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珂赛特的肖像》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珂赛特的肖像》的影评大全

2021-05-07 03:28: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珂赛特的肖像》的影评大全

  《珂赛特的肖像》是一部由新房昭之执导,井上麻里奈 / 斋贺观月 / 能登麻美子主演的一部动画 / 短片 / 奇幻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珂赛特的肖像》影评(一):最爱你纵身倒下那一瞬间..Cossette

  在一个离开某人的黑化5.1顶着外面出奇美好的太阳

  憋着把柯赛亚看完

  前后加起来大概一个半小时的长度

  比起看天使之卵的时间.... 华丽评论下 看得着实囧的一部片

  有价值多了 比原来看某些电影也是

  终于明白

  在豆瓣

  价值和评论有时不等值 devil doll也是

  ed也很好听

  《珂赛特的肖像》影评(二):石像之歌

  将自己的宝贵生命舍弃

  能如此爱着我的人是谁

  甘愿为我沉入深海

  以死相殉之人若是存在

  那时我将从石像中获得解脱

  而且生命……生命也将复苏

  可是

  在负载着至重之物的生命旅程中

  如果终有一日我能重返人世

  那个时候我会独自一人哭泣吧

  会为了我曾经的石像而哭泣吧

  即使我的血液如同葡萄酒那般滴滴鲜红

  又能有什么用呢

  便是如此想将爱我的人

  自水底深处唤醒

  依然无法做到……”

  《珂赛特的肖像》影评(三):马尔切罗只爱他画的肖像中的美,他并不爱她

  我们画画,画的是事物的表面还是本质?

  那么对于我们的所爱,爱的是它的表面还是它的本身?!

  你所有的一切,慢慢的渗入我的身躯直至灵魂深处,将我的全部包容……你快乐、我也快乐,你哭、我也哭……你痛苦、我看着你心痛,你憎恨,我甘愿承受……

  用我的血为你画副肖像,画里包含着我全部的爱意,希望它能温暖你……我承受无限痛苦,只求你能减轻心中的痛与孤独,将你从泪与血的地狱解放……

  本人学过美术……

  对于我爱的人,我不敢为其画画,因为怕亵渎了他的美好……

  对于我爱的人,不论他看起来怎样,我爱的是他的本质——灵魂……

  《珂赛特的肖像》影评(四):石像之歌

  其实是很久之前看过的了~只是突然想起来那首诗才又把这部东西翻出来了~

  因为太久了所以已经不太记得剧情了。整部剧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一开头柯赛特的独白,是那首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诗《石像之歌》,以至于当时我截下了那段音频反复的听,我最喜欢的版本是这个:

  将自己的宝贵生命舍弃

  能如此爱着我的人是谁

  甘愿为我沉入深海

  以死相殉之人若是存在

  那时我将从石像中获得解脱

  而且生命……生命也将复苏

  可是

  在负载着至重之物的生命旅程中

  如果终有一日我能重返人世

  那个时候我会独自一人哭泣吧

  会为了我曾经的石像而哭泣吧

  即使我的血液如同葡萄酒那般滴滴鲜红

  又能有什么用呢

  便是如此想将爱我的人

  自水底深处唤醒

  依然无法做到……”

  整首诗弥漫着深深的悲伤,所以我喜欢……

  ﹊﹊﹊﹊﹊﹊﹊﹊﹊﹊﹊﹊﹊﹊﹊﹊﹊﹊﹊﹊﹊﹊﹊﹊﹊﹊﹊﹊﹊﹊原谅我,我不是真正来评论这部片子的,我只是想把这首诗介绍一下罢了~╮(╯_╰)╭

  《珂赛特的肖像》影评(五):爱与美

  最近被一些自我的情绪困扰,对于社交失去兴趣。偶尔在b站翻到这部我以为是新番的旧番,甚至旧得有些发黄发暗。

  我没有看过物语系列,绝望先生也忘了。唯一对新房的印象就是小圆和阳炎?而这部片子,让我慢慢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新房昭之。

  哥特萝莉,美丽的肖像,陈旧的古董杯。被诅咒被纠缠,珂赛特的情人,肖像的作者,因为对美扭曲的执着与爱,亲手杀死了珂赛特。再回到男主人公仓桥永利,爱上了珂赛特,真正的爱,为爱痴狂,忍受诅咒的痛苦。这种感情是不是就是晓美焰说的:"比希望更浓烈,比绝望更悲伤的情感。" 他爱上了珂赛特,珂赛特的全部,所以他才能够用血的画,否定肖像。而肖像代表的则是完美而又永恒的所谓的美,曾经画家为之痴迷的美。

  相比画家冰冷痴迷的爱,永利的爱更加温暖,或许那也才是真正的对一个人的爱。

  精美的画面,动人的bgm,满满的带入感。当血液漫过珂赛特的金发,我那一瞬间感觉,好像我的意识也跟着流动,确实这部动漫太过于意识流,欣赏难度有点大,难免有一些故作高深之举,可想想他可是新房。就也接受了,毕竟新房已经成为一种风格的代名词。

  值得一看,制作精良难以置信为十二年前的作品。

  《珂赛特的肖像》影评(六):柯赛特的美,爱的解读

  柯赛特的肖像这部片,我给她打9.9。

  对于爱的理解,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的人解读并不相同,但对于爱情的追求却是不变的话题。

  柯赛特作为一个悲剧的贵族大小姐,在温柔的家庭成长,美丽、纯真,相信爱情,和爱着自己的那个人。只是不幸的是,那个爱她的男人对于爱的理解过于偏执,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柯赛特作为了心中最美的顶点,简单讲,就是他爱上的是他自己心目中那个美丽无瑕疵的柯赛特,而现实中的柯赛特只是他的模特罢了。于是,他杀死了一个破坏他爱上的心目中柯赛特的那个虚构的人,而杀害了柯赛特。

  男主一个纯情少男,温柔而有才华,所以很有女人缘,但却始终孤独一人。他最初邂逅的是带着柯赛特怨念的诅咒琉璃杯,而这个杯子两百多年里面的灵魂都没有得到救赎。男主因为爱上了柯赛特,也有作画的才能,所以与女主邂逅,并有了几个阶段:1 订下血之契约,成为女主利用的工具,被注入了女主未婚夫的灵魂,被在肉体和灵魂上折磨,以此赎罪;2 在痛苦中爱着女主,着迷于女主,而为女主付出,感动女主,而女主也逐渐接受男主,认可了男主作为画家的羁绊;3 女主选择离开男主,因为男主毕竟不是那个负心人,但柯赛特画像中的灵,也暗喻了那个负心人对于爱理解所创造出来的他认为的完美柯赛特,男主和这个画灵进行了爱的辩论。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在变化中爱着对方,不是按照自己心中的画像,而是爱着对方的变化,温柔的而不是偏执的爱着对方。如果你爱着对方,你将会为对方忍受痛苦,也为此保护呵护对方的一切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你是爱情的主导,而非爱情的俘虏。

  最后,谢谢男主对于爱的理解,让柯赛特的鬼魂与画灵得以释然,让观者能够感受到爱。

  2019.12.4 柯赛特的美

  《珂赛特的肖像》影评(七):真正的美丽是什么

  quot;那是让人成长的美,而不是夺走他人未来的美"

  本作主题在于对真正的美的理解。马尔切罗追求极致的美,认为只有这一刻的珂赛特才是美的,所以才做出杀死珂赛特从而让珂赛特的美丽永远停留在这个时间。但这种美是静止的,不具生命力,犹如一潭死水,即便完美,却不真实。而永莉用自己的鲜血为珂赛特所作的肖像为何能感到温暖?因为永莉的爱是真实的,纯粹的,无垢的,给予珂赛特成长和未来。珂赛特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一改之前把永莉当成道具的想法,与其永别,给予他未来。

  人只有不断成长,拥抱未来,才具有鲜活的灵魂,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拥有温暖的美丽,才能献出纯粹的爱。

  将自己的宝贵生命舍弃

  能如此爱着我的人是谁

  甘愿为我沉入深海

  以死相殉之人若是存在

  那时 我将从石像中获得解脱

  而且生命……生命也将复苏

  可是

  在负载着至重之物的生命旅程中

  如果终有一日 我能重返人世

  那个时候 我会独自一人哭泣吧

  会为了我曾经的石像而哭泣吧

  即使我的血液如同葡萄酒那般滴滴鲜红

  又能有什么用呢

  便是如此 想将爱我的人

  自水底深处唤醒

  依然无法做到……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石像之歌》

  《珂赛特的肖像》影评(八):将自己宝贵生命舍弃,能如此爱我者是谁

  你相信有一部动画,她的狂气能够弥漫出屏幕,紧紧揪住观众的心脏,阻碍他的呼吸,惊惧他的内心吗?

  我相信,因为有一部动画的名字是这样念的:柯赛特的肖像。

  短短三集OVA,差不多105分钟的时间,我却不得不在中间第二集的时候逼迫自己暂停去做其他事情,因为一种“狂气”——我无法精确描述这种氛围——缠绕在我的身上。说实话,观看《柯赛特的肖像》,这个经历绝对无法称得上愉悦。这部2004年的作品完全无法用对待快餐小品的态度来欣赏。如果要我举例的话,不如这样描述吧:如果通常的动画是趣味盎然的通俗小说,比如金庸、比如京极夏彦;那《柯赛特的肖像》就是动画中的诗歌,比如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就是动画中的意识流小说,比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观看只是对待这个作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回味和品鉴才是最有味道的。

  《柯赛特的肖像》这个作品中的狂气从何而来?要解答这个问题,颇有一些以前学习文学作品分析的况味——意即解答如下两个问题:

  《柯赛特的肖像》说了怎样一个故事?——内容

  《柯赛特的肖像》如何叙说这个故事?——形式

  让我来谈谈自己眼中这个动画的故事吧。我用这样一种尝试的态度——是因为牵涉到下文将要探讨的动画表现手法——使得这部动画即便是故事内容也曾经有不同的解读。当然,对动画内容的理解无关对错,能从同一个作品中读出不同内容,本来就是对这个作品价值的肯定。

  男主角永莉,在一家欧式古董店打工,经常收到周游列国的舅舅寄来的各国古董。某天寄来的一件琉璃杯,瞬间夺走了永莉的魂魄,他仿佛能在其中看到一位少女的生活。从此之后,现实与虚幻,渐渐模糊了边界。单纯恋物的更深处却暗藏鲜血。

  琉璃杯曾经属于一位贵族小姐,其名为柯赛特,年芳十岁即香消玉殒。和琉璃杯一起寄来的杯柜背后,永莉找到一张柯赛特的肖像画,正是那位琉璃杯中少女。杯柜很快有了买主,却仿佛诅咒般,在杯柜搬去的第一天夜晚即亡命其旁。这时候,柯赛特才从一个虚无的影像化为永莉的现实,而等待永莉的并非人鬼情未了的浪漫,而是不断被撕扯毁坏肉体的异界仪式。

  百年之前,柯赛特被其未婚夫,画家马尔切罗杀害——只因马尔切罗认定肖像画中的柯赛特才是人间至美,而会长大的柯赛特本身是对美的毁坏;为了让柯赛特保留最美的瞬间,马尔切罗亲手杀死了她的全家,也将利刃刺入了她的胸膛。见证了这出人间惨剧的正是柯赛特钟爱的居家器物:杯柜和琉璃杯感念柯赛特的悲哀与愤怒,化为怨灵,让柯赛特在其中永生。

  百年以来,柯赛特的器物辗转于时光之中,而无法安息的却是这些器物的怨恨。柯赛特也在寻找,一个甘愿承受怨恨与痛苦,甘愿牺牲以救赎的人来让所有的一切结束。永莉爱着柯赛特,甘愿成为这个牺牲者。于是在不同的异界中,承受着被吊起,撕扯肉体,掏出心脏的赎罪仪式。因为永莉是马尔切罗的转世,这种折磨又更撕心裂肺。而痛苦异常。

  在异界的仪式中,柯赛特渐渐能够感觉到永莉的爱,无私而包容,一心为了自己,于是柯赛特后悔,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摧毁永莉和他的未来。永莉听到柯赛特在杯中对自己说了永别,情急之下被拖入异界仪式,自己掏出心脏,誓言让怨灵器物们带他去柯赛特的所在。再遇柯赛特,永莉想为柯赛特画像,却如何也不得法,在挥之不去的异样感中,永莉直陈面前的柯赛特只是马尔切罗肖像中的柯赛特,而非原来那个与自己相处的柯赛特。永莉来到马尔切罗的画室,用自己的鲜血为柯赛特绘制肖像。在永莉温暖的爱中,所有马尔切罗绘制的柯赛特肖像灰飞烟灭。

  神秘、鬼魅、阴暗,艳丽的灵魂、鲜血的味道、割裂的人体——我想文学史上的“哥特”风格是对《柯赛特的肖像》这个作品风格的最好概括:难以摆脱的魔性爱欲、交配死亡的异常快感——这便是《柯赛特的肖像》其狂气弥漫的一面。

  诚然,哥特风格的故事本身已经奠定了作品传达给观众的感受,但令这种感受从阴郁乘方变成狂气的是监督新房昭之和他团队另类的视觉呈现方式。

  2004年的时候,新房还未像如今大红大紫。据说2004年之前,新房和一众好基友下海弄了几部H动画,而2004年正好是其回归表动画界的元年,而这部《柯赛特的肖像》又是当年新房唯一制作的OVA。也许是特别用心的缘故,又也许是题材适合发挥的缘故,《柯赛特的肖像》成为了后来谈论新房绕不开的一部作品。

  很多后来成为新房标志性演出的手法在这部动画里都出现了:比如人物头部后仰的回眸;比如不同常理,大胆浓烈的色彩使用;比如突然插入的与剧情没有直接联系,但若隐若现好像相关的海报等另类媒介。后来大红大紫的《魔法少女小圆》也能在《柯赛特的肖像》里面找到非常多的雏形,比如永莉工作的古董商店位于三叉路口的位置就和后来小焰住处的构图一模一样。还有不能不提的是关于异界的设计。《魔法少女小圆》的魔女领域是剧团狗咖喱的杰作,也是《魔法少女小圆》中极富魅力的细节元素;《柯赛特的肖像》里的异界不知是否有专人设计,虽没有后来的如此华丽,但是极其精妙的设计将整个动画诡异而摄人心魄的感染力一下子就宣泄了出来——这也是我认为《柯赛特的肖像》最狂气侧漏的细节元素。比如座钟异界里面的齿轮和锁链,把无尽的时间和无法挣脱的束缚,一种跨越百年无法救赎的怒火难说直观但又分明清晰地传递出来。又如第三集中通往高大女像顶端的异界路途,分明是人体的内部,似乎传达一种看透表面,直陈内心的意涵。三集的容量中60%的时间男女主角会处于各种不同的异界中,而精妙的异界设计无疑是作品风格传递的重中之重。

  由于新房不同常人的演出手法,使得整部动画的视觉呈现无不透露出陌生化的感觉——这或许是一种陌生带来的新鲜惊喜,却也因陌生带来理解的困难。在此又有两个元素极大地帮助观众克服了这种理解上的困难,从而感受作品的意涵:

  其一是梶浦由纪的音乐。音乐是能够控制人们感受的,令人惊惧、令人悲伤、令人颤栗、令人彷徨,而这些都是梶浦由纪的特长。她自己也说了:总是想尝试阳光的编曲,但是自己最擅长的果然还是黑暗系。

  其二是声优的表现。因为陌生的镜头语言,很多时候画面和故事内容会被割裂,这就更要求声优用语言来传递故事。比如在镜头频繁切换在街区风景的时候,声优的演出就是故事全部了。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声优团队都仿佛灵魂附体,只能用“清冷”两字来形容他们集体演出的风格,这与整个动画的氛围可说是天作之合。喜欢井上麻里奈的朋友可以在此看到她的出道表演,个人觉得非常精彩。

  虽然我们总是说“意识流”是一个很时髦很高深的风格类型,但真正阅读意识流小说却是一个无比痛苦的经历。所以当很多人说《柯赛特的肖像》是意识流动画的时候,我无法同意更多(I cannot agree with them more),她确实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沉迷,让人痛苦,又让人回味的作品。至于作品的主题,是爱?是美?有时候反倒是其次,但忘不了的是那个有些稚嫩但清冷异常的声音,用唇齿舌的碰撞说出的那句:

  将自己宝贵生命舍弃,能如此爱我者是谁?

  《珂赛特的肖像》影评(九):柯赛特的肖像——美与爱的交织

  将自己的宝贵生命舍弃

  能如此爱着我的人是谁

  甘愿为我沉入深海

  以死相殉之人若是存在

  那时 我将从石像中获得解脱

  而且生命……生命也将复苏

  可是

  在负载着至重之物的生命旅程中

  如果终有一日 我能重返人世

  那个时候 我会独自一人哭泣吧

  会为了我曾经的石像而哭泣吧

  即使我的血液如同葡萄酒那般滴滴鲜红

  又能有什么用呢

  便是如此 想将爱我的人

  自水底深处唤醒

  依然无法做到……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石像之歌》

  很久没有更新过日志了,今天看完《柯赛特的肖像》后让我萌发了写观后感的冲动。

  我从未为动漫作品写过影评,《空之境界》没有,《Fate/Stay Night》没有,《钢之炼金术师》更加没有,估计等《Fate/Zero》播完后也没有。

  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偏偏选择这部动画写影评?答案嘛,也没有,只是一种感觉,感觉这部动画不应该只是看完就完了,还应该写点东西并慢慢品尝个中的味道。

  《柯赛特的肖像》,一部2004年的老动画,以剧场版的形式出现,总共三章,每章大概35分钟左右。

  《柯赛特的肖像》,一部画面质量不如《空之境界》那样细腻,声优阵容不如《Fate/Zero》那样强大,人物设定不如《魔法少女小圆》那样纤细可爱。

  《柯赛特的肖像》,一部关注程度远远不如《灼眼夏娜》的动画,一部人气远远没有《罪恶王冠》高的动漫,一部周边产品远远没有”高达“系列多的作品。甚至,它连官方的说明和配图都少得可怜。网上流传的很多图片都是热心的网友自己截图的。

  然而,就是这一个个的不完美和缺陷最终构成了这一部完美的作品——这就是《柯赛特的肖像》。

  世界上什么为美?美又是什么?人类所理解和追求的美又是什么?

  美,究竟是停滞不动的塑像还是让人成长的爱?我们又为什么追求美?

  画师马尔切罗为了把世上最美的肖像保留在画中,不惜将自己的爱人杀死;

  少年仓桥永莉为了追逐深爱的柯赛特离去的身影,不惜将自己的生命献上;

  他们,对爱有着怎么的理解和追求?

  《柯赛特的肖像》这部动画围绕“对美的追求”展开,与其他作品不同,它运用相当前卫和夸张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导演大胆地使用了非常强烈的色彩和摇曳不定的 分镜,使得本作从头至尾都使观众宛如置身于梦幻之中。哥特式的画面风格配上压抑的女高音和小提琴伴奏的背景音乐,仿佛让人置身于250年前,置身在那个时 代,目睹柯赛特的遭遇,让人如痴如醉。画面的鲜血喷洒,绝不是和其他电影或者动漫一样的恶趣味,这种血腥大胆的画面风格更加渲染了气氛,丝毫没有矫揉造 作,血液喷洒的程度控制的恰到好处,丝毫没有让人感觉血腥。

  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会看了让人觉得难受。这似乎是人类的本能,比较容易忘记快乐的事情而容易记住痛苦的经历。

  这部作品让人心痛的地方,很大程度源于画面风格和背景音乐配合得恰到好处。

  另一方面,故事本身总能让人看到有《沙耶之歌》的影子。

  柯赛特本来只是当仓桥永莉是道具,没想到后来却爱上了他那颗真诚的心。

  为了不夺去他的未来,柯赛特选择了离开。

  然而故事并没有在这里终止,仓桥永莉为了心爱的她,不惜将自己的心掏出,换来与柯赛特的再次相遇。

  两人最终相见相爱。柯赛特答应了永莉作画的要求。

  然而,故事并没有到这里就结束。

  永莉不论怎么努力作画,感觉总是不对。

  他眼前的美不是他眼中的美。

  他苦苦追求的她,不是真的她。

  眼前的“柯赛特”,只不过是被名为马尔切罗的画师创作出来的画。

  曾经的画师对于美的执念化作了画的灵魂并产生了代替柯赛特的念头。

  画师眼中的美,是停留在少女时代的柯赛特的美,然而不断长大的柯赛特是对这种美的一种涉渎。为了保留少女的美,为了他所追求的美,画师残忍的杀害了柯赛特,留下了最美的画作代替了少女。

  正因为永莉不能苟同画师的美,才发现眼前少女的真实身份。

  他一路奔跑,穿越重重障碍,终于来到马尔切罗的画室。

  在那里,他用自己的鲜血,绘出了他眼中的美——那是让人成长的美,而不是夺走他人未来的美——这幅柯赛特的肖像画,比马尔切罗的画作更加温暖,同时也是(少年)的这幅柯赛特的肖像让少女的灵魂得以长眠。

  正如Red说的“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can't expressed in words , and it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快乐是短暂而且健忘的,只有疼痛才长期留在我们心里并让我们反思。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永无止境。

  这一部04年 的老动画,我是经过别人的推荐并在今天看的。影片一开始确实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关注,但是随着剧情发展先去,身体仿佛被一条巨蟒全身缠住并慢慢地,慢慢地 被勒紧。外界的一切仿佛静止一般,时间、空间此时此刻都落入了虚无之中。我是那样被这部动画的魔力深深吸引着。看到第三章最后,才发现自己已经如影片的男 主角一样,不知不觉地爱上了那个虚幻飘渺并不存在的,柯赛特。

  我总是很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喜欢的不论电影还是动画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跟他们一起分享我的见解。《空之境界》如此,《Fate/Zero》也是如此。或许是借着这么一种分享和推荐,让跟多的人感受到这部作品的魅力。

  然 而,对于《柯赛特的肖像》,我并没有这么做。正如我对学术和艺术的观点一样:学术和艺术有其一定的自闭性,一般门外汉很难理解并发现个中的美妙之处。正如 别人眼中所厌恶的数学是我心中的美一样,不深入理解的人终究不能理解个中的奥妙。我不能认同一些人所倡导的学术、艺术大众化的言论——他们认为学术没有必 要搞得太过于复杂以至于一些正常人不能理解。而我认为正是因为学术艺术的自我封闭性才把一些低俗的观点和看法过滤掉,也就得以保存了学术和艺术中最精华的 部分,也就创造了学术和艺术中的纯洁和高雅。与其让一群理解不深的人对学术和艺术说三道四,还不如就让几个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在达到学术 和艺术的路途中,我们也许放弃了很多人,但是学术和艺术却得以保存其纯洁和高雅,何乐而不为?《柯赛特的肖像》也是如此。我并没有把这部作品简单定位成动 漫,在我看完后,我觉得这部作品就像梵高的《向日葵》一样给予人的心灵一种震撼。这部动画不仅仅是一部动画,更是一件唯美的艺术品。既然是艺术,又岂能只 是欣赏一遍就足够?既然是艺术,又何须要太多人去理解并欣赏个中的美?既然是艺术,又何须要很多人去理解并接纳她?真正高境界的艺术和抽象的美,是不需要 太多人去理解的。因为她太过于追求极致,太过追求完美,以至于超出了绝大多数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范围。所以在绝大多数不能理解个中美的人的眼中,这些极致 的美变成了丑,而只有少数能理解其美的人才能欣赏个中的美,那是一种超越任何表达和语言的美。真正的美,不需要说,只需要感受,那仿佛就是冬日里温暖的阳 光。《柯赛特的肖像》,这部唯美的动画,不需要太多理解她的人,因为过多的杂音只会玷污了这部作品的美名。懂得欣赏她的人,看完这部作品后自然会深深地记 住她并且将她埋在心灵的深处;不理解的人看完就忘,或许会有少许抱怨,然而,她本身并不介意,因为这不是他们的错,只是他们不能理解她传达出的爱和美而已。正如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样,感兴趣的人看完就回马上找《柯赛特的肖像》来看,不感兴趣的人看完第一段就直接跳到最后一段甚至关闭页面。而我所想传达的,只是我心中对于这部作品美的阐释而已。

  如果这篇文章写得不够好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原谅语言的局限性无法阐释清我心中美的概念。

  谨以此篇文章献给《柯赛特的肖像》和曾经、现在以及未来追逐真爱和至美的你们。

  《珂赛特的肖像》影评(十):评动画《珂赛特的肖像》

  用新房昭之的话来讲,观众完全可以将这部《珂赛特的肖像》理解成一部纯爱动画。在“香兰堂”古董店打工的美术院学生仓桥永莉,被雕花威尼斯古董玻璃杯中映出的金发碧眼的可爱少女吸引,秘密地享受着与这非人幻象邂逅的愉悦。香兰堂位于善导寺商店街地中心,那里出入的都是年轻美丽的女性,然而仓桥却没有任何兴趣,只是迷恋着玻璃杯中的少女。这并不是一部舍弃故事性的动画,短短三集的OVA中完整的交代了珂赛特的前世今生。马尔切罗、富豪与情人、仓桥永莉。线性时间串起了这些与珂赛特相关的人。并在人物配置上形成了一种古与今、虚与实的平衡关系。

  在第一话开头,女主角珂赛特引用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诗《石像之歌》。此诗相传取材自古希腊神话中赫罗与利安德的悲剧故事。这似乎也暗示着《珂赛特的肖像》未来剧情的走向,在死亡的边缘探寻爱的真意。

  古希腊神话中,有赫罗(Hero)和利安德(Leander)悲伤的爱情故事:利安德是阿比多斯地方的一个青年。阿比多斯是一个市镇,位于分隔亚、欧两洲的那条海峡(赫勒斯滂海峡:赫勒斯滂意为“赫勒的海”,由带了金羊毛而坠入此海的女郎赫勒而得名)的亚洲这一边。在它对岸的塞斯托斯市镇上住着少女赫罗,她是奉祀阿佛罗狄忒(杨坚译作“维纳斯”)的一个女祭司。利安德爱着赫罗,总在夜间游过海峡,和她相会,而她则在角楼上点起一个火把,作为他的向导。但是有一夜起了风暴,海潮汹涌,利安德游着游着,气力不济,溺死海中。波涛把他的尸体推送到欧洲这一边。赫罗见他已死,灰心断念,也从角楼上跳海自杀了。

  《珂赛特的肖像》制作方是大名鼎鼎的Aniplex,2003年,它从索尼音乐娱乐分离独立并改成现在的名字。“ANIPLEX”是动画(Animation)和复合(Complex)的结合词,象征公司在动画领域的多面性。而《珂赛特的肖像》就是Aniplex出品的第一批作品。制作人藤本昌俊在刚进入动画业界后看了著名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在感叹于庵野秀明的作家性之强意外,也在默默的物色下一个“庵野秀明”。

  此时的新房昭之监督因为2001年的动画《The Soul Taker~魂狩~》遭逢其担任监督一职以来最大的商业挫败。短暂的离开一般向作品领域。改名南泽十八下海做起了18禁动画。在表届沉寂了整整三年。制作人藤本昌俊在看过《宇宙战舰山本洋子》的OVA以及《重装甲少女组》等新房昭之监督的作品之后,对这个演出方式新颖的动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邀请新房昭之参与了Aniplex新企划的制作。在最初的商议阶段,这个企划是朝着《恶魔人》重置版的方向去的,但一直没有成型。最后却演变成了现在的《珂赛特的肖像》。

  作为新房昭之监督“再就业”后的第一部OVA作品,《珂赛特的肖像》身上刻有有明显的新房式印记。浓烈的色彩阴影,数量繁多的静止画与空镜头,整齐对称的构图,大胆的镜头运用……甚至包括在后来的作品中常见的齿轮钟表元素及“45度角抬头”在这里也有迹可循。观看staff表我们会发现,《珂赛特的肖像》中新房昭之一共负责了监督、分镜、演出三项工作。这也是新房监督至今为止的工作历程中,唯一一次同时完整包揽三项工作的作品。虽然尚未成熟,但《珂赛特的肖像》是少有的百分之百的新房风味作品。

  整部《珂赛特的肖像》都贯彻着哥特式的美学风格。从造型上来看,海报上的珂赛特皮肤苍白,一头浅金色的秀发垂在腰间。包裹严实的深色长裙,暗红色的花朵发饰。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哥特风萝莉,本作的制作人藤本昌俊在企划阶段曾大胆的预言说:“今后就是哥特萝莉的时代了。”但遗憾的是,虽然日本动画中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同类型的角色(如果要配图的话可以带K里面的栉名安娜、黑礁里的那对双子),但除了与《珂赛特的肖像》同年播放的《蔷薇少女》稍稍掀起了一点水花,至今为止还尚未出现真正的哥特萝莉风潮。

  黑暗、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哥特小说的这些符号元素贯穿在《珂赛特肖像》剧本的血液里。哥特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被放置到一个极端的环境,恐怖的气氛使得人的行动更趋近于本能,创作者就这样把人性的核赤裸裸的摆在观众面前。在女主人公珂赛特身上常常有些二元对立的元素成对出现。比如生与死、爱与恨、肉体与绘画等等。她是串起整个故事的那根线。以往的动画作品中,住在杯子中的少女往往都被设定成附身在器物上的鬼魅,并以除灵为主线推进故事的发展。而在本作中,珂赛特却因为器物的怨恨而获得永生。多少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这些象征性的符号、不稳定的气氛、反其道而行的脚本都在新房监督的统筹下被安排的妥妥当当,配合意识流的演出,让《珂赛特的肖像》变成一部值得回味的作品。

  无论是日本本土或是其他国家,《珂赛特的肖像》都并未引起太大水花。四卷的初动销量基本都在圈外。2013年BD蓝光修复版发售时,新房昭之监督说《珂赛特的肖像》是《魔法少女小圆》的原点。彼时《魔法少女小圆》的热潮已经席卷整个日本,新房昭之的名字在物语系列之后二次发酵,成为广为人知的动画监督。但遗憾的是,即使是这样直白的宣传也并没有为这部作品带来太大的热度。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新房昭之之所以会《珂赛特的肖像》称之为《魔法少女小圆》的原点,一是为了宣传。二是因其相似性的演出手法。我们在刚才也提到过,《珂赛特的肖像》是百分之百的新房味作品,经过物语系列、绝望先生、向阳素描等作品的磨砺,小圆时期的新房监督已经进化成完全体,完全可以处理好个性与商业性的平衡关系。《珂赛特的肖像》正是《魔法少女小圆》中个性的那一面。

  永莉工作的街道取材于日本东京都杉并区阿佐谷南3丁目,他工作的古董商店处于三叉路口的中间位置,这与《魔法少女小圆》中晓美焰的构图一模一样。再比如珂赛特的肖像创造出的闭锁空间与小圆中的魔女结界,二者都是区别于日常的异世界,充满着狂气的幻想气息。而在接近故事尾时,两部作品都出现了主人公被线吊起犹如耶稣受刑般的画面。细到锁链、钟表、彩色玻璃的运用,宽如前景剪影化处理、摇晃镜头、高速闪帧的演出手法。可以说,《珂赛特的肖像》为新房昭之之后的创作积累了必要的经验,他不仅仅是《魔法少女小圆》的原点,更是一切新房风格动画的起点。

  当然,《珂赛特的肖像》与《魔法少女小圆》最明显的共通之处,还得说是新房昭之与梶浦由记这对儿搭配。这也是两位不同领域的翘楚第一次的合作。新房昭之监督曾在采访中提到,《珂赛特的肖像》中有为了吸引女性观众而制作的部分,比如参考萩尾望都老师那个年代细腻华丽的少女漫画风格。这一考量使得这部本格哥特浪漫动画增添了一份精致。梶浦由记的音乐和《珂赛特的肖像》实在是太搭。幼时在西德生活过的她谱出的旋律带有典型的欧洲风格。她的音乐古典,神秘。普通的女声合唱配上她笔下的旋律甚至能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宗教味,烘托出一种仪式感。新房昭之的个性精致加上梶浦由记的神秘古典让《珂赛特的肖像》颇具质感,仿佛是永莉打工的商店里被细心收藏的古董。

  除了OST,梶浦由记还负责了《珂赛特的肖像》中两首主题曲的作词作曲工作,插入歌

  《Ballad》与片尾曲《宝石》都由声优井上麻里奈演唱。值得一提的是,《珂赛特的肖像》正是井上麻里奈的出道作。2003年,大学一年级的井上麻里奈参加了索尼音乐SD集团声优试镜会,从2000人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并在次年一月直接为本作的女主角珂赛特配音。井上麻里奈在出道作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在配音过程中,还是新人的井上麻里奈却总被叫停,幸好有永莉的声优斋贺光希的温柔指导,帮助她不断的吸收与学习专业声优的知识。

  《珂赛特的肖像》是新房昭之监督完成自我风格探索的一小步,也是他对艺术性的坚持。是百分之百的新房昭之。

  站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395259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