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1000字

2021-05-10 00:07: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1000字

  《我们在此相遇》是一本由[英]约翰·伯格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一):相遇

  没人能比死人更懂得咀嚼活着的滋味。

  在里斯本,约翰遇见自己的母亲,坐在一个公园长椅上,冲他绽出学生般的天真笑容。她已经死去十五年了。

  在克拉科夫的集市,他认出了肯,他的“向导”,他少年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上次相遇,肯六十五岁,而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

  如何计量,进入我们人生的,究竟有多少生命?

  这本书领我们在生者与死者的相遇中穿越欧洲:从里斯本,到日内瓦,到克拉科夫,还有伊斯灵顿、马德里、波兰……

  那些看似独立的故事,暗自勾连;那些难以安顿的灵魂,终于找到归属之所;那些感性可触的记忆,刺痛了现在。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二):重新修补的机会

  在鱼市:贝类有四万五千种,每一种都是其它贝壳的食物,每一种都是掠食者。相对于另个世界的永恒不变与循环不已的复杂性,年龄只是某种微不足道的东西。

  死去的人的世界里,很多人患了希望症。在这里,希望症就和人世间的忧郁症一样普遍。这种病的末期症状之一,就是想再次介入生命,对我们来说,这就是绝症。

  每一样东西都是酸的,然后慢慢变甜,接着转为苦涩。每样东西始于死亡。创造起始于死亡。之所以有诞生,是为了要给那些要坏了的东西,在死亡之后,有个重新修补的机会。这就是我们为何出生在这世上的原因。你和我们,我们都在这世上,为了修补一些已经破损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为何会出现的原因。成为存在的。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三):那是一个银色的笑容

  电影院哭泣的人:电影可以把你带上去,再带回原来的地方。这就是人们在电影院里哭泣的原因之一。而人们在电影院哭泣的理由就跟买票进去的人数一样多。

  母亲说:太迟了! 这句话涉及时间折叠的方式,这些折痕确保有些东西可以挽救,有些则不能。

  母亲的笑:那是一个银色的笑容。

  在鱼市:贝类有四万五千种,每一种都是其它贝壳的食物,每一种都是掠食者。相对于另个世界的永恒不变与循环不已的复杂性,年龄只是某种微不足道的东西。

  死去的人的世界里,很多人患了希望症。在这里,希望症就和人世间的忧郁症一样普遍。这种病的末期症状之一,就是想再次介入生命,对我们来说,这就是绝症。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四):我们在此相遇

  直到时间的尽头

  我们都无法回首

  像划破黑夜的流星

  转瞬即逝,不能逗留

  那些犹豫的路口

  那些擦身而过的回眸

  随时间都化为乌有

  只留些许遗憾,时而忧愁

  我们在此相遇

  各自命运花园里穿行

  遗忘是注定的结局

  相遇是幸运更是奇迹

  我们在此相遇

  赴约同一片风景的邀请

  人生若是一次旅行

  从出生那刻就已经启程

  就像是有轨电车

  我们循着生命的轨迹

  穿越星尘的缝隙

  在此相遇,然后分离

  期待再一次相遇

  却已不是从前的自己

  曾幻想人生无限可能

  最终不过是场单程迷局

  我们在此相遇

  各自命运花园里穿行

  遗忘是注定的结局

  相遇是幸运更是奇迹

  我们在此相遇

  赴约同一片风景的邀请

  人生若是一次旅行

  从出生那刻就已经启程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五):我们在此相遇

  

里斯本,日内瓦~~~~~

关于母亲,关于童年,日内瓦写的是关于恋人?写法很独特,像回忆,像过去时,却又好像在进行 ,有点像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不过卡尔维诺多城市的描写更加抽象,伯格具象一点。为什么是里斯本,然后日内瓦,然后波兰的克拉克夫,这些城市之间有什么关联,或作者本人的经历、感情、感悟被承载于这些城市,还是借助城市的精神相貌去表达什么··········

在英国的伊斯林顿出现了作者和几个男男女女,既然多屁,而且伯格把性爱描写的如此唯美、梦幻和艺术,例如:/只要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动身出发,我们从骨骼到骨骼,从大陆到大陆地旅行着。有时我们会讲话,但不是句子,也非爱语。胫骨和廷巴克图,阴唇和拉普兰,耳孔和绿洲。部位变成爱称,地名则是通行口令。我们不是在做梦,我们只是变成我们两具身体的瓦斯科*达*伽马。

怎么活并没有标准,高尚自律和卑鄙颓败可以并驾齐驱,但愿不要成为个人经验的囚徒。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六):摘

  

1,仿佛其中有个字包了一层软骨 2,你不能帮别人画那条线,遵守别人定下的规矩可不等于尊重生命。如果你想尊重生命,你就得自己画那条线 3,我能请你躲躲雨吗 4,而我怀疑,假如我仔细品读今天的你,我可能会失望 5,现在,我可以哭了,然后我闭上眼睛,想象我正在洗一副牌 6,只是除了它里面的东西向外涌出,汁液从这无止境的肢臂中流出 7,这消息就像是深秋的下午,给人一种白日时光明显缩短的凄凉之感。里面有种无法赎回的东西 8,有两种偷窃行为是正当合法的:饿肚子的人偷取食物,以及艺术家偷取创作所需的基本材料 9,仿佛生命是悬在一根细线上,一不小心就会让胡言乱语给扯断 10,精寂。我熄掉头灯。黑暗。在黑暗中,静寂成了百科全书,将发生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所有一切,凝结浓缩 11,对猎人或猎物而言,生存的先决条件就是把自己藏好。生命依赖于找到遮蔽。万物皆藏匿 12,氤氲的宁静 13,我时常觉得路标像是在讲一个童话故事 14,我的年纪几乎是她的两倍,然而她的这动作,不知怎的,竟然像是在对待我内心里的那个小孩 15,于是,两年前,米雷克望着那座室内秋千,仿佛它是一件遗物 16,令人慰藉的承诺,可以比生命的惩罚更为长久,或至少略胜一筹 17,仿佛摇摇晃晃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到达之点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七):对时间的安然

  太喜欢了啊!

  大学期间不好好读书,现在倒开始补起来。起源是读书群里有人读《知识分子的背叛》、《战争与和平》、《21 Lessons for 21th Century》… 于是我想开始拔草以前豆瓣的“想看”吧。

  伯格跟着死者故地重游,写得很简洁又有穿透时间的力量。都是写地点的,是不是要去再看看《看不见的城市》呢。

  谈喜剧与受害者“每个喜剧演员都在扮演受害者,这个受害者必须赢得所有买票观众的心,而那些观众也都是受害者”;

  谈及城镇化的兴建,人们的搬走,“他们已经搬到伊斯灵顿去了!那时,一位朋友这样告诉我。这消息就像是深秋的下午,给人一种白日时光明显缩短的凄凉之感。里面有种无法赎回的东西。”

  描述青梅的甜味“跟糖不再有任何关系的甜味”;

  在性的描述里,每一寸身体就是一处地点,在夜晚出发探索。

  说风格,“风格和流行或许作者同样的梦,但它们的创造方式截然不同。风格关于一个不可见的承诺。正因为如此,他需要以及鼓励一种忍耐的才能,一种对于时间的安然,他也会反过来助长这种才能与安然”;

  说“欲望是短暂的,因为它是为了违抗永恒而生。他在对抗死亡的争斗中挑战时间。而跳舞,正式这样的挑战”……

由于不熟悉圣经故事、北欧神话、二战历史和文艺复兴,读懂其实有限,最后的8 1/2章节看得高兴,仿佛跟费里尼相遇了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八):生命中不计其数的相遇

  这是一部讲述相遇的……什么?游记?每一个章节都以城市或某个特殊记忆点的地方命名。小说?每一段相遇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散文?每一段文字都是碎纸片,可你又找不到把这些碎纸片粘在一起的胶。自传体?每一个人都和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奇?每一件事物都和死者的记忆有关。

  我也不知道。我能肯定的是,这是一本引发无限思考欲望的书。我从来没有了解过约翰·伯格,也没有看过《观看之道》,这只是我生命中不计其数的相遇中最传奇的一次。因为,我是在他逝去之后和他不期而遇,就像他和死去的母亲在里斯本的那次相遇一样。

  从父亲的清河到母亲的里斯本,从博尔赫斯的日内瓦到passaur肯的克拉科夫,几个毫不相关的地点,拼贴在一起,无疑是地志学书写的表现。但无论如何,我在阅读,也在每一个地点踱步思考。

  思考存在的每一件事物,包括我自己。由于这是一部关于死者的书,对于生命的敬畏让我不得不思考文字里含藏着每一种深意。因为有些话,看上去真的毫无意义,甚至像诗句一样晦涩。即便有些句子是大白话的哲理,可下一句,又让你反思,真的是这样吗?几乎每一场琐事都是一段人生。

  哲学仿佛是作者的起点,诗意则是没有终点的糖果色的跑道,无论是具象的地点还是抽象的思索,诗意总是围绕着。在“死者记忆中的水果”那一章节,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每一件事物都有着无穷无尽的探索领域。他的描写完全超越了水果本身,可又是真真实实的,可以感觉到的水果。

  我只希望,生命中会有更多次传奇的相遇。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九):我应该为损害我的一切辩解。我的幸和不幸无关紧要。我是诗人。

  

(感谢梁文道的两篇文章,醍醐灌顶。这本书读起来有门槛,确如梁所说,密度很高,伯格把很美好的意象,别的作家要写一大段的,用一句话来写,很浓缩,需要一些历史文化知识背景。地质学书写写法和古老的记忆术结合的很妙,读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也是这种感觉,似懂非懂:原来是通过描写一个地方,提炼出一种特质一种观念或感觉。)

里斯本是适合躲藏收藏一些东西的城市,跟他记忆中的母亲一样,伯格总觉得母亲把一些东西藏起来了,有他不知道的东西,还提到自己小时候曾经见过母亲的前夫,而母亲以为自己不知道。

日内瓦人因为厌倦而四处旅行,可是他们足够见多识广而不会去别的地方生活,就像博尔赫斯,见多识广,历经一切的冷和宽容。“我应该为损害我的一切辩解。我的幸和不幸无关紧要。我是诗人。”

在经历了耻辱的忧郁的波兰,伯格说要分类、命名,赋予一些东西以意义。用地名命名以前女友的身体器官,也是对对方身体的探险,把它看做一个地图,也是地质学的书写。

你不要以为战场上回来的人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不,战场上回来的人都是沉默的。伯格很受本雅明《讲故事的人》的影响。

过去的人生活在“到来”的文化里面,面对一重又一重的神秘事物,持续了将近2万年。今天,我们生活在不停“离开”和“进步”的文化里,迄今存在了两三百年。今天的文化不再面对神秘事物,而是不断试图要超越它们。

  《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十):给我一杯忘情水

  约翰.伯格《我们在此相遇》读后感 八天的阅读时间,七天就把书看完了,这是阅读活动规定的时间。看到最后,出版社请出梁文道来告诉我们,这本书要慢慢读。 理论上,七天看一本书也是慢读。但是具体到自己,也许每天看书的时间只有一小时到两小时,还要分配给不同的图书,这里只能是快读了,忙碌得连作者的身世都没空了解,只知道是公共知识分子,画家,作家,评论家。忙碌得经常把书名记错,我们如此相遇?我们再此相遇?我们在此相遇!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文字,喜欢到忘记去探讨作者为何要这样写?为何要安排这样的情节?他想表达什么?这是长年所受到的教育给洗脑洗出来的毛病。只有中文系学生才不得不去研究这些吧?所以别看中文系很浪漫,实际很无趣,就像医生画家们,迎面走来的美女,他们眼里可能还会看到身体比例,骨架构造之类的。 阅读者完全可以抛弃很多不必要的包袱,看书就看书,文字能给自己安慰自然会多看几眼,要是觉得无趣,看不懂,扔一边就是了。总不能以为看了经典名著就要把自己弄成著名书评家的心态。 书评家确实有,但很少,大多数都是书托儿。《我们如此相遇》这本书,肯定还会在我的阅读生涯里再遇,就是因为我喜欢,我会有想着把文字抄下来,背得滚瓜烂透的想法。 但是目前,我没有办法只看一本书,现实不允许,我觉得在只看一本书之前,需要看几百几千本书做积累,当然,这纯粹是个人兴趣,就好比户外爱好者,喜欢不停的征服山峰一样。 其实,能看书能攀登高峰能打麻将的时间,都不多。岁月谁都不绕过,年老体衰或者灾荒战乱……爱好顿时就会灰飞烟灭,当然我们不要把未来想得太悲观,只望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梁文道说:“他铺写里斯本等七个地点宛如七座记忆的舞台,招回他一生中的死者与生者,在上面出入幽明,进退不定,展开一出出关于死亡、亲情、爱欲、友谊和启蒙的哲思戏码。” 我倒觉得,人生最后的时光,但愿有忘情水,跟往事干杯,一键删除记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