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画》读后感1000字
《凶画》是一本由周浩晖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凶画》读后感(一):《死亡通知单》之前的周浩晖
《凶画》作为周浩晖第一本长篇小说,就获得了2005年网络BBS原创推理小说大赛第一名。这个时候的周浩晖还处于模仿阶段,恐怖诡异的气氛,浓郁的横沟正史风格。但推理的抽丝剥茧、故事的意外横生以及人物的独具一格,初见端倪。
《凶画》在结构上采用了双线并行的方式,不同于常见的暴风雪山庄的单线模式。同样在真相的处理上,也选择了双线,一条线是真凶,甚至这一真相并没有作为重点处理,另一条线则是“恶魔”的真相以及消灭恶魔的方法。对这本书来说,最为紧张的地方就是恶魔的肆虐以及如何消灭他,其实对于一个有一定科学素养的读者,猜到恶魔的真相并不难,但如何根据线索,知道消灭方法,再加上一桩桩的谋杀案,就显得复杂了起来。
可以说,在这本书里,周浩晖尝试了暴风雪山庄、双线叙述、红鲱鱼等等诡计手法,虽然是处女作,而且周浩晖显然也不是一个特别在意推理小说各种理论的作者,却在这本《凶画》中杂糅得浑然天成。
同样,作为处女作,《凶画》有着无法遮掩的缺点。推理虽然完整却显简略,人物不够饱满,部分章节稍显多余,以及最后的答案偏简单。
如果作为一本推理小说入门作,还是极力推荐的,而且,看过《死亡通知单》的读者可以通过这本来理解作者,建议早期三本一起看,会发现,周浩晖《死亡通知单》的高度绝不是一日之功。
《凶画》读后感(二):书剧毒,三观无敌
这是我第一次给一部作品打一星,以前最低也是三星。
看了这本之后,对这位作者后面的作品完全没了兴趣。
周平作为一个警察,还会不忍心告诉其家人真相,从一开始的丈夫死亡到最后真相,都隐瞒着其妻子,还说是见她这个状态,怕她坚持不下去。以后谁家死人了都不用告诉其家人了免得他们伤心受打击?
这一段我都忍下来了,关键他还在报告扭曲真相,说是吴健飞把陈健推下去的,畏罪自杀,罗飞还同意了这做法。
是不是以后只要是一个楚楚可怜的弱女子来报案,你们就不用告诉人家真相了?
这就是国产推理写的最好的作者?
这样的话,我可以上知乎答一道题:“ 有什么时候让你对国产推理小说失去了希望?”。
《凶画》读后感(三):心中有愧,心中有鬼
心中有愧,心中有鬼 周浩辉作品,凶画,属于其早期作品吧,主角是还没有回到主战场应对暗黑者的罗飞,那个时候罗飞还属于毕业后在偏远地区成为所长的时候,虽然职位不高,虽然地方不大,但是仍旧可以拥有拨开迷雾寻找真相的故事。 案发地地处山区,恰逢冬季,风雪交加,交通不便,山上的寺庙疑云重重,前有死亡谷的各种传说异闻,近有采风写生的绘画老师死的死伤的伤,失踪的失踪,罗飞单枪匹马去到这里却发现更加可怕的是被别人用心的人利用的所谓“恶灵”。 寺庙远飞世外桃源与世无争之地,故事中寺庙中的等级存在,不同的人有自己的私心,有人推波助澜,有人借刀杀人,可以说,佛门中人却又不能做到无欲无求,一个错误需要掩盖就犯下更多的错误,最后终究不能逃脱一死。 过去的恩怨能否真的放下,真的可以用一副作品放下过去?也许可以,也许不可以。 作案者的童年与自己的救命恩人也是自己的老师之间的恩怨纠葛,虽然作者笔墨不多,但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忽略的么?后来在死亡谷上方的一推,也是情理之中。 陷入因果报应的包袱中的农民一家人,虽然当下逃开了,但是那种内心的负罪感让自己的行为无时无刻不面对选择的时候做出引向毁灭的行为。 总得来说,这个故事篇幅不长,其中有对艺术创作的理念的探索,也有对于情感发展的窥探,有对于恩怨纠葛的释然和无法开解,有很多的阴差阳错,也有很多的必然,作者引入所谓的可怕的“报应”其实是一种可以用现代科学解释的现象,氛围营造的不错,推理方面并不是很烧脑,前后铺垫的合理恰当故事衔接顺畅,个人评分7.2分,推荐指数三星。
《凶画》读后感(四):封得住自己,却封不住他人
没有想到,真相竟是如此。
大雪封山,封锁了生路,也似乎封锁了案情。然而一阵奇异的味道却牵引罗飞走向了真相,这绵延数十年的案中案、谜中谜的破解,原来却是几个人利益驱使的连环凶杀,亲情与师徒之情瞬间土崩瓦解诚然会令人扼腕,但若非冷血无情又怎会犯下这滔天恶行。
数十年前,一位造诣深厚的艺术大师因无法控制内心的邪念而走上歧途,以此为引线,毁灭了自己、爱徒和女儿的幸福,也终于将自己送上了不归之路。峰回路转,当年作恶的人却不知这深山老林间既可以隐藏他骇人的秘密,也可以隐藏他并不知道的事实。终于,好奇害死了猫,一次普通的采风,一张神秘的凶画,揭穿了这个惊天秘密,心怀鬼胎的凶徒露出狰狞的面目,杀戮,就此开始。当然不是无头鬼,那么,是他?还是他?其实只需键盘上轻轻一按就可知晓,但暴风雪带来的通讯封堵仿佛让真相蒙上了一层冰霜,无法辨明。当死亡来临之前,仿佛是求生的本能,罗飞破解了那奇异的味道的秘密,也探明了死亡的真相。可叹,彼时凶徒已用另一种方式偿还了自己欠下的债,而为了生者的安宁,善良的人们选择了沉默。
当年的大师,在心下释然的那天,将自己的过往封于画作之中,然而他没想到封得了自己,却封不了别人。那安然享受了几十年幸福生活的凶手,从未想过赎罪,只求让一切顺理成章。
整个故事在一个因天气地势构成的“密闭空间”展开,风雪夜、恐怖死相、无头鬼、神秘气味、雪天对足迹的掩盖。。。这一切的铺垫神威巧妙,让读者不由自主感受到恐怖氛围,而这种氛围正是周浩辉作品独具的特色。
《凶画》读后感(五):成魔成佛的一霎顿悟
大雪封山使得寺庙被孤立,大雪让枯木寺变成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空间,寺庙里只有一群与世无争的僧人和罗飞,山上人本应该耐心等待山下的救援,由专门的刑侦警察勘察事发地,然而山上的僧人陆陆续续的死掉了,所有案情的共同点是死者全都死于密闭空间,杀人凶手没有留下作案痕迹,忘空本是在闭关修行中无端自缢,画家胡俊凯在僧人看护照顾时七窍流血而亡,死而复活的忘空吓死了小和尚德顺,僧人顺平泣血而亡,罗飞所长也身陷囹圄恶魔之手伸向了他,一桩又一桩离奇命案让山上的僧人们变得人心惶惶担心自己随时命丧恶魔之手。
山上的故事离奇而古怪,山下的调查也是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忘空和尚是凶画的作者,他出家之前是名画家,名字叫吴健飞。忘空的师傅把凶画密封是七二年的时候了,在七二年一个偏远的村庄收留了一名外来汉子也叫吴健飞,三个月后,外来汉子死于农家所设的陷阱里。根据山上罗飞查到的线索是七二年忘空刚入佛门,而山下里吴健飞的女儿告诉警察七二年时自己的父亲被自己的丈夫胡俊凯藏到一家农庄里,那么问题来了,七二年时吴健飞是出家当和尚还是藏身于山野之中,吴健飞到底在哪里?
凶画的作者吴健飞本身是个大谜团,他的死引发了一系列的离奇怪异事件,山上陆续发生命案一环套一环抓住每个人的心,僧人们猜疑恐惧和罗飞所长身体不适加剧了小说故事进程,把小说中荒诞而恐惧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山下警察查询吴健飞的真实身份也给小说情节添上神秘的面纱,仿佛恶魔从画中跳出为非作歹,将人一步一步推向了绝望的深谷。
对于吴健飞或者忘空而言,死于凶画也生于凶画。吴健飞是一个暴躁,狭隘,报复心极强的人,他在性命垂危之际得到高僧点拨,封怒火于画中,由魔一念成佛,放下了过往的愤懑,内心平静处身在俗世里。我觉得凶画里存在着“恶魔”,有人看过画作之后,显露杀心,也有人利用画中藏鬼之说来蛊惑人心,他们是为了埋藏和掩饰私心和欲望,最终害人终害己。小说中死掉的人打开了画里藏着的恶魔,是他们自己内心的魔鬼杀死了自己。至于杀人凶手究竟是谁,七二年的吴健飞到底在哪里,山上的僧人如何死去的,留下一个悬念由下一位读者去发掘。
《凶画》读后感(六):爱不知所起,恨只知所向,爱与恨,终有悲剧的结局
凶画,里面究竟画了什么?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脾性,却又因为什么而奇怪地封存。二十年后,它再次打开,寺里便接连发生了命案,这里面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故事要从三位夜宿枯木寺的画家说起,三人偶然发现了一幅被封存起来已经有二十年的画作,也是后来给本书里几乎所有人,整个枯木寺带来灭顶之灾的“凶画”,是寺中的“空忘”和尚所作。
三位画家发现“凶画”后都很想打开来看看,但不幸的是,就是因为这么一打开,“凶画”中的“恶魔”跑了出来,悲剧发生了,一个画家掉入悬崖,一位则心脏病发作,还有一位后来也给“恶魔”害死了。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神,所有不同寻常的情况,其实更有可能是躲藏在幕后的黑手所为。紧接着,“空忘”和尚上吊自杀,小和尚竟在半夜被“空忘”和尚的尸体吓死了……这一起起案件里面是否有某种联系,或者只是有人不怀好意,乘机想要浑水摸鱼,混淆案件真相,误导众人。
另外,“无头尸”事件,“死亡谷”的传说都弥漫在整个枯木寺上下,更给每个人心上笼罩了一层沉重的阴影!
警察罗飞身处案件的发生地南明山枯木寺,不巧的是,接连几天下起大雪,几乎阻断与外界的联系,任何情况发生都几乎束手无策,只能耐心地等待救援。
罗飞依靠自己的沉着冷静性格,对案情深入剖析,抽丝剥茧,但不幸连自己也差点被“恶魔”所害。
小说最后的作者揭开的整个事件的真相,原来这还得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一桩人伦悲剧。
小说里死了很多人,有一个人我觉得却是不应该死的,小和尚顺德,他是被半夜突然突然出现在自己房间窗口的尸体给活活吓死的,他年纪还小,真的挺可怜的,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实在太残忍了。不过作者也的确将“死尸走路”这部分情节构思得非常巧妙。
爱不知所起,恨只知所向,一切罪恶的根源都有其普遍性,一个“恨”字就成了造成一切悲剧的根源,读罢这部小说,再回想小说中发生的一切,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小说最后作者也揭开了“恶魔杀人”之谜,“凶画”里面所画的内容,一切如同鬼神一般传言终于揭开真相。
《凶画》读后感(七):最凶在人心----评《凶画》
见证了《鬼望坡》的惊心动魄,我又一次进入了刑警罗飞的新故事《凶画》中。作为国产的悬疑系列作品,我个人对作家周浩晖的创作还是相当崇拜的。毕竟,他创作的小说作品既源自于生活,又进一步升华至文笔的精彩。无论是通过案件引发的深意激发的读者反思,又或者是对故事中人物的个性和心理等等的描述,读者朋友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作品中耐人寻味的所在。
细细阅读《凶画》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原来这个故事才是刑警罗飞系列组品的第一部。虽然我是先看了《鬼望坡》,才后读了《凶画》,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两个故事的阅读分享。
乍然看到《凶画》这个故事名字,我好奇无限地期盼着尽快找到案件的真相。不过有别于我以往看到的诸多悬疑类小说作品,《凶画》这个故事内容布局实属与众不同地别出心裁。故事通过刑警罗飞凶案现场的侦破工作开展和他的助手山下的排异查案,双管齐下地将故事的内容娓娓道来。对于这样内外两条线索的铺陈展开,我们可以非常直观而且立体地分析着案件的原委,破解着其中的悬疑,寻觅着案件的真凶。午夜惊魂, 深山鬼屋, 夺命凶画, 恐怖的死者, 古怪的气味, 无头恶草等等章节不仅让故事的真相破朔迷离,而且也让书外的读者对结局百转千回。凶案频频,奈何真相却有是那样地捉摸不定。作品之中处处埋下伏笔,却又时刻地将故事中出场的人物有着某种若有似无的微妙关联。没有全部读完整个故事,我们绝不可能想象到事实的真相是如此地令人瞠目结舌。故事中的“凶画”只是一个导火线,真正的核心凶险处则是在于那人心的凶险。千丝万缕的关联人际关联中,剥茧抽丝的是我们共同在作者的引导下走入隐秘暗处的真相大白。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兜兜转转千百回,真正的凶手其实自身难逃死亡的深渊。尤其是在合卷的刹那,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了作者创作过程中的良苦用心。这里借助着“凶画”,揭开的更是关于“凶险人心”的审判。在刑警队员们查疑断案的同时,我们读者会深切地感受着关于人世间人性的探讨和审问。
于《凶画》之中,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画中有话的深邃,我们更领略到的是案中有情,案中有案的惊心动魄。酣畅淋漓地读完全作,我不禁感慨万千!
《凶画》读后感(八):凶画
《凶画》这本书并不算厚,特别好读,喜欢这种烧洞脑又非常反转的剧情。周浩晖的作品,其实自己是先看了《暗黑者》和《邪恶催眠师》,再来看这本《凶画》的,没想到真的大大出乎自己的惊喜,一点都不觉得他前期的作品没有巅峰的写作状态,看点还是多多的,就是大大的反转让人有点吃惊了!
从罗飞接到报案,再自身前往寺中,一开头就埋下一棵让人心里发颤的种子,凶画到底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可以让三个画家如此心惊?到最后一个坠崖,一个心脏病发,一人山中死亡;另外,寺中再加上一高辈分和尚的上吊自尽,且描述情节也是格外的恐怖,自己在看这一情节时真的不可谓不心惊的。而在剧情的中间,再穿插上另一插曲,寺中管理顺平为了掩盖自己盗卖文物的情况,利用其中的空忘的尸体吓死小和尚顺德,并营造出另一种恐怖的气氛,让罗飞的思维产生阻隔,虽然只是一段小情节,也足够让读者回味无穷了。
这本小说,最让自己惊喜的是各种的反转剧情。“上吊自杀”的和尚,原来是已经失踪并报死亡的画家吴健飞,而上山的三个画家,居然是吴健飞的三名弟子,且其中还牵扯着过往剪不断的恩怨。吴健飞过往的性格暴躁容易动怒,所以过往容易冲着自己的弟子发脾气,所以陈健与张斌才会对老师心中产生怨恨心理,而在文革期间,更是通过举报老师而产生报复心理,结果在多年,两人心里一直有着内疚心理。另外一个弟子胡俊凯,与吴健飞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小拜师入门,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和天赋,也深得吴健飞的喜爱,但就因为这种喜欢而导致后面的扭曲情感关系,再加上吴健飞的女儿,三个之前的瓜葛也是无法剪断的,两小辈之间互相爱慕,而老师又无法放手让两人一起,导致胡俊凯极端杀害老师而最终娶得心爱之人。吴健飞最终没有死亡,而且被救出,并且相信也是在原来的枯木寺住持的感化下而放下过往的恩怨,从此入空门,并在此作下凶画这一作品,谁曾想也是这幅画而导致后面的一系列凶杀案情。三名上山的画师,因其中两人看到这幅画,才发现是自己的老师,一人身负内疚感,一人想掩盖过往的杀人案而再犯下凶案,从而发生了后面一系列的案情,真的可谓是高潮迭起,真的超好看!
总之,《凶画》这本书,也是一本难得的悬疑好作,值得推荐,相当不错。
《凶画》读后感(九):潘多拉的魔盒
高山上的枯木寺里,离奇地发生了命案,让身处其境的和尚人心惶惶,担心不已。更让人揪心的是,命案并不仅仅导致一个人的死亡,而是有接连不断地死亡发生,谁也不知道是不是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又有谁能不害怕么?在死亡的威胁中,害怕不可避免。
不过,还真有人不怕死亡,那就是勇敢的警察同志。闻听到有命案发生,总是重担在肩,冲锋在前,迫切地想知晓答案。当罗飞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独自面对死亡的威胁,冷静地分析着寺庙里所出现的各种线索。
凶画,到底是怎样的凶画呢?为何欣赏画作之后,就导致一连串的死亡事件呢?带着这种悬念,读者也焦急地想了解答案,从而对小说的阅读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触。直至案件大白于天下,读者的心情也才归结于平静。
由于大雪的肆虐,积雪将山路拦截,想增援的警察、想上山的家属在山下焦急万分,想逃离现场的和尚也下不来,山上与山下因此完成断绝了任何联系,连通讯也处于瘫痪的状态。罗飞和周平在山上和山下各自寻找着案件的线索,而了解到的信息由于联系中断也无法及时沟通。寺庙里的警察罗飞,完全是靠着独自的力量完成了案件的侦破。
凶画和无头鬼联系在了一起,还有死亡后的身体会发出异样的气味,这让众人都暗自害怕,这寺庙里到底发生着啥诡异的事情。要知道,鬼魂在警察眼里是不存在的,那又该如何将这迷信打破呢?罗平正是从看似平常的物品入手,从无头草、火炉、尸体、气味、屋顶、雪迹、衣服等等线索入手,耐心地寻找着与案件有关的蛛丝马迹。直至寺庙里的和尚,因恐惧,而将各种怪异之物,如无头草、尸体等等丢入火中焚烧,罗平看到了命案的真相。
枯木寺的大管家顺平,早早地显出不正常的举止,言行是那么的怪异。如此的行为,读者暗自猜测作者周浩晖会不会是有意如此设置,想引导读者的视线,最终再来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小说里却直接写出了其犯罪的根由,这答案未免让读者有些失望,虽然其不是第一起命案的主角,总感觉并没写出让读者意料之外的情节。
这起复杂的案件,可以看到身为警察的聪明才干,在紧张的气氛中能沉着果断,将命案的真相揭露了出来,因此而拯救了寺庙里的和尚,为和尚带来的安全。真的应该感谢警察为百姓所做出的辛苦工作!
《凶画》读后感(十):凶画不凶,好人不好
不知不觉间,刑警罗飞系列已经看了好几本了,《暗黑者四部曲》和《鬼望坡》共计五本吧,没想到自己能看这么多本,以我的性格,很难看一个很多本的系列书籍,因为我看着看着就会觉着很疲劳,没有新鲜感,一个人物反反复复的出现在眼前,会让我对他很反感,刑警罗飞也被我反感过,不过我还是把这几本书看完了,不得不说,这个系列确实有他独到的地方。 作为刑警罗飞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凶画》,我直到现在才看,作为罗飞从事刑警职业生涩的开端,也是作者刑警罗飞系列写作生涩的开端,以我看完前面两部作品的眼光来看,《凶画》确实有许多的地方不尽如人意,看来还是按照写作的顺序看比较好,我们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不满意了,我们就能看到周浩晖写作的成长了,那样我们就会说,周浩晖的作品写的越来越好了。我感觉许多人都是因为《暗黑者》,才去看的其他几部作品吧,然后就会去吐槽我们对于某部作品的失望之感。没有之前的生涩,就不会有之后的成熟,谁都会有这么一个过程,不能因为之后的成功,就否定了之前的不完美。完美主义者所追求的完美,也是因为有了不完美做对比,才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完美。 《凶画》为我们讲述了关于一幅画的故事,一幅画到底为什么被称之为凶画呢?据说“凶画”是一幅封印着恶魔的画作,因为看过这幅画的人,都没有好的下场,除非看过这幅画的人是主角,不然除了死,没有别的下场。不过有一点我没看明白,也许是我看的不仔细吧,空忘画的这幅画,被封存了起来,是什么原因将这幅画称为“凶画”的呢?“凶画”引发的死亡,好像是在被封存之后吧,封存之前没有什么人因为这幅画死亡吧。希望有谁看的仔细,看的认真,喜欢琢磨的读者为我解惑啊,我想我真的不太适合看悬疑类的小说,不过有些时候,你越不想去做的事情,你就越想去做,人不就是这样嘛,徒弟为什么会去杀人呢?不就是因为这种心理吗。 男性师父和男性徒弟,徒弟和女儿,这三人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爱之深,恨之切,因为爱,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好,也因为爱,我们的生活到处是悲剧,好与坏是并存的,所以我们看到了《凶画》的故事。《凶画》的故事很简单,作者把这个故事复杂化并加以演绎,让我们看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其实许多的故事都是很简单的,如何把简单的故事复杂到读者喜欢看,还不会有明显的漏洞,真的很考验作者的功底。 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会是他的缺点,会成为他前进的助力和痛苦的根源,罗飞是这样的人吗?我们大家会是这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