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梦二画集·春之卷》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发表文章就可以赚钱!

《梦二画集·春之卷》的读后感大全

2021-05-02 01:47: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209

《梦二画集·春之卷》的读后感大全

  《梦二画集·春之卷》是一本由[日]竹久梦二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梦二画集·春之卷》读后感(一):别看我现在这样,以前可是读诗的呢。

  两 年 之 后

  她说:“别看我现在这样,早前也是读诗的呢!”

  笑容盛满落寞。

  《梦二画集·春之卷》读后感(二):美梦~

  风格独特的画作、意蕴深远的小诗~

  “竹久梦二笔下的女性形象不是单纯的美人图,而是与现实生活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风俗画。他善于挖掘人物内心深处隐藏的细腻感情,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基于他敏锐的观察力,更是他作为感性诗人的素质体现。”

  无论是作为明治到大正初期的风俗画家,还是作为情调画家,梦二都是相当卓越的。他的画不仅感染了少女,也感染了青少年,乃至上了年纪的男人……我少年时代的理想,总是同梦二联系在一起。——川端康成

  《梦二画集·春之卷》读后感(三):事了拂衣去——《梦二画集》编辑手记

  在出版这套书的过程中,每每遇到难处、遇到感动处,我都激动地想,我要把这记录下来留个纪念,我要把那记录下来跟读者分享,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总之,我要表达!但是,当实体书真真实实地摆在我的面前时,忽然什么都不想说,什么都不想写了。一种悲欣交集的情绪扩散到全身,既然书已经呈现出来了,那么这中间所有的曲折、所有的细节、所有的辛苦,难道不是已经包含在里面了吗?所有的一切难道不都是值得的吗?读者看到书的形式、书的内容时,难道不是能够体会我们所有的诚意吗?“尽在不言中”,到此时方深刻理解此句真意。

  憋了半个月,我开始艰难地回忆跟这本书有关的一些碎片,就让这些碎片折射一下这套书的诞生吧。

  《梦二画集·春之卷》读后感(四):诗遇上画

  很难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和评价这本画集。

  它不同于现今很多书诞生的过程——编,写,照,画,充满刻意。

  没有宏大的场面叙事,没有牛x的伟大人物,没有深刻的时代主题,它看上去只是梦二偶然的有感而发和琐碎的生活杂记。

  它看似无用。

  然而,它的伟大就在于,绝不墨守成规。

  以至于,从第一张画开始,就让人欲罢不能。

  《梦二画集·春之卷》读后感(五):无

  无意中点开了这本书,因为记忆中隐约有竹久梦二这个名字的印象,看着看着,便想起来,曾经买书的时候赠送过一个本子,本子的封面是竹久梦二的画,忘记了这个本子在何处,记得封面是一个日式女子的背影。

  这样一别,也许就再没有了相见之期。

  婴儿躺在摇篮里,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分出了枝杈。让她吃惊的是,枝杈的顶端又分出了许多小枝。这小枝的尖端,竟生出了嫩红的骨。

  就这样,摇篮摇走了一年的光阴。

  人们告诉她,那些奇怪的枝杈是手和脚,小枝是指头,而嫩红的骨是指甲。然而,这并没有解开她对生命存在的疑惑。后来,她离开摇篮,去了学校。老师为她解说人体的构造,却并没有解开她对生命产生的好奇。礼拜天,她去了教堂,牧师告诉她,一切都是神谕,然而这并没有解开她对生命消亡的思虑。

  不久,她嫁为人妻。现在她已不再思考关于手的问题。

  后来,她成为人母。已经忘记了关于脚的事情。

  《梦二画集·春之卷》读后感(六):竹久梦二 的诗与画

  评价甚少的一本书 对诗人和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上有迷恋之感。梦二的春之卷 以日常写生画作为主。偶遇的每一段值得记录的琐碎 在其人生轨迹上留下印记 并将其纪录 配以诗句 或者干脆留白。

  梦二的画作略显仓促。对书画研究甚少 也不予以评判。

  可他这样写“如果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事情,也就不必非做不可了。”不是读书 也非沉思 只在窗前坐着就好。如今这样的诗意早已被娱乐化替代。

  “想要永远单纯”这又未曾不是世人一直以来的期愿呢。

  “请忘记吧,只当是一个长长的梦”大抵是心碎的少女能体味的最后一丝决绝。

  “这世间的坟墓 被你拥入怀中”

  “发烧时,连梦呓也在呼喊。我牵念的人,就在那扇窗外……给我自由。如若不然,便让我死去。”

  “你哀哀出嫁,出嫁的也只有一副形骸”

  “竟听不见吗?我这颗心的搏动。以手捧心,任血液突突的涌动声,破窗而出,乘着松风,到达你身旁。你可听得见吗?啊,你听得见吧,这样的,我这样的思念。”

  她说:“别看我现在这样 早前也是读诗的呢!”

  细腻是竹久梦二给的。

  《梦二画集·春之卷》读后感(七):无用日常的无用美学

  

在春天看完了春之卷

等到夏天在看夏之卷

四本看完

一年就过去了。

这本画集,整体氛围很悠闲,揉着浅淡的哀愁。有几张我觉得是有什么隐喻。但是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制止继续深想。有些书,你沉浸在这个氛围就可以了。跟着画者无聊,跟着他虚度,跟着他抒发浅浅的无用的伤春悲秋。如果想的着了魔反而是大不敬。我就这么闲庭信步一般一章一章的翻。我很喜欢书里这种时代感。书里提到的地点我差不多都去过,和现在委实不同。穿着和服的男男女女,用着新式的电车,打着洋伞,总让我觉得奇异和惊喜。我常常也想尝试大正和风。很为这种新时代的风裹住旧时代的优雅着迷。我觉得是融合的特别好的例子。看画风应该是比大正和风稍微在早一丢丢的年代。这些或卧或立的和服女子真的绝美。作者真的很会画女人。而且我看到一半一直以为作者是女性,他这些小情绪实在太柔软了,视角也非常女性化。可能这就是艺术家吧。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这种纤细的美感。是我唐突了,艺术的世界,分什么男女呢?

期盼着夏天到来,看夏之卷咯~

  《梦二画集·春之卷》读后感(八):《梦二画集·春之卷》 [日]竹久梦二

  原来是看画呀!电子版尽是看诗。以诗为画或是以画为诗。

  来自简介,日本著名画家竹久梦二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爱”与“美”是他的诗画核心,其中,对丰子恺影响很大的《同级生》这幅画,在本书中首次出现。

  她说:“别看我现在这样,早前也是读诗的呢!”笑容盛满落寞。

  我逃了学,躺在运动场的嫩草地上,眺望与早稻田相接的目自一带的高原,心思也随着幽蓝天空中浮动的白云飘荡,不知所往。

  波斯菊大朵盛放,有女子纤细的笔体,写着“房屋出租”的字样。

  窗口空空,再不见了那妇人的身影。

  一切都是虚无,我倚墙静思人生。

  隔墙却飘来了春天、风叶、花香、鸟语。

  你突然靠近,我竟忘了嗅闻百合的幽幽花香,只顾痴望你胸前衣带飘舞的模样。

  那朵花就是这朵花。

  幽幽心事,说给山贼和木曾路的月。

  灿烂的秋月,是淡黄的颜色。春日的画,盗花人作模特。

  花瓣落下,绘出了衣裳的纹样。

  草叶花瓣上,露珠摇摇欲坠,蔷薇花纤巧柔嫩,触手可破,晨风中的百合摇曳生姿。感受着这一切时的快乐,又有谁能够体会呢。我甚至听得见虫儿被风惊起,振翅而飞时发出的轻微声响。

  社会告诫我们成为有用的人。我们却只求真,求美。

  《梦二画集·春之卷》读后感(九):一本百年前就出现的熔化东西洋画法于一炉的画集

  在中国的漫画家中,丰子恺无疑属于顶尖级的,其在中国漫画界的名气之大,影响之深远,几乎无出其右者。如果追溯对于丰子恺影响最大的画家,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竹久梦二先生。1921年,丰子恺先生怀揣着画家梦到日本东京学艺,本来走的是西洋画的路子,直到他看到竹久梦二的书,改变他后来的艺术道路。丰子恺先生后来在《绘画与文学》中曾经这样深情地回忆:回想过去的所见的绘画,给我印象最深而使我不能忘怀的,是一种小小的毛笔画。记得二十余岁时,我在东京的旧书摊上碰到一册《梦二画集•春之卷》。随手拿起来,从尾至首倒翻过去,看见里面都是寥寥数笔的毛笔sketch。

  丰子恺先生看到的《梦二画集•春之卷》当然是日文版的,日本初版书离现在已经超过一百年了,时间实在是太久远了。《梦二画集•春之卷》是竹久梦二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由于种种种种原因,这本书的中文译本一直没有出版。这次现代出版社推出的这个《梦二画集•春之卷》是日本版出版一百多年来的第一个中文版本,价值不同凡响。为了让现代读者能更好地体会竹久梦二的画风与文风,这个中文译本以初版本为底本,仍用原版封面,依据原版尺寸与顺序排版,可谓是用心良苦。

  竹久梦二先生笔下有不少女性的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不是单纯的美人图,而是与现实生活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风俗画。他的画是深入普通人的生活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竹久梦二先生善于挖掘人物内心深处隐藏的细腻感情,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基于他敏锐的观察力,更是他作为感性诗人的素质体现。他的不少图配上了富有诗意的词句,使得他的图更富有表现力和深意。他笔下的美女体态优雅、婀娜多姿,洋溢着一种朦胧的美,表现出无尽的乡愁和漂泊的人生感,让人回味无穷。

  丰子恺先生曾经这样评价竹久梦二的画风:“熔化东西洋画法于一炉。其构图是西洋的,画趣是东洋的。其形体是西洋的,其笔法是东洋的。自来总合东西洋画法,无如梦二先生之调和者。”评价之高溢于言表。这样一本百年前就出现的熔化东西洋画法于一炉的画集当然读者不容错过。

  《梦二画集·春之卷》读后感(十):那些梦二式美女的美丽与哀愁

  文/友竹

  翻看《梦二画集•春之卷》之前,从没见过哪一个男子能对女人的摹绘和描写达到如此细腻动人的程度。他那诗画合一的创作方式让人在看画的同时,更对其文字玩味不已。

  《末班车》里孤身一人等待的女子落寞状态一览无遗。男子独自吟唱道:你突然靠近,我竟忘了嗅闻百合的幽幽花香,只顾痴望你胸前衣带飘舞的模样 女子乐享今宵,男人幻想明晚 牵你青筋分明的手,翻过围墙,穿越荆棘 你说想我,又有何用,我只是一个人旅人……绝情的旅人啊,你可知你的离开和从不说出口的爱恋,对她造成了怎样的伤痛?

  《该去哪里呢》还是描绘了一个看不见表情的女子,她看似安静地坐在行李箱边,心里却在波涛翻滚吧:每一辆列车都有开出去的方向,而我到底该去哪里呢,或者我能去哪里呢?不如再回到自己那个所谓的家?可是,就此回去的话能得到安心和快乐的生活吗?大概自古以来,所有女子迷茫的心都是一样的。令人心安处即是家,可是世界那么大,到底何处能令她感到心安呢?这真是个巨大的难题。

  《盼君来》写了一位女子的背影,她望着窗外成排的大雁向远方飞去,想着迟迟未归的心上人。年轻而美丽的她还要像这样痴痴守候多久?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能够想象她保持这个动作和状态很久了。女子的千言万语、千万思绪就此化作梦二笔下一个苍凉又无奈的动作,定格在了画面中。为何陷入爱情的女子看起来总是那么忧伤和彷徨?梦二一定深深思考过这个问题,不然他不会写出下面的句子。

  “婴儿躺在摇篮里,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分出了枝杈。让她吃惊的是,枝杈的顶端又分出了许多小枝。这小枝的尖端,竟生出了嫩红的骨。就这样,摇篮摇走了一年的光阴。人们告诉她,那些奇怪的枝杈是手和脚,小枝是指头,而嫩红的骨是指甲。然而,这并没有解开她对生命的疑惑……然而这并没有解开她对生命消亡的思虑”。看来,少女时代的她还是对生命的本质这个问题很关心的,至少她曾经在学校、在教堂积极探索过答案。

  然而,接下来呢?梦二写道:“不久,她嫁为人妻。现在她已不再思考关于手的问题。后来,她成为人母。已经忘记了关于脚的事情。”看到这里,忽然涌起一阵悲哀:这是为什么?难道嫁为人妻,把自己的手放到一个男人的手里握过,她的手就失去了自由活动和创造的功能?成为人母之后的她就只能守住孩子,脚都不能动了么?

  我们知道,事实上不应该这样,每个女人都应该具有作为独立个体行动和享受人生的自由。但是很不幸,梦二的画和文字很精准地概括了绝大部分女人因为爱情、婚姻、生育而失去自我的一生。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发文赚钱-发表文章就有现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还没有用户发表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