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绽放心灵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绽放心灵读后感摘抄

2021-04-20 02:35: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绽放心灵读后感摘抄

  《绽放心灵》是一本由李思瑶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绽放心灵》读后感(一):让心灵之花绽放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难题。其实,这和我们一直以来重视物质发展,轻视乃至忽视精神或者说心灵发展的观念息息相关。

  图书封底

  《绽放心灵》读后感(二):做最真实的自己

  这世界有许多的创伤与痛苦,有什么力量能够抚平它们,超脱自身?身心遭受伤害之后又要如何走出过去,绽放属于自己的璀璨色彩,并在现实的爱情与财富中,播撒心灵的安宁,活出喜悦和欢乐?人生处处是精彩,但如果你不将自己的心扉和眼界放开,那么再壮丽的精彩也无法感染到你。

  升华内心,得到快乐和幸福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本书的作者李思瑶便是这样一位从内心深处感受幸福与力量的“仙者”,作为一名历经风雨磨难的平凡女子,她开启了人生的探寻之路,足迹遍及31个国家,完成了佛学、心理学、印度瑜伽、道家等领域的学习,旅途中各个学校、神庙、道场、众多学派和圣者所给予其作者的启示与价值造就了作者更加庞大的一颗内心。生命与生活不仅仅局限于你的宏观定义或是它呈现在你眼前的那部分画面,事实上它的广阔与内涵足以深深震撼你的心灵!

  这本《绽放心灵》将带领我们从“心”出发,用新的角度去理解生命,对待生活,重塑完美自我。

  《绽放心灵》读后感(三):心灵笔记

  记录的每一天,也许能让自己更清醒。

  看了作者思瑶的这本书,心灵似乎有了指导。作者是个美丽而美好的女子,是一位老师,是一位老友。我不知道作者经历了什么,经历总会教会人们一些事,带来或好或坏的改变。

  “姑娘你是好人,所以今生命好。大妈我以前是要饭的,所以今生也穷。”这是书中作者遇到的一位大妈说的话。读到这里,我信命,又不信命;信的是别人的命,不信的是自己的命。我的修行远远不够,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一直用世界是美好的来说服自己。好像说出这句话,世界就真的变美好了,以减轻自己的苦闷。

  我会有机会到另一个世界,生命中会有一个特别的人闯入,然后从此命运升华,人生传奇?对于一个普通人家,平凡无奇事,没有点意外,终究过去。生活本就平凡的人不配说平凡好,我们不买自己的账,又改变不了现状,身边比自己有钱又有文化,还有颜值的人,是否会嫉妒?自己费劲做不到得不到的对别人来说轻而易举,搞不好修行差的心灵就扭曲了。修行好的人不仅能够接受别人,还要懂的爱自己,拗太深的人不会幸福,或者是痛苦的。

  对于书中来找思瑶老师的一些学员,我心里是这么想的,那么好怎么还不知足,好不知好,然而那是其中人,不是我。一场修行过后能够觉悟也好。

  《绽放心灵》读后感(四):期待心灵的绽放

  文/河北小珊 评《绽放心灵》

  封皮上一位身着白色汉服的女子,眼神柔和却坚定,唇红齿白,面带恰到好处的微笑,透着淡然美好的气质,这就是作者李思瑶。

  我在想这样一个女子像是没被世俗沾染过的样子,是在怎样一个平和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呢?然而,看过她的简历,才知这是一名历经风雨磨难的平凡女子。她于8年前开始了人生的探寻之路,随后其足迹遍及31个国家,完成了佛学、心理学、印度瑜伽、道家、阿育吠陀等领域的学习。在旅途中,各种学校、神庙、道场,众多学派和圣者,成全了她的觉悟。她的眼睛是见过大山大水的眼睛,她的心灵是受过洗礼的心灵,佛说一个人的觉悟有三个阶段“勘破、放下、自在”,她应该是自由自在的,难怪会有这种超脱的气质。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挫折和创伤,会经历跌宕起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人在胜利和顺境中沦陷,有人在失意和挫折中消沉。怎样才能抚平伤痛,淡化欲望,超脱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怎样才能让有限的人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怎样才能获得所谓的幸福?《绽放心灵》这本书中思瑶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与感悟,用自己和身边人的成长经历告诉读者如何看待生活,如何与幸福同行。书中娓娓道来的语句和作者在世界各地的写真都能传达给读者平静和智慧,愿能从中学习一二,相信会给生活带来很大帮助。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绽放心灵》读后感(五):生命的奇迹

  ----读《绽放心灵》

  个人喜欢美好的事物,但是又时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有时压力和不如意的积累,时常事与愿违,好事办坏事,带着情绪而什么事都干不好。看《绽放心灵》也是想让自己平抚一下心情。

  作者李思瑶是一个85后的传奇女子,自己创业,投身灵性修行,以让更多的普通大众获得丰盛人生,愿景很好,成果也斐然:她开办了55场《财富之源》课程,举办过91个周末91场两日人生幸福成长公益课程,还是搜狐畅游公司心理健康内训老师。

  《绽放心灵》一书是她个人灵修行走的记录,也有许多生活的随笔,有生活中的家里琐事,也有许多旅行故事,神庙和道场的邂逅。据她自己言,本来是个言情小资女,机缘巧合成为商人,历经三十一国文化苦旅,经济富足之时又成为了灵性老师。生命是啼笑皆非的奇遇,但人却变得柔情似水,宁静悠然----是场生命的奇迹。

  李思瑶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她与我们不同的是,她并不会陷入自己的情绪里,而是从这些生活的点滴的反馈里不断反省反思,修炼自我,更有耐心,更有爱,内心更有力量。前几日同一朋友争执了一番,被人骂了一场,但回头反思,还是自己积累了过多的戾气,只顾得自己的愤愤,情绪的发泄,而忘了烦恼都是自找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忘记了呵护自己内心的小孩,也忽视了对朋友情谊的珍重。这里,也谢谢李思瑶的分享,让我看到自己的“无明”,希望从受害者转变为生命的担当者。

  《绽放心灵》读后感(六):无题

  李思瑶女士,一个85后的传奇女子,她于8年前开始了人生的探寻之路,随后其足迹遍及31个国家,完成了佛学、心理学、印度瑜伽、道家、阿育吠陀等领域的学习。19岁自己成功创业后,现投身灵性修行,让更多的普通大众获得丰盛人生,传递正能量。

  收到李思瑶女士的《绽放心灵:思瑶心路》一书很久了,一直没有读完。很多时候,有一种读不下去的感觉。虽然李女士的文字很细腻,有一种空灵飘逸的感觉,但我却读不出内容来。或许,我本是一俗人,还真领会不到这种颇具灵性的文字。

  书如其名,这本《绽放心灵:思瑶心路》,我感觉真的是在记录李女士的心路。书中,文章有短有长,短的二段文字,二三百字;长的千八百字,就像中学生的日记一样,在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只是文字中夹杂着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在里面,或许就是所谓的灵性。但正是这种说不清的感觉,让我读的难受,读不下去。

  突然想到,所谓身灵性修行,无非是寻找本我,行事不受外界的干扰,遵循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简言之,就是返璞归真,犹如刚出生的婴儿,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需要任何掩饰,也不需要任何克制。那么李女士的文字,或许是在遵循这种返璞归真。只是我是世俗之人,需要食人间烟火。李女士的文字,不适合我,也是水道渠成了。

  最后,想说一点。虽然,我不太认可李女士的文字,但是书中的照片,我感觉很是养眼。照片中,美女长衫飘飘,或步行在树林间,或打坐于湖泊旁,或于溪边嬉水,给人一种宁静干净,自然的感觉。看着这些照片,我的心也静了不少。我想,我是不是也应该去身灵性修行一番。

  《绽放心灵》读后感(七):内修于心,外修于形

  佛说一个人觉悟有三个阶段:“勘破、放下、自在。”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人生在世,那么多烦恼和罹难不期而至,总会有想不开的时候,一个不留神就跌入黑暗的谷底,囚禁在自己的牢笼里,任凭如何也走不出来。幸运的是,有人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并将自己修行的心得著书立说,让身心俱疲的人们从中觉悟,活出喜悦和自在。

  李思瑶,一名历经风雨磨难的平凡女子,她于8年前开始了人生的探寻之路,随后其足迹遍及31个国家,完成了佛学、心理学、印度瑜伽、道家、阿育吠陀(表示没听过)等领域的学习。在旅途中,各种学校、神庙、道场,众多学派和圣者,成全了她的觉悟,让她明白,所有的发生都是为了指引她连接内在,与幸福同行。后来,不仅开课指导学员,还成为搜狐畅游公司心理健康内训老师。

  人生路上,会有很多烦恼。而大多数烦恼都是自找的。也许因为从小大人们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长大后,我们也常常喜欢用自己的短板和不足与对方的长处和优势比较,往往心里难受又不安。其实,我们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我们不是要成为全世界最好的那个,只需要做最好的自己。天天向上,一天比一天进步,仅此而已。专注于自己而非他人,这是力量和喜悦的源泉。

  我们都知道,电脑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就需要杀毒和清理垃圾。人的内心也一样。偶尔需放慢脚步停下来清理内在的心情垃圾,释放大量的负面情绪。当这些干扰频率离开后,人就舒服自在了,内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和。

  阅读这本书,内心感到宁静致远。世间有太多羁绊和诱惑,浮躁的内心,浮躁的世界,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快餐式的爱情,也给了人们无形的压力。每个人步履匆匆,可每个人又好像都不快乐。因此,人生哲学书孕育而生,讲述人生与幸福的秘密,为迷失方向的人们指点迷津。

  突然想起沙门与佛的对话。沙门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我也好想轻装上路,带着心灵去旅行。

  《绽放心灵》读后感(八):生活就是一场修行

  仔细说来,收到北京汇智博达出版的《绽放心灵》已经有段时间了。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颇有感悟。只是人本红尘中的一员,再加上老公外出回归,一直静不下心来写写心得。这不,趁着周末的空闲时间,就来谈谈我的感受吧。

  起初,收到书时,就被它清新淡雅的封面所吸引了:一身白衣,手拿面具的女子,优雅从容的站在那里,仿佛出尘的仙子般令人心动。她就是本书的作者李思瑶,曾做过多讲演讲,也是一名优秀的作家。看到这个充满灵气的身影,不禁对书中的内容多了几分期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的心得感悟,也展现了她从勘破到放下,再到自在的人生历程。内容共分为七部分,其中又有若干个小节。文字细腻动人,配上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在书中,每篇文章都以日记的形式单独成立,既标明了时间地点,又有心得体会。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这样写日记或者随笔的行为早已成为过去式,大概只在学生生涯被老师强制性的要求才写过一段时间,令人没想到的是作者居然坚持了数年之久,并汇集成这样一本打动人品的作品。

  正如她所说,“烦恼都是自找的,那些困扰人们的问题是生命的一部分,不要去幻想这个世界没有问题。问题每天都有,问题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只是个存在,如你作为一个人也只是个存在。你赋予存在什么意义,决定了你是否受苦、受苦的程度及你生命的品质。”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正因为看不透,看不破,才会一味的自寻烦恼,感觉自己不幸福。人是一切问题的的根源,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该努力去解决,而不是去抱怨或者放任不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只有学会接纳,不断成长,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才能迎接坦然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人变得强大了,问题自然不再是问题。

  生活本就是一场修行,不要害怕麻烦,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不可一味地去追求成功,因为成熟比成功更重要;若我们在爱情、友情、亲情的沐浴下,心存爱意,平平淡淡地生活,或许就已经无限地接近幸福,这才是生活最真实的面目,也是生命存在的真谛!从今天开始,一起绽放心灵,感悟成长吧!!

  《绽放心灵》读后感(九):活着是一种修行

  杨绛在《洗澡》中有句话,“假如说,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

  是啊,我们这一生,就是自我洗练的过程,是一场修行,一场自我心灵成长的修行。修行,灵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灵性,是一种感受力,无法捉摸,不可视见的东西。这是我对“灵性”一词最直观的认识。

  前几天,我问朋友,有没有尝试过冥想。回答说:只有过发呆。噗,我想,冥想这是可以提升灵性的吧。

  李思瑶,她用了八年的时间,踏足31个国家,完成了佛学、心理学、印度瑜伽、道家、阿育吠陀等领域的学习。又花了4年时间走过中国50多个城市,通过公益课程成为10万学员的指导老师。她开创了让爱循环,灵性财富,自在女神等课程。现投身灵性修行,让更多的普通大众获得丰盛人生,传递正能量。

  关于灵性的觉醒,就像思瑶说的:“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全书分为七节,其中有五节是在写思瑶的经历与感悟,另外两节分别是一些学员的心得和思瑶的公益行。

  简单说说我看完此书,对灵性的新的认识。

  一,清理内在,如如不动,追求内在的宁静。

  二,生命是用来体验的,问题只有被实践,经历才最终被了悟。

  三,要感恩,要有爱,爱自己,爱身边的周遭,也要心怀大爱,走向大我,直至无我。

  四,内在转化,外在转变,勿忘初心。

  五,活出自我。

  六,万物皆慈悲,要怀揣一颗善良的心。

  生活的意义不止是活着,要更多一点韧性和灵性。摒弃掉复杂和浅薄,单纯一点,在那本真单纯中来体现出令人惊叹的智慧。

  达到灵性,更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修行,开悟,修心。这比泛泛而谈的修正行为,积善行德,要更深入。万物生而有灵,而灵性是个潜在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宝藏,这是一个不断挖掘,不断进步提升的过程,我们的灵性和智慧也将不断地显现。

  你的眼神,语言,行为举止,能够收到别人的尊重,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大觉大智大悟,那么,你是灵性的。

  我们要在这场修行中,不断的磨练和成就自己,用心去领悟,去感受,看到生命的不同次第。

  《绽放心灵》读后感(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由汇智博达出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品的《绽放心灵思瑶心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经历风雨平凡女子的不平凡的事情。

  本书的作者李思瑶,中国著名讲师,作家,曾开办了55场《财富之源》课程,曾通过91场两日幸福成长公益课程成为10万学员的指导老师。

  这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共分七个部分,分别是烦恼都是自找的、少有人走的路、爱即是答案、成熟比成功更重要、灵心慧语、平平淡淡才是真、关于公益行。其实更像是作者自我剖析,自我感悟的人生。

  记得前人说过,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本书作者游了国内以及31个国家,先后学了佛学、心理学、印度瑜伽、道家等领域的学习。通过这些,让她的眼界变得更开阔,通过学习,让她的思想变得更开阔,正在这些,造就了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原来所受的苦,正是为了成就今天所有的美。

  话说人生有三界:眼界、境界、交界。读书学习,行万里路,就是为了开阔眼界。一个人的眼光有多远,思想就有多远,思想远了,成就才可能有多高。作者正是感悟了此理,才积极地各地游历求学。作者积极投入公益活动中,真诚地以心报社会。正是如此,让她得以积极地融入社会,融入自然,让她的心境得以提高,心境高决定境界也高。一个作家,一个讲师,却跨界做公益事业,不在新颖,却贵在坚持,两种不同交界,作者却平衡的非常好,有感,有悟,有得,放下,再获得,再感悟,再有得,再放下。正是由于她不断的发现,不断的进取,不断的获得人生美丽风景。

  本书作者语调轻松,语言真挚,平淡而不失真,文笔流畅,读起来的让人心灵通澈,感悟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