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发表文章就可以赚钱!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100字

2021-05-07 01:11: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100字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是一本由于娟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15-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一):重读有感

  距离上一次读于娟的作品已经快四年了,当时我本科,读完唏嘘不已。如今机缘巧合再次拿起,今天的我也是做环境经济的,也是在上海,也是向二十挥手说再见奔向三十,也是在干净的国外呆了一年,她是山东人,我导师也是山东人,她爱看书爱感慨爱写东西爱可劲儿拼命吃,我也爱看书爱感慨爱写东西爱拼命吃,只是她乐观开朗朋友多,而我沉默内向朋友少。看了她的文字,我真的很喜欢她,也许是因为惋惜。太残忍了,生命说结束就结束了,那么突然!赶紧抓紧做想做的事吧。

  4.19是于娟的祭日,我看到她去世之后,每年的4.19博客都会被更新,都是简短的当年总结,要么是朋友要么是老公光头写的,往前翻就是她十几页的博客,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于娟这个人了,可是她的文字,她的思想还在博客里,还在发行出版的《此生未完成》里。锋锋子说微信、空间和微博都是一个人的财产,所以我也要好好经营我的豆瓣财产,留那么一点念想和回忆。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二):生如夏花之绚烂

  久闻于娟的作品 却迟迟未读过 机缘巧合在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 这是她在世时留下来的遗作 但是似乎大家对她的解读都是要好好珍惜生命 不要熬夜 及时行乐 这样警示后人的文字 整本作品都是乐观的心态 一点都没人感觉她是一个让病魔折磨着 即将离开人世的一个叫土豆的孩子的妈妈 光头的妻子 其实未经历过生死 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我只是在作品中感受到她满满乐观的心态 于娟是幸运的 生命中有那么多的朋友 虽然未曾很多笔墨写到她和光头的相爱 但书中光头说 我现在就求老天让你活着 求老天让你活着让我这样擦五十年屁股我也愿意 书中的那篇十年 让我明白这十年的时间已经让他们根植于彼此的生活 于娟把她患病以来的所见 所闻 所思写出来 于娟的文字率真 质朴 生动 她虽然已经离开 爱她的人依旧在 她的能源林将继续 有时候生死都是注定好的 活着不愧对自己 珍惜当下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三):在有限的生命里放歌

  我们生活在水泥筑成的大房子里,忘记了春夏秋冬的流转,忘记了年岁渐长,也忘记了时光不再。也许这些都不是事,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就是生命的无常,把有限的生命活成你要的样子,当然,策略是细水长流,而不是如烟花般绚丽璀璨的刹那,然后坠落消失在人间。

  没有人会告诉你,该如何地去活才会是更好,你只能在不断地去摸索,不断地去反思。

  看完她的《此生未完成》不知道为什么,内心很平静。用跳脱的文字书写艰辛的抗争,看似欢愉的文笔实则悲戚。看似直面的坚强,实则无路可选,亦无路可退。在人生准备大放异彩的时候,却遭遇如兮厄运,谁能不感叹命运呢。恨不得有一手妙手回春的医术,普渡所有的苦难之人,不说解救众生,只让那些在生死挣扎的人,有那么一线活着的生机,也是不枉来人一遭,可惜我不是医神,只是一个普通人。

  有限的生命里,你该如何去放歌?该如何去细水长流?又该如何去改变去书写属于你的人生?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四):活着,就开心地活着

  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真正明白生命的意义?

  也许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有这样痛彻心扉的感慨。

  总是在身体健康的时候,看不透、放不下功名利禄;总是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才悔恨自己忙忙碌碌的可笑。好了伤疤忘了疼是人的本性,可生而为人的意义就在于对人之本性、对生命的思考。

  首先,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而任性和肆无忌惮地熬夜、胡吃海喝等等,仅仅是对人欲的一时满足,或者只是为了填补精神和生命的空虚。

  其次,生命应该如何度过,怎样才能在生命将至时不后悔,怎样才能让自己健康快乐,这不应该是生命将至时才考虑的问题,而应该在生命的每一刻都提醒自己的问题。

  人生在世仅仅几十年的时光,中年早逝,卧病半生。。。。实在是太亏,太对不起自己。功名利禄,只是生命的点缀,而如果被它们奴役和驱使,它们在生命里也便失去了价值,它们和你终将什么都不是。生命里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命,健康快乐的生命。而我们能做和要做的就是,努力活着,然后开心地活着。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五):你离开了,但也永在。

  几年前就已经看过,这次拿来读也是有原因的。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都应当学会放慢脚步,听一听内心的声音。

  于娟,我的老乡,笑容灿烂的邻家姐姐一般,有一个十四个月的儿子,有着一堆博士等学位,有着一大群朋友,有着精彩丰富的生活经历…智商情商双高,谁也不曾想到三十三岁的她竟然患上了癌症,还是晚期。

  我看过的癌症患者自己写的文章不多,所以在看到她描述那些化疗,放疗,骨转移时的疼痛时,真的难受至极。但也为她由衷地佩服,是条汉子!

  特别喜欢她的乐观,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她除了痛苦,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为别人带来欢乐,诙谐的语言,竟让人可以暂时忘记她的苦痛。

  不知道现在土豆有多高了,也不知道光头现在什么境况,你的能源林如果我有机会去曲阜真的想去看一看,看一看你。

  这一年有家人生病,所以,对于健康,我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健康,真的是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忽略的。

  愿我的亲人们都快点好起来。

  谢谢你,于娟,谢谢你在生命弥留之际还写下这些文字。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六):人生几何

  

《此生未完成》于娟,她首先是女人,其次是妻子母亲,最后才是博士,但是人们对于她的抗癌事迹的说起却往往是倒序的标签。她在本书的开头道明了读书万卷于她,也是要经历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要经历房贷车贷孩子尿布的,也是如大家一样用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学习工作想去拼个副教授来改善生活,尽管她自己也迷茫——获取这一切除了争强好胜带来的成就感,还剩下多少是自己内心的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的排序: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于博士大抵是要追求最高需求的人。你以为的癌症病人的伤春悲秋这本书里全没有,只有乐观面对,就像于娟自己引用尼采的话:凡是不能杀死你的,只会让你变得更强。虽然最后于娟走了,但是她留下的财富可能企及你我一生。

过了35岁这个坎,莫名会对于自己生死产生疑惑,生而为人应当如何?死亦何惧几许豁达?从《相约星期二》里的莫里先生到《此生未完成》里的于娟,都是人生百态给我的一点点提示,参加过同龄人的葬礼,我想过给自己的葬礼写一封悼念词,好友称:书还是少读,怕你中毒。可是我当然不是为了诅咒自己,只是想站在人生的边上,会对自己最终说什么呢?后来很浪漫的为自己想了一句电影《情书》里的对话,对着逝去的自己大喊:你好吗?答:我很好。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七):我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

  读完这本书有段时间了,久久不能平复心情,这是我读的很细的一本书,每个字我都细细读过,它不是名著,不是字字斟酌推敲的文学作品,但它是作者用生命写下的心得体会,每一句肺腑之言都让我为之动容。

  是的,人活在世,短短数十载,却又太多的事情太多的追求亟待我们完成,在马不停蹄的奔跑中是否我们失去了自我,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巨大的关系网中,与我们紧密相连真正交心的有几人,我们是否为了维护太多的利益关系而忽略了真正应该在意的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又是否为了那么一点点欲望,而忽视了人本来应有的责任。

  书中的于娟在生死临界点上一次次坚强的活下来,在巨大的疼痛面前她可以一笔带过,却在孩子家人的篇幅大量书写,这是她想留在这个世界的动力,这是她的留恋,她的重点。有时候拼尽全力,拥有了社会地位,关系网,朋友圈,回过头来,真正在意的还是家人和知己。

  书中最让人痛心的是于娟去黄山的骗局,我不明白怎么有人对本就处在生死边缘的人痛下毒手,这样的人心难以直视。于娟却还在弥留之际坚持能源林的研究建设,为后辈造福,这其中的差距可以想见。

  读过这本书,愿你在庸碌的时光中找寻真实的存在,能更加清醒冷静的活着,能在有限的生命时光中更有意义的生活,留下更少的遗憾。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推荐推荐!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八):关于欲望和自律

  近期家里老人得了癌症,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这两个字,也切身的体会到了这两个字对一个家庭的影响。作为一个轻度疑病症患者,以前是很排斥看此类书的,包括“滚蛋吧,肿瘤君”我都一直没有勇气去看,为什么,因为恐惧。

  于娟的伟大之处在于,在那么痛苦的日日夜夜里,能留给我们这些文字,这些用生命书写的感悟。“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钻到痛苦的牛角尖里,要珍惜每一缕幸福的晨光,要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买上了房子,还想要一个地段更好的大房子,整个2017年,我因为房子和老人生病的事情,把自己搞得焦虑不已,甚至失眠。在这个时代,我们不缺乏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服,以及放肆的情感,你可以无节制的吃、买和放飞自我,可是在激情之后呢,身材变得蠢笨臃肿、家里旧物囤积乱七八糟而且风流债也不是那么好还的罢?“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

  书中于娟讲到的生病的原因之一突击作业,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应该都经历过这些吧。争强好胜没关系,如果只是心理上争强好胜,而行为上却拖拖拉拉,那么长期的情绪焦虑,怎么会不生病?自律才能细水长流啊!

  书中每一个病友的小故事,都能让我感慨人间百态,到了此刻,最牵挂的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吧。我曾看到过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我面前痛哭失声,说自己从小没娘,受尽委屈。俗话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哎,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个宝。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九):心中还有梦,此生未完成

  作为一名医生,对疾病,甚至生死,已早不陌生。尽管这样,读这本书的一些段落,还是会感觉到脊背阵阵发凉。确实没想到,有些疼痛会这么痛不欲生。没想到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沪上名校的知识分子家庭,到医院看起病来和那些街坊里弄的老百姓也没什么区别,急诊室里躺一天,依旧会没人管没人问;再比如,原以为只是发生父母长辈身上的那些信中医、信养生,靠吸天地灵气来代替药物治疗的一套说辞,竟然也会在博士家庭里重演。

  忽然就想起了我患病中的父亲,不信科班出身儿子给他的治愈基本无望只能努力别向严重发展的诊断,宁可相信早市卖菜大妈药到病除的现身说法。拉锯式的斗争坚持了好久,我终于向他妥协:你可以尝试那些偏方灵药或是去求助大神道长,但我给你的家庭氧疗和进口一线用药一次都不能少。看来,与学识与经历没什么关系,人到绝望的时候,抓根稻草都会以为是救生衣。

  最近做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决定,准备开启新的生活。犹豫了很久,也挣扎了很久,不能说是因为这本书给了自己莫大的勇气,但书里说的道理确实顺了自己的心意。遥想本科毕业的那个时候,一高中女同学,在北大的本硕连读课程中,选择了退学,至今还记得我们一起回家的路上她对我说过的话:本科已毕业,拿了大红的北大文凭,这是为了父母,也是为了自己不盲目冲动,但这不是我喜欢的生活,假如明天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天,我不想还没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离世而留下遗憾,所以我选了退学。

  这次,我放弃安逸的生活,选择无限可能的未来。无论是朋友还是自己,都在反复问自己:会后悔吗?

  我想我不会。因为心里还有好多梦没实现,因为我这一生,还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十):一本充满欢乐的死亡笔记

  《此生未完成》是一本虫充满欢乐的书。作者于娟,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也是一个被癌症折磨、苦苦抗争的病人。

  这本书写作与于娟被诊断患有癌症至她去世前的一年又四个月的时间里。然而,阅读这本书时,感受不到任何的凄苦抱怨,读到的全是积极生动的文字。

  书中有一处写道,因于娟患有乳腺癌,需要割去乳房,就和许多同病相怜的病友,研究义乳(自制假乳房)的做法。成果中,大米发霉了、黄豆发芽了、绿茶扎得皮肤疼,一个个“奇异的作品”让人忍俊不禁。也不得不钦佩她们苦中作乐的生活热情。

  还有一场景,于娟穿着一条大红棉裤(老乡手工制作,说是可以冲喜),正在家里和MD夫妻聊天,这对夫妻是于娟以前做红娘的产物。这时于娟学生时代资助过的“手拉手小朋友”的老公找到上海,强行塞给她2万块钱。于娟先是和“小朋友”老公推搡,接着指挥M(香港金融男)和“小朋友”的老公打架。“小朋友”的老公最后还贿赂M说,要是于老师收下这2万元,我就给你200。这段趣事,使我读书时捧腹大笑。一种多么可贵的乐观品质,即使在被病魔折磨得痛不欲生时,依然笑对生活。给健康的人带来这么多欢乐。

  有时,我甚至会想,是不是于娟透支了人生所有的快乐,上帝才提前带走了她?这是一个如此乐观的人,死去的人在弥留之际的生命日记给活人带来这么多的欢乐。笑过之后却是心酸,这么阳光积极的人却英年早逝。

  于娟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她的真实,那么的质朴、淳真!身患绝症,没有抱怨偏激、哭天抢地;也没有在弥留之际做圣人状,熬一锅鸡汤教人宁静致远、淡泊名利,而是真实的生活。去赞美、去怒骂,那些生活中本就该赞美和怒骂的事情。年轻的时候为了零用钱四处打工、在酒吧喝醉打架被警察带走,生病后被假中医骗骂人家“一把年纪活成狗”。这种真实的状态,就是于娟。

  只是,如今,她走了。愿她在天堂一切安好!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发文赚钱-发表文章就有现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