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管仲 一箭相国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管仲 一箭相国读后感摘抄

2021-05-02 02:5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管仲 一箭相国读后感摘抄

  《管仲 一箭相国》是一本由方机动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管仲 一箭相国》读后感(一):这是中华文明史绕不过去的人

  

看书之前,对管仲的印象是“华夏第一相”和“管鲍之交”,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能站在孔子肩膀上的人,够厉害了吧,可又说不清他到底干了啥。史料中,记录其实不算多,一本《管子》也还可能是托名之作。这本书的前言很强大,把管仲里里外外理了一遍,看了之后心里豁然开朗,虽说有作者一家之言,但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故事也写得很好看,管仲从落魄的“九败丈夫”一步一步走上齐国相位,人物真实可信。很期待后续的,想看管仲在相位上大展拳脚。

  《管仲 一箭相国》读后感(二):《管仲一箭相国》:用小说来完善一代名相管仲的传奇一生

  管仲作为中国第一代名相,一直被后世奉为楷模,是所有名臣效仿的对象。关于他的故事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也仅仅限于这一认识。在管仲这一生中,两个人对他影响最深,可以说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管仲。一为鲍叔牙,管鲍之交被后世传为美谈;一为齐桓公,不计前嫌,对管仲委以重用,不但成就了管仲一代名相的名声,也让自己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关于管仲故事的大体框架,但我们了解的也就是这干巴巴的史实,除了增加了他们的名声之外,我们对于管仲的具体生活情况还是缺乏实际意义的内容。作家方机动用小说之言来填充这一空白。他以管仲的故事为原型,以管鲍之交和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为篮本,对于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扩充,写就了历史小说《管仲一箭相国》,让我们在管仲的故事之中,走进那段历史,走进管仲的生活,也走进作者的想象世界。

  历史小说讲究三分真实,七分想象,在这本小说中,也一定是遵循的这样的写法的,毕竟关于管仲的丰功伟绩,历史都是有明确记载的,这是无法改变的部分。但是其中的细节确是可以任由小说家发散想象的。小说可以在历史基础上完善一个人物,使它更贴近现实,更贴近生活的本真。虽然这不是历史上那个真实的管仲,但却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管仲,再也不是那个孤零零的名字。

  小说中,管仲一开始就被作者塑造成一个武功高手,三箭而退来犯之敌救下鲍叔牙一众,做好事不留名,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管鲍的第一次相遇,在这个作者想象的事件之中,也给管鲍之交后面所有的非正常、不合理之处埋下伏笔,并做了合理解释,毕竟在历史上,管鲍之交一直都是鲍叔牙在帮助、举荐管仲,但在管仲未能成名之前,为什么鲍叔牙会如此的相信管仲,这是千古之谜。

  在后面的故事中,管仲就成了“九败大夫”。这一段管仲成名前的故事,看这个称呼就值得作者大书特书。”九败大夫”既增加了小说的传奇性,也体现了名人不出名之前的特立独行,同样在告诉读者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必将蒙尘,为管鲍之交埋好伏笔。三战三走、三市三辱、三仕三见逐于君,简单的说,就是管仲在成为齐桓公的丞相之前,无论打仗、做生意、做官都是很差的。

  最为悲惨的是,管仲在辅佐公子纠时,为了可以博得重用,对于逃亡中的公子小白射出了致命的一箭。虽然这一箭未能取了公子小白的性命,但也成了管仲改变命运的一箭,这被载入历史的一箭成就了管仲和齐桓公两位历史人物,这其中少不得鲍叔牙的帮助。我们都知道,公子小白后来成了齐桓公,而这一箭之仇,也在鲍叔牙的游说中,一笑泯恩仇,管仲还直接被封相,“九拜大夫”变成“一箭相国”。

  这本《管仲一箭相国》在此结束,后面的故事等待着作者深入的挖掘。毕竟方动机是准备用三部曲来讲述管仲的故事的。在历史发展到这里的时候,管仲得到了所有的信任和重用,但这之前管仲也没有表现出他所拥有的才能,他为什么能得到如此的信任,也是一个谜团。但管仲并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他为了的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这将在管仲后面的故事中讲到,我们期待着,管仲的第二部早日到来。

  《管仲 一箭相国》读后感(三):一本书看懂“管鲍之交”背后的故事

  

“管鲍之交”,是古人时常提到的一个典故,但现实中两人之间的交情真正能称得上是“管鲍之交”的,却少之又少。管仲与鲍叔牙,志向相同,兴趣相投,背景相似,因此,两人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互帮互助,即便各为其主,也没有忘记彼此;他们精诚协作,哪怕立场不同,也始终携手并进,最终联手襄助齐桓公开创了春秋霸业。

时至今日,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经过后人不断的加工演绎已经有许多版本。也许正应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老话,在小说《管仲 一箭相国》中,作者赋予管仲这个传奇神箭手前半生经历了比常人更多的磨难,甚至一再遭权贵诋毁、利用,被时人冠以“九败丈夫”的浑号,依然矢志不渝。虽家徒四壁,日不聊生,却从来不曾磨灭自己作为曾经钟鸣鼎食的齐国贵族后人那份高贵情操。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了与他有着相同身世,因家族经商而累积了一定财富的鲍叔牙。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小说亦如是。正史中似乎没有记载关于二人如何相识,只大略记录了管仲与鲍叔牙共同经商的趣事,每次管仲都是付出的成本最少,得到的利益最多,这就使得众人颇有微词,这时只有鲍叔牙为他辩护,说明他家贫,多拿一些也无可厚非。而每次管仲给鲍叔牙出主意,总是好心办坏事,鲍叔牙却从没因此怪罪他,反而一如既往地信任他。甚至在管仲因接连三次被罢官、带兵打仗时贪生怕死而遭人唾弃时,鲍叔牙依然替他开脱,认为他只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家有高堂白发才不得已留着自己的有用之躯以侍奉老母。种种迹象看来,所谓的“管鲍之交”似乎都只是鲍叔牙一味偏袒管仲,管仲的付出却并不与之对等。

然而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在《管仲 一箭相国》中,二人的相识始由鲍家商队遭到劫掠,管仲那神乎其神的救命三箭开始,但却直到六年之后才得以第一次见面。六年间鲍叔牙为了报答管仲救命之恩,给素未蒙面的管仲家里时不时送去给养,保其老母与家仆衣食无忧。此时的管仲虽只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却心怀远大,志在天下,但却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管卖枣、贩布、私募黄吕还是作为贵族公子的西席,抑或做宋国华督府上客卿期间被其设计,成为人人喊打的偷粟贼,休弃了对不敬婆婆且多年无出的妻子,管仲在做人的准则上始终未曾丧失自己的原则。

他尊老爱幼,看到幼子因家贫,无力给病重的母亲买红枣,会把自己正在兜售的枣子分给孩子,只为成全年少的孩子那份至孝的拳拳之心;他嫉恶如仇,从不因畏惧权势而与权贵同流合污。因此,他才会做出留书唾骂宋国华督是桃花国贼的举动,也没有按照对他礼遇有加的卫国公子朔的要求,利用自己射箭方面的专长去加害其两位兄长。尽管这两件足以影响其前半生,且结局都不甚理想,也因此管仲在宋国与卫国再无容身之处,只好按老母临终前的要求,远走齐国,去到那个父亲曾任大夫的福地。

关于管仲与齐桓公小白,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作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霸主,不管真实的历史还是本书中的小白,皆不可能是什么良善之辈。那么,对于当初一心辅佐公子纠与之夺位的宿敌管仲,小白会在鲍叔牙多次拒官的举动中被其感化,从而忘记当初管仲射向自己的“一箭之仇”吗?封侯拜相的背后,又影射了何种感人的故事?《诗经》中声名狼藉却艳若桃李的宣姜、文姜姐妹在作者笔下又会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当真实的历史遇到世俗的演绎,我们又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去正视这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呢?

  《管仲 一箭相国》读后感(四):“九败”而不失其志的管仲告诉你:拜拜吧,说我眼高手低的那些人

  

这本书适合每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不论你年纪轻轻、壮志未酬,还是中年已至、拖家带口,只要看完,就能唤起你那差一点就遗忘了的梦想、斗志和勇气,最不济,也可以假装被书中的豪情感动,大哭一场,聊以慰籍自己多年来的磨难和不顺心,或者羞耻于自己的碌碌无为“泯然于众人”。

我不是研究历史的,对于具体管仲做的每一件事,不能样样考据,真正撞击我心的,是管仲凌云的壮志,和不放弃的决心。

不要妄自菲薄,盲目听信“你就是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这个词啊,被大部分人都误读了,原意是标准高但实操能力差,后来大家普遍用起来,意思变成了“你想得太多,想得太美,净想些不切实际的事儿,根本这事儿就做不成”,或者“你就知道想,自己什么都不做。”

如果我指责爸妈地拖的不干净,结果我自己拖拖得更脏,爸妈固然可以说我“眼高手低”,用在这里是恰当的。但是,如果我说“我以后想做游戏主播,挣钱养活自己”,爸妈说“数学都考不好,还做游戏主播养活自己?眼高手低!”“玩游戏能养活自己吗?眼高手低!”这明显就是逻辑不通啊,明显这两个意思,是不应该用“眼高手低”的。

所以,如果你听到别人说你眼高手低,请首先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眼高手低,如果是不合理的责骂,请不要放在心上,更不要影响你的志向。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那更要警惕,不要用随口扯出的口头禅,扼杀孩子的梦想。

刚才那个说“眼高手低”的人,他们想说的是,你的想法不切实际,根本实现不了,那么按照他们的标准,管仲就是世界上最“眼高手低”的人。

他未出山就立下鸿鹄之志,历经“九败”不折其志,除了鲍叔牙,全世界的人都笑话他“眼高手低”,笑话他做什么事都做不成,一天到晚憧憬着他的治国之梦。

在这二十年里,他一直面临重击,他随时可以放弃,他像我们一样,也需要糊口,需要养老母,他也怀才不遇,我们每一个放弃自己梦想的借口,他也可以拿来当借口,但是他没有,但是我们有。

别人对我们的指责和不屑,有什么重要呢?有个很简单的逻辑在,说你“眼高手低”、“净瞎琢磨些没用”的人,不论是父母、老师还是七大姑八大姨,或者闺蜜、挚友,凭借自己的经历和见识,给你的梦想做判断,如果你相信了,你就注定一辈子不能超越他们的见识,也不会超越他们的成就。

人必有一使命,你知道你这一世的使命了吗

我每次给别人说到前面这个观点,惯常的反驳是“管仲千古只一人,怎么能拿他的经历套在我们身上呢?”管仲当然只有一个,但是你也只有一个呀,不是要每个人都去做相国,现在这个时代,也没有相国给你做了。

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找到自己的使命并去完成它的整个过程,是非常难的,看看管仲就知道了,多少次生死一线,多少次万人唾骂,可是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这个过程再艰难,也不会放弃。

那么,什么都不想,吃喝玩乐,做个行尸走肉不好吗?当然,如果你有办法维持生计,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方式。

这本书是给那些还有一点点想法的人看的,是给曾经有过梦想的人看的,是给想找到自己使命的人看的。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突然发现以前我其实没有完全懂这句话其中深意,所谓不拘小节,就是像管仲那样被人笑话“小事样样做不成”也无所谓的态度吗?不是,是管仲的眼里根本没有那些事情的态度。管仲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是为了天下苍生不处于乱世,能安家守业,在使命面前,小事统统不论。不只是被人诬陷是“小节”,连用心良苦不为世人所知在他这里都是“小节”,我甚至一度认为“强国制霸”怕也是他的“小节”。

不是追求目标实现,而是它已经存在

这句话看起来比较拗口,套在管仲身上,就是说,不是他很想有朝一日能成为名相,而是他从一开始知道,他就是那个能帮国君王霸天下的人。他在还没出相,甚至根本还没认识公子纠和小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尊王攘夷”的思想,而这也恰恰是整个春秋时期几个霸主一以贯之的治国方略。

不论你觉得你的使命是能帮助更多的人在画画中释放压力,还是在游戏中找到朋友,是让更多的人意识觉醒,还是让更多的人内心变得强大,(对,想成为小红书博主和想成为游戏主播,那不是使命,是完成使命的手段),不是单纯的把这些设成目标,而是知道自己已经在十年后、二十年后拥有了这些。

因为,如果你单纯的设定目标,接连蹦出的问题就是,我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呢,我能不能实现呢,什么时候能实现呢,潜意识里其实就在一遍一遍的给你说,我现在还没有,我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有,这不是个足够积极的暗示。

换个思路,你把十年后已经实现了的目标,描述成一个场景,你坐在自己的画室里,每天只要安排两节课就可以,都是成年人的,你甚至已经创造了心理舒缓绘画的一个门派,然后,只要把从今天到十年后的那一天之间的时间轴上,每一个场景都补上,就可以了。一切都会顺理成章的,自然而然的发生,走到那一天。

如果还能换个思路,时间是我们的错觉,并无必然因果,你既生活在今天,也生活在十年后的那一天,你看到的,就是你已经拥有的。

这个扯得远了,简单点说,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必然完成使命,相信自己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不屈服于世俗,不屈服于压力,一直向前。

不流于俗,不泯然于众,不唯唯诺诺,不碌碌无为,一直有志向,一直有梦想,即使饱受命运的摧残,也相信他都是为了你好,也相信他早已经安排了那一天,像管仲一样,九败不失其志,最终登临绝顶,王霸天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