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象语者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象语者读后感锦集

2021-04-30 01:29: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象语者读后感锦集

  《象语者》是一本由(南非)劳伦斯·安东尼,(英)格雷厄姆·斯彭斯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456图书,本书定价:69.8,页数:202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象语者》读后感(一):劳伦斯·安东尼:如果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笼子,我希望是空空的笼子

  

2012年,61岁的著名环保主义者劳伦斯·安东尼,在一场“提升国际对犀牛偷猎危机的认知”晚宴演讲中,突发心脏病离世。在他逝世的第二天,有一群动物眼角留着“泪”在木屋外守候着,时不时发出悲伤的哀鸣声,两天两夜都不肯离去。那是整整21头野生大象,它们经过了12多个小时的迁徙,只是为了来追悼它们逝去的“亲人”——劳伦斯·安东尼。

劳伦斯·安东尼是著名国际自然环保主义者,也是“地球组织”的创始人。他居住在南非祖鲁兰地区,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在那里倾尽所有买下一个名叫“苏拉苏拉”的自然保护区,历尽艰辛倾力为当地众多野生动物一个自然家园。劳伦斯曾帮助疏散巴格达动物园的动物,并因此获奖。在接手自然保护区后,他邂逅了一群陪伴他一生的野生动物。他渐渐拥有了一种能够和野生动物交流的特异功能。

  《象语者》读后感(二):慈悲的是对一切生灵的善与爱。怜悯的是人类的愚蠢和无情。

  象语者的作者有一片自然保护区。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他与保护区内一群特殊的动物——大象之间的故事。 在刻板印象之外,大象对对人,对于族群中的其他象都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它们和人一样,会高兴,会生气,会疑惑,会伤心。也和人的人际关系一样,会相互保护,也会排挤打压。 大象的情感丰富而剧烈。 它们与人非常相似,好比我们是朋友, 那我们可能会互相上门拜访,串门儿,大象也会。 《象语者》的作者的讲述的故事非常亲切直观,让人身临其境的去面对这些庞然大物的喜怒哀乐。 所以,就算你此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与动植物有关的书,这本书也可以让你轻松的体会到自然与动物的美妙之处。 你会情不自禁的被感动,会微笑,也会鼻酸。 我们与自然和动物之间有太多相通的东西,从本质上说是同根同源。 可是人类自诩高贵,凌驾践踏其他生灵的事不胜枚举。我们对待新闻和传闻可能会悲凉,也可能会麻木。 但是当你通过文字全面而细致的了解过自然生态后,你就会从根本上萌发纯粹的慈悲和怜悯。 慈悲的是对一切生灵的善与爱。怜悯的是人类的愚蠢和无情。

  《象语者》读后感(三):空笼子

  

躺着在手机上敲的话超过了短评的字数限制,复制,然后不见了。。。。重敲敲看

近7h/400页,三月第一个周六,北方降温回零度,南方阴雨天的日子。年初时一只兔喊我看,俯瞰时,大象是兔兔的形状。当他们要发起进攻时,耳朵会张开(“他们的耳朵足有胖女人的短裙那么大”),他们体型极大(5t、6t),他们也非常脆弱(每十五分钟就有一只离世,再不强保护,将在50年内灭绝)。他们是在用胃里发出的人类听力范围外的声波或粗壮的四肢或是硕大的耳朵与遥远地方的象联络着。

“大象无法体面地死于高寿,所以当它们的第六套牙齿掉光的时候,他们就不再进食,而是把自己活活饿死,他们若是自然死亡大多会死在有柔软嫩叶的沼泽或湿地周围,所以引出了神秘象冢和象牙宝藏的神话”。

象群头象多是母象,雄性大象在群里长至成年就会被驱逐,他们会与其他单身汉一起组成一个松散的群落,一头有经验的象充当他们的“父亲”。他们会在“父亲”病重时便开始保护他,防止土狼或狮子靠近,在他死后会奋力将食腐动物赶跑,只要他们还在这片区域,就会定期去拜访他的遗骸,表达对已逝领袖的敬意。年迈的公象并不像偷猎者们认为的那样“是被淘汰的多余者”,他们曾帮助年轻的公象健康幸福的成长和生活,教会他们认识到自己究竟是谁,传授给他们无价的丛林技能,使这个物种得以生生不息。

当在无垠的草原、辽阔的天下看见这些庞然大物是怎样的心态呀。想踏上非洲大陆,看成群的动物、迷人的日落和日出,在这里,逻辑不通、科学也无法解释的事也显得不那么格格不入、令人难以接受。

读了方知,在后种族隔离时代,多数生长在世界闻名保护区周围的部落的首领从未进入过保护区,他们甚至没有亲眼看见过大象、长颈鹿和其他很多非洲大陆标志性的本土野生动物。

感谢作者对娜娜为首的七只(后扩充到十三只)大象的真挚,象群也慷慨地回以信赖。与他们交流时虽他在说话,但仿佛失去了感官,就沉浸在大象气息笼罩的环境里。“如果世界上一定要有笼子,希望它是空的。”

  《象语者》读后感(四):一个男人,和他的一群野象——如父如子,如跨越生死的爱人

  

导语:野生大象是生物中的庞然大物,可是在人类的欲望控制下,它们又如此脆弱。在旅游区遇到被囚禁的大象后,我一度很渴望看到关于大象的故事,甚至有时候,我觉得我们自己也是一只笼子里的“大象”。

—————正文分割线—————

我想我会永远记得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看到的那只如同西西弗斯的大象。见到它的午后,它正被困在一圈栅栏里,一只前腿上系着固定在墙边的锁链。在这个局促的空间里,它的身体不断前进一步,后退一步,如此沉闷地往复循环,仿佛一日就是一生,一生就是一日。栅栏边立着一块广告牌:“坐象背30元/人次,坐象鼻30元/人次。” 那晚,我发了条朋友圈,用“动物伤感”四个字记录了我当时无以言状的悲哀。无法想象从最初的生机野性到沉闷而拘谨,一只大象都承受了哪些人类的伤害?这种令人绝望的死水一般的生命状态就要持续到它象生里余下的每一天吗?

因此,当我看到《象语者》,知道这是一本讲述国际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劳伦斯·安东尼保护一群野生大象的故事时,我便被它一瞬间击中。 01/救赎 在美丽与罪恶并存的非洲南部原始丛林里,生死危机是日子的常态。 如果安东尼不接收这群“爱惹麻烦”的野象,它们就会被杀死。在野象们一次次面临处决、猎杀或贩卖前,正是安东尼一次次“愿意与全世界为敌”的斗争,才挽救了它们的生命。 这种因救赎而起的感情,超越了血缘,在余华的小说《第七天》里亦可窥见——养父从铁轨上捡回了呱呱坠地的“我”,否则等待“我”的就是出生即死亡。《象语者》里,安东尼与野象的感情,不仅超越了血缘,还超越了物种,我想只能将其解释为命运。 他爱这群命运赐给他的野象。 尽管,它们是别人眼里该死的“麻烦制造者”,但安东尼对待它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他给它们取名“娜娜”“弗朗姬”“ET”“苏拉”“努姆赞”,亲昵地称呼它们“宝贝”“丫头”“小姑娘”“大男孩”,他一点点抚平它们过去的伤疤,为它们的勇敢、坚毅、聪明、奉献、优雅而骄傲,试图理解它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将它们当作平等的、值得敬畏的生命去看待,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真诚的对话。

人象对话,听起来或许神秘、荒谬,人象不仅语言不通,而且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更何况曾目睹亲人被残杀的象群对人类充满了敌意,但安东尼创造了奇迹。

我想,这大概跟李银河总爱提到的“吸引力法则”有关——“如果你非常渴望一个东西,你就会发射出这种信息,然后在你周边的环境里面,符合这种信息的东西就会被吸引过来。”

安东尼非常渴望能够与野象相互听见,尤其在他和工作伙伴们不得不把生下来就无法站立的小象苏拉藏在住处里救治,否则它就会没命时,他迫切需要获得小象母亲南迪的理解,尽管解释起来非常棘手,他也不能保证象真的能听懂,但他还是把现在所做的一切为了什么告诉了象妈妈——

“如果我不把你的孩子带走,它就要死了,我们都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所以,一会你回去的时候,它已经不在那里了。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它救过来,我会把它送还给你的。我保证。”

幸运的是,象妈妈听懂了安东尼。象当然听不懂安东尼所说的英语,但它一定是从安东尼真诚的对话态度里感受到了他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这种真诚的对话态度往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被忽略,尤其是在对待孩子上。

万物有灵,象能感受到,孩子也能感受到。 02/遗憾 让一群受过严重心理创伤的的野象重新对人建立信任,消除它们早前记忆里对于人类深深的恐惧,这期间,必然经历艰难的漫长的路,需要很多很多的爱、陪伴、关心、耐心、尊重。

在《象语者》的字里行间,愤怒的野象在一点点变得柔软,你可以清晰地看到野象与安东尼之间每一次关系变化的过程,这就好比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说话、呼唤“妈妈”一样让人惊喜。

但生命总有遗憾。目睹过妈妈惨死的野象努姆赞一生都没有从这种悲痛中恢复出来。它性情暴躁、格格不入、总是闯祸——或许,闯祸是孤独的努姆赞获取存在感的方式。努姆赞几次被宣判了死刑,安东尼几次为它拼命辩护。但最后一次,由于努姆赞闯的祸太大,如果不处死它,它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东尼已无路可走。当陪伴了安东尼九年的“漂亮的男孩”庄严地倒在了两声枪响之下,他终究失去了它。

努姆赞的死,在我看来是本书最动人的一幕。面对深爱的无辜的孩子,却不得不亲手结束它的生命,太过残酷,他下不去手,完全做不到。

悲剧仿佛是一种宿命。如果努姆赞从小拥有母爱,如果它没有在成长中因为是只公象而遭到家人驱逐,如果哪怕被驱逐但它得到过一位“父亲”的安抚,如果使它最后变得极其痛苦所以暴躁无常的牙齿脓肿能被及早发现,以上哪怕有一个“如果”成立,努姆赞可以不用死。如安东尼所说,“它本质上是个乐观的生灵,尽管在它短暂的一生中曾目睹过那么多的悲剧。”

在各种社会新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当记者探访了某个罪犯的家乡,村民们表示出不可思议——他从小都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我无意于为罪行辩护,但我们不得不思考,有多少本心不坏的孩子因为家庭的悲剧而酿成了人生的悲剧? 03/野性 其实,《象语者》不仅仅是关于人与象的故事,亦是一本生命之书,教你如何平等地去对待生命,让每一个生命在拥有爱和安全感的环境下按照天性成长为TA本来的样子。但在西双版纳野象谷的大象学校里,我看到一排整齐的大象在工作人员的指令下立正、稍息、升旗、练坐姿、踢足球、画画……这一切逗游人快乐的大象表演并不让我快乐,因为这绝不是大象天性里该有的样子。 而当孩子被迫上各种只是满足父母却令他们厌恶的培训班;当我们只是为了工资,做着机械的工作,被迫沉默与接受规训,牺牲掉我们的才华和天性,我们又何尝不是一只笼子里的“野象”?“野性”是极其珍贵的东西,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守护它。

安东尼也在思考自己介入与野生动物关系的边界。他强烈地意识到,与人类的太多互动冲淡了这片原始大地所需的凶猛野性。他是这群野象的摆渡人,却在摆渡的过程中与它们建立起了难以割舍的感情。这届野象是幸运的,安东尼也是幸运的,因为这样的感情永远都无法再重来或复制了。

2012年,61岁的安东尼在一场“提升国际对犀牛偷猎危机的认知”晚宴演讲中,突发心脏病离世。在他逝世的第二天,整整21头野象流着“泪”在木屋外守候着,时不时发出悲伤的哀鸣声,两天两夜都不肯离去。它们经过12多个小时的迁徙,来追悼它们逝去的亲人——劳伦斯·安东尼。

大象的记忆力远超人类,控制情感的海马体占总脑容量也超过人类50%,人类对它们造成的痛苦记忆,它们永远不会忘记,而人类认认真真爱过它们一场的记忆,它们又怎么会遗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象语者读后感锦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