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掌门讲成语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掌门讲成语的读后感大全

2021-04-28 03:5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掌门讲成语的读后感大全

  《掌门成语》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掌门讲成语》读后感(一):掌门让我也想讲成语

  《掌门讲成语》 当我有意识之后,我就一直很喜欢讲成语,它的特点在于言简意赅,而且不同于一般日常的语言节奏,可以形成一种反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借此形成一种幽默的效果,很有趣,李健不就是这样的活剧本么?小学时读《淘气包马小跳》,里面有一个角色学委丁文涛,他就是句句话都带成语,但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迂腐、爱装自己有文化,毕竟作者要捧主角,我也就被作者带着对丁同学嗤之以鼻了。 一直想像训练考试一样系统地学习学习成语,但我发现成语这个事儿它的魅力就在于不能系统,需要日积月累点点滴滴,只能是有意识地多读多见别无他法。直到央视《成语大会》地播出,也能看出节目组非常用心,想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燃起大家对成语的兴趣,当参赛选手紧张地答题时,我也不禁被带进这样的气氛之中。当选手们从嘴里蹦出一个接一个的成语时,我那真可谓是佩服的五体投地,那些压根没听过的生僻成语自不必说,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种自己看着也很眼熟、也确实见过,但到嘴边就是说不出的成语,选手们除过要记住它们,还要能正确理解其背后的典故跟深意,看到选手们讲成语时的从容与淡定,我也暗下决心要再接再厉,好好积累。 这次应该是在诞总的微博里看到有关这本书的消息,它的主题很对我的胃口,我们想研究成语,看词典不太现实,读成语故事又没有适合大人的版本,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成语故事。全书还算有趣,作者的讲述风格很亲切,好似在跟你平时说话一般。每个故事从出处来历,到历史沿革,甚至还有一词多义,信息都很充分,明显看出作者是用心了的,引经据典都很严谨,想从多个角度为我们解释每一个成语,也将出了成语背后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理解与联想。比如关于乐不思蜀刘禅的思考,我们往往耻笑的人他的智慧我们反而不明白。 但是说句实在话,我觉得这本书买亏了。我不清楚他安排的这些成语有什么用意,感觉很随意,不知给人有什么启发。他引了大量古文,可能是为了严谨,但我觉得没必要,你直接说出自哪里就可以了,反而给人一种凑字数的感觉。因为书本结构安排不连贯的原因,全书读完我很难记住什么,无非就是一个小册子记录了几则小故事供人随手翻阅,那我能在你这里积累我也就能在别处积累,何况你这些还不全,所以全书看完感觉作者的写作很初级。 不过可以启发我们普通人该怎样写作,那它算是很好的一本模板书,由一个陌生或不陌生的成语,把它的意思、来历、典故、有关它的故事等等由这一个点扩张出来的一切重新组织、论述,再加一点自己的思考和联想,倒也是很不错的锻炼自己创作的能力,锻炼自己输出能力的同时还能完成自己积累素材的愿望,这要比写个诗、小说、读后感、对某个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要容易得多。这样看来,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可真不少啊。甚至可以这么说,别的书是授人以鱼,这本书最起码对我有点授人以渔的意思,只不过我觉得这个大部分是我自己主观能动悟出来的,希望给作者启发,在未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掌门讲成语》读后感(二):多积累

  

当我有意识之后,我就一直很喜欢讲成语,它的特点在于言简意赅,而且不同于一般日常的语言节奏,可以形成一种反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借此形成一种幽默的效果,很有趣,李健不就是这样的活剧本么?小学时读《淘气包马小跳》,里面有一个角色学委丁文涛,他就是句句话都带成语,但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迂腐、爱装自己有文化,毕竟作者要捧主角,我也就被作者带着对丁同学嗤之以鼻了。 一直想像训练考试一样系统地学习学习成语,但我发现成语这个事儿它的魅力就在于不能系统,需要日积月累点点滴滴,只能是有意识地多读多见别无他法。直到央视《成语大会》地播出,也能看出节目组非常用心,想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燃起大家对成语的兴趣,当参赛选手紧张地答题时,我也不禁被带进这样的气氛之中。当选手们从嘴里蹦出一个接一个的成语时,我那真可谓是佩服的五体投地,那些压根没听过的生僻成语自不必说,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种自己看着也很眼熟、也确实见过,但到嘴边就是说不出的成语,选手们除过要记住它们,还要能正确理解其背后的典故跟深意,看到选手们讲成语时的从容与淡定,我也暗下决心要再接再厉,好好积累。 这次应该是在诞总的微博里看到有关这本书的消息,它的主题很对我的胃口,我们想研究成语,看词典不太现实,读成语故事又没有适合大人的版本,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成语故事。全书还算有趣,作者的讲述风格很亲切,好似在跟你平时说话一般。每个故事从出处来历,到历史沿革,甚至还有一词多义,信息都很充分,明显看出作者是用心了的,引经据典都很严谨,想从多个角度为我们解释每一个成语,也将出了成语背后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理解与联想。比如关于乐不思蜀刘禅的思考,我们往往耻笑的人他的智慧我们反而不明白。 但是说句实在话,我觉得这本书买亏了。我不清楚他安排的这些成语有什么用意,感觉很随意,不知给人有什么启发。他引了大量古文,可能是为了严谨,但我觉得没必要,你直接说出自哪里就可以了,反而给人一种凑字数的感觉。因为书本结构安排不连贯的原因,全书读完我很难记住什么,无非就是一个小册子记录了几则小故事供人随手翻阅,那我能在你这里积累我也就能在别处积累,何况你这些还不全,所以全书看完感觉作者的写作很初级。 不过它倒可以启发我们普通人该怎样写作,那它算是很好的一本模板书,由一个陌生或不陌生的成语,把它的意思、来历、典故、有关它的故事等等由这一个点扩张出来的一切重新组织、论述,再加一点自己的思考和联想,倒也是很不错的锻炼自己创作的能力,锻炼自己输出能力的同时还能完成自己积累素材的愿望,这要比写个诗、小说、读后感、对某个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要容易得多。这样看来,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可真不少啊。甚至可以这么说,别的书是授人以鱼,这本书最起码对我有点授人以渔的意思,只不过我觉得这个大部分是我自己主观能动悟出来的,希望给作者启发,在未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掌门讲成语》读后感(三):《掌门讲成语》:一条成语,一个故事

  相信很多80后都跟我一样看着本书作者张腾岳的《走近科学》长大。当知道他要主持《中国成语大会》的时候我相信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得诧异。但是理科出身的他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他的努力得到了观众们的肯定,他也被网友们尊称为“掌门”。 这本《掌门讲成语》跟张腾岳主持的《中国成语大会》一样生动有趣又知识满满。翻开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马伯庸作的序。这个名为“绕不开,避不过,既传统,又好玩”的序就非常有意思。马伯庸用马季先生的相声《成语新编》告诉读者说成语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习惯,是我们无法摆脱的文化基因,没有成语,我们的语言会变得啰嗦又无趣。 本书中所列举的成语有生僻的,有怪异的,也有我们熟知的。 比如“剪须和药”,恕我孤陋寡闻,这个成语我没有听说过。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这个成语的来历。剪须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的药是给患病的徐懋功吃的。古时候吃药都讲究药引子,但是胡须作为药引子我还是第一回听说。但是究竟有没有用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徐懋功好了,而且对唐太宗感激涕零,发誓以死效忠。

  另一个成语“食指大动”,我以前知道它是指看到好吃的东西就表现出非常兴奋的样子。但是我不知道的是它背后还有一个灵异故事。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原来他的食指有特异功能,可以预测到美食。

  接下来还有一个恐怖的成语“嗜痂之癖”。这个成语我有所了解,但是每回听,每回都要颤抖。真是不敢相信怎么会有这样的异食癖。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南北朝时期的刘邕,据说他有一回去探病人,结果把人家掉在床上的疮痂捡起来吃了。那病人看他吃得津津有味,就忍痛把身上还没有褪掉的疮痂揭下来给他吃。后来他一发不可收拾,隔三差五给手下来个鞭刑,以保证自己每天都有疮痂吃。希望看这段的时候你没有在吃饭。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一样内涵丰富。从一个人的言谈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水平及文化素质,而成语在语言中的地位就如同纱裙上点缀的珍珠,草丛中鲜艳的花朵,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掌门讲成语》读后感(四):日常解压的成语读物也可以很有趣

  

央视近年来有两个文化节目特别的喜欢,一个是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一个就是张腾岳主持的《中国成语大会》。

张腾岳,大家都知道,是央视的著名主持人,曾经主持过《走近科学》,《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相对于《中国成语大会》可能走《走近科学》,更让他为人所知。

《中国成语大会》曾经囊括了全国众多的学霸,包括现在非常知名的奇葩说选手傅首尔。当时的傅首尔还非常的青涩,参加这种学生节目,也已经展露出不凡的才华。

这本《掌门讲成语》是张腾岳对于成语的一些心得。这本书里面所涉及的成语不多,大概30个,但很多是我从未听过的成语,比如说“剪须和药”,再比如说“平原督邮”。这些成语我看了介绍之后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掌门讲成语》是一个非常轻松的了解成语的休闲书。

拿“剪须和药”这个成语举个例子。这个成语一看就是有典故的,剪下胡须来做药,那么,到底是哪个名人的典故呢?

看了这一章解释之后就会知道,这是唐太宗和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李勣原名徐懋功。这下大家都知道他是谁了吧?

徐懋功有一回生了病,唐太宗剪了自己的胡须给它放在药里面。古代唐太宗的胡须可是龙须啊!这在那时候可是天大的天子恩泽。所以“剪须和药”的含义是,“上级体恤下属的一个形容词”。

听起来这个故事好像很普通嘛,这有什么可说的呢?

除了这个成语本身的典故之外,后面还解释了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为什么李世民突然剪了自己的胡须给徐懋功吃药,是因为唐太宗对徐懋功的君臣体恤。后面又附加上了后续,唐太宗为了让徐懋功辅佐自己的儿子唐高宗,就把徐懋功给贬出了京城了,等到唐高宗上位的时候再把徐懋功招回来,这可叫叫徐懋功对唐高宗死心塌地了。说起来这也就是皇帝的一种权术制衡。所以你在看前面的“剪须和药”又有几分是出自于真心的体恤呢?

所以说“剪须和药”这个成语,赤裸裸的就是一个领导权术的成语。这个典故后面还进行了发散,不仅仅是唐太宗和徐懋功之间,战神吴起和自己的属下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干活,也属于这个范畴。

这本书有趣的是,它其实是借用了成语的典故,来阐述了一些历史的小故事,进行了有趣的串联。

对于大人来说,《掌门讲成语》相当于一本消遣的小读物。对于孩子来说,经常看看的话有利于他们进行每个历史小故事之间的观点提炼。

从这个角度说,还是很适合跟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的。

在每个小故事中还插了一些有趣的小插画,这也是我儿子最喜欢的。排版上也很符合我的喜好,阅读轻松,版面简洁,分类比较明显。

这本《掌门讲成语》可以看作张腾岳关于成语的一些小散文,或者小观点文。适合空闲的时候,减轻压力时候可以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