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读后感摘抄

2021-05-10 02:35: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读后感摘抄

  《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是一本由[英] 亚历山大·马斯特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读后感(一):是什么将这个少年变成了一个罪犯和流浪汉?

  

文丨十里荷塘秋水长

1998年,斯图尔特·肖特因抢劫罪而在狱中关了五年,一生达到了最低谷。他属于那种“杂乱无章”的流浪汉,他们的世界一塌糊涂。他多次遭到逮捕,并被禁止进入收容所,最后成了“持刀歹徒丹”,住在地下四层,那是市中心多层停车场最底下的一层,也是剑桥地区流浪汉最喜欢的家园。

斯图尔特的故事和那些人生混乱的人差不多,让我们反思教育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亚历山大作为一个书写者,来到了这些类似于流浪汉的居民的生活中,去体验和沟通,试图写出类似于非虚构主义的传记文学作品。他遇到了斯图尔特这样一个太值得书写的人物了。

斯图尔特·肖特,1968年出生于剑桥边上的一座不适宜居住的小农舍里,他父亲是吉卜赛人,母亲是酒吧女招待。他小时候是一个温和懂事的孩子,但是自从被亲友侵害了之后,他就被送到儿童关爱之家去生活。

那是他犯下的最大的错误。他成了基思·拉弗拉克的学生,然而,拉弗拉克却是一个恋童狂,外号“库克船长”,当时正在剑桥郡的儿童关爱之家工作,1996年被判处监禁十八年。也因此斯图尔特的一生似乎都被毁掉了,书中他的另一个小学阶段的女老师在附录中的回信里说到了斯图尔特的小时候,说记忆深处那个小男孩是一个很温和的孩子,可是却被社会上的种种因素变成了一个生活状态混乱不堪的流浪汉。

斯图尔特的整个一生都有各种暴力来点缀。童年时,只要在场的人多,他就用自己的头部去撞击桌子和墙壁,“其目的却很简单,就是让大家认为我疯了,你们别来惹我,别来欺负我这个肌肉萎缩症患者”。

成年之后,他的生活的不同阶段似乎主要都是在拘留所和监狱里度过的,而在这些地方,他总是自我地犯错并拒绝改正,好像他就是一块无法改变的顽石一样,宁愿挨打都不愿意把自己变得更正常一些。“身体上的痛苦是一种解脱。痛苦可以消除我脑袋里的想法。”

也正是在这个地方,外展队的那两位了不起的员工丹尼斯·海斯和琳达·本达尔发现了他,并使他的神志恢复了正常,对此,斯图尔特一直都怀有十分感激之情。后来有人根据斯图尔特的人生状态拍摄了纪录片,在观看这部片子的观众心里,他好像成为了一名社会活动者,起码也是个社会可改造好的人士的象征性的符号,那期节目也借斯图尔特的人物设定谴责了警方要禁止流浪汉逗留在城市中心的计划。

于是斯图尔特不再流浪,住进了公寓,并且被当地部门看作是一个了不起的改造典范,确实是啊,他几乎是所有记载中惟一的成功者,他又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来整理自己混乱的生活。

但是,1999年,斯图尔特又一次被公众关注到他的身影,他成为声援释放露丝·怀纳和约翰·布罗克运动的主要人物。流浪汉收容所“冬日之暖”的主管露丝和日间收容中心的经理约翰被关进监狱的原因竟然是,他们所照顾的某些人在该慈善机构里秘密地交易毒品。斯图尔特想要做什么?表达什么?在他的大脑中,这两个人的行为是否越界?

亚历山大跟着斯图尔特,几乎一天24小时,他记录着斯图尔特的人生状态,如实呈现社会横断面,亚历山大希望能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斯图尔特的人生,从而对社会做出一些社工该做的对改善这个状况有益的事情,但是斯图尔特很不喜欢他写出来的稿子,给他提了建议说为什么不倒回来看看他的人生?究竟是什么让他成为了现在这个鬼样子?

亚历山大接受了这个建议,把稿子的顺序重新打乱,力图按照斯图尔特的期望再现出这个人生形成的关键原因所在,因此这本书名为《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后来这本书还被拍成了同名电影,引发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这次的新版本图书的封面就是当时的同名电影海报的改良版。

教育应该是什么?教育本质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为什么斯图尔特最后的死亡是撞上了火车,陪审团的成员不能理解,因此最后的结论是悬案: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事故,而是难以理解。而这个时候的斯图尔特仅仅才三十周岁。因此更富悲剧性。推荐大家看看这本《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看看为什么斯图尔特的人生让人们感到更多遗憾和无奈,这种感伤如果是在他小时候,大人们就能发现他所遭受的一切,事情是不是有所改观?谁也不知道。(完)

  《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读后感(二):无法重来的人生

  

 《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是一部以流浪汉为主角的传记类作品。作者亚历山大. 马斯特斯是英国传记作家、编剧。为了写好这部作品,作者长时间跟踪采访了斯图尔特以及他的家人、朋友和周边的人,使书稿具有非常强的纪实性和社会意义。

  书的写法很有趣,是书写对象斯图尔特对书写者亚历山大建议的,采用的是倒叙的写法,因为斯图尔特嫌弃作者的第一稿写得太没意思。这种倒叙的手法,也正是书名中“倒带人生”的表层含义。当然,说是“倒带”,并没有一股脑儿地往后倒,而是有点递退的意思。也就是说,回溯一段,然后时间线又回到作者与斯图尔特交往的时空,之后又回溯,又返回……通过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增加了作者的参与性,使斯图尔特多少有点癫狂的人生中,多了一个“正常人”的视角。

  斯图尔特之所以主张倒叙,是因为这样写比较有趣;而亚历山大采纳了这个主张,其目的则是,这样写可以更好地追溯斯图尔特之所以变成流浪汉的原因。因此,这种写法中就带有一点悬疑的色彩了。悬疑点在于,斯图尔特何以变成现在这样。

  在追溯的过程中,亚历山大首先致力于呈现流浪汉这个群体的整体面貌,为此,他自己去跟踪了乃至部分参与了流浪汉的生活。这种亲身的零距离接触和社会考察,使作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流浪的不稳定和居无定所,与社会自身要求的稳定和人人有其居的秩序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流浪汉本质上是一种“失序”的象征,而社会和一整套制度,要求的是“秩序”,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冲突。所以,流浪汉是社会中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而社会则希望通过收容、救济等制度,使流浪汉重返社会的正轨。

  可以说,从作者的视角出发,这部书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在书的开始,就对流浪汉群体进行了类型学划分,其中有一种是“杂乱无章”类型。本书的主人公斯图尔特就是这种类型。这一类型的特点是日子混乱,而要追溯其流浪的原因很难,因与果混乱交织,或者说互为因果。从社会治理的角度上看,这类流浪汉最难让他们复归社会。某种意义上,他们似乎就像吉普赛人,骨子里有种“流浪的气质”。

在《愤怒时代:二十五至二十九》一章中,对流浪汉做的社会学考察极有深度。在监狱里,人之为人的本质凸显出来。在社会学意义上,那个“裸露”的自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自我是由外在的种种展示构成的,而一旦进入监狱,这种“自我感”瞬间被剥夺。人的名字没有了意义,只剩下一个号码:囚衣的编号。流浪汉在失去社会的身份之后,还被剥夺了姓名。

  而另一方面,书中还有一个视角,就是斯图尔特或说流浪汉自身的视角,这可以称之为一种心理学的视角。当作者亚历山大企图为斯图尔特成为流浪汉寻找种种外在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诸如从小父母离异、由于先天的肌肉萎缩症遭遇的歧视和霸凌、被哥哥和老师性侵等不幸的外在因素时,斯图尔特自己却断然拒绝了这种外在归因,而径直把责任推向自己。他认为,那些外在的原因并不是自己成为流浪汉的真正原因,毕竟拥有类似经历的人,之后也有不少自己能够步入正常生活的轨道。斯图尔特坚持把责任独揽,他认为自己的问题在于突然发现了自己内在的“暴力”元素,这种元素使他拥有了对抗社会的终极力量,而为了维系这种力量,酗酒和毒品,就成为了相伴左右、须臾不可分离的物品。

  如果说社会学视角将斯图尔特置身于整个社会秩序中考察,那么心理学视角则将斯图尔特作为一个有着暴怒基因的人进行考察。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流浪汉这一群体以及斯图尔特这一个案的样貌。只是无论是社会学,还是心理学,似乎都无法真正彻底拯救像斯图尔特这样的流浪汉群体。

社会学的救助,陷入了某种制度的死循环,书中将其称之为“第二十二军规”。简而言之,就是当你接受社会救助的时候,你无法真正的站起来;当你企图站起来的时候,社会救助又会停止,从而使你重新回到救助的轨道,而且每次都要从零开始。此外,社会救助缺乏因人施助的个性化机制,其中混杂的各色人等也容易将希望摆脱的人再次拉进泥沼,比如斯图尔特,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面对与他最厌恶的恋童癖混在一起,最终无法摆脱死循环。斯图尔特已经算是社会救助成功的一个范例了,但最好仍然难以逃脱悲催的命运。

而心理学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可行的措施。一种宿命般的性格特质,让斯图尔特几乎无从反抗。也许,某种心理的共鸣和安慰,某种将其当作正常人的心理建设,能疗愈斯图尔特的问题,比如,在与作者相处的过程时,斯图尔特总能表现得较为得体。但显然,这样的类似朋友的正常关系太少,时间太短,太不稳定,最终无法满足斯图尔特已经遍体鳞伤的心灵。

  在面对斯图尔特的问题时,作者曾经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必须改变一件事儿,为了纠正这一切就改变一件事儿,那会是什么?”斯图尔特断然拒绝了这样的可能性。显然,外在的社会家庭因素和内在的心理因素过于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如同一团乱麻,单一的解决途径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简单起见,斯图尔特宁愿将最终责任归到自己身上,这是他身上的善良品性,也是某种拒绝拯救的宿命论观点。

  在读完斯图尔特有点悲凉的一生后,读者不免唏嘘感叹。极强的代入感,让人难以释然。这时,一定要扫一下书里附赠的精致书签里的二维码,里面有段五分钟左右的小视频,可以看到斯图尔特的家人现如今幸福、平静的生活,从中或可以宽慰和敉平为斯图尔特不幸遭遇而感伤的心灵。已经失去的人生无法重来,但未来的幸福可期。

  《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读后感(三):在倒计时里为宿命者立传

  

在倒计时里为宿命者立传 冀宏伟 亚历山大.马斯特斯是一位令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传记作家,从《被搞丢的人生》到《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从劳拉到斯图尔特.肖特,从废料箱里的148本日记到身兼小偷,人质挟持者、精神病人与游民等多重身份的疯狂人生,创作风格标新立异,人物形象另类叛逆,表现方式独特别致,无不彰显着亚历山大.马斯特斯是一位具有鲜明艺术创作个性的传记作家。 在我个人有限的阅读视野里,没有哪一位传记作家像亚历山大.马斯特斯这样,既现实又离奇,既严谨又反叛。在亚历山大.马斯特斯的作品里,那些扑朔迷离又荒诞诡异的畸形人物,一直是作家不余遗力追求的写作意义和关注的焦点,不论是在废料箱里的148本日记中,探秘女主人公劳拉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还是置身流浪人生的冒险追随,或偏执疯狂,或抽丝剥茧,或倒叙人生,总会在不经意之间击中人心,给人以持续的心理震撼。 《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是亚历山大.马斯特斯的处女作、成名作和代表作,正是凭借《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登上文坛。 亚历山大.马斯特斯以刀刻斧凿,令人泪奔的笔力,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疯狂复杂又心乱如麻,温情意外又迷乱流浪的男人故事。《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的艺术特征,不仅仅表现在以传记作品创作形式的独创性,展现了主人公斯图尔特.肖特放荡不羁,放浪形骸,前科无数,恶迹斑斑,伤痕累累,集人与兽,伤害与被伤害,救赎与被救赎于一身的鲜活人生。尤为令人钦佩的是,亚历山大.马斯特斯将自己融入主人公斯图尔特.肖特的生存境遇里的勇气,以及投入的极大人性关怀,悲悯情怀。作为一名传记作家 ,亚历山大.马斯特斯为了真实再现斯图尔特.肖特的不幸遭遇,不惜代价,始终作为“第一现场”目击者,零距离地亲身体验着一名身兼小偷,人质挟持者、精神病人与游民等多重身份的疯狂人生。在与斯图尔特.肖特亲密无间,感同身受的相处中,以现实批判的眼光感受着善与恶、罪与罚,幸与不幸的流浪人生。 从人到鬼,从善到恶,从存在到毁灭, 亚历山大.马斯特斯善于制造神奇,一个是社会边缘人物和社会渣滓,一个是传记作家、物理学硕士,《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成就的是两个不太可能成为朋友的人之间一段不可思议的友谊。以及不可思议的人生以自我疯狂对付疯狂的外部世界。当不可能成为可能,当悲情遇见悲悯,当奇迹见证传奇,就是《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斯图尔特.肖特说过的:“亚历山大,你是作家,你来整理好了。我只管活我的。”这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信任和希望。尽管这是两个具有天壤之别,形同陌路的男人。 值得注意的是,斯图尔特.肖特不仅仅是一个十分混乱的矛盾体,又是一个具有双重精神分裂的另类存在。在斯图尔特.肖特短暂的有生之年,忍受着生理与心理的残缺,以及边缘性人格障碍,既是街头流浪汉,又是社会活动家,既满口脏话,暴力相加,又嫉恶如仇,充满正义与爱心。既反复强调自己失忆,又对自己噩梦般的经历念念不忘。既渴求重新开始崭新的人生,又时时陷入自暴自弃的沉沦之中无法自拔。这种无法调和的混乱与矛盾,时时在纠缠撕裂着斯图尔特.肖特,步步紧逼着斯图尔特.肖特,一刻也没有停止,直至生命嘎然而止。 正如斯图尔特.肖特的人生混乱一样,《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是一部以倒叙方式写作的复杂问题作品,悬疑、吸毒、暴力、病态、友谊、爱情、母爱、黑雾、性侵、死亡、悲悯……泥沙俱下,恣肆汪洋,色彩纷呈,交织碰撞。究竟是什么使一个从小温和懂事的孩子,一步步嬗变成一个桀骜不驯,反社会的街头流浪汉,造成斯图尔特.肖特的悲剧人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亚历山大.马斯特斯以一位传记作家可贵的良知和强烈的责任感,从社会救助、家族影响、亲情伦理、学校教育、公共保障、法律监督、个性特征、心理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痛心疾首的理性剖析与思考。为什么斯图尔特.肖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社会与家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人们应该从斯图尔特.肖特身上汲取什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亚历山大.马斯特斯似乎在面对斯图尔特.肖特,忍不住在痛惜地诘问:“亚历山大,连我自己都不懂得我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有时候我觉得我就是魔鬼的儿子。我把魔鬼请了进来,可现在呢,却赶不出去了。我试过把他烧死、砍死,可是他根本不理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也不想成为流浪汉啊!他把我制伏了,把这个小小的、皮包骨头的、暴力的我制伏了。” 斯图尔特.肖特之死,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事故,而是难以理解。能够感觉到,亚历山大.马斯特斯在采访写作斯图尔特.肖特过程中是那样的隐忍与克制,无奈与悲悯。这个世界上,连魔鬼也不愿无家可归,更何况是人。当一个无家可归的浪子在饱受了多年的难以言说的创伤与痛楚之后,依然无家可归,走投无路,那么死亡只能是必由之路,生命的消失也是最后的选择与安排。当斯图尔特.肖特三十三岁的生命被一列火车撞上天空,又高高地坠落在大地之上,这是亚历山大.马斯特斯,包括读者最不愿看到的悲剧,也是注定要发生的结局。这样的结局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是亚历山大.马斯特斯的那支笔无法控制改变的现实,更是斯图尔特.肖特这种卑如草芥弱势群体的宿命。所谓的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也就是斯图尔特三十三年的倒计时人生,而倒计时本身就意味着一切都是预先注定和无可更改,只不过是从结束到开始的逆时针计数罢了。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以倒叙的方式进行传记创作,尽然是主人公斯图尔特.肖特本人提出来的。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微笑”。斯图尔特.肖特死了,死在了离他家的小镇沃特比奇不远。斯图尔特.肖特说过: “身体上的痛苦是一种解脱,痛苦可以消除我脑袋里的想法。”如今这种痛苦大概只能说给内心的神听了。在斯图尔特.肖特送葬的夜里,流浪汉和瘾君子们向斯图尔特.肖特告别的方式是,往他的棺材盖上扔去了一盒“礼士拉”牌卷烟纸和一个里面装有一些大麻的烟袋,他们说他在黄泉路上能够用得上。其中的一位脱下自己的T恤衫传给大家。在场所有的人都在上面写下了临别赠言,然后将其放在他的坟墓上。一台破旧的音响播放起了斯图尔特最爱听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曲朋克音乐。这样的葬礼足以唤醒神灵,告慰亡灵。 神啊,你看,你儿子的血!溅洒在苦难的土地上,开出了血色的花朵!血成言辞,触目惊心。 注: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严禁抄袭,侵权必究。

  《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读后感(四):《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谁愿意选择杂乱无章的“流浪汉”式生活

  

外界对'斯图尔特·肖特'的定义:盗贼、人质挟持者、精神病人、吸毒者、肌肉萎缩症患者、反社会的街头流浪汉等多重身份。

最后在“斯图尔特·肖特”的讣告上,《独立报》是这样刊登的:斯图尔特·克莱夫·肖特,为流浪汉呼吁的社会活动家,于1968年9月19日生于剑桥;(有一个儿子);2002年7月6日卒于剑桥郡沃特比奇。

斯图尔特·肖特的自我定义:我的一生非常有争议,非常不愉快。

书中斯图尔特的照片

“亚力山大:“哦,假如必须改变一件事儿,为了纠正这一切就改变一件事儿,那会是什么?”

斯图尔特:“答案一样。我不知道。改变一件事儿?一件事儿是多少?改变我哥哥吗?那就能改变我的火暴脾气吗?改变肌肉萎缩症吗?那也改变不了那帮恋童癖们,也改变不了这个制度,是吧?这整个一团糟嘛。不是开玩笑,如果改变一件事儿,所有的你都得改变。还是只改变我一个人吧。”(书结尾一页,作者与主人公的一段对话)”

本书作者亚历山大

在翻开这本书——《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之前我就知道,它不会给到我好心情……

当一页一页飘着墨香的纸在手中翻转到书的末尾处,看到斯图尔特和加维兄弟俩儿童时期的合影时,我呆呆的盯住了,大脑里只有一个念头:每一个人在儿童时期都是一个可爱的、纯洁的“天使”。但无可选择的、无可改变的一些事儿,会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把人推向不同的人生轨迹。即便是有着相同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的人,也可能会形成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如你我是“他”一样的境遇,又当如何去对待!又将会有怎样的一段人生!再即便看到此书的你我不是这种境遇,但并不代表这类事实就不存在于地球的某个地方!他在,他一直都在,只是不存在于有些你我的生活视线里罢了……

书中兄弟俩的合影

《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是一部有关流浪汉的传记作品。采用倒叙的方式来书写的。倒叙手法并不新颖用在文艺作品当中,但用于传记作品实属罕见。而提出用这种方法来书写的人竟然是主人公本人——'斯图尔特'。好似他对自己的生命有所预测:“他”的终结将会是迷雾团团、惊天动地的。关于主人公最终的惨死,陪审团给出的结论是悬案:“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事故,而是难于理解。”这个结论让本来就杂乱无序、无可预测的生命体又披上了一层神秘、悬疑、惊悚之感。这样的一部小人物传记文学堪称“聊斋志异”。能上榜《每日电讯报》“定义二O OO年代的百本图书”的书单实属正常。

一部有关一个街头流浪汉的传记作品,场景一定大都是在“监狱”、“底层车库”、“废弃的建筑物”、“垃圾箱里”、“公共厕所”………而充斥其中的人物也大都会是“恋童狂”、“吸毒者”、“同性恋者”、“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暴力”、“毒品”、“偷盗”、“贫穷”、“醉酒”会像幽灵一般游离在这些地方的角角落落,似影子一般紧随他们左右。这些画面已有大量的影视作品给我们脑补过,无需大家去拼图,就可以直观的体会到。

电影《斯图尔特的倒带人生》剧照

此书是作者“亚历山大·马斯特斯”,历经三年,用了大量的时间到街头与流浪汉们生活在一起,跟他们交流,并同他们一起为改变流浪汉生存环境的运动而抗争 ,融入其中,真实的去感受他们的生活状态及思想。这样书写出来的文字是由骨与血复活而来的,有灵魂的事实呈现。整部作品对人物的叙述以彼此交流或独白或采访的方式,加之作者语言的幽默诙谐,品味起来让人感其真实又不缺故事性。

整书看下来没有让我产生“泪点”,也没有激起“愤怒”,更没有生成“谴责”。即便是对因“恋童症”最终被判刑18年的儿童关爱之家的校长——拉弗拉克,及性侵斯图尔特和妹妹的哥哥——加维。有的只是一种“无力感”:对“贫穷”、对“疾病”、对“苦难”、对所有造成这“一切”问题的无力之感……都是一些可怜的人,控诉谁都是一种罪恶。

书中的卡片,可以扫二维码看到视频

卑微到尘埃的地方也渴望有尊严,人间地狱也会有光亮抵达的时刻。在书中这个悲惨的世界里,我不单单只接收到的是暴力、肮脏、混乱………;同时也接收到了关爱、无私、坚持……:斯图尔特的妈妈(朱迪丝)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爱;被不公正羁押的慈善工作者露丝·怀纳和约翰·步罗克,他们的勇敢与屈辱;法官豪沃思的仁慈与智慧………书中有太多太多的这类人,如要一一写出他们的名字,我想应该需要一本册子,而不是这段有感而发的短文(如果你承认它是一篇短文的话)。他们为了让这个社会更公平一些、再公平一些而努力不懈奋斗,是值得大家敬佩的一群可爱的人。

此书还有一大超亮点,让书中的文字变活了、动态了、立体了。书中有一个小卡片,扫描上面的二维码进入一段视频,可以观看到斯图尔特的家人及作者与他们交流的对话和场景。让读者可以聆听到书中人物的声音,零距离的感受其真实的情感与生活。这种阅读让读者达到了阅读的巅峰值。

书中卡片上二维码进入后的视频截屏

合上书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男主“安迪”的名字在我脑洞里蹦了出来,曾经不知在什么地方读到过的一段话也随之复刻了出来:“上帝赐予我接受我无法改变之事物的平静,改变可改变之事物的勇气,以及区分这两者之不同的永恒智慧”——这段话,“安迪”用行为很好的诠释了它背后所蕴含的“哲理”,也给到我们对于“选择”的启示……。我把这句话分享给所有受苦的、奋斗的、而又善良的“我们”——人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