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100字

2021-05-08 00:47: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1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是一本由度阴山著作,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一):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1.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 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3. 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其无入而非学也。

  4. 瞻彼淇澳,绿竹漪漪,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二):评王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知行合一,即有良知、勤格物。对善与恶有合乎道德的划分标准,能够为了追求善而付诸行动!反之,世界本无善恶,正是由于有了人的主观心理活动(意动),才走了善恶(意图)。

  从认识论讲,阳明承认世界是客观的,人的活动是主观的。人能够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但人认识与改造的世界的标准是良心。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三):评王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知行合一,即有良知、勤格物。对善与恶有合乎道德的划分标准,能够为了追求善而付诸行动!反之,世界本无善恶,正是由于有了人的主观心理活动(意动),才走了善恶(意图)。

  从认识论讲,阳明承认世界是客观的,人的活动是主观的。人能够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但人认识与改造的世界的标准是良心。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四):知行合一,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只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作为一种对于事情的方法论,从而让自己学会通过这种步骤去学会自省,去反省自我,一次次一遍遍的练习,才能让心强大。

  这本书有点太乱了,根本不知道读到是什么,根据对于这种模糊的思想,自己学会去总结,适合自己的,思考自己能达到什么水平,不随波逐流,稳固自我的心,强大的抗阻和思考能力,日本的厉害就是顺应社会的潮流,明确正确的思想,专和极致到终点。我们采取就是中庸之道,都是一种唯上层者说的就是对的,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思想容易受冲击,自己受的家庭条件,在反省自我,能让心舒服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也都是免谈。

不时静坐知道自己要什么,另外一样心不是万能的,学会任何一项技巧才是生活之道,生活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五):此心不动还逍遥

  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中间间隔了十天左右,看了两本不相干的书,再看这第二本,有比较有对比。

  所以,继续胡言乱语一遍吧。

  如果说第一本是王阳明的传记,第二本就是地地道道的心学入门指导书了。作者从王阳明的“四句教”着手,很巧妙的给王阳明心学抹上了一层浓浓的“马克思主义”气息:“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倒也是比较容易令人接受的一种方式。

  全书很细腻的介绍了阳明心学的组成体系,并且归结为一个词“诚意”,一个字就是“诚”,浓厚的儒家色彩。王阳明说“心即理”,良知就是天理,这个天理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与生俱来。因为有这个良知在,我们就会自发去忠孝,为善去恶。格物致知,就是要我们在具体的事物上去正心中的不正,光明我们的良知。对照到他的四句教,世界万物本是不分善恶的,不是风动,不是树动,乃心动。心动了便对事物有了善恶的意,意有善恶,我们对事物最真实的本质就会出现偏颇。光明的良知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答案,按照心中良知的指引为善去恶,知行合一,便是格物致知。

  至少,作者的解释便是如此吧。看一本,每个人的体会是不同的,作为比较典型特色的中国古典式哲学,王阳明确实被部分历史曲解了,至少我们的教科书里边提到的王阳明,就是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一句“心外无物”,更是被不言而喻的贬低了。

  但通过度阴山的这两本书,我多少对心学有了一点了解。作者在后半段,结合流传到日本后的阳明心学被运用到军事和商业上的例子,颇有叹息。其实我觉得还是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一种不自信。程朱理学存在必有他的道理,阳明心学也不是救苦救难的神咒。不断的去追求真理,专研真理,探索真理,本就是我们读书求学的目的之一。

  “心安即是强大。”用王阳明的话讲,天下一切事,都是你良知的事。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六):心学之问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归结为一句即为致良知。

  读第一本的时候总觉得或是自己浅陋,或是心学的传播受到很大制约,王阳明的一生也可谓是轰轰烈烈,影响深远,然而其影响力较之于孔孟等诸位圣人还略有差距。可是尽管我们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我也不能将儒家的精髓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然而心学的核心只用“致良知”三字概括,这点也很引人深思。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疑问,特记录并思考。

  1.良知似乎是一个万金油,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解释为良知,包括作者提到良知有大小,有的人能有经世之才,有的人才干略小,需要致良知,然而才能就是良知吗?那天赋是什么?

  2.对大学的解释中提到做恶者如不能正心应驱逐至蛮夷,古时是以为中心,但是现在时代不同,蛮夷甚至比还美还好,良知对于不同国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如若天地万物一体,人只是良知的皮囊,为什么良知只在人身上,草木、禽兽是否也有良知?

  4.人死后,良知会消失吗?世上有多少良知?一个人死去他的良知就归于无,那所有人都死去就没有良知了吗?

  5.心学和军事上的雄韬大略联系起来略为牵强,没有看到王阳明等人战败的历史资料,这些心学大家的缺点有哪些?作者提到历朝历代推崇孔孟之道,没人说孔老夫子的坏话。那关于王阳明的批评呢?

  6.致良知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汪精卫居然也深受心学影响,后来变成卖国贼。念头到底发生了什么转变如此之大,知善知恶有没有中间状态?现实中的道德困境该如何解释?

  7.竟然不知道如此多人受到心学的影响,包括曾国藩、张之洞,还有康梁,甚至辛亥革命、民治维新。。。没有考证过作者提到的这些心学影响的历史和人物,有哪些史料或证据?认知里晚清这些人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更深。

  不过比较同意要正心,即使有坏的念头也要立即反省。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七):人本无善无恶,只须知行合一

  看明朝的那些事,最神的莫过王阳明,于是找来他的书,本来就觉得没时间看,乍一看又是文言,基本没信心了,可是“知行合一”那四个字还是有无比的魅力,偷空硬着头皮看了两段,没想到为人生打开一片新的天空。

  我敢打包票,“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大部分人都没有正确理解,而且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理解,让我们陷入痛苦之中。

  老王的解释比较老了,我就做一个现代版的吧呵呵,再顺便完善一下。

  基本的意思是,知行合一,就是知与行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同生共死的,不可能先知再行,也不可能先行再知。

  迷惑了吧呵呵。

  其实老王在解释的时候没有具体把知识是个什么东西界定好,这也不怨他,他那时候的知识是比较狭窄的,只是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内容,而蚂蚁有几条腿,元素周期表该怎么画这类的内容根本不会纳入他的知识范畴,所以只要搞清楚“知行合一”所指的“知”,并不包括资料性的知识就行了,这个“知”仅仅包括你需要去实践的那些知识,比如如何跟别人相处融洽啦,如何找个好对象啦这类的。

  在王阳明那里,知和行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又重复了一遍),就是说,只有你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你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举个例子,就说如何面对压力吧,你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写类似《抗压指南》的东西,但你会发现,当你真正面对压力的时候,他们说的那些都没用了,你对压力的感觉和他们描述的并不完全一样,即使有相似的地方,也不能套用他们的解决办法来缓解压力,你只有自己去摸索,总结出一套自己面对压力的办法,才能最终克服压力的困扰,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你之前学到的东西都是白搭,浪费时间,只有你真正身处其中了,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每个人都不一样,别人无法代替,唯一的学习方法就是身临其境,就是实践。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法去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的原因。

  把知与行割裂开来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只做不想的,就是那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n次的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傻瓜,有一些,但不多;另一种是只想不做的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空想家,完全的空想家不多,但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上犯下空想的毛病。

  知行合一,其实是一种处事的态度,不要还没做就开始在自己头脑中虚构,而要一边做,一边总结,最终让自己一步步强大起来。

  知行合一,何不从现在开始呵呵。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八):心如明镜台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心若如明镜,自当物来顺应,但这心镜不是用手去拂拭,而是用“诚”以净之,心诚则良知显,则意不动,则无欲无碍,则廓然大公,阳明心学归根结底在于一“诚”字。由“诚”入手去探求那无善无恶的心之本体,去扫除那有善有恶的意之所动,去努力应用那知善知恶的良知,而这个过程就是“格物”之道。心学和禅宗的界限从理论上看有时不那么清晰,但还是自层次上有所差异,心学讲人皆存一心,而这人心就是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的载体,这就是道,是充斥天地的理,但禅宗讲心,非心,是名为心,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完全出世的思想。从入世角度去看,阳明心学认为心似太阳,而“习气”似乌云,意动则有私欲,则不能坦而见真心,这会遮挡心之良知的显现,所以要从“事上练、静坐”入手去破云开雾,去挖掘本真。这么看来,神秀似乎是提前了千年言中了心学的核心,这心本是一面光亮无杂的镜子,即使上有灰尘,也掩盖不了他光亮的事实,当我们能时时扫去灰尘的时候,这面镜子物来则照,物去不留,真正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镜还是镜不是水,风过而不动,心安即强大。

  再说《大学》,这是心学理论的源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阳明心学中很多地方讲究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概念,明德是本,亲民则是德之显现,亲民的同时有光亮了良知,两者互相依存。理和气的关系亦复如是,理是气之本,气为理之用,两者缺一不可,无有先后之分。所以明明德和亲民本就是一项。亲民即爱人,即博爱,这就要放下善恶的概念。善恶本身就不存在,只是人自行设定的概念,从佛学中我们讲圆满,从道家中讲混沌,从科学上讲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这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和谐完整的整体,缺一分不可多一分不行,而万物皆为其中,本为一体,但作为缸中鱼的我们难免划分你我,这就从内在角度去分析世界,这就有阴阳,有善恶,又相互作用之说,当然绝大多数人还是难以跳出三界外回头看,但这圆满是真实不虚的存在。心学是务实的学问,他讲如何“知行合一”,鼓励用“诚”去体悟,去表露,如“好好色,恶恶臭”,努力“存天理,去人欲”,但不是断“欲”。人有欲,亦是天理。但要行中庸之道,做到中行。

  阳明心学另一根本在于“变”。所谓“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同一事物,没有绝对的好于坏,善于恶,处理的角度不同,实际不同,这所谓的善与恶也难以决断,对与错也有所变更。所以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易”就是变,变则通,但如何变,变到哪,还要问这颗心,还要问良知。

  这本书核心在于对心学体系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总结,从“四句教”入手,分析了阳明心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层析鲜明的对核心理论进行了阐述说明,虽然存在同第一部重复内容较多、语言较为枯燥等问题,但毫不影响其心学入门推广的价值所在。其实后半部分对心学发展历程的讲述更值得一读。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九):瑶台镜照良知

  

搁置许久甚至一两年,才把最后一成读完。江西剿匪、龙场悟道等事件历历在目,对唯物下成长的我来说,了解心学是一个新路口。

本科水利学实验课上,老师大讲王守仁甚至拖堂,说想听的同学留下,不想听的下课。我留下,老师讲王守仁比讲离子交换树脂实验有意思多了。

本书带我走进王阳明,王阳明是我唯一男神没有之一。以至于看见有流量明星叫“王阳明”时,我十分气愤,他配?

前面“讲故事”部分我一度奉为圭臬,今读最后章节有点味同嚼蜡。对比了朱熹和王阳明格物致知的区别,虽然通俗易懂,但总感片面。论述中有些二元论的成分在,有种奉为“神明”之感,论证得不太充分。有些内容如果不是冠以王阳明的言论,我甚至会觉得是牵强的“诡辩”。

也可能是彼时读前面的我与此时读后面的我也有了思维上的不同,所以才会对书的内容有不同的思考,甚至前后矛盾。

彼时想着“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我这个年龄理解得还是太表象,要等四五十岁再来看看。现在的想法是,以后当然要再多研究学习心学,但会挑选更深入的书籍。

总之,作为对王阳明生平及其心学的入门书籍,可以一看。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7.0度阴山 / 2015 / 时代华文书局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十):此心光明内生外王

  第一部作品传记性的描述了王阳明思想,紧接着第二部就开始系统性的阐释王阳明思想了,度阴山着眼著名的“天泉证道”事件,引出四句教系统:

  接下来就围绕着这四句话,一句一个章节分别探讨这四句话。

  世界观:心即世界。通过“龙场悟道”得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的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的心。浓缩成三个字就是“心即理”。

  格物:在事上正心之不正。致知:实现良知。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在事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

  善:中庸,中和,不偏不倚。恶:过或者不及。

  人生观:人人都是“圣人”。自然而致(致良知)是圣人,勉强而致是贤人,不肯致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

  意志独立方有自尊:心即理,违背良知指引而不奋起抗争,就是违背了天理。所以做人,应该在良知的指引下无所畏惧。

  内圣外王:内圣是我们不被遮蔽的良知,外王并未是可以用外在标准衡量的“功业”,而是行我们那不被遮蔽的良知。

  良知所指引的平衡状态:不过度、不执著(不钻牛角尖)、不逆情(过度表现情感),不立异(过度标新立异)。

  不器:应该因地制宜,不可把自己先限制死(先把自己固定成某一个器物,就无法变化了)。

  为什么有善有恶?习气(社会)所然,良知被遮蔽。

  价值观:致良知。(行良知)

  良知是什么?答:道德与智慧的直觉。(孟子:人类不虑(不用考虑)而知的东西叫良知。)不能致良知,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懒得致,二是没有能力致。

  知行合一:“一念发动即是行”,发动念头的是良知,所以良知即是行,于是知行合一。

  良知大小:当你做一件事时,你持续不断地感觉到心累,就说明这件事不是你能做得了的,要么是你的良知不明了,要么则是你的追求超出了你良知的大小范围。心所安处,就是良知。

  方法论:

  立“致良知”的志向,这是道德志向,和事功不搭边。用这光明的良知去行走天下,何事不可成?

  立志——谨独——意诚——知行合一——良知

  事上练——练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