 总把苦难当浪漫 我倒是时时警告自己 要多将镜头对准生活

  ●在用心做,熱烈的激情,熾熱的感情,虔誠的良心。

  ●我总觉着摄影该是最贴近生活的艺术,像一面镜子能直观反映我们的内心,而阮义忠的文字及摄影恰好如此。能体悟他对那片土地深切的爱,也钟情于他的摄影艺术,希望有天我也会捕捉我所认为美好的东西。

  ●不知道怎么评价别人的摄影,这是他自己的事儿~也是我自己的事儿,看看就好

  《人与土地》读后感(一):用镜头去唤起反省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资源,是农业安全、社会安宁、人民健康乃至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离开了土地,就像失去了水和空气一样,人类和社会将不复存在。土地能不间断地提供生命所需的物质基础,保障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因此,土地就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人们应像珍惜生命一样地珍惜土地。

  《人与土地》读后感(二):学会看向暗处的眼睛

  在阮义忠先生“乡愁三种”系列文集中,最令人惊艳的是《正方形的乡愁》,最值得细细品味的是《失落的优雅》,而最最厚重的则要数这本《人与土地》,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不仅因为书中照片拍摄得精彩,而是这本书所选取的主题恰是作者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

  不论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乡愁,还是那些逝去岁月的优雅,其实都来源于土地,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同样土地也是最容易为人忽视的资源,乡村的发展令土地失去了原有的美丽,城市化则给我们远离土地无关紧要的错觉,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在推拒土地,轻视土地。而阮义忠则恰恰要用手中的相机和自己的眼睛为我们展现土地的美丽与重要性。这一辑的主题都围绕着土地,分别是“成长”、“ 劳动”、“ 信仰”与“归宿”,仔细观看这四个主题你会发现这恰恰是人生中必经的阶段,作者是想令读者知晓,无论是在个人的成长与劳动过程中,还是我们的信仰与归宿,其实都归于脚下的土地,这是世界所赐予人类最质朴宽厚的礼物,也是我们的信仰所来之处,即使我们走过再多的平地坦途,住在多高的高楼中,依然不要忘记对于土地与泥土的依恋。

  作者在序言中,认为自己所拍摄到的照片是老天给的礼物,在《人与土地》中作者又讲述着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其实都是在强调一种对于天与地的敬畏,在作者所拍下的照片旁边,他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其中有与天地融于一体的老者,有虔诚的信徒,有敬天畏地的老妇,有与天地对话的达悟人,也有深信轮回因果的老妪,应该说,作者在记录时代风貌的同时,也是在为今时今日过度工业化的城市,保留一点对天与地单纯的信仰。

  阮义忠先生自己在序言中坦诚想转向文字与绘画,他的文字也同样令人惊艳,这些简洁质朴的文字中蕴含着对于自然与人深刻的感情,以及对于人生与世界的感悟,其实不论文字、绘画,还是摄影,都是在变化与消失的过程中,凝练出那一刹那的感受。就像作者所说:摄影有时候就像双面镜,既映出对象的影子,也照出摄影师的感受。我们想要描述的、想要留住的,都是那一刻自己的心境。

  作者非常善于以人做为照片的主角而较少拍摄单纯的风景,而照片中的人确实盘活了整个画面,为风景中增加了灵动与变数,也令照片拥有了文字之外的意味深长,看完这个集子,你也许会爱上黑白色的照片,不仅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优雅,还因为其中的明与暗的变化,在“灵魂的肖像”中,暗与明同样动人,在人类不断追逐光亮的今天,我们缺乏的是一双看向暗处的眼睛。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人与土地》读后感(三):厚德载物,亦生良心

  这本书拿在手里很久,翻了几遍,每次看心中都有千言万语,但那些话往往只可暗自涌动,讲来难免矫情,大概是表达能力不行,只感到沉默质朴的画面与作者的陈述业已可贵,自己多说什么都是浅的、淡的、无足轻重的。

  记得有段时间对汉字很有兴趣,由于生性驽钝并未学出个所以然,回忆起来只能说我国的造字者很喜欢观察生活,对土地有着很深的认识、研究与眷恋,比如“生”,即是小草从地上长出的象形文,最下面那一横代表了“地”,甚至很多文诸如“至”、“之”、“韭”……最下面的一横都是土地,印象里《说文解字》中出现的相当多的一句话便是:“一,地也。”

  说起来,我们中国人仿佛真如花草树木一般,是从大地中生出来的,作为一个农耕大国,即便如今很多人像蒲公英遇风、飞往四方,但土地一般的性格却早被夯实在骨子里、基因里,土地对我们的意义不单有“生”,它还是“命”,是我们懂尊严又知敬畏,明本心又肯包容的天命。

  有种观点认为性格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套用俗话就是“相由心生”,你看到什么、感受什么、被何触动,往往并非由于外物的感召,而是源自内心的呼应。这观点在书中多次被提及和认可,阮义忠先生说:“摄影有时就像双面镜,既映出对象的影子,也找出摄影师的感受,表面上好像是拿相机的人扑捉到了什么,其实被摄的却是他自己的心。”

  因此那一个个单纯、憨直、安分守己、勤奋知足的模样,一处处寻常却又珍贵的村头林间与巷陌,让人感到如此地熟悉与亲近,就像血液里流淌着的召唤,一件件作品现出了往昔之于今日的痕迹,人与土地间难以割舍的关系,也照出了我们作为大地之子所共有的个性。

  在那些镜头之下,一瞬的快乐是真的,愁苦也是真的,人们脚踏实地地踩在土地上,它的给予和获取,同样都是现实,那些倚门寒暄的妇人、站在村口的狗、放走鸽子却盼其“回家”的兄弟、手脚利落地插秧青年……无一不在用最原始淳朴的思维在探索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也给了作者以及我们很多反省与反思,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以一种“城里人”的俯视或旁观来看待这些日常,没有将所拍摄的照片和经历浪漫化,他的文字平和而又严谨,少有雕琢,更不加伪饰,甚至会主动直面很多困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比利良的最后人家》,虽然简短,但意蕴深刻、发人深省:

  由于自然条件影响,生活在溪谷间的部落居民们需要搬迁,当地决定协助,不仅在河对岸提供土地、还予以2/3的补助,可就是这样,仍有一户人家未能搬离,他们在断水断电、状如废墟的荒凉村落间,等待着台北工作的大儿子汇款回家,“没钱就不能搬家”。

  作者描述所看到的景象,残存的砖瓦和家饰中处处显露出这户人家坚守的传统和信仰,那不禁让我想起我们从古至今以“仁”和“礼”维系的族群精神。诚然,当地2/3的补助已经很多,或许村落中有很多人不必依靠支持也自主度过难关,可我们的群落里,总有一些个体是需要更多帮助的,我们成立团体的初衷,究竟是为了那些不必支持也能生活得很好的人,还是弱小的后者?作者说他相信这家人一定能度过难关,因为他们骨子里带有“顶天立地的知足与自信”,我想这也就是土地的精神,而我在感动于作者那“新闻人”的良心与自觉之余,也明白人生皆是如此,美好和困难总是接踵而至,只是有很多问题,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该回避,这不但是生而为人的考验,也是大地所赐予的品格之一:承担。

  当然,作者在书中也不止一次承认我们当中的很多人终究是要离土地越来越远的,这或许是历史和发展的必然,但他在《多纳天主教的小孩》一节的描述中,有句话仍深深地触动了我:“……小小的他以为有枪就有力量,不知得等到多大年纪才能明白,有信仰方有力量。如今我已足够老,足够明白了。”

  是啊,这或许也是大地在生生不息中告知我们的秘密吧。

  《人与土地》读后感(四):摄影,一种看向过去的艺术

  

初次见识阮义忠,是在为朗读课准备素材的过程中。

锁定主题“家乡”,便开始在网络中沉浮,纷繁的文章,一篇《回家的方向》让我停留。

文中写母亲对作者的教导,写作者走出家乡的历程。它带来一种有别于认知的异乡情调。再看结尾,说到作者擅长摄影,曾拍下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带着斗笠,穿着汗衫、短裤、光着脚丫的小男孩,顶着烈日,走在一条碎石子路上。”进而写到”从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回家的方向。”

飞速的城市发展,面目全非的故乡,也唯有及时记录的影响才能留住残存的记忆吧。

因此,我开始搜集阮义忠的部分摄影作品。也通过一张张照片,一行行字逐渐了解阮义忠。

他是中国摄影界的教父,喜欢黑白的影响,暗房的冲理,所用古典的技法,所选拍摄素材则立足现实。专业的摄影,我始终不懂,但阮义忠击中我的是其摄影作品和文字结合后带来的一种指向回忆的感觉。

摄影,永远都是留住瞬间,而指向过去,带来回忆的艺术。

人的记忆总是不断的进行编码的,过去的便失去了历史本来的面貌;

文字也是如此,是一种编码的载体,其写就而成的东西,也许和真实有着巨大的差别;

但图像则尽可能的留住真实,拉回现实,减少过多编码的可能。

阮义忠也说:“摄影的强度,全在瞬间的精准。”文字的重构和图像的固定,两者巧妙的组合能给人带来一种优质的审美体验。

阮义忠这样评价文字:“想要交代前因后果,表达内心的感动,还有赖于文字。”因此,图像留住真实,文字展现图像发生的同时,更起到传递摄影家内心情感的作用。

《人与土地》便是这样一部作品。所拍影像是台湾80年代的乡村,文字则写于拍摄的20年后。

图和文,在漫长的时间中巧妙的发酵了。

他关注生存,关注现实。

阮义忠行进在台湾的农村中,未开发的土地,未开化的人民,留住一份艰辛,留下一份坦然,留下一种信仰。

他拍摄当地的农民,写它们驾车收割,不由得发出“农民不再是农民……传统的看家本领成了多余,人和土地的亲密关系被机器所取代”的感慨。

他记录每一个瞬间,又用20年后的文字,去缅怀那段逝去的岁月。

他尊重拍摄对象,怜悯每一次的快门。

“尊重对象是摄影的根本伦理”正是这一份真诚的尊重,让他拍到了男子裸浴的场景,让他拍到了鱼挡人头的超现实画面。

也正是这份尊重,让他感于直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他拍摄同行的友人。

画面中三个同行者,站在田野的中央,背对镜头,彼此看向不同的方向。那是他们分离的开始,更是一段友谊决裂的开始。20年后,阮义忠借助摄影集审视自己曾经的做法,发表着浓浓的歉意。

他热爱摄影,却从不抬高摄影,相反时常进行反思。

他贬低自己的文字,说无法像作家那样进行渲染,后期应多多练习;

其次,面对擅长的摄影,他也从不粉饰。他说人生是百态的,土地是神圣的,把画面框进来,人与土地也就平淡无奇了,成为了样板。

他着迷于自然,定格自然,却始终认识到摄影的局限性在于框住变化。

这一份关注、尊重和反思让他成为了国人摄影界的天花板。

  《人与土地》读后感(五):补记

  看书的时候发现,我之前都未曾注意过,凯达格兰大道的名字来自一个族群名,原来这个族群已经消亡。看照片又想起,在岛上匆匆不到半年的时间,我还没来得及去兰屿(当时这个字眼就散发绿色光芒),除了台北和埔里,也只是短暂路过高雄而未停留。我始终不知道该如何记录下在台湾的所见所感。2013年的时候,就连日记也没有记下过多少。直到年纪渐长,观看事物的眼光才渐渐越来越细。那时却陷溺在专业学习的倥偬之中,而无法真正言说已经失去之物的好处来。已经好些年不再去,这些年也只能从电视新闻了解那边的动态,所以回忆渐渐干枯。该剩下的是什么呢?譬如“风潮”吧。风潮音乐的泰武国小古谣传唱队的CD也是在南投听到并买下的。如果没有风潮唱片,我的耳朵就不会继续打开了。早在90年代,风潮就出版许多世界民间音乐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那时台湾似乎还没有彻底“本土化”,又或者是因为文化立场的缘故,大陆少数民族的音乐专辑,名称也直接冠以少数民族的名字,大概是模糊地处理了国家认同的事。台湾本土生长出来的对人与土地的驳杂兴趣,非常让人佩服。我又想起《汉声》杂志。我们这一代人,本来缺乏生活实感,十几岁时开始关注行将消失的文化,是否还有赖于台湾风潮理念的渐染?以前喜欢收集的门神书签,其实也是来自汉声。那一套书签,不知武汉家里是否还存在着,但很久见不到了。

  那年去台湾,我带着的书也有《神话与鬼话》。后来到访埔里的短短几天中,还觉得布农人的精灵环绕身周。埔里的确是墨绿色的,所有的路都有看不到尽头的沉陷,在山中缓慢地下降,直到盆地深处。那几天四周水雾迷蒙无法拨散,在木屋民宿清晨醒来时木香味扑鼻而来,几只蚂蚁环绕略带潮气的枕头。我最喜欢听每个地方司机放当地音乐。在埔里坐车发现当地的歌曲可以全都是元音而没有辅音,不过这大概是因为我自己也听不懂布农族或邵族语言因而无法仔细辨识的缘故。

  读小学中高年级时,电视里开始可以看到凤凰卫视,也因此每天了解到台湾大事。真正看到了多少,现在已不一定能够记清,但知道,最早的政治激情都是台湾大选准确地说是电视直播大选培育的。那时距离毕业还有不到半年,却非常荒唐地因为陈、连之战而慷慨激愤。当时自己和同伴更没有什么既定的党派观念,只懂得要捍卫“公理与正义”,因为政治力比多无处发泄,而身为中队长与玩得很好的班长一道在教室黑板上乱涂乱写又擦掉。

  于是十年后就那么去了,在不那么“关心政治”的那几年。刚刚去不久,一年一度彩虹盛会,我们几个大陆生都结伴同行,走在凯达格兰大道上,迷失在游行队伍中,还暗暗感慨负责牵彩虹旗的台妹果然像电视上那样槟榔味十足(内心带着羡慕)。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有买菜回家的中年女人过来友善地表达困惑,询问这些游行是否她的子辈需要了解和拥抱的价值。我只能报以微笑。那的确是一个不会缺乏社团的地方,任何人多多少少都可以找到集体,除了大大小小的宗教社团,环保和动物保护也是日常最切实可参与的实践。在大陆生活二十年,又怎么会认识这些机会?

  在台北总体上的感觉是,终于来到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台大的课堂上,我从来不会觉得惶恐与自闭,却处处感觉到平等和友爱。最初学写诗也是在台北,社团每周聚会更有仪式性,大家脱鞋坐在地上讨论。后来诗社学姐X带我见识校舍周围诸种需要费力寻找的小吃店铺,我依然能看见热气升腾上来在我们之间形成一团白雾的样子。或许台湾的文学会给人缺乏幽默的感觉,但当地人绝对相反,我常常遇见非常幽默、愿意和陌生人开玩笑的人,X更是典型地爱说笑的性格。至少那个时期大家呼吸是宽松的,台北的楼房也不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我总是在下课回宿舍时顺道买酸甜的芭乐吃。台北的小房子一间挨着一间,衣服带得少,后来都是在那些廉价的小店里买的,店主大姐过来帮忙换衣服、看衣服是否合身是很平常的事。这样的街道,这样的场景,在大陆很多年里都没机会有过。阮义忠说得很好,不要害怕和人接触,不要害怕受到伤害。多么让我感到遗憾的是,现在再想去那边就没那么容易了。想看看社团里爱恨情仇的波澜是否已经了结,太-阳-花以后彼此的思绪又有什么变化。因为我已经不再使用过去的脸书账号,这些交流大概还得等很久,甚至是无期。

  但我要说的,也许还不是这些。我也曾经睥睨过台湾文艺,不过有时想想,若没有钟理和、杨逵的遗产,人与土地的发现又从何而来,人数远远小于大陆的台湾岛,其成果又怎能不说丰沛。也许这些土地的描绘,是陈旧过时的米勒一般的情调,但在大陆,我们似乎仍然不会大声高亢地说出这种人道的、古老质朴的“好”,却反而要借助某种外来迂回的目光去说出它。又或者,这种好曾经存在吗?已经是政治化的、被编码的,那些同时期的大陆画面或许也就无可能获得阮义忠式的解读了。的确,台湾的回忆和文艺是感伤的,但过了这些年后,我终究还是认为,它让我们看到有一种更合理的生活方式。我羡慕的并非卸下文艺的责任,而是创造、发现和赞美,更是可以说出“我们”。不论怎样后来的人事怎样发生更迭,可以看出,这些作者依然可以用肯定而非批判的方式建立一种文化,因而骄傲地说出“我们”这个词。联合而非分裂,这似乎是我们这些人许久都没有体会过的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