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忆录》的读后感大全
《股票作手回忆录》是一本由埃德温·利非弗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股票作手回忆录》精选点评:
●了解市场,更要了解自己。知道该做什么,更要知道不该做什么。
●很好的版本,有彼得林奇,巴菲特和格雷厄姆的批注。原书本来就是一流作品。 今年读过最好的纪实小说(笑
●朴素的真理
●翻译如此网络用语真的好吗.....
●这是我的第二本股票作手回忆录
●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弗莫尔是一个天才才,他的心路历程总结出的很多观点在我们现在看来并不新奇,但是对于20世纪初的美国资本市场,如果能够在当时了解到这些经验无疑能够战胜市场战胜大多数人,自然也就能取得良好的收益。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公司、资本工具、操盘手法,一而再再而三的变换模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大多数人却仍然步前人失败的后尘。黑格尔说过:“人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无法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作为整体概念的人是盲目的,作为个体的个人需要通过思考努力尽量去避免重复前人犯过的错误。 ps:市场中精英参与者的出现,会推动市场的不断进步,100年后的市场已经成熟了太多。
●股市投机真的是最考验人性的领域之一,人生的历程中有些许小失误可能无关紧要,但在股市投机中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本书的案例都是100年前的美国股市,而且作者的交易量远非一般散户可比,故一些手段例如通过买进卖出试探市场完全不适合小散户,但这丝毫没有降低本书的价值,看懂金融大鳄的操作,也能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投机市场。
●别怪我评分低 京东阅读 地铁零碎时间看的 看的断断续续 影响阅读感受 总结下就是不能听消息 要突破后再入 哎 还是要买书鲁吧
●小白还是有些地方看不明白。
●如果想从中找到指导实际操作立马赚钱的方法你一定会失望,其实这书更适合当作小说来看。很多大的原则讲得很好,交易无法指望别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书中讲到的很多东西,值得反复阅读体会,的确无愧于经典。
《股票作手回忆录》读后感(一):个人投资心得
关于投资理财,我认为有五点: 1 我们在购买个股的时候,要将眼光放长远一点。要思考我们所购买的行业,是否是一个拥有良好发展趋势的赛道;要思考a股的基本环境,a股囊括了国内4000家上市公司的所有情况,能最直观的将大盘的走势表现出来;要思考国际盘的基本情况,欧美股市有更悠久的历史与更完善的规则,而且外资也通过北上资金时时刻刻的影响着a股股市。 2 在判断一个公司的好坏时,要看到他是否能生产出别人没有的东西。类似茅台,它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而且茅台镇产酒的环境无法扩大与被复制,而且人们在谈到白酒时,都能够第一时间就想到茅台,这就是他区别于其他酒的地方,是具有很深护城河的公司,购买他就能保证不会遇到黑天鹅事件。 3 在判断公司好坏的时候,还要去了解这家公司的中上层员工,有没有努力工作,有没有负面新闻。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各项财务数据是否真正做到透明化。 4 散户做投资,保持理性是我们在股市中得以生存的唯一方式。任何时候,都要清楚自己是在投资,而不是在赌博。任何时候,都要确保自己留有余力能对应股市的变化,切忌一切的all in行为。在加杠杆操作前要三思。 5 要磨炼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心法,在股市中无论盈亏,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没有一直涨的股票,也没有一直跌的股票,耐心的做好高抛低吸,就能有较为可观的收益。
《股票作手回忆录》读后感(二):独立思考
这本书是按照作者的自述展开的,不是严格按照时间的顺序。作者的每一种思想都有具体的事例相对应。总体来说比较好读,比较容易上手。
股票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而不是对具体技术的思考,这也是游戏规则之一。谁也不能在这个市场上一直获利。且股票需要心理素质很好的人,简化起来更多的是考验人性。犹豫不觉的人也最好不要沉迷于这个市场,也千万不要对自己的决定有任何的后悔。
关于教育,许许多多经验上的东西是需要“交学费”的,股票的损失就是自己教的学费,而每交一样学费就能学习到一个新的东西。然而许许多多的东西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特别使我刚才讲到的经验性的东西。自己也不要不去学习,许许多多的事物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砸中了自己就得交学费,这时的学费不是由你定的,也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所以许多的事情千万不要去逃避,这样的学费是要交的,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直接的还是间接地。
十二章讲到了独立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有些道理以为自己知晓很明白了其实也不一定,不一定真正的理解到核心的思想,也许只是有一个浅显多认识。“人不会和自己坚信的东西对着干,但可能被游说到犹豫不决,无法确定的状态”。特别是在有一些问题的重大抉择方面,越是重大越是要请教别人,就会是自己到犹豫不觉的状态。也就是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人犯蠢是不需要理由的,很难分析清楚失败的原因,因为事件是不能再现的,无法改变参量去测试。
千错万错都是我自己的错,市场不可能犯错。就是是受到了一定的损失,这不是在于我是否能够稳定读盘,而在于准确解读自己。
《股票作手回忆录》读后感(三):股痴的传奇人生
说实话作为一个股票门外汉去读这本书大抵也只能看个热闹,因为你无法切身体会到作者的在实战中的种种经验之谈,但是道法还是自在其中的,因为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有其道可循,对于股票的判断也不排除之外。
铁打的股市,流水的股民,财富来来去去,股票此起彼落,而利弗莫尔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他的盈利,更在于他犯的那些错误。他说:“知道不该做什么,比知道该做什么更重要。“每一次错误,都是经验,成长就是试错,而成功,就是在一次次失败后孕育的希望。大部分在股市赚过钱的,后来都离开去做投资了,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等等,而利弗莫尔,这个只有小学文凭,对数字极其敏感,靠着自己的经验与判断,在股市中叱咤半个世纪,他说,看到自己的专业方法能够养活自己,一个人总会有一种淡定的自信,换个角度来讲,利弗莫尔也是一位颇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师,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他的传记被后人视为炒股圣经。
利弗莫尔非常自律,不会因为纵欲无度而影响他的操作与判断,他是个单打独斗的孤鹰,拒绝相信所谓的内幕消息,也拒绝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判断,因而外界对他有种种非议,因此这部回忆录的初衷便是想要告诉世人传言他种种辉煌的战绩并非与黑幕交易有关,而都是源自于自己的自信与经验。
然而一个天才注定是孤独的,他用自杀结束了自己传奇般的一生,他的人生是一场场豪赌拼凑而成,有人说华尔街的精英们对于刺激与成就的追求有时胜于金钱,也不难理解天才专一于一件事,而在其他的领域里可能很难处理好。
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且在完全注意力着眼于一点时,不妨冷静下来,跳出所在的环境中冷静的判断,理性的分析,这一道离,我想无论在生活的每一处都事受用的。
《股票作手回忆录》读后感(四):“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读利弗莫尔《股票作手回忆录》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应该是觉得自己太愚蠢了,我就是书中说的想一夜暴富的傻瓜,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到股市里,我就是巴菲特所说的“如果牌过三巡,你还不知道牌桌上谁是傻瓜,那你就是那个傻瓜。” “股市不是捡钱的地方,你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钱。我不会盲目的赌博,也不会在专注于掌握游戏的技巧,而是通过细致的研究和清晰的思考赢得胜利。人人都有成为傻子的危险,没人可以完全豁免。只要像傻子一样玩,就会得到傻子的报酬,发薪酬的机制永恒的运作,从不会落下任何人的工资。”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多少人是只想一夜暴富的,多少人是不思考的,然而,利弗莫尔告诉我们,就算你思考了,有了自己的体系了,你仍然会做错,何况连思考的懒得做。这样只会成为巴菲特口中的傻子。独立思考这四个字做起来确实不容易。但是,只有自己研究过,验证该理论是正确的,并且还要坚持自己,自信的操作不受你的榜样、专家的影响,才是正确的。“先做对的事,挣钱只是水到渠成。”利弗莫尔的多次破产,总结出的经验,这经验是由真金白银换回来的。 一百年前的书,讲述了今天的道理。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人性都没有变,交易者最大的敌人往往是他自己,人类有希望和恐慌的本性,你每一天都希望今天是亏损的最后一天,明天就会涨。希望越大就会亏的越多,交易者就是要和自己的本性作斗争。我以前读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时,我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包括他的《停止焦虑,开创人生》这类的书对我来说是折磨。可是在看了这本回忆录后,我觉得我应该重新看看卡耐基的智慧。任何的事情,金钱、情爱都是需要心里建设的,没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和一个适可而止的态度,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连最后的脸面都不复存在,太难堪。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这是我最喜欢作者的地方,当他知道他被威廉森利用后,他没有与之吵架,没有跟任何人吵,只说了他与公司情份已尽就离开了。多说无益,这个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多少人在知道自己利益受损,或者情感被伤害后能这么淡然说出情分已尽,然后转身离开。不责于人吧,只生自己的气。早点摆脱这种记忆才能让自己不再心烦意乱,为东山再起做准备。 整体,我学会了两件事,一是真正做到独立思考,独立验证,只要是对的,就自信的去做,别被其他专家左右,作出有悖自己的决定的行为。一个人对自己的判断都没有信心,注定不能成功。二是给自己一份豁达,为什么自己会受伤,想想自己的原因,潇洒的说一句情份已尽,转身离开。
《股票作手回忆录》读后感(五):股票作手回忆录
很有缘分。标记的第五百本书。
4,今天涨跌的原因,也许两三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之后才知道。 4,董事会早就知道公司的决定,所以即使自己没有卖出,至少也不会买进。内部不买进撑盘,价格没有理由不跌。 12,西部联合铁路公司是他最宠爱的股票之一,因为它一直半死不活,所以让它震荡几个点非常容易。 17,在场内交易,也许我就能根据眼前的情况迅速调整策略了。但我现在的交易规模会对价格产生影响,我的策略还是行不通。 40,它们常放风推荐买卖某只股票,几百封电报频繁发来,建议立即购进某只股票,同时另外几百封频繁发来建议立即卖出同只股票,这是赛马情报贩子们惯用的伎俩。 53,举例来说,牛市刚开始时,我就看多了,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我开始买进。不出所料,股价涨了,至此一切顺利。但我接着做了什么呢?我听了老政治家们的忠告,抑制了年少的冲动,决定要明智一些,谨慎而保守底座,众所周知,这就意味着获利落袋为安,然后静待回档低吸。
53,我常平仓套现后等着股价回踩,结果永远都没有等来。
57,后来当我终于明白了帕特里奇先生一直告诉股友们的那句“现在可是牛市啊,你懂的”,我想那是我所有课程中最长足的进步了。他要告诉人们的是:赚大钱不能靠细碎的波动,而要靠大走势,也就是说,不能靠解读波浪线,而要抓住基本面。
57,我想告诉你的是:读盘能力从没为我赚过大钱。为我赚大钱的策略总是“坚持不动”。
61,彼得林奇:不要相信投资专家的建议,不要相信所谓的内幕消息,不要相信券商的推荐,不要相信“至少不会损失”的鬼话,你只能相信自己的研究。力伏魔:孤独是投机商的宿命,大势是唯一可靠的盟友。
65,我曾向朋友们说过这些故事,他们有人告诉我说那不是神示,而是潜意识在起作用,也就是富有创造力的那部分心智。正是这部分心智,让艺术家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创造,他们也解释不清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干。而我之所以会有这种能力,可能是因为我在不断的交易中积累了很多经历,他们单独的作用很小,但合力很大。
66,第三天,旧金山大地震的消息传来。这是一场可怕的灾难,但市场开盘只跌了几个点。多头力量在起作用,股民从不对消息有反应,除非有人领头,从那时到现在都是这种情况。
114,如果朝最小阻力方向交易,你就会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从收市到第2天开盘前发布的重大消息,往往与这个方向一致。走势在消息公布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在牛市中,利空消息会被忽略,利多消息则会被夸大,反之亦然。
115,如果价格窄幅波动,波幅小到不值一提,试图预测它的涨跌是毫无意义的,你应该继续等待,观察市场,解读行情以确定波动的上下限,并下定决心,除非价格突破阻力点,否则绝不出手。
117,交易老手们听我这么说都会感到不可思议,我说我一般会在高价买涨,在低价卖空,否则宁可不做空。我对他们的惊讶感到吃惊。如果交易商坚持等最小阻力方向明确后再操作——行情涨势明确后再做多,行情跌势明确后再做空,赚钱就很容易了。你可以在上涨的过程中一路加仓,先买入总容量的1/5,如果不赚钱就说明操作错误,必须停止加仓。
177,我十分讨厌那些上访的人。
191,人们听信内幕,不是因为他们太蠢,而是像我说的那样,他们喜欢沉湎于希望的酒精之中。
192,他善于做调查,永远在不知疲倦的调查中。他只相信自己的研究,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从不需要别人的眼镜。
192,193,人的因素还是很重要的。
201,我发现在游戏中,经验能带来稳定的利润,而观察则会提供最靠谱的内幕。有时你只需要一只个股的行为就够了。你观察它,经验会告诉你,这支股票不正常,可能如何如何。比如,通常我们知道,并非所有股票都同频起伏,但一个板块会一起涨跌。这是最简单的常识,这是不言自明的内幕,证券公司相当清楚,所以会告知任何不明此理的客户。我是说,他们会建议客户购买一个板块中相对落后的股票。所以如果美国钢材涨了,那就可以合理推断,克鲁克贝尔、合众国和伯利恒钢材迟早会涨。同一板块的贸易环境和前景应该相似,一荣俱荣。理论上说,每只股票都会有出头之日,这被无数次经历证实。股民们会买甲钢材,因为乙钢材和丙钢材已经涨了,而它还没涨。
201,即使是牛市,如果板块表现不太对劲,我也不会贸然买进那只股票。好多次,我在确定无疑的牛市买了一只股,但发现同板块中的其他股票并没有表现出涨势,我就会清空。为什么?经历告诉我,背离我所说的“板块走势”这一明显道理进行操作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