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100字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本由罗曼·罗兰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10.00,页数:1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约翰·克里斯朵夫》精选点评:
●看到第四卷了,看到了童年的悲惨中求生,看到了对音乐的热爱与才华,看到了想去追寻爱情的内心的信仰……为小约翰从恋爱的打击中找到自己,找寻梦想的顿悟打call
●文笔很温馨流畅,一件件小事也不觉无聊,翻译很到位,就是故事稍长。
●今年最爱的书 傅雷的翻译加上朱赢椿的装帧 总是一早起来 做完瑜伽 放上音乐 泡上茶 打开读. 常叹 怎么有人写的出这样的文字 那么洞悉人最真最深的人性与情感. 常会看到某段 勾起些许回忆 引起情绪的共鸣 所以常常看着看着 笑着哭着 就像在听一个我喜欢信任的老朋友谈天. 舒服极了. 他带着我引着我去寻美 人性的美 艺术的美 一点点展开给我看 每当感受到一点点 那真的是无法形容的全身心的愉悦. 这也像红楼梦 可以一直读 随时读的一本书
●8.21-9.24。▶️⏩⏭
●他是个少年天才,难得后来也保持着那份天赋,没有因为艰辛的生活而磨灭掉,他偏执的保持对于自己作品的拥有,不需要别人为她修饰,就是被埋了也在所不惜。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向完美方向发展,而最不幸的是他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他喜欢改变别人身上的一些不完美,这仅仅是为自己平添烦恼。他是一个坚定的左翼人士,有一些思想其实是仅仅因为是想和别人作对,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对这个社会负有责任,却不知道政治只是别人上升的阶梯。对待爱情似乎又很迷茫,常与很多人擦肩而过,他以为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其实是自己不了解自己。孤独的以一己之力反抗的世界,虽然没有改变什么,但得到了些许宽慰,一切都在改变,不变的只是他那颗执着的心,他对身边的人还抱有希望,只是这些人都渐渐远去,即使没有失败,但也因为执着而失去更多。
●太多音乐界的事儿,我们不懂。灵魂的震颤,感受得不强烈。希望有缘分重读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约翰·克利斯朵夫 玄学上把命排在运、风水和努力之上,而命是先天你没得选,运刚刚好是在二三十岁你才能开始把握。绝大多数人根本是顺着命运来书写自己的一生,能控制的那几年也全是受父母控制。想想其实挺可悲的。
●一生个性强犟,才华横溢,敢爱敢恨,敢怒敢言,也敢和全世界对抗。一位音乐家波折区直的短暂的一生,在漫长的痛哭的洗礼后,也等待一个即将到来的日子,一个初生的日子。
●罗曼罗兰把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心理变化和精神世界描写得太细致太真实了,仿佛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个人,仿佛我们可以对话交流。舍不得放下书,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呢?他还会遇见什么人,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看完不自觉被克里斯朵夫的自由意志感动:一个拥有生命力的人这样度过了他不断奋斗的一生。
●傅雷的译文让人浸在里面,泪浸在眼里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一):河流
他的一生就像莱茵河,滚滚不息。努力的从一头流向另一头。路上,会遇到阻碍者,也会抗拒不了心灵的各种不和谐的声音,只有一直向前走,超越世俗,超越欲望,一颗平静而美好的心灵,才创作出像远处白雪覆盖山头,阳光下静静的挺立的树,那种平静而美丽的音乐作品。贝多芬似的克里斯多夫,传奇的一生,像浑厚的交响乐。作者很多描述都有点像音乐的节奏,字里行间如乐鸣。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二):约翰。克里斯多福
一个失眠的夜晚听完了这本书,前前后后用了几个月,出自罗曼罗兰的文学经典,钢琴家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一生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徘徊的动荡不安的一生,庆幸他得到过温暖,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曾屈服于世俗。小说中最感动我的是克里斯朵夫和奥利维的友情,艺术家的情感总是要比一般人充沛一些,更何况是天下艺术家。作者笔下的对话、心理描写都无可挑剔,文学造诣毋庸置疑。也提醒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听从内心呼唤之必要,记录之必要。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三):夭折
我是活着还是死了?即使活着,怕也快死了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四):读这本书做好持久战心理准备
首先,字数真的特别特别多。其次,内容真很琐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情节。我个人觉得,在中文版中,翻译功不可没。我当年是从学校图书馆借的,觉得那些平淡的早晨,平凡的花园里,被翻译得诗情画意,深藏情与欲。再次,感情写得非常细腻,尤其是内心活动描写,真的是太太太太多。这也是一些人特别爱读一些人特别讨厌的原因,因为有的人喜欢窥探内心,有些人则觉得关我屁事。然后想说,我以前崇拜贝多芬,音乐家,希望自己也有机会学习钢琴,看了这本书打消了我的念头,感觉自己的童年挺好的,挺快乐的。音乐家的童年太惨了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五):一生的史诗
近130万字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终于读完了,合上书本后,心里如放下一块巨石,书中从克里斯朵夫的出生开始一路讲来,各色人等粉墨登场,酒鬼父亲,苦命的母亲,爱他的祖父,爱人莎冰,生死之交奥利维,情人安娜,精神恋人葛拉齐亚……期间穿插着作者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政治,音乐艺术,伦理,思想等等的评论。克里斯朵夫生于河,终于水,在作者的如椽妙笔下,我犹如跟着主人公活了一辈子。犹其是作者用了几万字写克里斯朵夫的临终,无论是对一生所遇人物的回忆,还是对钟爱音乐的不舍,都描绘得如身临其境般,不胜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