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问尘情缘》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问尘情缘》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1-05-09 23:44: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问尘情缘》经典观后感1000字

  《问尘情缘》是一部由罗伯特·汤执导,科林·法瑞尔 / 萨尔玛·海耶克 / 唐纳德·萨瑟兰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问尘情缘》观后感(一):孤独的男女总会碰撞出爱情

  

人们之所以喜欢作家的爱情故事,是因为作家在生活中往往是失败者,我们容易对处境艰难的人共情。但作家又不是那些毫无希望的亡命徒,他们还带有炽热的文学化的浪漫。如果我们没有硬汉那样坚决或者先知那样果敢,我们想像作家一样,保存一颗敏感的柔弱的灵魂,把自己的失败美化,升华为一个动人的故事。

  《问尘情缘》观后感(二):小人物的相濡以沫

  一个意大利的文艺青年,一个目不识丁的墨西哥美女,来到了大萧条的美国.美国人歧视意大利人,而意大利人又觉得自己比墨西哥人要高了一截,他们的处境就更困难了.

  意大利的青年人靠着编故事来谋生,只剩下了一个铜板,他还要用得其所,却被一心想嫁美国人的墨西哥姑娘的羞辱。这是个看起来好高务远的年轻人其实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真挚地爱着那个“堕落”的姑娘,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来到了她的身边。他永远没法原谅自己对姑娘的伤害。他成名了,又来到姑娘的蓦地,献上了自己的著作。

  《问尘情缘》观后感(三):不过还是爱情……

  三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和种族歧视是好莱坞不知厌倦的表达主题之一。作为一个对美国历史不甚了解的人还是很难进入那样一个对意大利、墨西哥、犹太、日本裔同样歧视的情境。当然这些可以作为爱情的背景,至少情感是共通的。编剧煞费苦心把直接本能的感情复杂化,不能免俗的走进了主题不明的套路之中,爱恨纠缠本来是多么讨好的表达方式。

  比起大多数好莱坞烂片,这部片子至少还是很流畅,看上去并没有中途关闭的冲动,大牌明星的加盟也是原因之一。我几乎要对萨尔玛.海耶克绝望了,异族的野性美女自然是手到拈来,问题是老演这个我都要审美疲劳了,难道说越是热情直接就越是难以神秘迂回?跟塞隆的风情万种还差那么点儿……当然外国人在好莱坞混不容易……柯林.法莱尔打着皮特接班人的旗号几年了,声势越来越弱,几乎认为他只能演满脸络腮胡的粗人了,没想到演起心思细腻的酸文人倒也象模象样。花心大少,加油吧,什么时候能看到他跟巩俐姐姐演的那片子呢。

  身体是很美丽的,场景是很逼真的,情节是不出人意料的,触动是很浅淡的,就这样吧。

  《问尘情缘》观后感(四):恋脚癖

  这个打分可能过低了,导演兼编剧Robert Towne是编而优则导,74年的《唐人街》曾经帮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编剧奖,那次反而是波兰斯基很失意,提名了那么多,结果只有编剧得奖。

  Robert Towne是34年在LA出生的老人家,文艺腔很重的人,写本片题材最适合不过了。在LA住了一辈子,他对这个城市的了解,渗透在电影的每个角落里,不论四季还是一天里的风雨黄昏,空气或者砂砾,都有着细腻的感受。故事本来由小说改编,又是围绕着30年代一个作家的生活而发生的,整个本子的文学性还是足够的,对话有意义,在美国片里还挺少见的。导演的部分反而是拖沓了一些,如果能再越过一些枝节问题应该有更好的口碑。

  柯林•法瑞尔扮演的作家,出了一本书,拿着150元美金稿酬来到LA寻梦,就这150他可以在小旅馆里过一年,刚开始甚至还很充裕,每天等待灵感,看着窗外的棕榈树,吹着沙漠深处刮来的干涩的风,发呆。身无分文以后,赶紧发表一个短篇,又得175,还可以去酒吧点威士忌抽雪茄,和塞尔玛•海耶克扮演的女招待斗感情(第一次见面他就迷上了她穿着凉鞋的脚),会见书迷,到处浪荡,抽着烟假痛苦,假思索,应付一下隔壁的孤寡老头(唐纳德·萨瑟兰扮演,《大腕》里那大腕),快花完了跟出版社谈谈写作计划,得250定金,这就够去海边租个房子了,养狗,恋爱,写作,苦闷……

  靠!30年代真好,当作家真好~~

  看,我已经开始可耻地向往这样的生活了……

  《问尘情缘》观后感(五):你的名字,我的姓

  1

  这也叫咖啡?是不是墨西哥佬都不喝咖啡。不要穿着拖鞋晃来晃去,你简直太失礼了。胆敢不把我放在眼里。我可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Arturo Bandini呀。

  我不姓Johnson,也不姓Williams,我姓Bandini。对,我就是个意大利杂种。你身边不只有我一个男人,就像这个城里不只有我一个作家一样。是的,我该如何称呼你,亲爱的White女士吗?

  为什么每一次的见面都会以争吵收场,为什么在她面前我会变得如此的刻薄。她也许再也不会原谅我了。就像我不会原谅自己一样。

  2

  Vera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吗?如果不是她,也许在Camilla离开的那一刻我就崩溃了。去看看她吧,反正我也写不出什么来。

  不要怕我,Vera。我不会伤害你的,我为什么要伤害你。看在上帝的份上,我费那劲干什么?我甚至都不爱你。

  对不起,我来长滩只是想让你高兴的。似乎这是唯一我能做到的事情了。

  的确,我爱的是她,那个叫Camilla的墨西哥女人,那个咖啡煮的极其难喝的墨西哥女人,那个穿着拖鞋晃来晃去的墨西哥女人。我爱她就像我对她的羞辱一样深。

  3

  她来了,带着一身伤痕;她走了,带着我的思念。爱来了,就在美丽的海边小木屋;爱走了,也在那美丽的海边小木屋。就像迷路的Angus。留下的只是记忆。多么美好的记忆呀。

  Camilla Lopez,Camilla Lopez,从今天起你的名字叫做Camilla Bandini。

  《问尘情缘》观后感(六):尘世中的一段情,作家笔下的一个故事

  看完后,才知道里面的男主角叫柯林.法瑞尔,想起他主演过的另一部电影《杀手没有假期》,忽然之间就感到看电影时,总觉得阿图罗少了点什么,对,柯林-法瑞尔是爱尔兰人,他却演一个意大利人。我总觉得他少了点意大利人的气质,比如艾尔-帕西诺那种镇定和爆发力;另外还有一点,柯林-法瑞尔还是粗鲁了点,为什么选择他这种气质来扮演一个作家呢?如是是伊森-霍克或爱德华-诺顿,或许有一种无处不在的文艺气质。

  萨尔玛-海耶克演的墨西哥女孩很出彩,几乎快要盖过男主角。至于那个神经兮兮的维拉,大概原著中就是这样一种形象吧。只是觉得她的死有点太突然了,阿图罗面对她被压磨刀废墟中的尸体,只是看了一眼便走开了。...... 有时候觉得女人的存在,对于阿图罗来说,只是灵感和素材的来源,他需要与女人产生爱情,才能写出故事.结果,维拉和卡米拉的死,成就了他的作品。在这一层面上,这部作品未免在点落入俗套。西方的才子佳人的故事。状元郎功成名就之时,旧爱早已化成尘埃,连当初埋葬她的坟堆也无从寻觅了。.......女人,永远成了牺牲品。

  萨米-怀特和维拉-里夫金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陪衬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他们倏忽而来,倏忽而去,不留一点痕迹,或许尘世中的小人物就是如他俩这般......尤其是维拉露在一堆砖块外的手臂,总让我唏嘘不已,世事无常.

  正如,阿图罗刚来洛杉矶时,自认为是天才,大作家,可一段时间后,手里只剩下五美分时,他才发现自己与那些一天天庸碌度日的邻居和房东,没有任何区别.最终,每个人都会无迹可寻,留下的只是尘世里的这一段情和书里写下的一段故事.

  我想,这大概这一点就是这部电影(如果一定要找一点意义的话)的最大意义吧!

  《问尘情缘》观后感(七):潮骚

  他在八月涨潮的海水前醒来。凝望眼前仲夏夜晚的深蓝海水,他忘记自己究竟沉睡多久。清凉的潮水早已褪去白日的喧嚣浮躁,婉转优雅地回旋在他的眼角,肩膀,小腹,双腿。他漆黑浓密的毛发仿佛水藻一般在水中氤氲香气。他低头看自己的身体,他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昼夜洗涤,自己的身体已然雄伟成熟。月光透过顶端的云层撒在粼粼海面,撒在他的眼角眉梢。

  他在月光下看见她。彼时她半个身体隐秘在海水里,可他还是一眼看见了她。饱满的身体,棕色皮肤和发辫反射出金色光芒,仿佛长着金色鳞片的海妖Sirens。她的眼神涣散游离,不知今夕何夕。他出神地看了一会,感到一股无方向的力量在身体内冲撞,仿佛这无头绪的海水一般肆无忌惮,萦绕缭乱。

  他潜泳到她的前方,突然钻出水面。她却没有因为他的突然到来显得惊惶失措,只是愣愣地注视着他的脸孔,直接且没有任何疑问,仿佛面对潮湿空气。他看见她的身体,棕色、干净,细密的绒毛自在舒张。他有些紧张,咽了口水,听见自己的喉结发出“咕噜”的声响。

  涨潮了。一个浪潮从天涯的尽头席卷而来,带着轰轰烈烈不可阻挡的力量,想要将整个世界湮灭。他看见她仍是没有任何表情,神情空洞。他开口说话:“别怕。我抱着你,跟我一起呼吸。这是和潮水来做的游戏。”她仍不言不语。他将不解理解为默认。他有些哆嗦地靠近她。近一些。再近一些。又近一些。他们的皮肤在有些粘腻的海水中轻轻胶着。这是他第一次碰触到女人的身体,阴凉的身体让他有些哆嗦。

  浪来了。他突然感觉紧张,从来熟悉而喜欢的高潮这一次因为怀里的女人而不一样。他说:“别怕。我数一二三。屏住呼吸跟我一起跳。我们不会沉,会与浪长流。”猛烈的浪潮终于来袭,他觉得这一次的浪尖与从前的不一样。剧烈的。缠绵的。充满诡谲而甜蜜的味道。仿佛看见各种颜色交缠的极地之光。

  不停起伏。他已忘记在饱满的海水中的自己反复进行过多少次重复的动作。因为长时间的缺氧,他的脑海出现幻觉。已经窒息到快要弥失思维,臂膀却依然紧紧圈住怀中所在。终于过去。他大口喘息。看见自己怀中空无一人。

  他有些颓唐。因为身体流失的力量。因为用力之后的疲软。因为发现潮水退却,怀里的热度快速退散。她是谁?他的第一个女人?抑或,因为欲望而生的幻象。这只是,他给自己凭空捏造的一场偶遇游戏。

  那年是他的十八岁。他在海边,看着来来去去的潮水已经很多年。那晚过后,他开始明白,世界上另一样让人目眩神秘的东西是什么。

  青春暗涌激烈,潮水日落月升。

  如果你想看一场“潮水汹涌”的爱情电影,你可以选择:

  Robert Towne导演《Ask the Dust》

  《问尘情缘》观后感(八):不明不白的爱 明明白白的心

  始终想不明白这两人是如何爱上的,第一次见面就在酒馆针锋相对,互相诋毁。一个是墨西哥的非法移民,一个是来自意大利来衰男。班蒂尼自己承认,对女人不了解,甚至是恐惧和抵触。他虽然是个作家,但是却没有什么像样的作品发表,住在每天40美分的旅馆还得时常拖欠房租。这一点倒是不难理解,在肺结核还无药可医的年代,通货也没有如今膨胀。

  卡米拉原本已经和拉米在一起了。拉米也是个作家,比班蒂尼更加窘迫,更写不出东西来,他喜欢驾驭卡米拉,甚至是拳脚相加。温柔的班蒂尼出现,给了卡米拉一线希望,她时不时给班蒂尼免单,以表达一点好感。

  卡米拉是倔强的,她不识字,所以看到班蒂尼送来的书感到愤怒,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羞辱。班蒂尼是固执的,自己点的咖啡质量低下,就把卡米拉道歉送来的啤酒倒进了垃圾桶。

  卡米拉是坚强的,不顾拉米的责难和愤怒,卡米拉一次次主动出击终于在海滩和班蒂尼缠绵悱恻。班蒂尼是愚钝的,无论是偷牛奶还是偷人,都一样笨拙和胆寒。

  卡米拉也是温柔的,时刻想照顾这个男人,对他抱有希望,也是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

  班蒂尼有自己的粉丝,一个皮肤受损的女人。她得不到丈夫的爱,就全身心投入到对班蒂尼的崇拜中。班蒂尼接受感情总是很犹豫,而他接近这个女人,更多是为了体验生活,为了写小说。在女人的房间里,那个透过窗户就能看到游乐园的明亮卧室,班蒂尼释放着热情;在海边,在柔软的沙滩上,班蒂尼找到了被尊重甚至被崇拜的感觉——也是他投身写作的初衷,获得认同和肯定。地震带走了女人,将梦幻中的他打回现实现出原形。

  切肤之痛让新的小说得以孕育,班蒂尼时来运转,小说的发表让他有了积蓄。他回到卡米拉身背,两人远离尘嚣在海边共同生活。卡米拉认字阅读,班蒂尼的事业并没有更进一步。他没有追求,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他的梦想比现实更美,他就是他自己的希望和坟墓。

  很美的爱情总是遭遇很残酷的现实,卡米拉病了。她和拉米一样,患上结核病。痛苦难忍她就吸食可卡因缓解,缓解只是暂时,生命渐渐逝去……站在卡米拉的墓碑前,班蒂尼百感交集,只能带着他们共同的小狗威利,离开这伤心之地,继续自己的写作。

  很久以后,他带着自己的小说回到那片荒凉的墓园,却不见了墓碑。

  只知道在一个小屋附近埋葬着心爱的人,埋葬着美好的回忆。那本书,是卡米拉从他的废纸篓里救出来的。如果没有卡米拉的建议,这本书也不会写下去,也不会发现两人为什么如此相爱。

  作为移民的两个人都遭受着某种不公正的对待,都受尽了冷眼和侮辱,都渴望有朝一日飞黄腾达,都希望获得平等的追求幸福的权利。那是卡米拉在一遍一遍背诵的,关于追求幸福的宣言,美利坚的立国理念。

  发于情止于理,就像本属于卡米拉的书,卡米拉不能读到,甚至无法放在她的墓碑上一样,那种对平等幸福的真的追求,到底在哪?似乎没人知道,也没人能够给出解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