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后感摘抄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是一本由武志红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后感(一):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1、成为自己——选择才意味着存在,假设事事都为他人操控,世间的意思也并不大。所以,不干涉,尊重他人的选择尤为重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何苦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要尊重自己的选择!
2、爱、自由、关系平衡、关系稳定。关系平衡意味着存在内在的父母&内在的小孩,父母要学会自爱和爱孩子,两边的爱要达到一个平衡。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后感(二):想要速读本书,请看此评论
读完以后,看着目录回忆,写下这篇书评。
第一部分,是武志红老师自己总结的关于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内在关系的建立,简化为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有关自我意志和外界意志的关系,平衡,和谐,你就是个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部分根据从小建立的内在关系发展而来,讲了小时候建立的内在关系对你长大的影响,决定了你长大后为人处世的在外关系。觉知自己,反省自己,直面内心,直面痛苦,是纠正你有问题的内在关系唯一途径!
第三部分讲到了自然而然产生的感觉的重要性,我读起来很有共鸣,因为我经常会有一些感觉在流动,有时会感觉非常美好,有时感觉很慌张,直面感觉,享受感觉,尊重自己的感觉,也许那是上天给你安排的礼物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后感(三):[藏书阁打卡]
[藏书阁打卡]这本书早之前就看过了现在是重新再读一遍 。怎么说呢 ,这本书是让我明白"原生家庭"含义的启蒙书 。是的, 过了这二十几年我才了解了什么叫"原生家庭"。还记得刚接触到的时候自己的那种心情,不是又了解的一种"知识"的醍醐灌顶而是带着悲伤的。我从来没想过行成现有的自己"三观"是因为什么,可能本就缺根筋吧所以没想过这个问题。看完后那天整个人很沮丧整天只睡了俩小时 。明白了很多也了解自己一些"人格",再之后也看了很多武志红的书。说实在的不敢看教科版的心理学书,心里害怕,害怕自己不是原来那个自己 ,而武志红的书贴近生活通过很多小故事儿叙说能让我比较容易接受。最近又有了很多困惑所以重新翻看,重新回忆当初的感觉…希望,也许,可能有一天自己就不再那么自怨自艾了吧…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后感(四):振聋发聩
心理学作家武志红老师新书《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来时时感到振聋发聩: 1、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如果自我选择的意志总是被剥夺,那么我们从来没有活过。 2、一个总被父母安排一切的孩子,他的潜意识里好像身体不是自己的,甚至走路的时候都感受不到自己的双脚,总是磕碰摔跤。 3、在交往的关系中,若我们不是自在随心地呈现本色,而是玩弄策略引起别人注意自己,那么凄凉和孤独就会在人静时袭来。 4、被压抑的愿望成为了"未实现愿望的诅咒",于是有了高考状元入学后十几门挂科、名校大学生沉迷游戏退学,不能让愿望成为稀缺,否则一生难以摆脱。 5、悲惨往事的解决之道,就是承认它并为之理所当然地悲伤,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唯一力量。 6、看到境界与自己达到境界是两码事,懂得了很多道理却没发生改变,这是因为这些道理还没成为自己的方法,只是浮在思想水面的落叶。 7、给真理盖上一座大厦,真理就不见了,最重要的不是关注外在的虚妄,而是点亮人的自性之光。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后感(五):审视自己
三星半。之前看过武志红作为嘉宾作客《圆桌派》,觉得他说的很好。所以读了一下他的书。这一本算是精神分析这一个心理学流派的科普作品。里面用很简洁的文字,辅助以心理咨询时的具体案例,让人觉得既浅显易懂,又贴近自己的生活。前半本书让我很有收获,后半本稍微有点水。
我觉得心理学很奇妙的一点是很多时候能够挖掘出你一种情感背后隐藏的情感,挖掘你心灵的某些空洞。让你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人性,从而变得更加宽容。武志红关于原生家庭和自我分析的部分给我了很多思考:学会分析自己的情绪,自己性格的形成,再继而接受自己无力改变的。其实有时候跳脱一点看自己,会更轻松,会慢慢放下很多执念。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审视自己以及自己过往的生活。可能读一本通俗的心理学的书也像是做了一次心理疏导。我在读的时候,有在笔记本上写下对自己性格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有之前就隐隐感觉,但没有想明白的地方,也有写下来让自己很欣慰的部分。更好的认识自己有什么用呢,可能就是让自己更平和吧。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后感(六):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么办的问题
武志红老师的这本书里有两个我很爱的金句-“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么办的问题。”以及“如何拒绝你?没有敌意的坚决。如何深爱你,不含诱惑的深情。” 后者是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说的,前者武老师说是尼采说的,可我没找到出处。
除此之外,我感受最深的武老师关于内向者和外向者的讨论- “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外向是对外向者的嘉奖。” 为什么习惯索取的外向者受欢迎?因为外向者主动和你交往,而且看起来喜欢和你交往,这证明了你是好的。极其外向的人,极其有感染力。所谓感染力,就是传达我喜欢你,你是好的的信息。
假如你是一个只懂付出的内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确委屈,因为付出大于索取。但这也是在害人,因为你的付出,其实会给别人带来更深层次的伤害和内疚。
这对于我们内向的人也极有启发,我平常与人交流的时候,也试着努力表达我很喜欢你的信息,看着对方,努力找到对方身上一点我非常喜欢的部分。另外,要想建立和谐关系,就要在付出的时候给予丰沛的付出,在索取的时候进行坦然的索取。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后感(七):面对是最有勇气的行为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设想下自己的墓志铭,如果现在突然死去,墓碑上会有什么样的墓志铭,这个墓志铭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但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大概也是现在诸多人的通病吧。这也曾经是我成长阶段最大的苦恼 — 我为曾经有过那样的童年而自卑,我为没有过任何理想抱负而抱歉,我为不曾拥有过真正的亲情而懊悔。但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可以有很多不如意,同样也有很多不想面对的事情,所以开始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选择逃避或是拖延,一味地认为这件事迟早会过去,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并可以转化为生活的养分。
有时候生活就是生活,如果你非要把它上升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只会变成一个永远追逐不到的妄想。每一个看似显而易见的精彩人生,都要经过多年的自我完善和整理。所以,慢慢地,我知道自己要追求的不是目标,而是在生活路上。想起一则寓言,一条小鱼游向一条年长的鱼说,“我正在努力寻找他们所说的海洋。”“海洋吗?”年长的鱼说,“那就是你现在所在之处啊。”“这里吗?”小鱼说,“这里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大隐隐于市,约莫着就是这个意思吧。在生活中慢慢锤炼,去接受不完美和失败。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后感(八):每一天 离自己更近
武志红说:“很多人的不幸看似是别人造成的,其实是他们自己主动参与的,苦难的童年让他们有了一个消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我注定会受苦。有了这个预言,他们会在潜意识力量的牵引下,不自觉地去实现它。”
我想,一定也有些什么根植在我的潜意识里,让我不断陷入我的轮回。康南说,有些事情不断的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发生,就是提醒Ta去看见。那么一定有是么预言在那里,不断上演,提醒我去看,虽然至今我还没有想明白那究竟是什么样的预言。
成为自己,不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受到过多影响是我今年下半年开始的功课。当听到别人对我的负面评价时,我会很难受,不开心,虽然知道不可能人人都喜欢我,但仍然期待别人对我的积极评价。我想,在我的内心里,是有一个“好我与坏我”的评价体系的。
“所谓的好与坏,或善与恶,受限是在关系中产生并在关系中展现的。最简单的说法是,如果你某些时候被人接受,你就会感觉,这时候的你是好的;如果你某些时候不被人接受,你就会感觉,这时候的你是坏的。”
非常喜欢傅园慧的一句话:那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做自己。
那么多人喜欢她,或者就是因为,那么多我们,都渴望可以去做自己。
愿我,每一天,都离做自己更近。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后感(九):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
最近特别喜欢武志红老师的书 感觉是对心灵做了一次洗礼
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阐述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即成为自己;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关系胜于一切;多一只心灵之眼,看破关系的迷雾;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答案在你自己心中。表明我们的人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每个人其实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成为自己”,破除束缚我们的最大障碍。
第二个部分讲述人命运轮回的定律,同样表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如何选择在于从小的生活环境及得到的关爱多少,如果童年得到的爱太少,则不能容忍别人指摘自己,会认为自己“坏”,相反如果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他自己本身则既能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能接受自己的缺点,也对自己得到的爱有信心。
第三个部分告诉各位读者要活在当下,不能总是执着于过去拥有的快乐和悲伤,借用王明阳说过的一句话:“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此心不动,意味着放下了渴望与对过去的执着;随机而动则意味着对当下形势的准确判断。
第四个部分讲述了七个心理寓言:即成长、动机、规划、逃避、行动、放弃及亲密
最后一个部分推荐了六本他认为值得一读的好书
整本书结构还算整齐,不过其中的观点有重复阐述的情况,举例也有重复,不过不影响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及理解,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读后感(十):我们在关系中没了自己,又从关系中重新找到自己
感悟: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处在各种关系中,从父母那里获得关爱从而确认自身的存在感;从同学老师以及朋友的关系互动中确认自身的价值感;在社会和工作中,我们确认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会疑惑,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就真的是我自己吗?
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现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我在任何关系互动中,都有一个所谓的我,关系让我迷失自我!
但如果你想找到真正的自我,也只能从关系的迷雾中一层层剥开。最终,你就会看到那个我与TA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与世界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与自己的关系!
我们在关系中没了自己,但我们又能从关系中重新找到自己!
活在当下,是所有身心灵课程必提的四个字,也是很多人修行一辈子的追求。难,但是还是要提。简单分解一下这段批注,因为每一句背后都有很多学习和功课 尊重当下自己每一个感受,识别自己的喜怒哀乐。放轻松,平复自己的情绪慢慢的从情绪中,看到自己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信念是什么相信这些需求是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惯性思维以及模式。接纳设想一下,现在有一次新的选择机会,你会做怎么样的选择?活在当下,有觉知的做选择,这个就是破除命运轮回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