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早餐前的幽灵》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早餐前的幽灵》观后感100字

2021-05-07 23:09: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早餐前的幽灵》观后感100字

  《早餐前的幽灵》是一部由汉斯·李希特执导,Werner Graeff / Walter Gronostay / 保尔·欣德米特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早餐前的幽灵》精选点评:

  ●不要在第二天早晨空着肚子讲述昨晚的梦。此时,醒来的人实际仍然还处于梦的魔力控制之下,只有在光照的白日才能凭依梳理过的记忆来讲述.

  ●critique on capitalism 越回味越丰富

  ●用重叠画面、负片和倒放营造出超现实感,剪辑也极其先锋,无配乐的死寂更是能让人全神贯注于画面中。早期的实验电影根本就是一场场精彩绝伦的魔术表演。

  ●Avant-garde/European (German) experimental。节奏!唯一问题是导演名字读不来。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早期胶片技术、影像剪辑节奏、抽象隐喻、有趣且膜拜。

  ●一边翻理论一边看,倍儿觉得大师牛逼啊

  ●在NGV看到的,觉得这部非常有趣,20年代就有非常活跃的思想和表现。 然后又瞎胡想到,是不是谁穿了哈利波特隐形衣或者戴了博士的隐形手表~

  ●赞! // 20171221 重看:Dadaism at its most bitter. http://www.menggang.com/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402006/

  ●inspirational

  ●8.7;鬼斧神工

  《早餐前的幽灵》观后感(一):电影中的达达和超现实主义(1):早餐前的幽灵 Vormittagsspuk (1928)

  达达主义,在1916年的苏黎世一家小歌舞餐馆Cabaret Voltaire诞生,对一战感到失望和愤怒的欧洲各国的难民艺术家们掀起了达达,, Hugo Ball, Tristan Tzara, Jean Arp, Marcel Janco等等。达达并不是某种艺术风格,而是一种反条理反规则的态度。它的加入者是包罗万象且充满才华的艺术家们,且有各自独特的‘dadaism’

  Hans Richter( 汉斯·李希特)是早期加入苏黎世达达运动的艺术家之一,在跨界无机制的达达运动中,这个在柏林出生的美国人也是以电影为主的前卫实验影人。在李希特的诠释中,Dada并不是艺术,而是反艺术,达达反对任何传统美学及其构造出美学的‘逻辑’和‘道理’,拥抱混沌和无条理。达达无视美学而仅追求感知,达达意在“冒犯”。就像Tristan Tzara等人最早拟定的达达宣言一般,真正的达达主义者反对达达。

  这种彻底的无条理和疯狂中还夹杂着毁灭式的幽默,比如享有盛名的‘间奏曲’和‘机械芭蕾’等都激发了欧洲的先锋电影走向更加抽象,更加内视,更加大胆的镜头新语言。而李希特的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达达风格实验作品相对来说则较受世间掩埋。例如早餐前的幽灵 Vormittagsspuk (1928),就是一部相当幽默有趣且相当前卫的实验电影。在达达的反对构成(establishment)反对既定概念的悲伤虚无主义中它必然迎来了自我的瓦解,而受达达以及弗洛伊德影响的超现实主义也就此诞生,早餐前的幽灵就像是一部从达达到超现实主义的纽带式作品,既有它达达的反条理,亦有超现实主义的萌芽。与实验电影人Viking Eggeling的共同探讨让李希特的作品也深受抽象艺术以及几何构造等影像。

  早餐前的幽灵就是这么一部结合了各种元素的天马行空且十分幽默的实验电影。没有任何真正的剧情,唯一连接各种超现实片段的主线是在空中飞翔的帽子们。其中各种充满实验性和玩性的片段包括了使用停机再拍的定格动画式摄影的幻觉式片段,突然自己跑掉的领结,消失在电线杆后的人们,叠加和旋转的手枪等。除了定格式幻觉以外,滑稽且有些黑色幽默的在靶子中头部飞舞的画面采用了叠加的方式完成,此外倒流的水管,破碎的杯子的缝合等超现实画面也用倒序放映简单地达到效果,不仅在实验效果上,在达达所追求的纯'感知’上都达到了目的。

  这种纯感知的体验并不是通过故事或者剧情冲突,而是在尝试用超现实和“冒失”无条理的画面让观者增加内部体验和创意发散,从而以此达到对所谓“现实”的新的认知。分裂的头部,消失和出现,时间的断层,这种感知刺激神经且活跃人的思维,虽然无任何可粘连的时间线和结构线,却让人不断的想看到下一秒发生什么,这种“吸引力”也是达达及超现实主义所产生的新感觉。

  研究抽象“绝对电影”的李希特和Viking自然让早餐前的幽灵的创作也缜密的安排了节奏感和画面的视觉比例来营造超现实的心理效果。如前面所提到的倒时影像,破碎的杯子变回完整便是一种。此外加快速度的花朵开放和放慢速度的杯子破碎都加强了视觉感官的印象。在无明确关联的镜头之间李希特非常注重空间的等同性和镜头中动态物体的节奏保持一定的一致性,甚至是在数量上也控制出一定的连贯,例如三个帽子飞翔的下一个镜头会是3个人。这种节奏的重复和空间的固定比例亦能造成一定的视觉快感,而贯穿全场的飞帽则是一切无机理的隐性锁链。

  此外这部短短的影片中仍有太多值得推敲琢磨的手法,李希特尝试各种手法剥离人们对常识的态度,并达到新的感知,黑白影像的世界有时正像有时负像,仿佛“真实世界”中还存在对等的世界,节奏与代表时间线的钟也在最后破碎,似乎尝试打破对前→后的时间性认知。频繁出现的手枪和飞翔的帽子在最后搬出它们的“主人”也就是所谓的“早餐前的幽灵”们,建议着先前贯穿全篇的飞帽实际是幽灵这个让人颤栗的假设。这种超现实的体验似乎又回归到一站结束后那种对人类之间的暴力绝望而产生的那种态度,Dada。

  《早餐前的幽灵》观后感(二):电影中的达达和超现实主义(1):早餐前的幽灵 Vormittagsspuk (1928)

  达达主义,在1916年的苏黎世一家小歌舞餐馆Cabaret Voltaire诞生,对一战感到失望和愤怒的欧洲各国的难民艺术家们掀起了达达,, Hugo Ball, Tristan Tzara, Jean Arp, Marcel Janco等等。达达并不是某种艺术风格,而是一种反条理反规则的态度。它的加入者是包罗万象且充满才华的艺术家们,且有各自独特的‘dadaism’

  Hans Richter( 汉斯·李希特)是早期加入苏黎世达达运动的艺术家之一,在跨界无机制的达达运动中,这个在柏林出生的美国人也是以电影为主的前卫实验影人。在李希特的诠释中,Dada并不是艺术,而是反艺术,达达反对任何传统美学及其构造出美学的‘逻辑’和‘道理’,拥抱混沌和无条理。达达无视美学而仅追求感知,达达意在“冒犯”。就像Tristan Tzara等人最早拟定的达达宣言一般,真正的达达主义者反对达达。

  这种彻底的无条理和疯狂中还夹杂着毁灭式的幽默,比如享有盛名的‘间奏曲’和‘机械芭蕾’等都激发了欧洲的先锋电影走向更加抽象,更加内视,更加大胆的镜头新语言。而李希特的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达达风格实验作品相对来说则较受世间掩埋。例如早餐前的幽灵 Vormittagsspuk (1928),就是一部相当幽默有趣且相当前卫的实验电影。在达达的反对构成(establishment)反对既定概念的悲伤虚无主义中它必然迎来了自我的瓦解,而受达达以及弗洛伊德影响的超现实主义也就此诞生,早餐前的幽灵就像是一部从达达到超现实主义的纽带式作品,既有它达达的反条理,亦有超现实主义的萌芽。与实验电影人Viking Eggeling的共同探讨让李希特的作品也深受抽象艺术以及几何构造等影像。

  早餐前的幽灵就是这么一部结合了各种元素的天马行空且十分幽默的实验电影。没有任何真正的剧情,唯一连接各种超现实片段的主线是在空中飞翔的帽子们。其中各种充满实验性和玩性的片段包括了使用停机再拍的定格动画式摄影的幻觉式片段,突然自己跑掉的领结,消失在电线杆后的人们,叠加和旋转的手枪等。除了定格式幻觉以外,滑稽且有些黑色幽默的在靶子中头部飞舞的画面采用了叠加的方式完成,此外倒流的水管,破碎的杯子的缝合等超现实画面也用倒序放映简单地达到效果,不仅在实验效果上,在达达所追求的纯'感知’上都达到了目的。

  这种纯感知的体验并不是通过故事或者剧情冲突,而是在尝试用超现实和“冒失”无条理的画面让观者增加内部体验和创意发散,从而以此达到对所谓“现实”的新的认知。分裂的头部,消失和出现,时间的断层,这种感知刺激神经且活跃人的思维,虽然无任何可粘连的时间线和结构线,却让人不断的想看到下一秒发生什么,这种“吸引力”也是达达及超现实主义所产生的新感觉。

  研究抽象“绝对电影”的李希特和Viking自然让早餐前的幽灵的创作也缜密的安排了节奏感和画面的视觉比例来营造超现实的心理效果。如前面所提到的倒时影像,破碎的杯子变回完整便是一种。此外加快速度的花朵开放和放慢速度的杯子破碎都加强了视觉感官的印象。在无明确关联的镜头之间李希特非常注重空间的等同性和镜头中动态物体的节奏保持一定的一致性,甚至是在数量上也控制出一定的连贯,例如三个帽子飞翔的下一个镜头会是3个人。这种节奏的重复和空间的固定比例亦能造成一定的视觉快感,而贯穿全场的飞帽则是一切无机理的隐性锁链。

  此外这部短短的影片中仍有太多值得推敲琢磨的手法,李希特尝试各种手法剥离人们对常识的态度,并达到新的感知,黑白影像的世界有时正像有时负像,仿佛“真实世界”中还存在对等的世界,节奏与代表时间线的钟也在最后破碎,似乎尝试打破对前→后的时间性认知。频繁出现的手枪和飞翔的帽子在最后搬出它们的“主人”也就是所谓的“早餐前的幽灵”们,建议着先前贯穿全篇的飞帽实际是幽灵这个让人颤栗的假设。这种超现实的体验似乎又回归到一站结束后那种对人类之间的暴力绝望而产生的那种态度,Dada。

  《早餐前的幽灵》观后感(三):存在主义对抗虚无

  前阵子又陷入了怀疑一切是否存在意义的糟糕情绪,这种情况多半是不自觉地暴露出来。之前是大学时,想不明白的时候就听惘闻的歌,《垂死的岁末》。

  来到台湾之后,慢慢的从虚无主义转向存在主义,关心自己的身体,追求社会价值的衡量标准。然而也许是因为临近毕业,许多的不确定集中袭来,让我重蹈覆辙。也许我们的成长就是要这样螺旋式的上升。

  周末与朋友的对话好像点醒了我,今天看的一部短片也让我反思。

  一切意义都是观众所赋予的,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也都被我们人为地赋予了意义。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没意义,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了,意义一直在那里,没意义创造意义也要去做。那个存在主义的我又回来了。

  讨论到虚无主义与存在主义的话题是因为看了1928年的一部实验短片《早餐前的幽灵》Vormittagsspuk。

  导演汉斯·李希特是在德国出生的美国人,早期加入达达运动的艺术家之一。然而他是以立体主义画家的身份加入,之后在这个充满激情的组织里,他逐渐对静止的绘画感到厌倦,并发自肺腑地渴望创造一种全新的绘画艺术,一种像音乐一样富有节奏的美术形式,那就是当时刚刚诞生的新的艺术形式——电影。

  达达主义最早是诞生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抗议。他们坚信是中产阶级僵化、呆板、压抑性的力量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达达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你可以说它是反艺术的。纳粹政府甚至直接称它为“Entartete Kunst”,中文是“堕落艺术”。

  不同于传统艺术追求传达必要的、暗示性的信息,达达主义者们深受虚无主义的影响,认为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毫无意义,甚至“达达”这个词也是毫无意义的,他们创作的根基在于机遇和偶然性。对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观众本身。

  然而在德国的达达主义运动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反艺术,而是热衷于煽动性的宣言以及政治讽刺。就像《早餐前的幽灵》中所呈现的。

  该片诞生的1928年正好是魏玛政府统治时期,那一年魏玛德国通过了“枪支注册许可法”,对私人持有枪支予以一定的限制。而此时纳粹党也已经诞生,五年后的1933年通过修法大幅放宽这种限制,以至于二战结束后,占领德国的美军惊讶地发现许多德国平民拥有枪支,成千上万的手枪被美国大兵洗劫运到美国。

  影片中手枪的意象似乎与这段历史存在某种联结。

  男人从胸前掏出一把枪

  靶子和人头重叠的画面

  跌落的的枪在地上旋转

  不断增多的枪

  扣动扳机的特写

  整部影片都是由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画面组成,没有任何剧情。

  开头的时钟让人联想到后来的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作品《时间的永恒》。

  之后是

  突然飞起的帽子

  从天而降的托盘

  跌落的茶杯

  伴随着狗叫和鸟叫

  男人整理领结

  领结在脖子上转来转去

  最后自己飞起来了

  又出现钟表的的画面

  帽子飞到了树上

  寻找帽子的人

  藏在箱子里的鸭子

  来回开关的窗户

  自动飞起的消防水管

  永远抓不到的帽子

  钟表和梯子剪接的画面

  互相打斗和互相大笑的人

  开头的托盘

  茶杯复原端上桌来

  四个人围桌坐下

  帽子飞到每个人头顶上

  共进早餐。

  Ending……

  我惊讶于在那个没有数字技术的年代是如何用定格拍摄,以及机械的剪接方法完成这些复杂的效果,茶杯的复原比较好理解,倒序放映就可实现,但导演是如何让帽子、领结还有水管飞舞起来的呢?这些特效在那个年代相当前卫实验,表现着达达主义的虚无、偶然、无意义。

  然而不断出现的手枪,和串联整部短片的飞帽子,除了独特的视觉体验,一定隐含着什么意义。一切意义都是由观众所赋予的。早餐前的幽灵指的是什么?是飞帽吗?为什么飞帽总是不能被抓到,但最后又落到每个人的头上?结合电影创作的那个年代,一战刚刚结束,纳粹已经形成,导演在向我们传达什么呢?政治隐喻?一种不寒而栗的对战争的忧虑笼罩了我。

  ----------------------

  我的公众号:在台北最后101天的早餐日记

  关于早餐、电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