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权力的悖论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权力的悖论读后感摘抄

2021-04-27 01:25: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权力的悖论读后感摘抄

  《权力的悖论》是一本由[美] 达契尔·克特纳 / Dacher Keltner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权力的悖论》精选点评:

  ●绝不能因为权力和腐败的联系而让自己无权—渴望并驾驭,影响他人也是激励自己。

  ●通俗,看着玩儿。

  ●补/权力并非攫取而来,而是他人赋予我们的。

  ●1.权力不是power,是influence. 2.权力是自下而上的给予,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授予。 3.损害集体利益降失去权力。 4.权力需要伴随尊重和同理心。

  ●好像一本洗脑书。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权力和同理心、道德都是不可兼得的。

  ●按需。

  ●

  ●定位是科普书,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缺少生动的细节。

  ●……很简单的一本书,看完只记得权力是影响他人的能力?别的什么都忘了

  ●感觉第五章开始可以给香港乐施会做新slogan的注脚(无“穷”世界)哈哈哈~本书算是另一种层次的对权力关系的解释,末章结语是很大一碗的鸡汤,看不惯批判性文章的人看看这本就好了。

  《权力的悖论》读后感(一):持续关注他人的需求

  关键词:社会交互、日常权力关系、心理学、如何长期掌权

  复述知识

  1. 大多数人做不到长期掌权,因为人们手里有权力的时候,往往容易滥权。

  2. 拥有权力的那种“感觉”会削弱人们同理心、设身处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道德感。

  3. 社会的“真相”是很残忍的——权力是别人赋予的,不是我们自己天生就有的。所以我们必须具有同理心、愿意真诚地沟通、并且能为集体带来利益,这样才能获得权力。(你很厉害,能为大家谋福利,大家也愿意你来带领他们)

  4. 所谓的“权力”就是影响他人的能力,不一定指具体什么权力。(具体讲,权力指改变他人状态、对周围的事物和关系造成影响的一种能力)

  5. 有了权力以后如何防止滥权?答案是持续关注他人的需求。

  我的感想

  1. 回归到个人层面,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持续关注他人的需求。怎么关注呢?写吧,把他人“怎么想的”写下来。写着写着,你就养成习惯了。

  《权力的悖论》读后感(二):这本书从某些方面解开了富人为什么富的原因

  当权者(泛指老板,领导,高收入人群等)比普通人更有道德感吗? 当权者比普通人更有同理心吗? 当权者比普通人更诚实吗? 当权者比普通人更遵守规则吗? … … 本书通过各种科学实验得出结论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他们比普通人更成功?是否存在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答案是肯定的! 这本书绝对可以放在我书单里社会心理学的前三名,书上的内容我有经历,有感悟,有延伸,写了七八次,每次都开了头,收不了尾,就像作文试卷,只能写500个字,你写了2000个字还妈逼的没进入正题或者还停留在某个支线,而我给自己的标准是每天写一篇小文章的时间不能超过拉一泡屎的时间,结果腿蹲麻了还没进入正题,每次都这样,索性抛出几个问题,感兴趣的自己买书找答案。 你如果觉得某个当权者把你当成傻逼,你或许会觉得,他那么成功,见识那么广,经验那么丰富,他觉得我是傻逼,大抵是错不了的。当你看完这本书以后你会有一种我见诸君皆傻逼,料诸君见我亦如是的豁达与感悟。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有极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不被各种规则所束缚(或者说他们付得起违反规则的代价),从而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剑走偏锋眼光独到的获取胜利! 我就说收不了尾吧,不写了。

  《权力的悖论》读后感(三):现代研究权力的科普读物

  本书是关于权力的科普读物,用直叙法给出权力悖论、20条权力原则和获得权力的5个途径,内容充满了许多作者做的许多关于权力的心理学实验。实验用速读,3小时或一天内就可以看完。书略显枯燥,但是却更新了我的大脑知识库,值得看。

  看此书之初是希望可以在生活中掌握获得权力的途径,看完觉得作者给的5条途径如此平易近人,却不太得要点,我就是这样做的啊,没有获得什么重要权力啊,工作中、生活中获得权力的人好像也不是这么做的。

  从认识权力、获得权力、失去权力这一过程中,我发现了权力的价值和无权的代价。也可以这样定义,我可以做到的事就是我的权力。

  过去认为权力即暴力的观点盛行,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书中有最为清晰的表述。几百年后新的关于权力的研究,应该有了新的认识:权力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认识权力悖论,获得权力,用好权力,躲避无权的代价,这是我们该做的事。

  仔细看书的后记部分——《获得权力的5个途径》,我发现作者给出的5条途径,不是获得权力的,而是“以下列出的道德原则是使人们实现这一愿望(人类想要影响世界)的方式之一”。是道德原则,是实现影响世界愿望的方式之一。这5条是:

  1.认知权力、感受权力,如此才能去获得它。

  2.保持谦逊,如此才能使权力更长久。

  3.关注他人需求,慷慨付出。

  4.尊重他人。

  5.改变每个人的无权心理,帮助他人。

  本书在最后结尾才让我给出5星推荐阅读。作者从“沉浸于乌托邦的青年理想主义中”,成长为“希望人们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来驾驭权力悖论,这一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中的基本模式”。我很期待作者对权力的进一步研究,以及著作。我也应该像作者一样成长起来,努力去驾驭权力悖论,而不是屈服。

  《权力的悖论》读后感(四):【笔记】影响他人,就是激励自己

  0p 权力是人类影响世界的本能:一方面,通过理解、奉献和感恩,从而获得他人赋予我们的权力,并通过持续关注他人需求以巩固(长期掌权);另一方面,权力又能使人丧失对他人的关注,从而导致权力的滥用—消磨同理心、泯灭道德情操、自私自利、令人冲动、倨傲无礼、备感优越。

  5p 在今天的社会中,强制性手段更可能让人们失权,而不是掌权。

  6p 伯特兰·罗素: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概念是权力…对社会动力学规律的阐述一定离不开权力。

  11p 权力不等同于政治。视权力为暴力、欺骗、残酷和战略的看法(君主论)让我们忽视了权力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忽视了它影响着每个人的社交活动这一事实,更与社会主流与积极的变化背道而驰。

  12p 权力作为一种改变他人境况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艺术、音乐、讽刺文学以及文字的影响力。这些创造性表达方式也许不会直接改变一个人的财务状况,也无法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败,但却极具影响力,因为这些方式会左右一个人对真假、正误、公平与否的判断。

  13p 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正在塑造和转变我们的政治倾向和是非观。

  14p 权力你是攫取的,而是别人赋予的,我们通过改善社会网络中其他人的生活而获得权力。每个群体都有能力将权力赋予那个真正为大家谋利益的人,而不会一味屈从于暴虐强权的攫权者们。

  17p 权力也是一种心态,拥有权力,内心便充满了希望、喜悦和自信,这种感觉让我们充满力量、踌躇满志、勃勃生机,进而满心兴奋、百感交集、几近癫狂。

  19p 社会行为4层次:理解、付出、表达感激、分享经历(沟通)。每个层次都能赋予他人存在感,使其获得快乐,进而巩固自己的权力。

  21p 只有通过权力的镜头,才能看清自己。无权常是他人屈从于权力悖论导致的结果。而不能驾驭权力悖论,人性中的阴暗面就会暴露出来。

  23p 社会阶层,是权力社会化的体现。而金钱和阶级,只有在用来影响他人生活的时候,才能转化为权力。赋予社交网络中其他人权力的同时,也得到了权力。

  25p 汉娜·阿伦特:权力不仅体现了行动力,还体现为协作力。权力只属于集体,绝不属于个人,并且只有集体团结一致,权力才不会消失。

  33p 所有关于人性的辩论,都离不开各种自然状态的实验:抛开道德规范和社会习俗,人类行为会受哪些本能的影响?哪些法律最为重要?资源分配要遵循哪些原则?不同群体形成后应当由谁掌权?

  40p 自利倾向-集体利益得分低: ①回避社会交往; ②利用他人谋一己之利; ③忽视集体目标和规范; ④抱怨、心存戒备; ⑤不理会他人的想法。

  40p 社交倾向-集体利益得分高: ①外向:主动与人交往; ②亲和:合作、分享、付出; ③尽责:专注于具体目标和规范; ④冷静:情绪稳定、全面; ⑤开放:接受他人观念和感受。

  52p 名声不仅给人带来影响他人的机会,也让其认识到自己是他人评价的对象,决定其权力的去留。

  68p 获得权力会让人对更敏感地察觉到潜在回报,迅速领会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满心兴奋,进而忽略行动背后蕴藏的风险。

  69p 维持权力的方法:持续关注他人需求,视他人利益与自身利益同等重要。唤醒他人美德以达成现实,不要激发他人恶行而带来恶果。在他人影响世界时,乐他人之乐。

  74p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获得权力的基础。同理心促进合作与互动,使人们摆脱束缚,更冷静、更灵活地回应他人的情绪表达。

  82p 友好的肢体接触是一种回报方式,也能使人镇静下来。表达感激可以使善意在社会网络中传递。

  102p 权力削弱了同他人之间的联系,只要再拥有权力后还能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人”,就能够避免腐化。所以,绝对权力因其丧失了“关心他人”这个掌权的基础,的确会导致绝对腐败。

  153p 要正确运用权力悖论,就必须关注无权的代价。

  154p 无权的代价: ①受到威胁:敏感、过激; ②备感压力:抑郁、焦虑; ③影响表现:粗心、悲观; ④带来病痛:危及健康; ⑤信任缺失:集体意识淡薄。

  157p 无权者回忆长期面对有权者(位高权重的人)冲动行为的威胁:粗鲁无礼、目中无人、噪声污染、衣食住行安全风险…对危险的高敏感度不但让人长期处于高度警惕状态,还不得不把宝贵的精力集中于探测和应对危机,结果对智力产生严重影响。

  159p 无权者过分节制,看上去非常矜持、拘谨、羞怯、不堪重负,大声讲话次数少,表情也不丰富,行事总犹豫不决。

  164p 无权带来的长期压力会削弱人们以各种方式(非战即逃除外)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从性能力到智商。

  165p 无权者将注意力集中到威胁,从而增强了同理心,但是也降低了思维活跃性以及决断正确性。

  173p 获得权力的途径: ①密切注意权力带来的感受及其产生环境,以避免不会被误导; ②保持谦逊,使权力更长久,牢记能影响他人是荣幸; ③关注他人需求,慷慨付出,尤其是善于为他人赋权; ④尊重他人,提高对方地位并付诸行动—倾听、认可、赞美; ⑤改变无权心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重视他人。

  《权力的悖论》读后感(五):权力的悖论

  权力的悖论,就是一个人掌权了以后,由于很容易受到权力的诱惑,开始滥用权力,结果反而很快失去权力的那么一种过程。拥有权力的感觉会削弱人们的同理心、设身处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道德感。在现代社会,只有具有同理心、愿意真诚地沟通、并且能为集体带来利益,才能获得权力。要想长期保证权力,就要持续地理解、奉献、感恩、真诚交流,并时刻警惕权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权力的悖论,就是一个人掌权了以后,由于很容易受到权力的诱惑,开始滥用权力,结果反而很快失去权力的过程。

  拥有权力的感觉就像多巴胺分泌过剩,令掌权者总是处于一种很嗨的状态,最后近乎于癫狂。历史上由于滥用权力而失去权力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商纣王、隋炀帝、宋徽宗……

  【案例】社会心理学家请来一群收入水平不同的人,让他们在电脑上掷骰子,每人掷5次。如果点数之和大于12,那么他们能得到50美元。然而在参与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点数之和被设置为只能小于或者等于12,由此来测试参与者的诚实程度。结果发现,收入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在试验中谎报自己的点数来获得这50美元。

  二、权力,指的是改变他人状态、对周围的事物和关系造成影响的一种能力。

  不同的时代,对权力的解读也有所不同。在以前,权力通常指的是地位、财富、声望这些东西。这是传统的权力观念,跟那个时代更加暴力、犯罪率更高、滥权现象更为普遍、人民受教育程度低都有关系。

  然而,如今,社会阶级的分化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人人平等的概念更加普遍,因此对于权力的概念也有所不同。它指的更多的是改变他人状态、对周围事物关系造成影响的一种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影响力。

  因此,其实每个人在平常的生活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参与权力的争夺。

  三、拥有权力的感觉会削弱人们的同理心、设身处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道德感。

  拥有权力的感觉会削弱人的同理心:

  【案例】测试人的同理心强弱的典型实验之一,就是通过观察一组人只露出眼睛的照片来识别他们的表情。一般的正确率在70%左右。而后实验人员请来两组人,一组回想自己掌权的时候的经历,另一组回想自己被别人影响的经历。结果发现,回想自己掌权经历的那组人,在识别表情的测试中正确率更低,说明他们的同理心更弱。

  拥有权力的感觉会削弱人设身处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案例】依旧对两组回想不同经历的人进行了实验。分别让他们在自己的脑门上写一个让对面的人看得出来的字母E,也就是反着写E。结果显示,回想被别人影响的经历的人可以轻松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写出字母来,然而,回想有权力的人做这个转换视角的测试时,其失败的概率高出两倍。

  拥有权力的感觉会削弱人的道德感:拥有权力的人更容易闯红灯,更容易在被警察拦下之后训斥回去,更容易在吃东西的时候吧唧嘴。道德感对那些拥有权力的人身上的约束力降低了。

  四、在现代社会,怎样做才能获得权力呢?

  本书作者在大学中对学生做了调查,谁更容易在社交和人际交往中获得权力。结果显示拥有外向的、亲和力强的、有责任心的、情绪稳定的、或者开放的性格,这样的人,都更容易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获得权力。其中,外向的人最容易在获得权力。

  在现代社会,权力往往都是别人赋予的,而非自己攫取的。当一个人能为一个集体谋取更多的福利、能让一个集体保持稳定并得到发展,那么其他成员都更愿意赋予这个人权力。也就是说如果你为集体带来好处、带来发展,不仅大家对你的评价会更好、对你的信任程度会更高、还会希望你来带领他们。

  因此,当我们有很强的同理心、又很会为他人着想、并且足够外向且有很强的沟通能力的时候,别人就会赋予我们权力。而与此同时,我们又能为这个集体带来利益或是发展,那么就是锦上添花了。

  五、如何对抗权力的悖论,在获得权力以后,长期保住权力?

  本书作者明确提出,这是对抗权力的悖论关键的一步。他给出的答案是:持续关注他人需求、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同时真诚地和别人交流。

  然而,拥有权力的状态,会容易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冲动且难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我们的同理心被消磨掉,道德感对我们的约束变得更弱,从而踏上失权的道路。也就是本书所说的权力的悖论。

  因此,在我们有较强的同理心、更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更愿意跟别人真诚交流的时候,还要时刻留意权力对我们的同理心和道德感的侵蚀,以免踏上快速失权的道路。

  金句:

  ⒈其实,人们在权力被削弱时才会诉诸武力。在职场上,有些人喜欢耍阴险的手段,比如欺骗他人、暗箱操作、利用他人上位等,而这种做法正说明他们的权力和影响力尚不及常人。在生活中,恋人之间更容易用强制的方式对待另一半,一旦觉得自己稍处下风,他们就会采取恃强凌弱、身体攻击、情感威胁等强制手段对待对方。然而他们显然也是最没有地位、最不受尊重、最没有影响力的人。因此,在当今的社会中,强制性手段更可能让人们失权,而不是掌权。

  2.权力不仅存在于董事长办公室、战场或是美国参议院、操场上、卧室里、餐桌上、办公室里、酒吧里,权力政治无处不在。将权力定义为改变他人状态的能力,可以廓清权力是如何又是为何会渗透到每一段关系里,渗透到每一次互动中。

  3.拥有权力(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特定的条件下让人感到满足。这种感觉不是慰藉、平静或狂喜,而是伴随着热情、灵感与希望,是大脑内多巴胺分泌过剩的结果。这种掌权的感觉是导致人们吸食毒品(如可卡因)、诱发狂躁行为的主要原因,而吸毒和狂躁都会让人产生幻觉,导致冲动的不道德行为。这种影响和改变世界的能力让我们感觉过分良好,于是很快就会突破底线。权力的悖论就在我们身边。

  4.剥削、自私、强制性行为会使强健的集体分崩离析,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历史上也有许多个人滥权、贪婪、冲动行事的例子。所以,集体会把权力赋予外向、亲和、尽责、情绪稳定和开放的人。权力并非攫取而来,而是他人赋予我们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