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京瓷哲学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京瓷哲学读后感100字

2021-04-28 02:05: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京瓷哲学读后感100字

  《京瓷哲学》是一本由[日] 稻盛和夫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页数:5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京瓷哲学》精选点评:

  ●前半本非常唯心,迷茫的时候可以打打鸡血,其他就没什么用了。后半本有些实例,读起来还挺有趣。稻和和京瓷互相成就,是双方的幸运也是时代的幸运。

  ●洗脑的书,要写读后感,还要在公司群里发录音。无法忍受这么傻逼的读书方式,做好被辞退的打算退出了公司读书群。

  ●老板组织了公司的中高层一起到他老家的家里,花了2天的时间共同研读了这本书。第一张都是一些人所皆知的大道理,2、3、4章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很实用。尽管有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却没有做到。做成事的那些人,都是那些既懂得有做得到的人。日本人总是玩命地学别人,世界属于玩命的人。

  ●让我重新认识工作。

  ●更多的是在讲述如何【修心】的过程 。

  ●确实是了不起的企业家,哲人,思想家。

  ●201620 看的日文原版

  ●一碗浓重的日本鸡汤,作为励志书在工作无力时翻两眼是不错的,作为管理类书籍甚至是管理哲学书籍来说那就是大大的笑话了。稻盛和夫就像无数天才一样,可以做成NB的事业但是没有NB的自觉,听他们说自己是如何成功的就像听那些百岁老人说自己是靠每天一包烟一根雪糕得以长寿一样荒唐。

  ●公司书单之一

  ●写的非常的朴实,都是稻盛和夫从自己亲身经历中得来的。略有鸡汤之嫌。

  《京瓷哲学》读后感(一):没放盐的鸡汤

  

全书无逻辑,无趣味。老板上了一个所谓盛和塾的培训,要求每天阅读,觉得这本书的推手就是这个叫盛和塾的组织。写成这样不知道是稻盛和夫的本意还是心怀鬼胎的人有意为之。道理陈旧,举例没有说服力,常常看到这样的字句:“你可能不相信,但我还要这样讲”,简直了,一星是没办法,书的对象应该是老板,用来给员工洗脑的,哎,气愤,每天还要读!

  《京瓷哲学》读后感(二):我看到了他的慈悲。

  庆幸看完才知道这是所谓的“公司书单”之一,不然被那么多标签和噪音笼罩,恐怕就没有那么纯粹的阅读体验。

  简而言之,这是一本输出价值观的书,稻盛和夫的“心学”。他认为,企业经营之道就是“作为人,何为正确”,并且用了将近六十年来实践。每个条目都是经验之谈,但也是因为是“自下而上”的,稍显零碎,不过把它当做一本实用指导手册倒是很合适。

  豆瓣里不少评论说这是一本洗脑书,鸡汤文。我觉得不是,反而觉得这股“反洗脑、反鸡汤”的风气有点矫枉过正。

  我在书里看到了稻盛先生的慈悲。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以纯洁的心灵描绘愿望”

  “把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

  “‘那个污蔑我的人多么可悲啊。他也许是因为精神世界贫乏,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吧。’像这样,把对别人的愤怒转化为对别人的怜悯,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方程式是京瓷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有-100到100的取值,其中正值即‘善念’,负值即‘恶念’。”

  能提出这些内容,在企业家里也算是一股清流吧?(诚心发问)

  说些内容以外的。书设计成小开本方便携带,软皮不易皱,封面深蓝显商务感,版面稀疏清晰看起来不吃力,每次下班在挑地铁上阅读的书时,就感觉它在说:带上我,带上我!定位准确,责编加鸡腿!

  以下是责编扣鸡腿的:

  65 开头“正因为如此……首要法门。”与P64倒数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重复。

  67第二段第三行,“书中说道”后面加个逗号好一些。

  196 第二段第三行“以心为为本”中多了一个为字。

  354 倒数第二段第二行,具备人高尚的格应该为“具备高尚的人格”。

  《京瓷哲学》读后感(三):京瓷哲学下的活法

  两年前,遇到人生的低谷期。阅读了《活法》,选择走自己内心“简单”的道路。生活也随着给予了积极的反馈。今天,再次遇到瓶颈,读《京瓷哲学》,原本以为是《活法》观点重复。没有想到阅读后颇多的收获。

“简”的人生哲学

  面对这个浮躁的社会,容易迷失自己。市面长流行着很多为人处世,赚钱的“技巧”。而自己是个简单的人,不善表达。在做事上也比较的保守。每每听到有人很轻松的从股市,楼上大获一笔。而自己累死累活也无法企及。内心总是有所动摇。稻盛和夫给了我很好的解答。任何没有创造价值的行业,事业都是无法长久的。

  做人亦是如此,虽然没有伶牙俐嘴讨人喜欢。但是忠厚老实的性格,却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

  究其原因,在于个人看到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自身心灵所导致。当以“简单”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世界自然给予“简单”的回应。大道至简,最简单的道理,往往最能触达本质。这是看完稻盛和夫的书后,最大收获。让我坚信那些小学幼儿园就学到,在现今世界有些人看起来有些愚蠢的道理。

”极“的经营态度

  最佳是优于别人。即便有所瑕疵。也是行业内最好。但稻盛先生,认为必须以完美为目标。虽然人无完人,只有贯彻完美主义,才能将错误减少到最少。我时常抱怨,客户的要求非常的高。一点点的小瑕疵都无法接受。实在太不人性。但稻盛让人汗颜。成功与否,在于有没有坚持最后1%的努力。做出完美的产品。

  超越极限的能力

  小企业的突破,靠的是不断的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小企业要敢于接收别人不愿意去做的业务。甚至接下高于现在能力的订单。并竭尽所能的在做出产品。不断突破现在,才能赢得未来。而我们现实中,在创办企业的第一天,就要企图想象出一个完美的模式。最终都是无法实现。或者按照大企业的模式,用价格战来获得产品。最终无法形成持续的竞争力。

  知易行难,道理越是简单,能够坚持下来的,越是困难。放下浮躁的心,慢慢体会。

  《京瓷哲学》读后感(四):商道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稻盛和夫做到了慈,做到了俭,同时突破第三点,勇为天下先。

  稻盛和夫是谁?

  小学高年级时,身患肺结核,差点送命;中考时,二度落榜;高考时,名落孙山;大学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但他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创立京瓷;在没有技术的情况下,50多岁创立第二电电;在70岁高龄,接手亏损严重的日本航空,一年就扭亏为盈。三家公司全都成为日本乃至全球重量级的一流企业,他本人被尊为企业经营之神。

  人生峰回路转,靠的就是他的经营哲学。

  在稻盛和夫这里,慈就是利他,用大义号召人、点燃人、团结人;俭就是不忘本,精细核算,所有支出透明。

  而勇为天下先,就是志存高远:树立创一流企业、造完美精品的理想,并为此不懈努力。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

  老子的哲学是教人持盈保泰,稻盛和夫的哲学是教人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老子选择隐遁,稻盛和夫选择燃烧。我想,这是老子身处乱世的缘故。

  作为同时代的人,我觉得稻盛和夫的选择是正确的。

  怀着毕恭毕敬的心,细读了他的书,并择其简要,做了小抄: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8016430/

  对我当下最有用的,是按需购买的理念。库存就是浪费,有库存也不容易珍惜。要制定所有资产明细表,对账目了然于心。

  我首先清点了所有毛笔,竟有96支,覆盖11mm-86mm不同锋长,总价三千多,已开笔正在用的才13支。让我在买买买时,能更清醒地认识到,我正在买的是用于囤积的库存,是浪费。

  接下来准备清点所有文房文具、衣服书籍、收藏品、装饰品。从物品开始清理,了解自己的需求,控制自己的欲望,清心和静心。

  《京瓷哲学》读后感(五):经营的超体

  最近遇到一些工作中问题,刚好在思考,大概成功的经营者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1. 有些智慧或能力,甚至是运气还不错,做成一些生意的,我们往往称之为生意人或做买卖的;

  2. 在前者的基础上,拥有了更为坚强突出的品格和精神力,无论是自控还是决心决断更为突出,我们称之为商人;

  3. 在上面的基础上,拥有更高的上层精神建筑,无论是造福人类的理想或者探索事物本质的哲学,或是传播爱与美的精神追求,我们往往称之为企业家。

  我们如果注意观察,便会发现那些达到卓越成功的作品,个人,企业,往往具备崇高的上层建筑。而稻盛和夫先生即便在这类人中也是佼佼者。

  第一次听说稻盛和夫的事迹,感觉是震惊的,如果说做成前两家世界500家企业还有一点可能性的话,那么在70岁高龄时接手濒临破产的日航,并将其做到世界500强,那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也是怀着对这样实际的崇敬和好奇打开了这本书。。。

  坦率说,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写写画画,因为书中的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的大智慧和人生感悟,而作者的表达和一般的成功学书不同的充满性格,更为令人信服。但是我后来,我还是放弃了笔记,因为发现书中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一种喷薄而出的感觉不再是解渴,而是将人淹死。一是不想把书画满,二是觉得这样的信息量和能量,可能读过一遍肯定不能完全接收理解,需要反复的阅读并实践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另一个感觉,稻盛和夫将整套的指导思考、工作、生活的内容提升到了一个哲学高度,并能和社会、科技、宗教融会贯通,令人叹为观止。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哲学中反反复复提到的是一个‘善’字。虽然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社会竞争,国家矛盾等等似乎让更多人不再相信这一套,甚至觉得这是成功人士功成名就后的鼓吹。但是至少我个人还是相信,如果要做到“那样的成功”,还是能胸怀天下的。也许换一个角度来说,只有至善之人,才能有那样的格局去做决定,从而获得那样的成功。而以稻盛和夫先生为代表的很多超级企业家至少证明了这一点。

  书读到大半,有感而发。。。除此外点点滴滴太多太多打动我,继续读书去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