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清洗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清洗读后感精选

2022-04-14 03:05: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清洗读后感精选

  《清洗》是一本由[芬兰] 索菲·奥克萨宁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洗》读后感(一):第五章没看懂的朋友们请进

  马丁不知道的是,他的朋友们其实是被派来试探他是否通敌的。 英戈尔不知道的是,爱丽德首先举报了她,然后诬告了她的女儿和女儿的朋友。 爱丽德不知道的是,马丁并不像她以为的那样信任她,他通过“朋友”而不是自己,去发展爱丽德做下线以便观察她。 爱丽德不知道的是,被蒙着头侮辱的那一天,马丁是审讯她的三个人之一。

  《清洗》读后感(二):关于清洗的几个问题

  《清洗》读后感(三):战争中的女人

  《清洗》,在读完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书名为什么起名成这个。它想代表抹掉着战争的血迹,还是女人手上染的鲜血。

  作者芬兰当红小说家和剧作家索菲•奥克萨宁,曾获得瑞典学院北欧奖,其著作《清洗》获得北欧理事会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本书主要以20世纪战乱的爱沙尼亚为背景,讲述老少两代人的悲惨遭遇,同时又充满着暴力、色情、虐待、恐惧以及背叛。从内容上,书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以战争的进程为线索,二战、切尔诺贝利事件、苏联解体一系列大事件促使大家庭的转变;另一条以爱丽德为核心,描绘了三个女人,姐姐英戈尔,以及姐姐的孙女莎拉的复杂情感。从结构上,采用时间转变的穿插方式,每看一章需要先看时间标题,将现实与回忆结合,揭开一段充满爱与背叛的故事。

  在残酷的战争中,女人是最弱者,她们没有强壮的身体来对抗,想要生活,有些只能陷入深渊,莎拉就是代表之一。她是帕夏等人暴力色情产业的受害者,关在一个小屋里,过着非人的生活,生病无人管,每天受着虐待,还有被要求待客。她从一位少女因为战乱、被骗沦落至此,支柱她的唯一信念就是外婆送她的那张照片,最终她的手染上了鲜血,也逃离了“组织”,能为她清洗这一切的正是爱丽德。

  爱丽德是书中的主人公,她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在战争中,她的智慧与勇敢使她活了下来,她被秘密带走审讯,遭到残忍的暴力,这一切她都忍了下来,为了汉斯与姐姐一家。为了不受歧视,清洗受过的刑罚,她嫁给了苏联党员马丁。从这一点上,她是天使,可是因为汉斯,她又是魔鬼。她为了这个男人,为了私欲,她背叛了英戈尔,使得她与女儿被抓流放,甚至假装英戈尔写信给汉斯,她多么渴望汉斯的爱。最终她也没有得到,爱不成,她将他毁灭。

  英戈尔,一位美丽的纯天使,从小受着父母的宠爱,并得到汉斯的爱情。在战争中的她虽然柔弱,但也坚强,非常信任妹妹爱丽德。她听从爱丽德的安排,挽救着汉斯的生命。在某个角度上,从英戈尔的身上看到了《飘》中媚兰的影子,像舒服的阳光,温暖而柔和,她很低调却内心坚韧,在战乱中支撑着身边的人。她的存在也是支撑汉斯存在的理由,汉斯成为反苏的森林军,一直被苏军通缉。英戈尔与爱丽德编造了谎言,建造了密室,使汉斯活了下来。三个女人,正好代表着三类战争中的女人,在风尘中坚持的活着,用智慧与勇敢活着,还有只能依照安排,坚定信念的活着。

  本书的风格与《飘》很相似,在战争背景下写出人物的变化,战争的变化与人物的结合力度刚刚好,读过之后会把战争与人物一起回忆,难得的佳作。

  《清洗》读后感(四):动荡敌不过执念,执念敌不过人性

  《赎罪》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很多时候蒙蔽我们双眼的不是假象,而是自己的执念。”在看索菲•奥克萨宁的《清洗》时,《赎罪》中的很多片段都会涌上心头,明明都有赤裸裸的历史绵延线,都有着不可告人的黑暗秘密与令人心碎的爱情,女主人公们心存执念,为此都在一定程度为自己赎罪,但显然《清洗》更沉重、更苦痛。

  《清洗》的作者索菲•奥克萨宁因为这本《清洗》一炮而红,获得了芬兰国家文学奖和鲁内贝格奖两个芬兰最重要的文学大奖,后来又席卷北欧理事会文学奖,法国的费米娜外国小说奖等等,在2009年还被《信使报》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成为芬兰最有潜力的年轻作家,备受瞩目。

  但身为芬兰人的索菲•奥克萨宁并不是纯粹的芬兰血统,她的父亲是芬兰人,母亲却是爱沙尼亚裔,而《清洗》正是以二十世纪纷乱的爱沙尼亚为背景,串联着二战后苏联对爱沙尼亚的吞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苏联解体等世界重大历史事件,无名而年迈的爱丽德与年轻的莎拉不期而遇,于是曾经的记忆开始呼啸,随着身份与秘密的揭穿,女人和女孩二者的过往与现在交叠重合在一起,一段充满了恐惧、背叛与黑暗的家族故事流淌开来……

  整个故事的前半部分可以说和伊恩•麦卡沃伊的成长小说《赎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妹妹介入了姐姐的爱情,同样是罪恶之上开不出美好的花,同样是多年以后回忆起这一切,侧重点却不尽相同,正如《赎罪》的主题在于成长中缓慢赎罪,《清洗》的主题也正如它的名字,当1940年苏维埃红军占领爱沙尼亚之后,对“反苏分子”乃至本地居民的进行可怕的“清洗”,可“清洗”的并非只是人的存在,“清洗”了更多的是动荡之余、躲在暗处敏感而恐惧的心。东欧的这块土地在二战时也是备受欺凌,苏维埃红军并非如中国读者想象得那般英勇无畏,《战长沙》中曾经说过:“战争对于任何民族、任何个人而言,都是一场灭顶之灾,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看得出来,奥克萨宁在尽量还原那种感觉,她并不避讳强奸、折磨乃至谋杀的场面描写,也不避讳那种在战乱年代才会有的一种若隐若现的危机感,赤裸裸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而正是这些纷乱的不确定,与内心的执着与记忆的坚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苏分子”汉斯停留在爱丽德姐姐英格尔身上温存的目光,英格尔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远走他乡的背影,爱丽德出于对姐夫不为人知的爱而将其藏于密室,其间有那么多的间谍试图了解其真相,却都徒劳无功……这些微小的瞬间与坚持都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格外珍贵,我们庆幸那一闪而过的人性未曾泯灭,可在索菲的笔下,这样的人性依然存在着无法弥补的漏洞:爱丽德、姐姐英格尔、汉斯三角爱情而引发的嫉妒,爱丽德因为汉斯依然情寄姐姐的绝望……似乎正是因为情感与人性埋藏得太久,以至于它们被拾得的时候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在潜意识中控制了每一个人,时代所给予人的伤痛与犯下的过错,也因此似乎永无偿还的可能,注定只能在悲剧中无望地飘摇。

  在第一部分前言保罗埃里克曾说过:“只要知晓问题所在,我们就可以得到它的答案。”可是我们真的能够因此得到答案吗?或者说得到答案又有什么意义?动荡敌不过执念,可执念敌不过人性。也许每个人的人生都注定是要带着爱与罪,孤独地前行,在犯错与赎罪间徘徊,但正如《赎罪》中所说:“缘分未尽,我会回去,回去找你,爱你,娶你,然后挺起胸膛生活。”过往终究会过去,我们依旧要挺起胸膛,重新生活。

  《清洗》读后感(五):有些伤痛,是时间永远无法肃清的

  战争留下的伤痛,向来是文学作品青睐的主题。当一个所谓强国将自己的铁蹄伸向其他弱小国家时,人民的噩梦便降临了。自1940年苏联占领爱沙尼亚以来,直到1991年爱沙尼亚宣布独立,这段被侵占的历史对于爱沙尼亚人民来说,毫无疑问是不堪回首的灾难。芬兰女作家索菲•奥克萨宁的小说《清洗》,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苏联统治下的爱沙尼亚这片原本宁静怡人的土地上,充满了悲伤、惨痛、残暴而又炽烈如火的故事。

  《清洗》是奥克萨宁的第三本小说,自2008年出版以来在芬兰和北欧地区屡获大奖,其实2007年时,同名舞台剧就在芬兰国家戏剧院上演过,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小说的形式也正如舞台剧的表现手法一样,戏剧冲突一幕一幕上演,虽打乱了时间顺序,却因此增添了悬疑的色彩,使整个故事的可读性大大提升。

  故事的首幕发生在1992年解放后的爱沙尼亚乡村,那里是女主人公爱丽德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这栋村屋见证了爱丽德的一生的爱恨情仇,老少两代女性的命运也在此地产生了交集。当年迈的爱丽德在那个普通的清晨救助了一个误闯庭院的可怜女孩时,她并没有想到女孩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两个流氓的闯入,爱丽德赫然发现,遭遇迫害的女孩莎拉是从自己过去的历史中走来的,莎拉珍藏的一张照片揭开了一段也许是爱丽德此生都不愿再回忆的沉痛往事。

  二十世纪以来发生在东欧的很多历史事件被融入到小说中。与同样将历史与虚构结合在一起的巨著《巨人的陨落》不同的是,《清洗》的历史格局虽没有前者宏大,但对身处历史洪流中女性命运的审视更为细致和深入,成功塑造了几个根植于战争背景下,饱经生活沧桑与心灵折磨的女性形象。生于芬兰的奥克萨宁,爸爸是芬兰人,母亲是爱沙尼亚人,她小时候常去在爱沙尼亚集体农庄的外婆家过暑假,因此得以感同身受的了解在苏联控制下,当地人的生活境况。

  描写情感,女性作家往往比男性作家细腻得多。在奥克萨宁的笔下,爱丽德对汉斯的一见钟情,真是明媚到似乎文字都谱出了甜美的乐章,而姐姐英戈尔和汉斯的恩爱,又像一把明晃晃的刀子,直插入她的心脏,这些嫉妒、不甘心,渐渐转化为对姐姐和外甥女琳达的恨意。俄国人占领村庄后,曾加入爱沙尼亚游击队“森林兄弟”的汉斯成为清洗对象,英戈尔和爱丽德伪装了汉斯的死亡,因此遭到了当局惨无人道的审讯。为求自保,爱丽德嫁给苏维埃党员马丁,违心加入了他们迫害革命者的行列。英戈尔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后,爱丽德鸠占鹊巢的喜悦、对自己和汉斯的未来的憧憬、故意不给马丁的菜里加碘,甚至绝望到把汉斯封在暗室中,这些透露着赤裸裸的恶毒的行为,我们看了非但不会觉得讨厌她,反倒生出一股深切的同情:爱丽德并不清白,可是,在那个年代,又有谁能够完全置身事外呢?爱丽德从来就不是姐姐那样传统意义上的贤惠女性,但她的血液中一直涌动着生存下去的勇气,遇事沉着机智。然而,正因为她的机警与清醒,日后必然要承受更多来自内心深处的悔恨与恐惧。

  汉斯长期不见天日的生活正是象征了在苏联的侵略下,犹如困兽的爱沙尼亚人民的苦难。他就像《飘》中的卫希礼,是一个活在理想信念中的与现实脱节的人,总是寄希望于不知何时会来的西方人。即便在后来那些看似和平的时期,秘密组织依然在活动,人们惶惶不可终日,以致于爱丽德能从他们的眼神中迅速分辩出自己的同类来。食物配给不足,民不聊生,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食品店里爬满了苍蝇的香肠,小说开篇就提到的爱丽德对苍蝇的反感,同时还有她那不停颤抖的双手。可见,半个世纪过去了,时间也无法肃清那段令人作呕的历史造成的伤痛。

  奥克萨宁用精巧的情节设置,将莎拉带到了爱丽德身边,也借此揭露了另一大社会现实——色情行业泛滥。妈妈一直沉默寡言,外婆始终牵挂着爱沙尼亚的北斗星,莎拉代替她们来到爱沙尼亚寻根。爱丽德觉得,与疏远的女儿塔尔维相比,小小年纪饱经苦难后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真的莎拉同自己更有一种亲近感,她就像是年轻时的自己。

  正如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在《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中所写:“爱,是持续瞬间的永恒,恨,是仿佛永存的瞬间”,爱恨之间,一生已过,大概说的正是爱丽德这样的女子吧。曾经的沉痛与苦难,也许等到生命终结之时,才会被洗涤干净。

  《清洗》读后感(六):大时代裹挟下的蝼蚁悲欢

  1922年,苏联解体,爱沙尼亚人民欢庆俄国人离开,但年迈的爱丽德蜗居僻乡。深居简出的日子被一个落魄狼狈地闯进爱丽德院子的女孩莎拉打破。在莎拉提供的一张照片中,莎拉的身世之谜和爱丽德的回忆渐渐明朗。两个女人的过往今昔交错层叠,牵引出一段令人颤栗的家族往事。

  五十多年前,少女爱丽德对爱沙尼亚爱国青年汉斯一见钟情,可汉斯满心满眼只有爱丽德的姐姐英戈尔。汉斯和英戈尔的爱情折磨着爱丽德,她对姐姐的怨气和妒意日益增长,对汉斯的占有欲也越发强烈。1944年,汉斯当了德军的逃兵,躲在家中,却背负“反苏分子”的罪名被追杀。

  为了保全汉斯,爱丽德安排他住在密室中,却引起了市政部门的怀疑。为了逼出姐妹口中关于汉斯的信息,市政多次审讯爱丽德,甚至一个夜晚,在逼仄的地下室里对她施以虐行——“地下室之夜”成了爱丽德终生难以甩脱的阴影。

  莎拉的照片上,爱丽德和英戈尔都还年少。英戈尔把与妹妹的合照送给莎拉——莎拉正是英戈尔的孙女。莎拉被诱拐做妓女,虎口逃生后凭着照片投奔了爱丽德,于是有了小说开头那个在爱丽德院子里浑身发臭、落魄不堪的女孩,有了三代人政治浪潮下的身世沉浮。

  《清洗》还塑造了一个狂热到近乎荒谬的苏共党员,爱丽德的丈夫马丁。他读党报会激动到双眼通红,会用颤抖的语调高声诵读去年的钢产量,对报纸上的一切数据深信不疑。马丁给女儿讲的睡前故事不带一丝爱沙尼亚气息,通篇充斥着苏联色彩。马丁根本不在乎女儿分不清车前草和麦苗,却为女儿“愿意为列宁同志生个孩子”而骄傲。

  年迈的爱丽德在整理旧物时,从马丁的烟草袋中翻出了姐姐英戈尔的胸针。这枚胸针在“地下室夜晚”后便不知所踪,可现在却出现在马丁的遗物中。她一直认定马丁没有参与“地下室之夜”的虐行,所以才能接受马丁成为自己的丈夫;可现在这枚胸针分明昭示着马丁和“地下室之夜”的关联。

  爱丽德自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马丁并非她深信的那样毫无怀疑的爱着她。马丁一直是苏共安插在农庄、协助抓捕“叛国者”的“特工X”;马丁帮她找到税务稽查员工作,只是想利用她收税时进入村民家的职务之便,肃查反苏力量;在“地下室之夜”,她被施暴时头上套着一条麻袋,马丁正是三个施暴者之一,参与了她全程审讯。

  爱丽德的姐夫,汉斯,是个反俄的爱沙尼亚爱国青年。爱丽德在努力讨好汉斯,渴望自己在汉斯身上投注的温情能换回汉斯的爱。她努力活成英戈尔第二:复制姐姐用木炭刷牙的生活习惯,盘起姐姐的发型,希望汉斯在她身上看到英格尔的影子,从而把对姐姐的爱意转移到自己身上。

  汉斯的日记穿插在叙事中,让我们知道爱丽德从未了解的事,比如她的花招全被汉斯看透;比如她的所谓“温存”让他想“啐她一脸”;她模仿姐姐的口吻给汉斯写的假信件全被拆穿;她为汉斯补袜子,汉斯却暗暗鄙夷她“对手艺活一窍不通”。汉斯一直在践踏爱丽德的付出。

  爱丽德和莎拉都对服装异常敏感:爱丽德一直有穿两套内衣的习惯,莎拉烧掉自己光鲜时髦的“西式裙装”,执意换上爱丽德做农活时穿的脏汗裤。

  或许是她们对于过去创伤的自我麻醉:“地下室之夜”不堪回首的羞辱无法抹去,爱丽德便穿两套内衣,似乎两套内衣就结实到无法撕去;莎拉看着昂贵的衣裙在壁炉里燃烧,骗自己过往的屈辱就像这被火苗吞噬的华丽衣物一样,消逝的干干净净。

  苏联时期,黑色伏尔加从未出售,仅是政府官员配置,因此成了政府的暗称。

  黑色伏尔加汽车的梦魇一直缠绕着莎拉。她听说邻居女孩被这种汽车撞死后讨不出个说法;她儿时曾在过马路时差点被一辆黑色伏尔加撞死,所幸只是擦伤了大拇指;一向少言寡语、面无表情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后警告她“不管你在哪见到这种车,赶紧逃回家!”。母亲每天半夜都会躲在窗帘后面张望是否有黑色伏尔加停在她家门前。把莎拉拐去做妓女的童年好友,也乘着一辆黑色伏尔加。

  直到现在,俄罗斯还流行着从克格勃红色恐怖历史引申出的“黑色伏尔加”传说:黑色伏尔加“每天晚上在街上转来转去,跟踪年轻的女孩子,停在她们身边。之后,这些女孩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一本《清洗》,跨越了苏联60年的历史。用舞台剧换幕的方式,描绘从斯大林的“大清洗”,到赫鲁晓夫“平反”,再到戈尔巴乔夫任期内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及最终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旗的永远降落的纷乱爱沙尼亚。宏大的政治浪潮将祖孙三代裹挟,她们自以为清醒的打着算盘,谁都不曾想到异化、虐行、恐惧和背叛从未离场。

  《清洗》读后感(七):“坏人”是如何炼成的

  1.

  这是一本可以列在我的年度图书top10之列的书,讲述的是东欧历史,涉及二战、切尔诺贝利事件、苏联解体、东欧色情产业发展等历史重大事件,内核非常严肃,表述却很“通俗”,有狗血言情,有悬疑,有谋杀、折磨、虐恋等等元素,像类型小说一样“好看”。

  这本书的雏形是同名舞台剧,后来由作者本人操刀创作成小说,迅速成为头号畅销书,获得无数荣誉。作者奥克萨宁凭借此书,成为最年轻的瑞典学院北欧文学奖获奖者,此奖项有“小诺奖”之称。

  故事的叙述方式非常精巧,有点像导演把一部影片按时间线拍完,又把影片的胶片剪碎,再不按照时间线拼接。节奏明快,叙述充满舞蹈般的跳跃感,结构极为精巧,只有看完最后一页书,才会恍然大悟。

  书中主要场景在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这个国家说起来算是劫难重重,从12-13世纪形成之后,基本上就一直是被别人统治着。到了1918年,才摆脱沙皇俄国,成立了爱沙尼亚共和国。

  但是好日子没过多长,又被德国占领了。但是苏俄也对这里宣布了主权。

  也就是说,一件东西,两个人都说,那是我的,那是我的!

  他们除了说,除了吵,还要打架……爱沙尼亚人民的生活,那简直就是在水深火热之中呀(知道为啥全世界的殖民地都没挨过太长时间了吧)。

  题外话,如果想看轻松一点的文学作品,我推荐亦舒的《蓉岛之春》,就是讲殖民地人民如何争取主权的故事。这是师太后期的成熟之作,相当动人。真的,一说到亦舒就提《喜宝》《圆舞》之类的,基本可以判断ta没读过亦舒,或者只是跟风读了几本早期“代表作”。

  说回爱沙尼亚,1940年的时候,终于成立了“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听起来很美对不对,终于有主权了,还有大靠山了。但是各位宝宝们,请想一想,那是1940年啊!二战期间,苏联自己都牺牲了三千万人来保卫家国呢,这个像后娘养的孩子的爱沙尼亚,基本上还是延续了过去那种“任人宰割”的状态。

  二战后,苏联对爱沙泥亚基本上讲,就算是吞并了吧。

  然后一直到1991年,爱沙尼亚才真正独立。那一年,苏联解体。

  2.

  《清洗》的故事发生在1920-1992年之间。内容涉及三代人。

  爱沙尼亚农民塔姆家有两个姐妹,姐姐英戈尔与妹妹爱丽德,生于1920年代。

  故事最开始颇有几分狗血色彩,妹妹爱上了姐姐的男朋友汉斯,这男朋友最后还成了姐夫。汉斯的政治倾向很明显,喜欢德国人,还在家里接待德国士兵,甚至想把爱慕自己的妻妹介绍给德国士兵当老婆。

  但是苏维埃红军占领爱沙尼亚后,汉斯就是“反苏分子”了,为了活下来,开始“逃亡”。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汉斯同志了,你说你一个农民,好好种地养牛挤牛奶,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好吗?掺和什么政治活动啊。

  但是,古话说得好,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有些事,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再说,自己的好恶,自己想做什么事,总不能都让别人说了算吧?

  反正汉斯就是不敢在家附近露面了,但他也没跑到哪里去,而是依然躲在家里。说起来,塔姆家两姐妹超牛的,他们把汉斯藏在家中秘室里,晚上把他放出来跟大家一起吃饭什么的,白天再锁回去,对外一点风都没露出来。

  但是当时的苏维埃政府多厉害啊,整天派人来调查,还单独审讯英戈尔和爱丽德,严刑逼供,想让他们把汉斯的下落说出来。

  姐姐英戈尔肯定不说,妹妹爱丽德因为深爱着姐夫,也不说。

  很不幸的是,妹妹被爱沙尼亚苏维埃共同国的特工“看上了”。他们大概觉得她年轻,意志薄弱,所以集中力量对这个连恋爱也没有谈过的小姑娘进行了“严酷”的审讯。在这部分作者比较仁慈,没有特别强调这段过程,但是爱丽德每次接受审讯之后,都被吓得话也说不出,还把裤袜都丢失了。审讯员的原话是,要让她每次跟丈夫在一起的时候都会想起审讯。

  爱丽德是个外柔内刚的姑娘,她在遭受审讯之后,就决定要给自己找个“靠山”。

  巧施妙计之后,爱丽德嫁了一个,用我们的话来说,根红苗壮的男人,一下子成了革命人员家属,再也不会受到怀疑和审讯了。

  可是姐姐英戈尔就没这么幸运了,她打死也不承认知道丈夫下落,于是组织上决定,要她带着女儿到西伯利亚去。

  就是流放。

  跟苏轼被流放到岭南一样。

  岭南虽然天热,到处瘴气,好歹暖和吧。西伯利亚常年平均温度都在零下30度以下,简直不适合人类居住。

  姐姐带女儿走了,姐夫汉斯还在秘室里躲着呢。爱丽德想办法撺掇丈夫帮忙,把姐姐的小屋接收下来,代替姐姐“照顾”姐夫汉斯。

  少女时期的爱恋一直延续到现在,可想而知爱丽德是有多“爱”汉斯。但是人家汉斯不爱她呀,也不想被她关着,而是想着去西伯利亚找妻女。

  爱丽德发现自己所有的牺牲都是没有意义的,一怒之下,把汉斯藏身的秘室的通气孔给堵上了。

  3.

  这部分的确是比较唏嘘的。

  如果时间能一直停留在姐妹俩人遇到汉斯的时候,那爱丽德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来实施“抢夺”姐夫,甚至是独占姐夫的计划。

  她最多也就是躲在暗处,阴搓搓地生闷气,然后YY一下汉斯而已。

  更加令人唏嘘的是,爱丽德做完这件事情后,内心就被恐惧、难过、绝望、羞愧等等情绪充溢了。她不仅背叛了姐姐姐夫,还背叛了自己的丈夫(即使这个丈夫跟她在一起也是别有用心)。后来,被流放的人陆续回家的时候,爱丽德还想法设法让姐姐和姐姐的女儿去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

  反正就是永远回不了家乡。

  爱丽德因为恐惧,才去找来一个“靠山”结婚,但这个举动,却让她成为有能力去迫害别人的人,给别人带来恐惧的人。

  坏人并不是天生的。

  或许有些人内心生来阴暗,但如果没有土壤,邪恶的种子不可能发芽,更不可能开花结果。

  当然,爱丽德成为这样的人,不仅仅是有丈夫这一个靠山的原因,还有当时苏联吞并爱沙尼亚后,一系列为维护统治的措施使然,密探、告密,不知道相识多年的人是朋友还是敌人,甚至判断不出自己的父母兄弟是不是心怀异议,彼此怀疑,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父子反目,夫妻成仇。

  被无边无际、难以逃脱的恐惧包围,求生的本能会让每个人产生异化。

  只有异化,才能幸存。

  不异化,大概只能像老舍傅雷一样,要么投了太平湖,要么自缢。

  4.

  记得,狮城国际大专辩论会有一场经典辩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最后“人性本恶”的反方获胜,据说是正方没有完美解释一个问题:如果说人性本善,那么善花为什么会结出恶果?

  或许,善花之所以结出恶果,是土壤,水分,肥料,光源,环境等多方面原素的共同影响结果。

  就像《清洗》这本书里的爱丽德。

  如果没有经历过的苦难让爱丽德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如果没有残酷的审讯让爱丽德隐入极度恐惧之中,她或许只是一个终生仰望完美姐姐,爱慕完美姐夫的女子。她或许也会结婚生子,或许永远忘不了那个一见终情的姐夫,垂暮之年想起来,还怀着深深遗憾。

  可是一系列磨难,让爱丽德成为了“坏人”爱丽德。

  人性的多维度,可见一斑。

  阅读《清洗》的过程中,我看到塔姆家两姐妹被偷走生活和幸福,虽然幸存下来,却发现取代旧日恐吓和欺骗的,不过是新的恐吓和欺骗时,那种心中的触动难以用文字表达。

  我常常怀疑人生的意义,哲学和宗教好像也不能解答我的问题(当然更可能是我理解的浅),但是我往往能在喜欢的文学作品里,窥到一点点跟人生意义相关的东西,我想,这也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之一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清洗读后感精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