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甸园及其后》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伊甸园及其后》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1-04-15 23:15: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甸园及其后》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伊甸园及其后》是一部由阿兰·罗布-格里耶执导,Catherine Jourdan / Lorraine Rainer / Sylvain Cort主演的一部法国 / 捷克斯洛伐克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甸园及其后》精选点评:

  ●很抽象,不太懂,拍的非常美。

  ●1985年,瑞典举办格里耶电影回顾展。同年,据说诺贝尔文学奖属意格里耶,但是瑞典人都说这老头太色情了,于是把诺奖给了克劳德·西蒙。&估计格里耶有性虐倾向。

  ●手枪,长镜,三原色,性,鲜血,缄默,与字幕交错的呓语,男性,女性,话痨,静止,死亡……开头就把人震住了:这明明是部疙瘩,再加两茶匙雷乃,一毫升克鲁佐

  ●乱,实验,假象。 受不了的就是那红色的假血

  ●不错

  ●周六下午。青春幻游天马行空清新水粉画

  ●与《N已投出骰子》构成一种奇妙螺旋。

  ●VS N.已经掷出骰子

  ●我以为我可以看些文艺电影了⋯⋯我错了,彻底被吓尿了

  ●至少我得到了想要的

  《伊甸园及其后》观后感(一):格里耶的伊甸园

  格里耶式的结构,一切被拆散、解构、重新拼凑,虚幻和现实之间的奇妙旅行,仿若无数次重新开始经历不同轨迹的结果,黑白影像被彩色取代,红色的遮眼布、红色的长筒袜、艳红颜料调制的血迹...骰子和左轮手枪俄罗斯轮盘的游戏、挥之不去的海边浮尸梦魇、假戏疲倦到无趣时对真做的狂迷,符号化的东西太多,去一一解读只是茫然,格里耶大概是拍自我意识如此强烈、看不懂但又能吸引观众看下去为数不多的导演之一。

  对于伊甸园这个cafe,估计放在法国,才会有这么多有趣又匪夷所思的情节,其实我最喜欢开头被围困在室内无处可走的疏离与焦虑感,当然最后宛如twins的遇见也有趣,两生花般看见另一个分裂的自我,电影中费解,现实中可怕,或许这就是格里耶的魅力

  《伊甸园及其后》观后感(二):贼腔(不是影评)

  去了一场纪念格里耶的活动:放映《伊甸园及以后》(L'éden et Après),并邀请格里耶遗孀,一个亲切的老太太,以及一个同样亲切的法国文化人先生来做讨论讲座。

  这是那种最适合半梦半醒状态里看的艺术电影,左边人说,觉得好像永远不会完,又觉得会在突如其来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完了,这话用来形容这种电影的时态非常贴切。放了一半卡碟了,大概碟与机之间正盗不相容。重放时右边人提醒我注意片中一名法国文青骑自行车去调摆的一个土耳其当地人:“这个露了半个胸的人很贼腔嘞。”这下了得,发现这个人很“贼腔”后,我开始狂笑,桌椅乱颤,眼泪口水齐飚,惹来怒目而视纷纷,可怜我实在控制不了,笑到后来和哭差不多,直到现在想起那个委屈万分的白袍露胸贼腔人,还是笑得跟打摆子一样。

  学着用一句文雅的句子来叙述此事:虚无的现代主义艺术性被无意中植入的后现代音符粗暴误读并消解殆尽。说实话,我对学院腔及艺术电影并没有偏见,对格里耶本人还颇有好感,虽然个人更认同他的人胜于他做出来的电影和画。格里耶自己都不愿和他收藏的大量现代艺术作品生活在一起,想来也能体会被“贼腔”两个字轻易拉离电影的感受吧。

  (注:贼腔,方言,目前还找不到非常贴切的对应词,比较接近“欠扁”,但没“欠扁”看上去那么显而易见地搞笑。)

  《伊甸园及其后》观后感(三):形式与含义之争

  《伊甸园及其后》无论怎么看,其主题都非常有拍摄成为一部卖座惊悚悬疑片的潜质。当然,这得看剧本交到谁手里。由阿兰•罗伯-格里耶这样的新小说代表人物自编自导,它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这个样子。

  西欧小城中一个宁静冷清的小城中,少女家里价值连城的画被盗。少女为了知道真相,踏上了非洲小国开始了寻觅之旅,最后在肉欲迷离中结束旅行。

  故事是好故事。但是导演显然并不想好好讲故事,而是想玩结构。一种灵活的创造,一种并非建立起来之后就显得处在最终状态中的结构。

  于是我们看到:

  大学生活还是大学生活,但是在其资料片式的蒙太奇手法中时不时地会出现一些显然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旅行瞬间画面。

  咖啡馆还是咖啡馆,甚至因为其招牌毫不张扬甚至有些刻板的字体显得有些无趣和沉闷,但外墙上贴着的光怪陆离的广告以及“请喝血”的字样,又与它的内部结构完美地搭建在一起。

  迪舍曼出场,镜头相当长,寂静无声,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之下走进被他们环绕的中间,坐了下来。

  咖啡馆内部的桌椅墙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迷宫结构,完美地满足了原著中所设想的一切需求。

  约会地、命案、旅行,接下来的各个环节和镜头之间我们甚至只能看到最基本的逻辑联系,显得更加写意,而非一种深度写实。

  包括在接下来的旅行和囚禁情节中,镜头之间的衔接真的是没有基本的连贯性概念。

  除了镜头和逻辑衔接之外,白天的光照写实且生活,夜晚的光照孤独且梦幻,增强观众的梦幻感;对白和配音则显得孤零零和凌乱,除了片头一段密集的对话是来自于咖啡馆中的游戏之外,全片都在避免一种以交代信息为目的的对话,一切都在图像中进行着,但悼念的那场戏的配乐,又令人感觉全片的任何声音,仅仅只是出于一种声响上而非意义上的考虑。

  然后,在以上各种要素的作用下,后续环节的一部分穿插在前情环节中,让女主角/叙述者自己干预叙述、扰乱线索,甚至于打散重排,任何一个关键剧情的要素可能开篇即出现,也可能在情节进行中姗姗来迟,形成了一种处于诞生状态中的结构,不断改变、质疑、自我毁灭。用导演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深度的写实主义,是一种电影特有的创作模式,从文字脚本那清晰、连贯、写实主义的幻觉中挣脱出来的,自我关闭的侦探模式。另一种幻觉。也正如导演自己所说,这是一种“很注意形式结构的、但没有明确逻辑连贯性的剪辑”。

  这是一种自然和反自然的交替。如果伊甸园代表了一种本初的自然状态,甚至于人还没有能够成为人,那么人被逐出伊甸园之后则应该是最早的反自然事件。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觉醒自己是人,但要觉醒自己为人,又必须犯下原罪背离造物。这就是一种重大的矛盾。

  同样的,在电影创作当中,如果我们不满足于大众连载小说式的形式感受,那么我们可以改造其结构,使之在进行过程中仍然显现出一种“不断创造”的景象,而不用成为那种一切环节都已经固定死的虚构。

  可是如果对这样的结构形式进行一种解构和重排,又一定会丧失其原本的感官刺激,进入到一种对其所包含深层含义的寻觅和迷惑中。一切艺术作品都奋力想传达给受众一种感同身受般的经验,可是又总会面对受众理性与分寸的拒绝。这种传达总是需要某种具体的阐述,而阐述本身,又恰恰是与之背道而驰的理性主义。这,又是形式探索的一个重大矛盾。而摒弃了以上种种之后,就可以以导演所向往的自然状态天真前行。

  所以,在一片异国的荒漠中,一些个现代文明的生命的终结,应该是虽然仍有扣不上的扣但仍然可以结案的侦探剧情的终结,是导演心目中自然与反自然的终结。

  但形式与结构之争,没有终结。

  以上都是屁话,我自己都不信。你看影片当中那绝美的色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