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早餐读后感摘抄
《早安,早餐》是一本由蒋三寻著作,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早安,早餐》读后感(一):早安早餐,让你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
早安早餐这本书不类似于其他类别的早餐书,书中的菜谱都是比较贴近生活的,一些食材很容易就能备全,做法也相对容易而且都是比较受欢迎的食物。美味中带着一丝文艺气息,吸引人继续看下去,一拿到这本书,就控制不住想要一个一个按照食谱来做。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我和妈妈都很喜欢。
《早安,早餐》读后感(二):极致生活的第一步
在习惯了豆浆、杯奶。烧饼里脊、鸡蛋灌饼的早餐世界,我们把时间更多的留给疲倦的身体,怎么睡也睡不醒的睡眠。我们向往着优质的生活,喋喋不休的说着远方和诗,却从来不去想的起点,要从哪里开始。《早安,早餐》这本书呢,首先吸引我的不是精致的外表,版面设计和华丽的色彩,最初感动于生活原来可以从总被我们忽略的早餐开始改变升华的魅力。极致的生活需要从每天睡醒的第一课做起,美好的早晨,美丽的早餐,极致生活的第一步。
《早安,早餐》读后感(三):特地注册来评价
书很漂亮,印刷精美,照片精美,排版也很舒服。可是……我的的确确是想买本早餐菜谱的,看了高评分高评价买到手。大!失!所!望!你要是不以早餐为标题这是一本很好的菜谱没什么可说,但以早餐来说……一半以上是高糖高油脂或者重口味的菜品,大多数是半小时以内没法做好的,各种面各种饭各种烘焙糕点,甚至还有炸鸡猪排菠萝炒饭什么的。要说勉强也能早上吃,但要拿早餐当书名真的有点过了!
所以不在乎早不早餐的你买这书没问题,为了早餐而来并且没有一个小时以上充裕时间的这本书帮不了你多少。
《早安,早餐》读后感(四):舌尖朝圣——我所不能舍弃的世间羁绊
清晨醒来,摸摸饿的瘪瘪的肚子,如果能有一份精致的早点来安抚自己的胃,或许一天都不会太糟,在匆忙的学生时代中,早餐仿佛总是可有可无,即使去刻意回忆也是隐隐约约抓不住影子,机缘巧合下看到的作者写的这本书,才恍然大悟早餐的学问是这样的深奥,也让我明白了早上妈妈起床为我做饭时的用了多少心思。
早餐是一天开始的仪式,一份暖暖的早餐不仅能为你一上午的辛劳提供能量,还能让你坐在课桌或办公桌旁时回味唇齿间流连的黏软香甜,从这样的一本不算太厚的早餐食谱中,我看到了许多自己曾有幸品尝的美食,而此时人在异乡,睹物思人,不知道那曾为自己精心烹饪早餐的人是不是还在为另一个人的胃而伤尽脑筋。
作为一个美食发烧友,我也曾精心钻研过厨艺,从家常菜到海鲜到西点都会做一些,却没有完完整整做过一餐完整的早餐,原因很简单,早上赖床,而母亲每天都会比我早半小时起床,于是每天我都是在晨光的熹微中伴着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叮叮当当声与那不时飘来的屡屡香味中睁开眼睛,懒懒的拉扯着睡衣,汲着拖鞋坐到饭桌前,过不了一会就会有一碗热腾腾的皮蛋瘦肉粥端上来,咪一小口,温润柔滑;或是一盘泛着油光的煎饺,一口咬下去,脆生生的糊边咯吱作响,生活也在腾起的袅袅热气中变的温柔起来,一天晴朗的好心情就随着香气在身边萦绕。
我也没有想到我会把手中的许多工作放下却抱着这本食谱认认真真的看完,早餐真的不仅仅是用来填饱肚子的一餐饭,更是对生活细节的在乎,对于每一天崭新的期望与问候,对于家人或爱人满满的关怀。我想,等我回家,一定要好好向老妈讨教讨教如何做温暖的早餐,如何在早餐中对一天道声早安,并在锅碗瓢盆的叮当声中为家人烹饪一天的好心情,正如作者在书的封面上标注的那句话:用亲手做的早餐和每一天道早安,别辜负生活中细小的温暖的爱。
我想,用自己精心烹饪的早餐满足的自己的胃的你,一天都不会太糟。
《早安,早餐》读后感(五):用亲手做的早餐和每一天道早安
用亲手做的早餐和每一天道早安
文/妄若尘
我有个儿子,是个吃货,虽有一半云南血统,却是一副十足的陕西胃,喜欢吃饼,面食,喜欢醋,然而家里除了我都是云南人,只吃米线米饭,百吃不腻。早餐煮米线,中餐晚餐米饭炒菜,日日又年年,任凭再爱吃米饭的北方人,也有偶尔想念乡味的时候。
这时候,我就偶尔做点面食,这时候,也是该宝最大快朵颐的时候,他吃上了瘾,每次一看我有点空闲,就叫我做面食,烩麻食,揪面片,包水饺,摊煎饼……
时间久了,早餐无论如何都不吃米线了,为了每天让他吃的饱饱的去上学,头一天晚上我就在准备早餐的食材,可谓绞尽脑汁。
所以,《早安,早餐》这本书,来的真是时候,一收到书就被深深的吸引了,当然,同被吸引的还有我那快要7岁的小吃货儿子,从那一刻开始,他就成了去高级制定餐厅里吃饭的少爷,每天时间一到就拿出书,随意点餐,而我则站在旁边点头哈腰的说着:“少爷请稍等,奴婢这就马上给您去做。”如果不按照他的要求来,额的神啊,非要闹得人仰马翻,让你不得安宁。
还好,这些食材都是最常见的食材,既营养,又能顺手拈来,操作方式也简单而详细,只要按照上面的步骤做就可以了。也不怎么耗费时间,作为给宝宝以及上班的大人来说,都是最合适不过的。
我想,这本书,真的很适合我这种钟情于充满人间烟火味人生的人,就如作者蒋三寻所说:“顺应节气而生的蔬菜瓜果。营养上也是当下所需。自然已经安排好一切。我们只需顺应而为之。”是的,顺应而为。“人不为吃,天诛地灭。”写到这,我忽然想起大学一室友的座右铭。
越辛苦越应该吃好每天第一餐,如果一个人都不能好好的爱自己和家人的胃,我都不知道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爱吃,也喜欢做给别人吃,可惜公婆比较传统,一辈子都只吃米线米饭和那几个吃惯了的菜,根本不愿意尝试新的食物,有时候我还蛮生气的,都不吃,我做了还有什么快感。好在,有个小吃货能在跟前赞不绝口,也算是慰藉。
每当我做起北方面食的时候,过去关于食物的细节就在我闹海中回放,我想起给老妈打下手的那些岁月,并沉溺其中,感到小小的幸福和小小的满足。
“当乡愁遇到吃货,便勾起对家乡美食的蚀骨思念。”其实,我也算是漂在南方的北方人,对食物也有着深深的乡愁。
正如作者在书里表达的那样:“我十八岁背起行囊,只身漂泊在千里之外,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十几载匆匆而过,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悲凉,但在大部分的日子,尤其是缺心少肺的青涩年纪,我其实是乐在其中,年轻只想着彻夜狂欢,哪里顾得上什么思念,只有等青春散场,心里才空出那么一块,怀揣着这份空落落的不安,才知道什么叫乡愁。”
对家乡美食的记忆,其实就是乡愁吧,不论我们走多远,我们的胃都会告诉自己那儿是根。
爱吃的人都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都格外珍惜自己的生命。
“在美食里,早餐更像个仪式,不论自己动手做还是叫外卖,看着窗外车水马龙,在晨曦里大嚼大咽,你会发现,生活中大部分的悲伤与失落都是不必要的,可能只是没吃饱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赶紧起床吃早餐,喂饱了肠胃和心灵,一天都不会太糟。”
我们只不过是迷恋所有美好的细节,包括早晨醒来的简单营养餐,如果实在不知道做什么,就随手翻一翻《早安,早餐》……
《早安,早餐》读后感(六):简单又不失精致,绝对吸粉利器哟~
拿到书的时候真的是很惊喜,因为这本书无论是装帧封面设计还是拿在手中的质感,都让我感觉到了诚意。
首先说卖相。这也是对本书的第一印象,占很重要的部分。我对纸质的了解就仅限于画画用的各种水彩纸素描纸的分类了,所以书页用的是什么纸还真是不敢断言,貌似是铜版纸吧,挺厚挺有质感的,摸起来很舒服。
文字印刷的都很清晰,暂时也没有看到什么错别字。图片色彩都很明快,看着就让人心情明媚。尤其是里面的各种美食的图片,真是隔着书页都让人觉得口中流涎,食指大动。如果这些美食的照片印刷的不好,美食在观者的印象里估计也会失了几分诱惑力。
作者的让人读起来觉得很平实幽默,很像是在跟邻家和蔼的大姐姐在闲来无事聊天的赶脚。那个“这辈子太短”的梗,真是让我笑了好一会。
说实话现在的社会节奏太快,人们的心也越见浮躁,大多数人都得过且过的,能够早早起来,为自家做一顿简单而又不失精致的人有几个呢?
我以前还未辞职的时候,整九晚五,早餐绝对是随便买了个包子,再买杯豆浆就了事了。有时候甚至中餐都凑活。现在想想,跟人家一比真的过得也太粗糙了吧,不堪回首啊。涛居别人说的那句话说,自己都不爱自己,别人又怎么会去爱你呢。所以我很佩服蒋三寻。感觉她是在真正的生活,而不是在应付日子。这样的生活态度值得我去学习。
翻到目录,可以看到书里面收录的菜谱可以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式的各种小吃,比如虾仁蒸蛋,煎饼果子,大骨汤豆腐脑,皮蛋瘦肉粥啥的。真的都是平常常见的早餐小吃。
虽然都是简单的东西,但是现在外面卖的东西,因为很多添加剂价格都很低,又能减少成本,所以好多吃的东西都没了安全保证。就比如说我挺喜欢喝皮蛋瘦肉粥的,但是自从网上电视上曝光了一些黑心粥铺,为了降低成本,减少人工,给粥里放增稠剂,本来应该熬很长时间才能浓稠的粥,只要烧开就能变又黏又稠了。可是这加了料的粥他们自己都不喝,这让买了粥的我们怎么能喝的下去。那之后我每次买粥,都会心里先嘀咕一下,这能喝么?加没加什么不好的东西?
这种情况估计很多人都经历过,现在的食品安全真的是令人堪忧,所以很多人就开始自己做饭。虽然自己做的也不一定就完全安全,但是这样至少可以保证原材料是自己亲自挑选的,过程也是自己知道的,肯定比外面的干净。
自己做饭的第一部,你要会做。菜谱这个时候就是很重要的啦~
废话好像太多了。接着说书。书里面第二部分是西式早餐,有饼干,有蛋糕,有意粉什么的。
西式早餐这部分的菜谱也都很详细,图片都很漂亮诱人食欲。很多摆盘真是太精致啦,赞一个。不过我觉得像小蛋糕什么,都挺费时间的。不过可以周末做,或者前一天晚上做,比如说纸杯蛋糕,玛格丽特饼干之类的,提前做好,第二天早上起来,煮一杯牛奶或者咖啡,配上这些小点心就是一顿美味的早餐啦。意面或者烩饭,可以提前一晚准备好材料,第二天 起来炒炒,热腾腾的,冬天吃应该挺不错。
第三部分是东西方各种荟萃啊。有中式的各种手擀面,煎饼拌面啥的,也有日本的荞麦面,日式炸鸡啥的,也有西方的华夫饼蛋黄酥土豆沙拉什么的。不过应该是篇幅有限,所以菜谱种类跟前面两类的差不多。
最后是各种治愈系的萌萌哒菜谱。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部分很多都很适合跟小盆友一起吃啊。
蛋包饭,虾仁菠萝炒饭,日式亲子丼,日式炸猪排,鲜虾粥……一看名字就是各种小盆友们的心头爱啊。
因为之前一个人在城市闯荡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吃饭,都是外卖或者随便煮煮粥,煮一锅大杂烩,或者下点儿面条就凑合了。等回到家,家里的厨房是老妈的领地范围,更是很少接触厨灶了。我厨艺真心是饿不死自己而已。所以一拿到书就先找了两个我没做过又看着挺简单的菜谱试试。
这看起来简单,做起来还真不简单。大家看图片就造啦,我把鸡柳都炸糊啦。因为没有买空气炸锅,就用家里的普通锅炸的,油太热,面包糠也没来得及去超市买,就用干面包捏碎替代的。虽然卖相不咋地,但是味道真心不错。绝对跟外面卖的一个味道哟~看我小外甥在我想摆盘搞个好看的卖相之前,就迫不及待的都端走开吃,就知道味道很好啦!我会告诉你我就只来得及拍了个刚出锅的皂片,就去一块抢吃的了么╭(╯^╰)╮。
虽然我厨艺还不咋地,但是我已经有了一个小粉丝啦——没错就是我小外甥。在偷偷告诉你们,随手发了个朋友圈,收到N个赞哟~果然是吸粉利器呀!
卤鸡爪很好做,照着步骤,完全没问题。嗯,再拿书去研究研究家里有啥,晚上接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