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读后感100字

2021-04-29 00:03: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读后感100字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铁葫芦图书 /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精选点评:

  ●佛教诸多名词令人头晕目眩…除了开篇几章其他的都一目十行。

  ●非佛教徒、马克思主义者从学术方向,写的关于佛教对中国政治历史文化影响的论文集。受老师陈寅恪的影响,考证癖+以小见大的论述方法,冷静严谨的态度令人尊敬。但太冷静则人生味淡,而人生需要"精神鸦片"。

  ●非常简朴易读通俗易懂的佛教基础文。关于宗教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很简单也很透彻:“即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

  ●读完了,虽然有的地方(特别是所引古文)没有细读精研,但仍颇有些收获。 对佛教的历史和教义以及某些特点都有了初步的认识。比如,基本了解了大乘中空、有二宗最基本的区别。 季先生是无宗教信仰的宗教研究者,而不是护教者,我认为这是一个优点。

  ●大体上挺好的,IAST 看起来很方便,天城文原文没有但自己转写一下不难。先生用史料和梵语文、巴利语文探讨很佛教史。个别地方有误如“道”应该是 mārga,该书错印成 mārsa,然瑕不掩瑜,值得一读。

  ●季先生从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寻“佛”字的由来,从而说明佛教是如何传进中国。这个方法令我大吃一惊,从前完全没有想到过语言学的作用能够解决这么重要而实际的问题!

  ●很多内容压根没看明白,通过季先生不同时期的论文,大概了解了佛教的历史发展,真佩服季先生做学术研究的精神及治学方法,对于专精领域的跨界应用给出了精彩的示例。

  ●大佬还是大佬,服气。

  ●跳着读的,只喜欢他对材料的分析,不喜欢读那些材料。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越研究宗教,越不信宗教。

  ●这书该叫季羡林佛教论文选编,虽然把论文写的很隽永好读,但是还是一篇一篇的专精但细碎的文章,要先有佛教基础知识再来看才比较好。这名字起的还以为是演讲集录或者佛教浅谈之类的,分明骗人啊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读后感(一):读后感

  #读书 《季羡林谈佛》 季羡林著。一代国学大师,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学富五车但绝无一丝卖弄的精神分析研究了有关佛教的诸多课题,包括历史起源问题、语言问题、释迦摩尼和唐玄奘取经故事、佛教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以及与道教,儒家的竞合发展。从中可看出季先生的每一观点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基于大量的阅读和严谨的思考,值得我们学习。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读后感(二):学问不问有用无用,只问精不精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利安人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侵入印度(梨俱吠陀时代)。婆罗门主张膜拜神灵,祭祀祈福。佛教继承的是沙门的传统,是对婆罗门教的一种反抗。 释迦牟尼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佛教最可靠的基础是吠舍,因为佛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大城市中新兴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 我允许你们,比丘呀,用自己的语言来学习佛所说的话,这解决了语言问题,使佛教传播更快。 悉达多活了八十年,曾苦行六年,终在菩提伽耶证得大道成了佛。他有一位堂兄弟叫提婆达多,他的根本思想是“但有此生,更无后世”。因与佛祖有矛盾,佛典中说他很坏的叙述是不真实的。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读后感(三):科学的佛

  本书是个文集,其中很多是学术论文。而且文章顺序并不是按照写作年代为序,而是以主题为序,想必这样安排更容易为读者理解。季老开篇申明:“我对于佛教教义,一无兴趣,二无认识。”所以想学习佛教教义基本是不可能了。从之后的文章中果然看出季老研究佛教是以马列唯物主义思想研究,称寺庙主持为“头子”,说宗教是卖“天堂入门券”。这本书倒是一本难得的佛学去除玄学思想的入门书之一。客观的描述了佛教的起源、释迦牟尼本人、一直到小乘、大乘的观点,大乘空宗、有宗的分歧。佛教传入中国的考证,法显、玄奘、义净等人对到印度的游历与对佛经的翻译,最后提到了佛教的“倒流”。时间跨度基本上是从佛教创始到唐朝玄奘、义净。感觉季老也有一定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但瑕不掩瑜,让我一个理工生学习了佛学知识之外也见识了文史方面如何严谨治学,如何论证观点。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读后感(四):愿继续读季老先生的文字

  这是本开智的书。因为现在社会凡沾联『佛教』二字,已经被附会了不少『垃圾』。让真想了解的人无从何下手。这是本见真知的书,这是本拨开迷雾的书,书里的一些观点可能各专家众说纷纭,有认可有不认可。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看的懂。至于『佛教』的学术问题,让佛教徒们去欣赏讨论吧。正如季老自己说写此书是有点『野狐参禅』的味道的。对于我来说,看完全篇,终于能勇敢的说:我不是宗教徒弟了。以前只模糊知道不是,说不清为什么不是,这书解了我的疑惑。人性千百年来都一样。但我还是不懂梁老老年时为啥说自己的佛教徒?

  另外有本『顾随谈禅』,那时看也觉的解了我的大部分疑惑,但还是有混乱的地方呀。是啊,现在想想,是自己不懂,顾随明确告诉你,他谈的是『禅』,不是『佛』。只是自己不懂误以为禅即佛。哈哈,感谢季老的文字。我认为,对于门外汉来说,季老的这本小书,是结构性,框架性的,他能帮你在纷乱的『佛教』知识中,拎出那些个骨格关节,好书,推荐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读后感(五):学富五车,水深愈静

  这不是在读学术论文,这是在享受诗意般的知识。一篇篇的学术论文,他怎么就比散文还要优美,比小说还要引人入胜呢?尤其是枯燥的佛教历史和经义,那些内容是通过怎样智慧的大脑,才能编译成为淡雅的篇章?

  答案就是季羡林。

  先生学识渊博毋庸置疑,这样一本关于佛教的论文集,读下来受益匪浅,其知识不仅多,而且深。先生是研究梵文和吐火罗文的,他从专业出发,在细微处入手,抽丝剥茧,最后深入浅出,读完以后恍然大悟,心服口服。

  比较感兴趣的是先生从“浮屠”和“佛”的翻译出发,依据吐火罗文的考证,提出了佛经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两条路线,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 浮屠”这名称从印度译过来以后,大概就为一般人所采用。当时中国史家记载多半都用“浮屠”。其后西域高僧到中国来译经,才把“佛”这个名词带进来。范蔚宗搜集的史料内所以没有“佛”字,就因为这些史料都是外书。“佛”这名词在那时候还只限于由吐火罗文译过来的经典中。以后才渐渐传播开来,为一般佛徒,或与佛教接近的学者所采用。最后终于因为它本身有优越的条件,战胜了“浮屠”,并取而代之。”得出这个结论后,先生意犹未尽,在几十年后,又补充了浮屠是从大夏(大月氏)传入,而佛是从新疆西亚的小国传入,解决了佛教是从何地传入中国的问题。

  还有就是法显和玄奘去往印度求经,将其见闻编写成了《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先生通过两本书中记录的佛寺和僧侣数量的比较,深入分析了印度在两位高僧到访期间大小乘的演变与兴衰,这样的手法让我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同时先生提到印度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现在研究印度历史的学者几乎都要借助这两本书的内容,既让我吃惊和好笑,也让我抑制不住的自豪和骄傲。

  还有很多收获,我就不一一陈述,而先生的文字,不仅是知识空白的填补,更是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净化,这些文字带给我的境界震撼,远远大于从中获得的知识。

  作为一个国学的大师,全书文字体现出来的都是智慧,而没有一丝卖弄和炫耀。对于自己确认的真理,好不喧嚣,对于不知道未考证的内容,如实说明,对于赞同的观点,引用并真诚赞赏,对于不赞同的观点,也丝毫不带个人主观感情,一切都恰到好处,不骄傲,不做作,实事求是,探寻真理。

  通过文字,学到知识,再正常不过,透过文字,学到境界,只有在季羡林、孙犁和钱穆几位先生这里。而季羡林先生对我的震撼,尤其巨大。先生有一句话一直是我触摸不到的高点“不问学问有没有用,只问深不深。”脑海中想象在北大图书馆,先生每天在图书馆给他设置的专座上专心看书的场景,渊博而又平静,大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总之一句话,小人服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