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窄门》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窄门》读后感100字

2021-04-18 04:17: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窄门》读后感100字

  《窄门》是一本由[法]安德烈.纪德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窄门》精选点评:

  ●封底上写着“经典恒久远 一册永珍藏” 这版本什么玩意...

  ●太艰辛的爱情。它过于美好,以致无法在现实中落地,以死亡结束,用终生铭记。

  ●这本书同局外人一起并排在我心中的第一位,纪德也从此成为我最喜爱的作家。 距离读过这本书已经过去好几年的时间,内容大都忘却了,但是我还记得当时阅读的感受,仿佛醍醐灌顶,为我打开了一扇门。 当时还不知道加缪和萨特是纪德的学生,知道后更加喜爱,无以复加。

  ●选择了和小说中相反的路。

  ●在书店读的,不推荐这个译者。

  ●爱情不能承受之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看了纪德两本书,感受差不多:绝对诚实,绝对没有才华。

  ●故事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平铺直叙,书信交流是主人公的主要方式。可如此平缓的线索却让我异常难受。觉得无知却无法嘲笑,觉得信仰坚定又无法苟同。

  ●“我们出于相爱,就彼此抱着高于爱情的期望。”错以为概念先行,情欲实在是万能容器。

  ●“你还在等什么,还不快结婚?”“等我忘掉许多事情。”“你希望很快忘记吗?”“我希望永不忘记。” 阿莉莎和杰罗姆两人之间早已超出了世俗上定义的爱情,窄门太窄,只容一人通过。哭着看完阿莉莎的日记,脑海中仍留存着阿莉莎忧郁的神情。

  《窄门》读后感(一):拿着吧,吃下这块圣饼——《窄门》

  《窄门》无疑是二十世纪以来一部饱受争议的精神生活小说。窄门的原意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

  从现代观点来看,窄门的一种隐喻意义就是宗教里的禁欲主义。而对于禁欲主义,有两种观点。前者认为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后者则是认为是一条通往上帝之国的道路,意味着一种圣洁。显然,本书的主人公阿丽莎就是典型的后者。但不止如此。

  悲剧的根源总是要回到童年,阿丽莎无意中撞见母亲与一位陌生男子调情,并且最后母亲私奔,留下了终生痛苦的父亲。

  而后,阿丽莎的妹妹朱丽叶嫁给了一位自己并不爱的男人,结婚,生子,像大多数平凡人一样终其一生。

  这两种世俗之爱最终所产生的后果,即是前者的罪恶和后者的平凡、毫无爱情可言。并且这种后果所产生的影响逐渐扭曲了阿丽莎——她开始害怕任何肉体上的爱会带来幻灭。

  于此同时,阿丽莎和恋人杰罗姆频繁的书信往来拉近两人心灵的同时,却让两个人在现实中越来越尴尬——现实见面的拘谨,冷淡,无话可说。这在大多数普通人看来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却使一直以来饱受精神折磨的阿丽莎对世俗之爱,肉体之爱越来越感到绝望和恐惧。甚至是鄙弃。并且让她确信,肉体之爱最终会带来幻灭。

  在世界上另一个没有爱情的地方,阿丽莎放弃了对世俗之爱的最后一丝希望,她渴望在上帝之国得到比人世间的爱情更加崇高与圣洁的东西——上帝为我们保留了更美好的东西。

  “过来吧,你们要永生。

  拿着吧,吃下这块圣饼。”

  为了获得这种超越爱情的终极幸福,她恪守禁欲主义,压抑自己的情欲,直到最终能够进入窄门。狂热的宗教情绪占据了阿丽莎的身心。

  但是,她却始终深爱杰罗姆。她鄙弃爱情,同时又被爱情的思恋所折磨。而在她看来,悲剧却是杰罗姆爱她,杰罗姆把她当作世间的唯一目标,理想,和希望。

  为了让杰罗姆最终也能领悟上帝的教义,并且获得超越世俗的至福。她最终选择了逃离与死亡。因为她是杰罗姆与上帝间的阻碍。她是杰罗姆进入窄门的阻碍。只有她死了,她的爱人才能获得上帝的救赎。

  阿丽莎没有想到的是,最后自己还是回到了原点。因为她最终死去并不是为了使自己能通过窄门,而是为了使爱人杰罗姆能够领悟教义,通过窄门。

  最终还是回到了爱。

  虽然结局充满了悲剧,但《窄门》仍然是二十世纪精神生活最成功的小说之一。阿丽莎最终还是为了爱而勇敢地牺牲了自我。

  《窄门》读后感(二):欲擒故纵,谈何美德?

  读完《窄门》,用自己的理解概括通篇小说所讲述的内容是这样的:

  杰罗姆一开始认为,只有远远地离开阿莉莎,才能是爱她,等到年长阅世后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她,可当提出要娶阿莉莎的时候,却被后者以要到达美德巅峰而拒绝了。这俩个人,就是接力跑似的,上演着“欲迎还拒”的悲剧。

  自始至终,无法好好相爱的泪水淹没了内心那一方相爱的土地。

  “布道快结束时,我的精神紧张到了极点,等礼拜一完,我就逃掉了,不打算看看表姐,而这是出于骄傲的心理,要考验自己的决心(决心我已经下了),认为只有立刻远远离去,才能配得上她。”

  这是杰罗姆一开始的想法。

  “‘阿莉莎!我能娶谁呢?你明明知道我爱的只能是你......’猛然,我拼命一把搂住她,近乎粗鲁地把她搂在我怀里,用力亲吻她的嘴唇。”

  杰罗姆无法抑制地想要把阿莉莎伴在身边。

  “在没有他的生活中,我无论经历什么事,也不会有丝毫快乐了。我的全部美德仅仅是为了取悦于他,然而我一到他身边,就感到自己的美德靠不住了。”

  “我的上帝啊!还有更配得上您的心灵吗?他生在世上,难道就没有比爱我更高的追求了吗?他若是停滞在我这水平上,我还会同样爱他吗?一切可能成为崇高的东西,如果沉湎在幸福中,会变得多么狭隘啊!......”

  在本书最末章阿莉莎的日记里面,字字句句都透露着她思考美德与爱情相矛盾的痛苦,对她来说,两者是无法兼得的。

  而这种对于美德与幸福与爱情的思考带来痛苦之后,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杰罗姆只能听从阿莉莎的一言一行,与她远离,直至她去世的那一天,都未能再见上一面。

  这种爱情,难道很悲壮吗?不,很自私,也并不值得同情。

  一心想为了对方变成最好的人,难道不算是一种自私吗?你内心认为的对方觉得的最好的自己,又岂是对方想要你成为的那个?

  “现在我不禁扪心自问,我所期望的究竟是幸福,还是走向幸福的过程。主啊!谨防我得到极快就能实现的幸福!教会我拖延,推迟我的幸福,直到我来到你的身边。”

  是,对于阿莉莎来说,追求幸福的过程,很美好,但这种美好只是她内心的美好,事实上,每一次的与杰罗姆见面,她克制住内心狂喜,装出一副平静的样子,难道不也是心中波澜万丈的反面刻写吗?

  每次一杰罗姆离开后,阿莉莎写得信中,字字珠玑地表明“爱他”,这不又是希望幸福快快到来的催促吗?

  这种欲擒故纵,要杰罗姆陪着一起痛苦,不知有何“幸福”可言,有何美德可言。

  年长的阿莉莎开始看宗教类书籍时,杰罗姆对于那些书本表现出来的厌恶她看在眼里,但依旧按着自己的步调,不再去读外文书籍名著,这又岂是所谓的“想要成为更好的人”?

  相爱,就要在一起,哪怕不结婚,也请正常一点,谈谈恋爱,看看电影,打打啵。

  自己才是上帝。

  一句话概括全书“no zuo no die”。

  《窄门》读后感(三):美德:爱的绊脚石

窄门7.8[法]安德烈.纪德 / 2017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在《贵族之家》中,相爱的拉夫列茨基和丽莎因为美德,而最终错失相厮守的机会,在外人眼中看来完全可以私奔的两个人,最终却一个成了修道院的修女,另一个孑然一身。

  所以,爱情是恶吗?在理性占上风的爱情中,似乎是与浪漫无缘的。在佛语中,爱属于七情六欲,这是佛门弟子的大忌。而在西方基督教中,耶稣也是没有妻子的。所有的一切都似乎在告诉人们,爱情不是应该被宣扬的。耶稣为众生受难,是美德的巅峰,他没有妻子,追求美德之人自然也不该有此羁绊。这本《窄门》所讲,就是一个被美德禁锢的爱情故事。

  《窄门》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194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由于年轻时的家庭经历,养成了纪德相对矛盾的性格。如他的另一部作品《田园交响曲》,其中也是充满了矛盾,而道德和爱情则是最为主要的矛盾。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中,女主人公阿莉莎和男主人公罗杰姆的恋爱,就像是春天里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个人都对这对美好的恋人送上祝福,阿莉莎和罗杰姆也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们虽然萌芽不久但也坚定的爱情。

  《窄门》的故事发展主要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展开的,在前半部分男主人公罗杰姆的自述和写给阿莉莎的信中,似乎还能找到初恋的感觉:阿莉莎的一切都是优雅美好的。

“我只为她所做的事,又往往不让她知道,我就是这样陶醉在一种自迷的谦抑中。”

  虽然他们彼此相爱,但是却依然能够保持着一种暗恋对方的感觉。暗恋是最美好的,能够无限放大对方身上的优点。然而也是以这种“迷恋对方”的恋爱形式,让杰罗姆和阿莉莎的爱情能够永久保鲜,即使几年过去,二人对对方的爱也没有丝毫减少。

  然而这个时候,美德前来阻碍二人。正如书名《窄门》,美德的天堂只有一扇窄门,深爱杰罗姆的阿莉莎想方设法地要杰罗姆断绝和她的联系,对这个美德的定义其实我也很模糊,我看完整本书都不太明白阿莉莎心中所想要坚守的美德是什么,应该是我太愚钝了。

  不过正是在杰罗姆和阿莉莎两个人进行拖沓的感情拉锯战时,我似乎能够觉察到,这位自恋的杰罗姆先生是爱阿莉莎的,但是更多的,他是爱自己的。

“如果说我把阿莉莎捧得过高,把她当成偶像供奉,并用我所喜爱的一切美化了她,那么我长时间的苦心经营,最后剩下了什么呢?阿莉莎刚一自行其是,便回到本来的水平,平庸的水平上,而我本人也一样,但是在这种水平上,就没有爱她的欲望了。”

  在爱情中,正如那句老话:没有一百分的一个人,只有五十分的两个人。

  阿莉莎这边,也确实并非我们所想的那般圣洁和纯真。阿莉莎开始疏远杰罗姆是从得知朱丽叶喜欢杰罗姆开始的,朱丽叶是阿莉莎的妹妹,最终还是嫁给了一个商人。

  阿莉莎在最后几封信中写道:“如果我能分辨清,看到朱丽叶是在别处,而不是在我的牺牲中找到幸福,她无须我做出牺牲就幸福了。我感到受了伤害,只是因为一种强烈的自私心理复萌。”

“我时常想,我们在一起生活是什么场景:一旦我们的爱情不再完美无缺了,我就不可能再容忍。”

  在这段曲折的感情中,杰罗姆和阿莉莎都以完美的爱情和完美的伴侣以及完美的自我来作为幸福的标准,高度集中力求完美的情况下,他们或许没有注意到,完美本身就是一道窄门,而想要这么多的完美因素集于一身,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窄门》读后感(四):你们要进那窄门

  《窄门》中所讲的爱情故事,我从未经历过。读完后却仿佛一团雾气弥散身体之中,正所谓: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事的结局并不出人意料,好像阿莉莎注定要以某种方式与杰罗姆永诀,但又并非如此。阿莉莎的死并未写就在前。恰相反,她的一切特质仿佛在死生之间挣扎与彷徨。死亡的消息以转告的方式传达给杰罗姆,也传达给我:紧悬的心思仿佛刹那间坠入宽厚的大地——尘埃落定。转告削弱了人物的情感冲突,内心的痛苦、挣扎、绝望、徘徊,好像理所当然地被清除出了人心:杰罗姆好像理所当然地完成了皈依。

  我读《窄门》时,恰好同时在读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两者对勘,我惊奇地发现,在穿越千年的时光后,纪德以完全不同的心态在述说着和奥古斯丁恰恰相同的事。这是一个横亘千年的主题——爱与皈依。经历了悠悠时光,这一主题褪去了在奥古斯丁或柏拉图那里的思辨哲学的外衣,而以更精细的方式渗入到了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文体上,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可以说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体——忏悔。所谓的忏悔,无非就是人和上帝之间,也即人和内在自我之间发生的一场最惊心动魄的对话,一场最深刻的对内在自我的探寻;同时也就是对上帝的悔罪与赞美。而这一切,只有在“回忆”的整合之中才成为可能。《忏悔录》卷十专门讨论回忆问题。对于奥古斯丁来说,人的遗忘,是一件可怖的事情:如果说人靠着回忆知道自己以往活过,靠着对现在的注目知道自己在活,靠着对将来的期盼知道自己将活;那么是什么构成了过去、现在、将来的自我同一性呢?奥古斯丁的回答很清楚,过去、现在、将来的自我之间没有任何同一性:这并不是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那样,认为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自我由于流变而并非同一个自我;而是说,自我在尘世中的生命体验被延展的时间拉扯成支离破碎的碎片。这个破碎的自我在时间之中是无法收束为一的,他既无法把握转瞬即逝的现在,又无法把捉尚未到来的将来和已经离失的过去。因此,回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我收束的惟一可能方式: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人将过去支离破碎的生存体验整合为一条有着明确主线的生命之路。回忆的收束过程,就是变残缺为完整,变支离为流利的过程;而整个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寻找那能够赐予幸福的上帝。

  《窄门》同样运用了“回忆”去述说和展开整个故事。但是,纪德强调,这种回忆,并不刻意寻找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并不刻意将零散的内容加以修补编辑——“我”只是在倾尽全力去度过,甚至在这种回忆中再次体验过去的生命。纪德承认生命的零碎性并热情地拥抱这种特性:“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这种乐趣,就是对充满矛盾、失散、破碎的生命本身的热情拥抱和再次体验——再活一遍。

  站在杰罗姆的角度去读这篇小短文,让我为自己徒增烦恼和焦虑,最后却未曾体会到杰罗姆所得到的安宁。如果说在《忏悔录》第九卷中奥古斯丁完成了对上帝的皈依的话,那么《窄门》结局,杰罗姆也彻底完成了某种皈依——某种转向,但并非转向上帝,而是彻底转向了世俗的生活,他说:“我希望永不忘记。”结局是悲惨的吗?对阿莉莎,对朱丽叶来说,可能是的;但是对杰罗姆来说,仿佛并非如此。即使是有所悲哀,纪德也对此只字未提。当然,不提不代表没有;但是,替人物想象悲哀,只是读者的庸人自扰罢了。

  如果说窄门指代上帝的门,那么无论是杰罗姆还是阿莉莎,都没能够进这扇门。恰恰是朱丽叶,更有可能进了折扇窄门。《窄门》呈现给我们的,是关于爱情皈依的悖论。正如文中所看到的,杰罗姆把阿莉莎看作自己生命的全部,他的所有兴趣爱好,生活方式,都是围绕着阿莉莎展开的。杰罗姆常常提起的“美德”,也是一种关于爱情的美德,只有在爱着阿莉莎的过程中方能被激发的美德。如果说杰罗姆爱上帝的话,那么也只是因为他爱着阿莉莎。杰罗姆说,什么是天国?天国就是能够和阿莉莎永远在一起的地方。但是,当杰罗姆向阿莉莎表白这种说法时,阿莉莎却显得不屑一顾:这种信仰是不纯正的。这让我想起《上帝之城》二十一卷中奥古斯丁对“以基督为根基”的阐释。杰罗姆的这种爱,难道不恰恰就是把对尘世生活的爱放在对基督的爱之前的人吗?在奥古斯丁看来,这种人在末日审判之后必将会被丢弃在地狱之中承受永罚。但是,在杰罗姆看来,有阿莉莎存在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天堂,如果和阿莉莎分离,难道不恰恰就构成了地狱吗?

  基于这种看法,如果说,在阿莉莎多次无情地拒绝的地方,杰罗姆难道不是在地狱中吗?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还有对阿莉莎的相信和盼望。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也提到,只有末日审判之后进入天国的人才有真正稳定圆满的幸福;然而尘世中的人也可以通过信仰和盼望天国的生活而在尘世就预先获得某些幸福。杰罗姆对阿莉莎的信靠,恰似奥古斯丁对上帝,对永生天国的信靠,他们都能为人带来幸福。但是阿莉莎并非上帝。她也是有死的必朽者,她也在朝向上帝的朝圣途中。而且,看起来她严格遵守着爱上帝和爱人如己的诫命中。把自己的爱人让给妹妹朱丽叶,这样朱丽叶就幸福了吗?这样自己就幸福了吗?阿莉莎似乎并不确信,然而她却一再重复这样的诫命:尘世的幸福是不稳定的。它不应该作为我们追求的对象。真正应该被追求的,是皈依上帝,是此生的贞洁与来生的幸福。但是朱丽叶没有接受阿莉莎的好意,她和葡萄农场主结婚了——这是阿莉莎始料未及的,她甚至一度认为朱丽叶是在赌气或由于别的非理性原因,做出了如此荒谬的抉择。她没有意识到,她自己的这种行为,相较其妹妹的来看,难道不是更加疯狂无理吗?

  但是,当她发现朱丽叶那么容易就得到了幸福时,从她给杰罗姆的信中,我们读到了惶惑:幸福真的可以来得那么容易吗?难道不需要我的施与,妹妹就能得到她想要的幸福吗?她惶惑的并不是自己的道德优越感遭受了打击,而是说,难道幸福真的唾手可得吗?人穷极一生追求上帝,追求他的施与,难道不是想要幸福吗?上帝在哪里,他施与了什么?她越惶惑,就越极端。她甚至否认人生来是为了追求幸福,而是为了追求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贞洁。贞洁又为了什么?——上帝的拯救。上帝的拯救为了什么?——幸福。这是现代人的发问,也是杰罗姆的发问;然而不是阿莉莎的想法,更不是奥古斯丁的想法。上帝就是幸福,就是至善,在上帝之上或者之外,没有一个更加高级的目的叫幸福。幸福就在上帝那里,但人是为了追求上帝而贞洁,却不是为了幸福而贞洁。

  贞洁的梦想——宗教的理想始终萦绕在阿莉莎心头。她开始以一种变态的方式否定她和杰罗姆的恋爱关系,尽管这种恋爱是不涉及肉体的纯洁的爱欲。她减少了与杰罗姆的见面、对话、通信,甚至在杰罗姆出现时也表现得漠不关心。要看到藏在阿莉莎背后的恐惧感并非难事:每一次会晤、对话、通信,对阿莉莎来说都充满了幸福感,但同时也满载着不稳定、惶惑、疑虑、焦灼等情感。阿莉莎被前者所吸引,又被后者所恐吓,她想追求更加稳定的幸福——这就是她总是想保持原状而不想让他们两个的关系更进一步的原因。但是,悖论之处就在于,恰恰是对幸福不稳定性的焦灼让她更加渴望稳定性的幸福;而正是对稳定幸福的渴望让她忘记甚至刻意忽视就在眼前的、唾手可得的幸福。

  但同时,阿莉莎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去爱着杰罗姆。奥古斯丁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要和他结成上帝的团契,在上帝之中爱他,在上帝之中与其相见。阿莉莎对杰罗姆信仰的催促恰恰就是这种爱的体现。然而我们发现,阿莉莎的爱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基督教的团契之爱。爱他就想让他更幸福,这是一个相当古典的想法,只不过阿莉莎错认了幸福为在上帝之中罢了。因此,从这一点上看,阿莉莎的爱也并不纯洁,她对上帝的皈依也只是人内在的、尘世欲望的体现。只不过在一套神学的框架下,阿莉莎刻意忽视或选择忘记这些心理前提罢了。

  再次,我们看到了爱的悖论:一方面,爱使人上升,使人有机会和有资格进入某种永恒的幸福,这在基督教看来就是上帝。但另一方面,爱是一个悖论。在上升的过程中又会将人拉下悬崖,堕入无边深渊。而这正是奥古斯丁《忏悔录》所记载的他在前几卷中始终无法完成彻底皈依的原因。你要爱上帝,就要抛弃对人的爱;要真正地去爱一个人,那你就要抛弃上帝了!因此,“您给我们指出的道路,主啊,是一条窄路,极窄,容不下两个人并肩而行。”

  纪德在很多方面并不构成对奥古斯丁的反叛。阿莉莎和杰罗姆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忏悔录》中“无名之友”故事的改写——无论作者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奥古斯丁的无名之友去世,死前皈依了基督。这种死给奥古斯丁的内心带来极大的波澜,让他看清了世俗幸福的不稳定性。但是,随着这种不稳定性而来,奥古斯丁将尘世生活看成虚假的,不真实的;只有在上帝那里才有真正的稳定性,那才是真正真实的世界。而纪德并没有做这种判断。无论是无名之友还是奥古斯丁,都皈依了上帝;而无论是阿莉莎还是杰罗姆,都并没有皈依上帝。但她们却完成了另一种皈依:对世俗生活的皈依。如果世俗是破碎的、支离的,那让它破碎好了。因为这才是生活本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