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7》读后感锦集
《余罪7》是一本由常书欣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余罪7》读后感(一):看着看着,忍不住就要提高声调读出来
就像题目说的,里面的描写,我看着看着就忍不住要大声读出来。有时是因为有趣,有时是因为很热血,有时又是因为很诧异。这种状态就是很受感染,很享受的。
看网上说有8部,想着自己读了7部了,要是真的读完了,会不会有些失落呢?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读了两本书,情节还都记得,如果这效率用在教科书上就太美了。
《余罪7》读后感(二):好书
好书,值得一读,原著比电视剧更加好看,推荐看书,书的内容的推理性和逻辑性都恰到好处,合理的节奏,还有人物 角色的配置的合理性,都让我大大的点赞,更喜欢作者的叙述方式,带我走进了前所未有的地下世界
好书,值得一读,原著比电视剧更加好看,推荐看书,书的内容的推理性和逻辑性都恰到好处,合理的节奏,还有人物 角色的配置的合理性,都让我大大的点赞,更喜欢作者的叙述方式,带我走进了前所未有的地下世界
《余罪7》读后感(三):kindle电子书版的6、7
卷6⃣️-“警营过大年”:余罪被安排到基层庄子河担任刑警大队长,为了给队里搞创收,从抓赌到和鼠标两人单枪匹马进入晋祠山庄捣毁地下黑赌场,顺手还逮了个B级通缉犯,又立新功;除夕夜触目惊心的一家六口灭门惨案,全省几千警力地毯式搜索嫌疑人未果,却被余罪赶着羊群找到了掉落废井的杀人犯!余罪屡立奇功,当之无愧的神探! 卷7⃣️-“真实的谎言”:余罪假戏真做变身“黑警察”查五原市制毒贩毒案,带领一帮警察兄弟把毒贩们搅得鸡犬不宁。收黑钱、和众女4P被拍下淫乱视频……最后设计抓出了内奸杜立才,却牺牲了长期做卧底的特勤马鹏。最后余罪良心发现悔罪自首,从自伤诬陷贾原青到截流罚没款,统统交待干净,在许平秋的授意下又平安渡过一劫。最后还和大胸妹特勤警花林宇靖修成正果……
《余罪7》读后感(四):《余罪7》评论-6分
跟的太紧了,不看还闹心,看了也知道大概还是那么回事儿。这么多本都过来了,套路已经很固定了。既然看了,就得有始有终嘛。如果下一本能把余罪写死,我觉得这才是一部好书,才能得到共鸣,才能让大家印象深刻。
前半部分是之前的抢劫+赌博+涉黑的团伙,这个故事和第一集很像嘛,是老傅和嘉文的翻版,只是背后加了一个大哥,其实也就个小科长连阳,外加了点反腐的元素。余罪依然演卧底,依然升职迅猛,换了一波警察打下手,也依然有傻白甜在里面捣乱,最终还是余罪施展小偷小摸的绝技,把罪犯拿下。
办完这件事儿,余罪和鼠标入党了,不错,等明年的吧,我也要入党!
后面这个故事笔墨不多,查封橙色年华,类似的话题,倒也是主流,符合时代需求,官商勾结的事儿。属于一击制胜类型,简单明了,审讯环节很有意思,是个心理游戏斗智斗勇的节奏,高高兴兴的就把这一桌打麻将的人给收拾了。
张猛和厉佳媛结婚,大操大办,这样不好,余罪后来和谁睡一个屋,也没说清,看来下本才能分解,估计是安嘉璐,余罪的个人的问题,肯定也得有个说法,安嘉璐的胜出概率比较大。
电视剧明显跟不上书的速度啊,而且第二部貌似只能是会员收费观看了。
《余罪7》读后感(五):警匪商之战
侦破小说,还是没能逃脱警察的内讧。在这部图书里,描述了两个故事。
先是在警察起案之际,幕后的主角同时也浮出水面,没想到竟然是当地的经济侦破居里的科长,难怪在汽车抢劫案里,反侦探的手段之强,破绽几乎没有。
之后,则是余罪带领了几位弟兄在夜总会中游玩之时,被警察查获。这几位,也无意中成为棋子,在警察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最终,余罪在后台老板的支持下,亮剑出鞘,查封夜总会,为当地的百姓做了件好事。事后的谜底,竟然是余罪警校同学的报案。还真是想不到会是这种结果。自然,表面上的浮尘很容易擦去,深层次的问题,仍在其中,以后会不会又再次爆发出来呢?
先后两个独立案件,也并非没有关联,全通过汽车4S的老板贯穿在一起,警匪商真的结合在一起。在查获案件谜底时,那个神秘的女人,并不出人留意,却成为了小说的灵魂。许多的现象通过她的周转,慢慢能联系在一起,对她最好的结局好是惋惜,为何要为一位不爱自己的男人殉情呢?
想起,余罪在扒手队伍的生涯,因为他的独特思路,成为一位出色的反扒队员。之后,却率队辞职,集体抗议不同。最终被打压,放在遥远的乡村当了个村所长。支持,又由于不同,再次率队,私自出警砸了物流公司。
同样,又遇上了上次的同行搅混,警匪的互联。那余罪的再次出手,还是会同上次的结局相同么?又被发配到原籍当个普通的警察么?聪明的作者,安排了另个结果。自然,也是挺振奋人心的结果。
真希望,警察内部少些内讧,多把时间花费在真正查找匪徒的地方。
《余罪7》读后感(六):警察之歌
“在欢腾的海岸,在边疆的水路,人民警察的身影,披着星光,浴着晨露.....”,这是我对这一本书最深的映像,我想大家应该都有这种体验,一部好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大家会对其片头、片尾或者插曲映像比较深刻,有时还会把这些音乐下载下来,经常听一听,音乐对我们的感官有很大的作用。这首警察之歌让我对这部作品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余罪本是警察学校毕业的学生,却莫名其妙的当起了卧底,虽然是在执行维护正义的任务,但是当被逼着去亲手杀死自己的战友时,他的内心受到了冲击,似乎这与自己的三观发生了冲突。自小就在欺负别人与被欺负之间挣扎,“胡作非为”的余罪,堵排气管、打群架这种事没少干的余罪,清楚自己的良心的底线,再怎么“无法无天”,他亲手推下去的也是自己战友,内心的冲突让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是在执行正义的任务,却要去杀人?这时郭少华哼的警察之歌,强烈的吸引了余罪,内心的使命感与善良的本性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他是警察,他不能杀人,不杀人自己就可能被杀,被杀任务就完成不了了,吴勇等人的一再逼迫,郭少华最后的眼神,余罪把他推下去了,他对得起国家和使命了,但是他对不起郭少华。我想郭少华哼的警察之歌是永远也不会在他心中抹去的。
在后来执行任务的时候,每每想起郭少华,余罪内心就充满了愤怒,他想为他报仇,所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余罪都不遗余力。后来连阳对余罪说过一句话“你知道一个警察最悲哀的是什么吗?”余罪没有说话,“是总想着拯救这个世界,到最后却背负满身罪孽......”,听到这句话,使人不禁觉得可悲,一直维护正义的人,最后也是罪孽最深的人。唯有这首警察之歌能给余罪一些安慰。
《余罪7》读后感(七):【书评人俱乐部】想做一个好警察,就应该胆儿肥!
一个人胆子特别大,没有他不敢想、不敢干的事儿,我们经常会用这样一句话评论他:“这个人胆儿真肥!”如果这个“胆儿肥”用差了地方,那可是祸害;倘若用对了地方,那可就是能耐了。
余罪,看过电视剧或者书的朋友们对他应该都不陌生,一副痞子样儿,难得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说不准啥时候就弄啥坏水儿出来,可就是这样的人,却屡破大案,真让人大跌眼镜,《余罪7》就让我们见识到了让人认为他的胆儿肥。
在这本书中,余罪和他的小组成员们摧毁了网络赌博团伙,并将幕后指示者抓捕归案,在这个过程中尽管遇到了危险与困难,但是他都一一解决了,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而他又惹上了一伙儿警察内部人,还被人黑了一把,这下可好,把政警商的人折腾得够呛,最终查出了那些害人的“蛀虫”;刚当上了一个小官儿,就碰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平静的地方又发生了命案,这又是否是件棘手的案子呢……
作者常书欣在《余罪7》中延续了以前的写作风格,将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刻画得入目三分,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很容易在脑海中想象各种场景;语言也依旧风趣,尤其是余罪、鼠标的各种对话,那种感觉仿佛回到了学生时看到男生互斗、互损的场景;内容紧张紧凑,在这本书中你似乎找不到一句觉得累赘的话,每一句你都不想放过,开始阅读你就舍不得将书放置一边去做其他事情;在感觉过瘾的同时,也会感觉到警察这个职业的无奈,余罪在面对卧底战友,却不得不将他扔入大海的时候,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他当时的心情,但肯定是痛苦的,必须要亲手葬送战友的生命才能完成任务,这种纠结、这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警察,就是要与不法分子做斗争,哪怕付出鲜血、生命,但是他们也是人,是人就会出现迷茫,甚至犯错,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人滥用职权,为己谋私,在现实生活中,这类人也大有人在,希望“余罪”们能够勇敢地与他们做斗争,将这些“蛀虫”绳之于法。
《余罪7》读后感(八):【书评人俱乐部】致敬警察
一直对犯罪题材的刑侦作品感兴趣,而卧底又是警察中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职业。尤其是缉毒警,每个人都为了国家的安定,人民的安全而付出所有,甚至连牺牲,墓碑上都不能刻名字。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都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最近看俄罗斯大使被刺杀,德国卡车事故,深深为身在一个太平盛世的国家而自豪。
很久之前看过一部《无间道》“对不起,我是警察”这句台词给我的印象最深。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合情了却不合法,又有很多事合法了便又不合情,对普通人来说,到底如何选择,的确头疼之极,古人仰天长叹忠孝不能两全也似乎隐约有此无奈。但一个每月领用俸禄时刻不忘为纳税人保护利益的公务员,一个理智永远胜于感情的卧底警察,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脱口而出:对不起,我是警察。我觉得,这句台词没有噱头,没有做秀,应该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短短的这句话,衍生出来的意思很深很无奈。我相信你有做好人的愿望,我很想帮助你,让你成为一个好人,但是,对不起,我是个警察,我必须得向警署负责,而你是不是好人,法官自然会有交待。
而这部余罪,也正是描述卧底警察的优秀作品,余罪在警校被开除,去做卧底,经历了人生的诸多考验,游走在犯罪的边缘。这部《余罪7》更是描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余罪跟另外一个卧底被发现,那个卧底拼死保全余罪,而余罪却要亲手把他推入江里,那个警察死之前轻声哼着“警察之歌”这个片段让我无比触动,也许,在做警察的那天,已经决定了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其实,面对生存这样一个庞大的主题,我根本没有能力对余罪评论只言片语,没有人知道我们会去哪,没有人知道到底会不会有末日审判。就因为一切都是未知,才会在好与坏中为自己选择阵营。于是,这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看了很多警察的新闻,对这个职业的崇拜和敬仰与日俱增,诚然,警察队伍是有一些害群之马,但更多的是为了人民的安全付出汗水、热血、甚至生命的警察。向警察致敬!
《余罪7》读后感(九):《余罪:我的刑侦笔记7》
《余罪》系列故事,我没有看过。初次接触,喜欢警匪故事的自己,对本书挺有兴趣的。为了了解谁是余罪,特意看了余罪的电视剧剧情介绍,发现张一山演的余罪是一个二进宫的小混混,警校学员被卧底了。他重来没有想过立功,也没想过当个英雄。他想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小人物。一个小警察的卧底生活,充满着艰险困苦,生活在灰色地带,感觉真的很难。随时都会被发现,这是一个危险的职业,想想就很可怕。
警校学员余罪,在通过一次意外的选拔之后,被丢进一间住满凶险万状的环境中活下来,自己必须比毒贩更奸诈,比窃贼更狡猾,比匪徒更残忍。他不仅要用罪犯的思维去理解犯罪,还要用更极端的手段去对抗犯罪,更要和罪犯一样突破种种底线。在日复一日命悬一线的斗争中,余罪一步步走到法律的边缘,他也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在制止犯罪,还是也在犯罪.......生活在危险中,不知道哪一天才会离开,感觉做卧底警察真的好无奈。
每次看TVB剧情里那些卧底警察的生活,真的没法想象。没有警察的感觉,多了很多小混混的习气,挨打受气是经常发生的,都不知道自己还是不是警察?为提供案件的线索,已经陷得很深,感觉都无法自拔。每当被匪徒发现的时候,下场真的好惨。这是我们无法想象,余罪也是这样的过着,看着每破一次案件都会经历一次生死,他必须比罪犯还要厉害,不然真的无法生存。灰色地带的一切真的好可怕,想轻松拜托危险,真的要经历生死轮回。
每一个案件背后都离不开卧底警察的努力付出,感觉余罪也是一样,看不到立功的机会。感觉活着没有被重用,危险随时出现,保护好自己确实不容易。作为警察他真的不容易,不能和朋友家人接触,感觉被整个世界给抛弃了。每天和犯罪打交道,自己都会无法自拔,所以作为卧底警察真的好艰辛。
《余罪7》读后感(十):还是那个倒霉的小卧底
因为之前有听过朋友们的剧透,说余罪要当领导了,所以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还以为余罪的故事终于开始向主流推理或刑侦小说靠拢了呢,但是真的读了几页才发现可怜的余罪同学又要回到犯罪分子中间,继续自己悲催的卧底生涯。
书中除了继续上一本还了结的案件外,依旧是主角在插科打诨的阴损手段下,直面各种赌博、抢劫及团伙犯罪。其实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儿失望的,这不就是第二部的剧情复刻吗?不过继续看下去我发现自己还是太低估老常了,差不多从本书的一半开始,故事开始涉及到了一般刑侦类小说都不敢碰的话题:官场的腐败和来自警方上层的内部斗争,而这在我看来才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以至于我的一个好朋友读过《余罪》后很惊讶的问我,当警察居然也会遇到那些职场的问题吗?
而我则更惊讶于原来有这么多人认为一身警服就可以让一个人彻底脱离了种种低级趣味吗?其实因为种种不可描述的情况,其实当一名警察会遇到这类问题并不太罕见,但是能做到书中余罪这样处理的有游刃有余的,已经让人感到高山仰止了,至少现实中的我还没见到有人能达到这一境界。
另外,这个系列罪被大家诟病的一点,就是男主角的直男癌症状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不尊重女性了。其实对于“作者就是一个大直男癌”的大帽子,作为本身就是警察,又每天跟各式各样的警察同僚接触的我,倒是觉得作者将许多好警察的一个共有的毛病表现了出来——他们不是不尊重女性,而是所有的人都不尊重,这既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魄力,也是周围人都受不了的毛病。而他们即使察觉到了自己的这些问题也完全没有改正的意思,而借用一位我很尊敬的警界前辈的话说:
“我干嘛要主动讨那群人欢心?等什么时候他们遇到个大麻烦,最后又是我把问题解决的时候,坦然接受他们的感谢就好了!”
稍稍回想一下,忽然想起余罪开始连载时,差不多也是我穿上警服的时候,两年多过去了,余罪已经从来自警校的差生变成了某穷乡僻壤的派出所长,而我不过是从市中区一名普通的值勤交警变成了去郊区值勤的交警……这就是主角光环的威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