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柔情》经典影评有感
《铁汉柔情》是一部由吴宇森执导,冯克安 / 刘江 / 石天主演的一部动作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铁汉柔情》精选点评:
●老吳這套路,唉……
●
●还是张彻功夫片的模式。
●叙事散乱,体现出导演的稚嫩。基本可以肯定,频繁使用特写镜头的导演,都技艺不精,包括大陆一些著名导演,比如姜文。本片中的配角,表演很出色,包括第一反角色。
●吴宇森的处女作。长篇的打斗
●吴宇森指导的处女作。长镜头和粗糙的场面甚至带有血腥的动作。我以为吴宇森年轻的时候大概血很烫。
●老片子了,原来是吴导处女作啊。
●
●0
●吴宇森的处女长片,片子虽为低成本小格局的动作片,但是人物众多,线路稍复杂,成龙作为武术指导的动作设计乏善可陈但是相当暴力,所以在当时被禁,值得一提的是,吴宇森早早的就暴露了自己如梁山好汉一般的兄弟情,不畏强权为了一个认定的朋友两肋插刀,而暴力的外壳下处理感情戏时又设计了很多文艺片的蒙太奇手法,台词方面,也有如“为了朋友就算牺牲掉也是最美的东西”之类的印象深刻的台词。
《铁汉柔情》影评(一):开始关于和他的故事
也想不起为什么会突然来看吴宇森的电影,而且还是已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电影,应该是接触了编导生之后,开始把看电影从导演的角度、艺术的角度、戏剧的角度来看。
这是吴宇森第一部执导的电影作品,其实可以搜查到吴宇森进入电影编导体系是从担任1968年《死节》开始,这部电影倒是没有看过,也不大感兴趣。其实《铁汉柔情》应该是1973年就打算上映了,但是因为内容过于暴力,没被批准。
注意,“过于暴力!”
没想到吴宇森的第一步电影就是暴力元素,因为关于吴宇森,最多的无非就是“暴力美学”,但是这个电影风格奠定是在1986《英雄本色》,所以这其中十多年的安排着实有趣,其实是因为嘉禾在70年代末以后希望他可以一直拍喜剧片,不过我们也可以在《铁汉柔情》里发现一些暴力元素,话说这部电影还是成龙担任的武术指导,所以不难发现其风格同后期成龙的动作武打元素!
电影讲了什么?
从一批枪支的买卖开始,牵起了一整个故事的人,有黑老大、风月女子、装耍等待复仇机会的柴夫、得过且过的潇洒男人、还有准备娶妻的便衣警察…
英雄之间难免相惜,不管怎样相识而来,他们都会为各自的信念而战斗,这就是铁汉吧。而电影里对美的叙述、正义的事业,都是但是香港甚至时代的价值观。
关于暴力,我还记得有一幕是荣老板用灼烧着的烟头烫丫鬟的脸!这一幕比片子里每场武打戏都让我觉得震撼。
当然关于电影里武打风格的吐槽,我觉得没必要,因为那时代的武打片就是这样的风格,不是花拳绣腿!真的不是!
《铁汉柔情》影评(二):旧片新感觉
嘉禾出品、吴宇森的手法可补张彻导演、邵氏出品的遗漏和不足,烟嘴与折扇,于洋和刘江,对应狄龙姜大卫,功夫民初装。
片中有几段对话颇耐人寻味——
建(于洋饰):“噢,原来你是做官的,做官的也有兴趣跟我这流氓交朋友?”
范明(刘江饰):“嗯,我感觉你跟他们不一样。”
建:“看你是条汉子,竟然把大好的日子浪费在官场里,未免太可惜了吧!”
范明:“那可不一定,人要是为了一个理想而活着,做什么事都是一样的。”
建:“人生象过眼云烟,本来就没什么理想目的。”
范明:“象你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生,哼,岂不是白活了?”
建:“那也不见得,要是在我这一生中,让我看到一件美的东西,也就不算白活了,极美的东西,极美的地方,或者是极美的女人!可是这世界上全是丑恶,哪有真正的美呢?”
范明:“有的,只是你还没有看到!”...
胭脂红(胡锦饰):“诶,要是这一团团的烟雾是一团团的钞票,那该有多好啊?”
建:“一个人要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牺牲一切,我想这是最美的境界!”
胭脂红:“哎呀,什么美的境界嘛。你这个人呐,每天象发白日梦一样,怎么连说话都神经兮兮的?”
建:“有些事情你是不大懂的!”...
胭脂红:“...你不是常说,要是见到了最美的东西就不虚此生了吗?你看,我算不算最美的呢?”
建:“你很美,很动人,不过跟我梦想的还是不同。”...
于洋的扮相其实是揉和了陈观泰和狄龙的双重感觉,刘江无疑类似姜大卫,吴明才(元家班中的元庭)饰演的小六子这个角色,后来被大导演张彻挪用到了另一部影片中。恬妮所饰演的叶枫是个凄情仇怨的复仇女,角色性格跟她一贯的表演完全不同,最后那场和胭脂红的女性“死亡之舞”,即使在“慢镜专家”张彻的电影里也没见到过。
《铁汉柔情》影评(三):开始
吴宇森处女作。
编剧是吴宇森本人,可以从电影中看出他真的很喜欢男孩子之间的情义:范明和建兄的二人组是后期电影二人组的雏形:发哥+哥哥,发哥+伟仔,发哥+李修贤。
吴宇森真的很注重音乐。看来跳舞对他的影响真的很大。
电影的动作设计是成龙。动作场景的构图可以看出龙哥之后动作戏的雏形。这里是几个印象深的:
铁汉柔情,8:18警察故事,36:54铁汉柔情,38:46警察故事,90:18还有最后一场的大战,建兄很像龙哥后期的人物塑造:怎么都打不累,怎么都能打下去,来多少人都不服输。
没想到吴宇森第一次当导演就展示了很多后期出现的“标志”。还有龙哥的动作设计也非常有看点。
不知道我看的下一部吴宇森电影还能不能看到别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