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经典影评1000字
《希望》是一部由堤幸彦执导,堤真一 / 石田百合子 / 冈田健史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望》影评(一):观看有感
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略微平缓,我以为后续会引入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等之类的问题,后续剧情其实更多的聚焦于少年男主父母,妹妹和女同学各自的想法和做法。在看到中途的时候猜到了少年男主不是凶手,但看到母亲说宁愿他是杀人犯也不希望他死的时候,还是挺有感触的。可能这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吧!最让我动容的是,当父亲翻书包,翻抽屉那一段剧情,当父亲看到刀后第一反应是欣慰,因为自己的孩子本就不是那种会杀人的人。接着就是巨大的悲伤,没有带刀出门,又失踪了这么久,基本生还的可能性很低了。影片并没有过度的聚焦于一个父亲的悲伤,下一秒父亲已经穿戴整齐急匆匆的去另一个死亡的孩子家里,去说明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凶手。我觉得这一点处理的特别好,可能是现在电视剧过度的聚焦于哭戏,动不动就有演技炸裂的热搜,一点进去就是哭戏动图,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这里堤真一的演技特别好,镜头很短,但我感受到了那种悲伤,是可以共鸣的演技。
整体影片并没有什么情绪的大起大落,也没有什么爆点,但看的时候会想要一直看下去,会跟着电影里的人一起焦虑、一起悲伤,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拍摄细节也很不错。
《希望》影评(二):希望有颜色 会变化
以前我觉得希望长有翅膀 栖于心灵之上 吟唱曲调 无需言表 天音袅袅 始终环绕。
现在看来似乎希望是复杂的。希望是有颜色的 希望是会变化的……
希望是灰色的(因为不确定而纠结矛盾)
希望是盲目的红色(麻麻宁可希望儿子是加害者也希望他活着)
希望是蓝色的(事后原本温馨美好的家庭面目全非 且越来越糟糕 但仍要凭借着不确定而抱有希望 或者说是告诉自己还有希望)
希望是绿色的(爸爸发现孩子留下了本想拿走的刀时 对自己所认识的那个温润纯良的儿子的坚信不疑和拨云见雾的欣喜)
希望是黑色的(儿子不是加害者 却是另一个受害者 没有希望的希望)
希望是纯洁的白色(全家人被儿子的善良拯救 回到了最初的温馨美好 只是少了儿子……)
《希望》影评(三):日版我们与恶的距离
没想到原著作者是检察官的罪人的作者,更没想到男一号和女一号是堤真一和石田百合子,90年代和00年代的日剧一线明星,现在都明显老了,一声叹息。本片讲述的是由于足球场上的故意伤害事件引发的后续凶杀案,不成熟的高中生作出的不理智的报复举动导致了两个家庭的悲剧。男主角一家在短短五天里经历了从李晓明一家到刘昭国一家的两重天待遇,可谓日版我们与恶的距离,由于长子规士介入了花冢家外孙的被威胁事件,然而他并没有和父母详细提及事件的来龙去脉,在他与花冢家外孙一起被杀失踪后,石川一家陷入了巨大的漩涡之中,媒体的轰炸,事务所业务的失去,女儿高中第一志愿有可能时凶手家属而被拒绝,旁人歧视和冷眼,虽然男主角坚决认为他儿子没有杀人,而且有刀子仍然保留在家里为证,但只要一天规士的尸体没被发现,在世人眼里他们就是凶手家属,连去拜谒花冢家外孙都被赶出来,规士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而把事情烂在肚里,自己解决的做法反而坑了家里人。我在看片时都在想如果他这真是凶手,最高15年的刑期,近亿元的赔偿,以及以后岁月对他们家的歧视,对他们不啻于无期徒刑,这对他们公平么?规士哪怕把事情告诉老师或者父母,应该有更好的处理办法,而不是和花冢家外孙双双枉死,让两家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以后永远保留心灵的创伤,片名希望,但我觉得更像是石川家希望规士是遇害者而不是凶手,这样对他们家更好,石田翔太演的记者最后询问女主角时,她的回答也道出了她心里的真正想法,规士这样死去,不但洗刷了他自己,也洗刷了他们家的污名,让他们一家三口可以重新走上人生坦途,也许这就是规士给他们的希望吧。
规士的死有点像柏木卓也的死,带着一肚子秘密死去,却留给生者无穷无尽的痛苦和纠纷,如果疑犯晚三个月被发现会如何?石川家,花冢家会崩溃成什么样,可想而知,从这个程度上来说,花冢家外孙,规士,少年A,少年B,他们作为不成熟的人的行为付出的代价过于惨重了,实在不值得称颂或者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