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男性统治》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男性统治》读后感摘抄

2021-04-11 04:12: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男性统治》读后感摘抄

  《男性统治》是一本由[法] 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性统治》精选点评:

  ●翻译够呛;但比《艺术的法则》翻得好一些

  ●说得都对,说得都挺好,只是在1998年这样的观点以及论证,显得有点平淡无奇。翻译还可以,不过在现代白话文的语境里,单字词还是慎用比较好,容易造成阅读卡顿……and这本书的装帧让人觉得缺了一张书皮……

  ●感觉内容没有出新,阅读体验并不好,晦涩跳跃的文风。感觉作者一边在揭露社会中存在的统治关系,另一方面在附和并拥护这些统治的感觉,没有跳出他提出的象征暴力。

  ●一般,有点陈词滥调。

  ●翻译有点尬吧 “负载着人类学和宇宙学的决定”决定? “就会沦落到认识不到其深刻含义的境地”

  ●前两章很像综述,与波伏娃的第二性多少有点相似,第三章引入象征资本分析女性劳动分工并提出gender divide in family, work and public domains都是一个同源的结构化力量,我觉得比较有意思,至于需要多种不同机制的长期调整以促进男性统治的逐渐消亡也是一个情理之中的tautology了

  ●通俗易懂,有种想发出声音读出来的感觉,不是从表面去分析,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事实,貌似是结构主义的,很喜欢

  ●万万没想到老步这本分数竟然这么低,是因为男性读者居多这本书揭示的现象伤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么?

  ●终于读完了,翻译得相当风中凌乱,让我屡屡对自己的中文理解能力发生怀疑。连猜带蒙,勉强也get到一些,只这一小些些已经觉得很受益了。

  ●我一直没有理解其“配置”是什么意思。神话——仪式——象征意义的文化塑造路径。

  《男性统治》读后感(一):主义盛行,"敌人"不明。

  谈及男权,受到压抑与束缚的女性形象总是争先恐后般地跃然纸上。而且与之相关的证据同样不胜枚举,无论是对她们身体的禁锢,诸如:缠足和面纱,或是对她们精神的殖民,诸如:贞操观念和"女德"。因此为了挑战男权的统治,女权主义便自然而然地被反复提及。

  鉴于我对女权主义粗浅的了解,我不太有资格妄加揣测和解读其本质和诉求。而关于女权,我仅有的零星半点的接触与认知,却都无不悲观地透露出一种宿命般的失败感。

  究其原因,这仍然在于大多数女权主义者仍旧禁锢在由男权主义建构的社会秩序中,并继续使用其中的评价标准:即女权主义者使用男权主义建构的规则来对抗男权主义。而男权主义之所以难以对抗不仅在于它利用了一种对男性与女性生理结构上天然差异的夸大化,从生理结构上升到气质属性,还在于当这种夸大化与早期社会分工相结合时,使得一切由男权主义所制定的标准变得如此自然与不容置疑。

  例如,布尔迪厄在他的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大多数的法国女性宣称:她们希望有一个比她们年长的配偶,与此完全相应,她们也希望有一个比她们身材更高的配偶,她们当中三分之二的人甚至明确拒绝比她们矮的男人。关于年龄、身高的标准便是基于男性与女性生理结构夸大化而制定的标准。

  诚然,这个世界的秩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利于大多数男性。但不能否认的是,那些看似身为既得利益者的男性也是男权主义的受害者。马克思就曾说过:统治者被他的统治所统治。

  依旧拿发生在法国的一件事情为例: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其较为年长的妻子的婚姻始终是各方的谈资。在男权主义者看来,这是对其认可的"普世价值"的公开挑衅;在女权主义者看来,这是女权主义的胜利;在阴谋论者看来,这必定是诸多利益的交换。可在我看来,这不过就是一场八卦谈资的狂欢。参与这场狂欢的人们都只在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至于马克龙和他的妻子是否真的希望得到如此多的关注便不得而知了。但最为令人失望的却依旧是所有涉及其中的评判标准依旧是男权主义治下的产物。

  在这样一个各类主义盛行的时代,我们一直都被教育,被告知同时也深信自己需要与"敌人"对抗,但我们却不知道我们的"敌人"是谁?它在哪里?

  《男性统治》读后感(二):男权社会的形成

  (读书汇报时候的稿子,由于不负责第二章就没有总结)

  布迪厄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对男性统治的秩序提出质疑。男女两性身体和心理上的差别被生物学反复验证,被社会个体普遍接受。这就导致了我们无法从表象中找到男性统治的社会关系是如何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根深蒂固。

  第一章:一种放大的图像

  男女两性在生物学意义上存在巨大差异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男性占统治地位却是社会构建出来的。

  男性气概在布迪厄看来是暴力和勇敢,是荣誉的代表。男性荣誉通常是通过性来体现的,比如夺走妻子的贞操,家里子孙满堂。男性的生殖器官通常以隐喻的形式出现,人们把男性的生殖器官和女性怀孕隆起的肚子与丰产联系起来,通过在结婚和新年开垦时举行的丰产仪式来不断强化男性的统治地位。

  在性行为中存在着对立关系,比如主动——被动、积极——消极等,两性要在这种对立关系中作出选择,这样性行为就变成了一种统治关系。布迪厄认为,男性的欲望表现为占有和征服,女性的欲望则表现为顺从,是对男性统治的认可和服从。 比如,在同性恋的性关系中,进入男性的身体是男性统治力量的最佳体现,所以在很多社会中,在同性恋中占据主动的一方,被看做是力量的体现,通过使别的男性女性化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

  男性统治,是以生产为前提的。男女两性体能的差异是生理构造决定的,而农业社会中更依赖于人类的体能,所以在这种社会中,男性资本优于女性。布迪厄在这里举了一个杀猪的例子,男性在清晨杀猪,会通过畜生逃跑的惨叫、磨刀声、喊叫声等炫耀性的使用他们的暴力。之后下午甚至第二天,男性会一直打牌。而那些收拾猪肠、做腊肠等繁琐的工作则交给女性来完成。由于女性受限体能,很难完成杀猪这项工作,所以受到男性的支配。

  男性统治在社会中以隐秘的形式存在,并被女性不知不觉的接受,是通过象征暴力来实现的。借助象征统治,男性秩序和观念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女性沉浸在这种象征符号中,就会不断接受和内化这种观念,并且按照这种观念去思考。

  男性统治的制度建立了男女两性在社会中需要遵循的社会准则,并把准则躯体化,通过历史的沉淀和个体反复的社会实践,准则被内化到意识之中,人们就依据这套准则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第三章:持久与变化

  这章主要来讨论为什么男性中心观念能够一直存在。也就是在追寻男性统治是如何合法化的。

  布迪厄认为这种男性中心观念的再生产是由三个主要机构来完成的,即家庭、宗教、学校。

  在家庭的分析中,布迪厄引入了话语的作用。话语代表了社会互动过程中权力的施展。因为我们说话就是为了影响他人,支配他人。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丈夫对妻子说:“亲爱的,我饿了。”而妻子就会说:“我马上去做饭。”丈夫的语言并不是为了表达自己饥饿的状态,而是为了督促妻子去做饭。

  宗教,在布迪厄这里分析的是基督教。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亚当在伊甸园里太寂寞,就央求上帝为他造个女人,于是上帝取出他的一根肋骨,变成了夏娃。也就是说,女性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男性。 在基督教义中,女性生下来就是带着原罪的,女性要忍受分娩之苦,就是因为夏娃受蛇引诱偷吃了禁果。此外教会通过礼拜仪式等的象征性作用于人们的意识。

  学校表面上是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实质则是维护社会统治的重要手段。因为学校传播的是父权制的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女权主义运动的批判作用,男性统治不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了。女性的处境发生了也发生了变化:由于接受教育的人数增加,进入公共领域的人数也出现相应的增长。同时,家庭功能的社会化,女性得以逃离家务。避孕技术的普及使女性生殖功能弱化。结婚率降低,离婚率升高,使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

  虽然女性地位得到提高,但是像前面所说的粘性地板效应、玻璃天花板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影响,现在社会男女依旧是不平等的。男女两性间的差距是“永久性差距”。在劳动和教育领域,女性有提高和进步,同样的,男性也会提高和进步。

  布迪厄悲观地认为,在男性统治的社会中,女性永远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女性在事业中获得成功时,往往在家庭中是失败的,女强人常常是离婚、独身、与子女相处不融合的。而女性在家庭中获得成功,通常是要以牺牲事业为代价。

  《男性统治》读后感(三):自我生产的结构

  疫情肆虐,宅在家中,计划阅读。承接上学期在康哥课程中最感兴趣的布尔迪厄,融合一直亲身经验故而越发关注的性别议题, 于是选择了这本《男性统治》。之前在佟新老师的社会性别研究课程上,读到过被精心选取出的内容,此次进入作者的完整思路中,得观全貌。

  尽管在性别理论的汪洋之中,此书并称不上提供了何种创见,且未能厘清与福柯权力关系理论之间的差别,使得许多概念含糊不清。但这些评价必须要考虑到一点,即布迪厄并非纯然进行性别研究,而是借此主题来应用其发展出的资本、场域、惯习的社会关系理论,因此许多地方语焉不详或是浅尝辄止,都因“心不在焉”,也因预设了读者对其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牵动的整体意义已然具备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本书的一种使用方式就是在把握布迪厄整体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体会整套有关实践和关系的理论视角在面向具体问题时如何展开,但由于积淀不足,此方法对我而言不适用。另一种阅读方式,便是就事论事,把作者未尽之言作为之后思考的方向所在。

  依循行文思路进入文本,便可自然地经历以下几层认知。首先不难发现,布迪厄所做的和福柯在《词与物》的序言中所声称要做的非常相似,即“把自然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观念夺取的两性关系,重新纳入历史,进而归还给历史。” 换言之,就是将包含着权力关系的客观化的历史结构剥离出来,以此视角重新审视被视作”理所当然“的诸多现实图景,通过无数二元对立的再确认和再转换,意识到自己无往而不在结构之中,进入社会真正晦暗而无法言说的骨架。在这一点上,布迪厄和诸多性别研究一样,都或多或少达到了“去蔽”的效果,即让读者环顾四周、勾连生命经验,而后有恍然大悟之感。从方法上来看,布迪厄主要使用了人类学资料(卡比利亚社会的神话传说等),属于法国年鉴学派传统中较为常见的手法(以莫斯《礼物》为标杆)。较为新奇的是在第二章中引入了大段的对于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所展现出的家庭象征经济资本配置和权力结构所进行的文本分析,结合前几日深受震撼的影片《燃烧女子的肖像》还有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中同样涉及道德对婚姻和家庭结构的体认,不得不说布迪厄在社科作品中新奇地采用文本分析,竟能以纯粹的女性视角弥补其男性知识结构的偏碍,引发读者共鸣继而自主探索。

  其次,布迪厄所展示出的结构并非是静止的,也并不止停留在结构表象之上。他一方面力图追索历史中诸多被自然化的概念和结构的生成机制,一方面又面向现在和未来,阐明性别关系史中的结构机制和策略组合,是如何进入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身体和心灵塑造惯习,从而在两方的共谋之中进行自我再生产的。这一层次的论述渗透了其有关实践和惯习的理论,揭示出积极参与历史的主体如何通过结构化的行动延续结构,而家庭、教会和学校作为此类机制再生产的重要场所,也占据了比较重要的篇幅。但总的来说,这一层面的理论新意并不大。

  最后,赋予布迪厄的性别研究以特色的,恰恰是其带有的马克思主义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之上。其一,他塑造了象征经济市场的概念,而象征资本的分配和生产则因循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论原则(尽管没有详细说明),性别之所以呈现出统治和被统治的样态,其基本原因也被归为在象征经济市场中,男性所分配到的资源和对应的社会评价相对于女性而言占据优越地位,而这也进一步影响了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女性在象征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被延伸到家庭、教会和社会之中,使其作为形象的展现者和被凝视的客体,进入更多的场域。

  其二,布迪厄弱化意志或意识的决定论色彩,强调物质层面的条件,也即两性在象征经济拥有的不同资源和地位,因此他对于性别理论的诸多后现代趋向,比如超越男女两性的传统二元论,试图通过构建新的分类定义来冲破权力结构的这种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指出,过分强调意志的力量,而不去认识和改变性别秩序,最终只会沦为虚假的革命;另一方面,只注重现实意义上的物质和经济,也无法完全回应象征经济对女性进行的压迫,因此经济独立这个必要条件本身并不足以使女人摆脱统治模式的限制,统治模式可能继续缠绕男人和女人的惯习。

  这就走向了第三点,即布迪厄的论述是关系的,也是实践的,他所指向的是纳入了不同结构的身体所面临的晦暗世界,以及两者如何互动和结合,这些都要通过实践才得以展开。然而遗憾的是,恰恰是在实践这一层面,布迪厄为性别关系调整如何前进留下了最大的空白,所谓的“在长时期内借助不同的机制或相关的制度所固有的冲突,促进男性统治的逐渐消亡“实在过于空泛,所能够明确的只有一点,即要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和政治,而其目的并非停留在传统的女权主义政治,比如要求增加议会女性比例等,而应该着眼于更广泛的象征经济,通过拥有更多象征资本的命名权和垄断权,从而将个人的尽可能地转化为政治的。

  《男性统治》读后感(四):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女权运动想要获得胜利,需要做些什么

  先表扬一下书的翻译,简洁生动,没有拗口难读却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社会学的一个基础性的共识是,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决定,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人的行为方式。这句话在今天看来是老生常谈,但很多人都只看到了这句话,却没有从根源上去理解这句简单的话。同样,对波伏娃那句,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女人是被构建的,也缺乏足够的理解。而男性统治这本书,则是对女性为什么是被社会构建的这个主题的具体阐释。

  从对山民的人类学研究来看,传统社会的男女两性的区别,所谓的社会的自然秩序,其实是劳动分工所构建的产物。在第一步,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男性获得了一种确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进一步通过象征暴力的方式延续下去,也就是布迪厄所说的资本的再生产,权力结构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借助不同的场域,学校,家庭,教会,一步一步强化男女两性的差别。例如同一职业,男性从事是高尚的,女性从事就是卑贱的,米其林三星的主厨大多是男性,而在家庭里,女人在厨房天经地义。

  布迪厄进一步做出分析,在无意识的社会规范与象征暴力的作用下,女性角色更加接近母亲,却同时接近女孩。男性角色则必须刚正不阿,有男子气概,即便女性已经洞察到了男权社会的运转规律(男性通过谈论政治等方式获得尊严)。同时,在这个作用下,女性倾向于选择放弃。

  “那些工科的内容不适合我,换一个吧。”

  “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了,不适合女生。”

  这些就是女性与男权社会的共谋,女性选择了遵从那些认可力量的认可男性特质的社会规范。有另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所谓女强人。即便在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女性更多参与职业的今天,社会留给女性更多的,依旧是不够稳定的收入更低更接近从属地位的工作,幼教义工等工作,实质上也是一种对女性的压迫,女性的社会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高度的重合。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女强人,如果女性获得事业的成功必然以牺牲掉家庭生活为前提,这就是一种像男性气质靠拢的方式,是遵循男性统治再生产的结构的。

  在最后的结论部分,布迪尔的提醒令人眼前一亮。他提到,女权运动不应该听任自己封闭在专门的女权主义政治斗争形式之中。如关于男女在政治机构中机会均等的要求。如果这些斗争的目的是强调宪法所标榜的原则上的普遍主义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普遍——尤其在这种普遍主义只承认抽象和缺乏社会性质的人的这个方面,那么这些斗争就很可能优待与现在占有统治地位的男性来自相同社会空间区域的女性,从而加强另一种形式的虚构的普遍主义的作用。

  说人话大概就是斗争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的平等,而是要彻底颠覆这种社会权力再生产的结构。举个例子来说,以ayawawa为主的教女性如何讨好和取悦男性的人,在本质看到了男权社会的运行逻辑,她们知道社会依托象征暴力再生产的解构,所以他们像做考试题一样,教育女性崇拜自己的伴侣。诚然,从私人领域来看,亲密关系的相处中多一些包容体谅恭维赞美确实是更有利于关系发展的;但从整个社会领域来看,这种做法好比在监牢里为自己争取最好的牢房,却从未想过出去,这其实是一种对男权社会的巩固,没有看到发展和变化的可能性。

  当我知道占领男厕所运动的相关参与者受到一定的限制时,就开始思考,女权本身一定不是可以通过语言获得的,一定要有所行动。占领男厕所这个运动看起来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如果男性或者社会普遍认为,就是多排一会儿队嘛,没什么的时候,就是一种结构化的压迫。而以行动反抗这种压迫,要争取的不仅仅是在公共场合上厕所的权力,要进一步争取的,是呼吁社会普遍关注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而不是选择忽视她们,或者认为理所应当。在电影《隐藏人物》里有一个很经典的镜头,是作为男性统治者的NASA负责人杂碎了女厕所(禁止有色人种入内)的标志,并说,我们的尿都是一样的颜色。这体现的就是一种普遍的尊重,不再无视这种需求,不再有区别对待。

  布迪尔在尾章有关同性恋运动的思考也值得人玩味。在某种程度上,男性同性恋斗争的意愿更强烈,在说起同性恋的时候我们也更多想到的是男男。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男性统治的一种再生产。男性可以通过自身的权力为自己的性取向斗争,而女性,大多沉默无言,即便在性少数群体里,传统社会的等级或者鄙视链依旧暗暗存在。

  还有一个点是情感上的,现在的社交媒体,在宣传一种情感独立,理想上看以布迪厄所处时代的萨特和波伏娃的关系为例,双方在情感上有所依赖,彼此独立。但实际情况来看,独立是需要条件的,需要足够的经济条件和心理建设,独立不是说走就走不负责任的冷漠,而是既能解决问题,又能通过考虑做出选择。在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还是积极主动一点好,私人领域依赖并不是大问题。

  最后说一点吧,女权,或者说平权运动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不是推翻男性统治,让女性来统治,这不过是一种颠倒,早就新的不平等罢了。我想,平权的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地肯定两性之间的差异,最大程度地肯定两性之间的需求。或者说两性过于狭隘,那就是超越性别气质,让不同性别的人能够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得到应有的尊重。我知道最后这段很圣母看上去也像是没什么用的屁话,但作为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一些基本的需求是一致的,平权是人权的一部分。我欣喜看到这个社会的每一点进步,也坚决在压迫面前说不!

  《男性统治》读后感(五):只是一篇读书笔记

  期末作业,因为在书评区抄到了些东西,所以反到这里

  一、 卡比亚人民的研究发现

  客观来讲,一个人的性特征,可以是无穷的,不定的;不同的时期,我们可能用第一性征,第二性征,个人气质,五官面貌,皮肤来界定一个人的性面貌。性特质并非完全确定,因为再绝对的生物特性都有可能被违反,我们可能拥有XYY染色体,可能不出现第二性征,可能有粗糙/细腻的皮肤,骨架也不一定相同。只是因为我们首先定义了一种绝对的性质,性的特质才在我们这里出现了绝对性。而我们往往把不符合绝对的东西划分为异常,异常的生理情况,异常的体态;可是存在的事物并不会为自己说话,只有我们赋予它们名称。确定的东西存在于我们自己的构造和我们的划分之中,这一套深层的构造不仅在思想上得到发挥,而且在生活中得到确认,这就形成了一种循环论证,确立了我们的“自然态度f”——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

  1. 性别的象征性质

  从卡比尔山民那里,布迪厄确认了这样一种有关性别划分。他将这样一种性的划分叫作认知图式。认知图式在我们认识上和身体上的表现就是惯习(身体和心灵的固定结构,可以把它叫作一种主观结构),而认知图式同时代表着一套较为确定的自然观念,我们称它为客观结构。这两种结构交互影响,性别划分就变成“自然”的东西了。

  总之,我们有了一套认知图式,这一套划分发源于男女性特质的区别,而走向世间万物。当我们从生物的方面看到一种确定的真实,我们就已经陷入社会的幻象。

  2. 权力关系

  发源于男性与女性之间对立关系的性别图式,不仅规定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且包含了一套权力关系。

  如果我们能从这一象征形式中看出来什么的话,那就是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地位。因为在这一幅图景中,男性是主动的优越的,女性则是被动的。女性的工作,不管多么辛苦,多么高尚,都被贬低为无价值且无意义;而男性即使娱乐也有着崇高的特性。

  这一套观念不仅只有分类的作用,更有实践与规训的作用。这一套思维形式在社会中生产出“正常”的人,在儿童的每一场游戏当中,每一次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当中,在每一个盛大仪式当中,在每一个神话当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分类,也生产着普通的男女。

  象征体系不断深入到人的身体,人的灵魂,不只是男人,还有女人。我们自己的尊严,自己认为自己的价值,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自己希望拥有的体态,无一不臣服于如此的象征体系。我们应该看到自己认为伤自尊的要素,有时才构成

  了超越结构的行为。比如种族歧视,有些言论只有不予理睬才是最好的方式,因为他们运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谩骂,而我们的回应是无力的,甚至只能助长这一种认识(比如用white trash回应chink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我们自己内心的小纠结,不应当以自己被规训的自尊和情感,而应放到社会的客观权力背景中才能来进行思考,才不致再一次让自己的行动成为结构的共谋。

  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的困惑和纠结,有时应当到大的社会结构中找到原因,这意味着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形成另一种更为宏大的责任感。也要认识到象征暴力相当依赖产生它的社会结构,不管是宏观的社会安排,还是低一层次的仪式和规训,这些结构的共谋形成了如今的统治。要认识这些,并以此为轴进行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3. 性别压迫的支持结构

  支持性别关系生产的,是整个男性主导的象征经济交换体系,它以婚姻系统为主要轴线,生产/再生产出整个社会结构,一些古代社会整个都是如此组织起来的。

  这个象征交换关系不仅将女性作为物,而且把女性作为物/符号生产出来。这一套交换体系中,男性将女性贬低为符号,并且在符号交流中生产自己的名誉,最终借助名誉又一次达成统治。

  这一种象征经济首先是男性将女性转变为符号的行为,同时也是形成男性之间统治关系的游戏。这种游戏本身让女性化为符号,又在游戏中决出了统治者(男性对于男性的统治),继续进行着下一步的游戏。

  以这种交换游戏为基础构成的社会认识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竭力掩盖女性自然的、社会的、主动的行为。比如男性的梦遗是可以倾诉的,但女性的生理期却经常被遮遮掩掩。将女性划为客观的有待耕作的性质。

  这一象征经济首先发展到社会的分工里面,男性的活动范围是名誉的,官方的,礼物交换,而女性的领地则是私密的,不被知晓的。其次发展到身体里面,女性被化成物,要求感知和被感知。而男性则发展出责任感,对于处理严肃事物的严肃态度。

  或许齐美尔敏锐察觉到的女性与男性的本质区别,就是这样一种象征经济产物的表现,女性的活动被局限于私密的地方,不被认可。而男性则以理性和主客二分的态度处处留下自己的痕迹。女性被归于物的特性,而男性则受制于一种冲动,对于比他更大的荣誉感的召唤,常常必须做出一种非理性的行动。但是齐美尔那里女性与男性的这一种本质性区别,在布迪厄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构:这一种区别来源于历史中塑造的一种两性权力关系。

  二、 回到现代社会

  1. 抹不去的残片

  虽然现代社会祛魅而流动,性别之间区分确立的各种性质仍然在发生作用。社会的每个位置仍然会带着性别的烙印。

  人们自己身体上的配置和他人对一个人的期待让这个人走向自己的“命运”,这个命运里面,这个人是认命的,因为这是他/她的舒适区。女性在职业上的舒适区,体现在一个个“秘书”、“助理”、“程序员激励师”的工作中,她们往往在一个现代社会中拥有着一个家长制下的工作,受人庇护。

  日常语言的运用上,女性的发言总是不被当真,用一系列亲密的称呼搪塞过去。女性的诉求经常被当成情感性的而被忽略。

  女性的工作被当成是低等的,而当区分无法完成的时候,就干脆分出一个类别来,爱出车祸的女司机,糊涂的女研究员,感情用事的女政客。被教育原理这些事情的女性当然不会那么熟练,而习得性无助的心理作用更让一些女性在这些事情上变得糟糕(但是平均而言,女性不仅有能力,而且很多时候做得比男性更好)。

  但是在强调女性占有某一职位的时候,还要注意到,一些职位带有的男性特质改造了占有这些职位的女性,从而当我们认为女性应当占有职位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到男

  女的权力关系。这也许就是齐美尔描述的女性在从事男性占有工作时的疏离感:女性站在了自己不该有的位置上,从而产生了一种异化之感,这是因为她处于社会权利和性别权力关系的冲突点上,而非因为她对于工作形式的不满。(不过可能也是因为我自己读书太少,永远无法和齐美尔达成一种共情;比如我始终不能体会到他所说艺术品自身形式上的独立性,或是作者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张力。)

  2. 女性感受到的目光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描写了一种表现权力的空间形式,不可见的人对于可见的人拥有的一种权力。但是在这里,女性感受到目光的统治,并非因为这一客观的空间形式。而是认为这一切产生于一种象征统治:男性通过社会灌输将女性变为客体。

  在这里,男性对于女性才有了一种注视的权力:男性的是不可质疑的,不可见的,无需辩驳的;女性是待规训的,为他人而生的客体;目光在这里才变成规训的、让人羞耻的。

  这一个机制所包含的,首先是社会潜移默化的规训作用,在言传身教中,女性形成了自己可能的行为举止。其次是个人的认知作用,社会将一套结构刻入我们的认知结构;我们将自己的身体展示给他人的时候,总是存在着另外一幅完美的身体让我们与之作一番比较。然后我们就有了羞耻,自信,我不会为难自己去找一个比我高的女生谈恋爱,反之亦然,即使各方面都很相符;就像我不会在家乡找回民结婚(即使我们老家有一半都是回民);或者不会找上欧洲的女孩一样。象征结构就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操演中,变成我们的命运和我们的纠结。

  经过以上的过程,女性的身体变成一种象征的客体,承受着目光的洗礼。一些女性追求着被奴役的快感,彻底沉沦;一些女性成堆成堆地买着打男权广告的化妆品;一些女性患上了厌食症;一些女性永远捂着一块小小的伤疤。

  3. 男性目光的微观分析

  男性同样是为结构所造就。父亲的语言几乎都是某种判断,这种判断并非完全指向对客观事实的准确认识。它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要求,在父亲所具有的象征权力下,主要有一种实践意义:将一种模糊的判断转换为现实,或者转换为信念。父亲的关怀往往从父亲角色的尊严出发,需要保持一种完全的准确,这就需要父亲的话语有一种与现实妥协的悲观色彩,而这种话语往往让悲剧的现实再一次发生。

  在反抗的儿子看来,父亲的话表现出他对于现实妥协,一种软弱。父亲为了自己尊严的乐趣而牺牲的对未来的期望;父亲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而对现实的妥协;父亲表现出的不可一世的决断——这些都让他觉得愤怒。

  父亲则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他总是处于对自己无上道德律令的遵守,对自己悲壮但是终将荣耀的命运的美好幻想当中;他总是与世界作斗争,保持着自己的名誉——这就是象征体系带给他的惯习,因为他被指定作为统治者,因不管在象征还是实践的生活里面,他都只能如此。

  男性才是一直在玩游戏的那个人,齐美尔认为女性是长不大的孩子,因为女孩身上有着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实际上是被男性游戏排斥后的清明,因为他们在男性的游戏中被当作客体。可是她们又被惯习所规训,跟随着男人做这个游戏——当然女性并非被动,但是交往中男性总有种种策略让女性保持附和的姿态(比如女性该有的温柔)。

  这样,男女两者都背负着社会结构,担着自己的纠结。

  三、 现在的情况

  只有人的理性能赋予事物以永恒,事物本身总是在起变化。男女的关系也是如此,男女之间的自然并非无时间性的永恒,它只是看起来如此。我们应当看到这个永恒背后的各种机制,也看到这个机制在现在仍然很是牢固。

  1. 不破的联盟:家庭/国家、教会、学校

  当然支持这种象征体制的最首要机构就是家庭,但是家庭以及其观念也并非独自战斗,国家通过一系列立法的、权力的、政策的规定支持了父权制的家庭观念,并且国家自己行政结构同样可以看出来男女的对立关系。

  其次是学校和教会,这些社会机构的组成部分在思想和行为的规训上源源不断地为象征体制供给能量。

  2. 公共领域的变化

  现代男性和女性正在一同进入公共事业,一同受到教育。这改变了家庭结构的构成,同时同性恋等各种关系、离婚率的升高也正在改变家庭的种类。

  但是不管在哪个领域里面,女性仍然处于一个弱势地位:白领工作中的玻璃天花板,教育中男女的理性/感性的区别,都让女性被迫/主动走入一个弱势的领域。如此,女性所处的职业在名誉上和回报上都逐渐贬值,而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总是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

  男女的日常实践仍然遵循着象征体系的一些原则:1. 女性的“天职”应当是家庭职能的衍生 2.女性不能对男性行使权力 3. 男性操纵操纵较为客观的东西。而因为这些男性依然保持的统治原则,女性往往走入符合她的“天职”——她自己命运中的职位、社会和她一致同意的自己的命运。

  3. 牢固的象征经济交换

  象征经济交换的一个条件和结果,就是女性走向了一个属于客体的、隐秘的领域,职能趋向于感受和感知,并且不为大众所见闻。女性的职业大多变成了象征生产领域的衍生。女性的自由从属于象征财产市场,也就是女性只能在时尚、外表的领域找到一种权力,为男性、女性制作文化的标杆。但是这只是助长了男性身体的不可见,以及对女性身体的贬低——往往只流于身体穿着的表现。

  在中国(或者在亚洲),会计和金融行业的一些女性制服,看起来就是一种奇怪的杂糅。一方面是全黑而禁欲的制服,不只是合身,而是用紧身的布料直接将身体束缚起来,竭力消除自己的身体特质;另一方面是历史作用下色情化的高跟鞋和丝袜。涉入这些事业中的女性,一方面终于占据到公共权力,但是又在象征体制作用下服从于单位中“轻微”的性交换关系;另一方面又被迫尽量掩盖自己的女性特质,因为公共事业不需要女性。日本的大部分企业甚至将高跟鞋作为一种潜规则放入自己的职场,而新近的日本女性也开始以反抗这样一种潜规则[1],这是极好的事情。

  4. 不只是性别

  我们看到现代的更多权力关系,都按照性别的权力关系模式形塑。

  理科对于文科的压制;资本家对于学者的看轻;社会人对于学生的不以为然;大众对于反抗者的漠视。这些模式与性别的权力压制并无二致。可以说,性别的歧视策略就是这些权力关系的模板:大众嘲笑不满者自作多情,资本家无视书斋的意见,理科蔑视人文,社会人嘲弄学生乳臭未干,这些关系中,优势的人都处在不可见的状态,立场不言明,诉求不可知,只剩下满目的道德要求和自娱自乐的结论。

  被嘲弄的人,就像被父亲的家长权力要求的孩子一样,充满怨恨,但又无可奈何,守着自己内心的小纠结,无处诉苦。或许保持着一丝清明而又出世的态度看待这场从头到尾的自娱自乐,可是又让身体的配置拉入愤怒或是温柔的行动,再次生产出这种权力关系。

  四、 爱情——一种反抗机制

  齐美尔同样描述过爱情,这是一种现代社会的伟大发明,只有个性极度发达的社会才能支持其如此伟大的创造。在其中,通过精心的经营与调解,男性与女性的权力关系趋向于消解,不仅在经济的结构上,还是在男女的本质而形成的依赖的不平等上。当婚姻通过一种买卖的方式变成一种类多阳具的关系——女性不仅受到金钱的权力关系、而且受到男女本身权力关系的制约——不管是爱情中的男性还是女性都要为其所困。

  名誉和权力的机制会嘲笑所有人,它在嘲笑在每一个时刻落败的男人和女人,即使某个男性在社会中拥有着最高的权力,他也会在某一个时刻被这结构嘲笑。对个人来说,这个机制既不人性,也不稳定。

  所以爱情是一种反抗机制:不只是女性的反抗,也是男性的。一种完美的爱情,让两个人的结合变成一种最为私人的状态,两方互相认可,互相赋权,男方不再通过对女方的奴役、歧视、小看而从外界寻找自己的权力,而是通过女性的认可来获取能量。两个人作为一个整体,不再是一半衰竭、一半壮大,而是一起永动机一般迸发。由此社会结构的某个空间里面出现一个奇点,源源不断地提供一种反结构的能量。

  五、 政治(口胡时间)

  1. 暴露狂的权力和微妙的权力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之中描述了两种权力机制,一种是前现代的、帝王的、残暴的统治,这种权力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存在,用惩罚作为一次次对自己权力的确证。另一种则较为微妙,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不为我们所察觉。

  前一种权力是活不长的,起码在现在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暴露狂的权力最终会被变成让所有人不幸的原因而被反对。但是后者不同,它潜藏在各种地方,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我们的意识里面。

  现代的权力总是两者的混合,现代国家统治了前一种权力,并把它精心用后一种武装起来,就像阿尔杜塞的国家机器;不能说两者哪个是基础,因为两者同样深入人心。分开来看,前一种权力反对起来是简单的,因为它毕竟易于察觉,容易造成我们根本的愤怒;后一种会在反对者之间造成种种分裂,同时造成种种认同与反对的对抗。但是辨证来看,前者会加强后者,而后者也会维护前者,循环就这么进行下去。

  性别的统治,同样是两者的混合,遵循着同样的逻辑:有关名誉的象征经济;但是我们经常只能看到暴虐的权力。

  性侵犯的老师、强奸的罪犯、家暴的主人,都使用着完全赤裸的暴力,一种暴露狂一样的权力,维持着自己的名誉,从中获得快感。语言上反对这些是简单的,因为它们毕竟造成了痛苦。可是暴露狂的权力仍然在肆虐,保持着它那暴虐而无所忌惮的能力,这是因为两种权力相辅相成。

  只有揭露了两种权力所依赖的共同逻辑——在布迪厄这里是名誉和声望的象征体系——它们以家庭作为主要的依附地点,在现代通过国家、教育体制来再生产自己。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采取一种明晰的态度来进行反抗。

  2. 出世而入世的斗争

  各种性别的、阶级的反抗运动会有两种危险,第一种是用社会主流的批判来行事、而逐渐消解掉自己的社会基础(就像在最近对于女权运动的污名化里面,许多本来保持正确观点的人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这是入世的反抗运动;第二种则是彻底与传统决裂,但是往往陷入一种私人的政治,既分裂、又弱小,这是出世的反抗运动。这两种抗争的方式,都可以在现在的网路和行动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要反抗,也许应该在彻底消解性别这一对立之前,首先团结起来,用各种的行动,集合成最大的团体而对结构进行冲击,既看到现有的结构,也在这里进行抗争。不管是同性恋、女性还是认识到结构压迫的男性,都以一个团结与客观的认识作为主轴,从而进行一种彻底的反击,如此才能消解掉这一命运的轮回。

  :

  这本书读得很开心, 算是布迪厄老爷这里读到最简单的一本书了(《区分》说你呢) ,因为似乎只要读过他以前的作品,这本书的好多论证就能直接推出来,刷刷刷就读完了。。。不过细节的分析还是很涨姿势

  这本书让我产生了我能读懂伍尔夫的幻象,我去读了,被虐了;此刻感受到自己文化资本不存在的,文章里面各种乱用标点符号,因为最近才注意到自己是一个逗号写到底的,所以换了一下,实践出真(烂)知(文)

  没有按照布迪厄的术语来,惯习、场域、配置,全用自己的垃圾词代替了,各种主谓短语的“结构”,,,改天再多读上几本书仔细梳理一下, 重新改过 ,不过是以后的事情了

  还需要仔细梳理的是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国家、象征体系、经济,似乎家庭和婚姻可以独立存在,不需要其他结构的配合,在卡比尔社会里面似乎就是那样的,是不是因为那个社会婚姻的交换就是整个社会运行的全部呢。。。

  [1] https://www.jianshu.com/p/c906e5955d44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