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物皆假设》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万物皆假设》的读后感大全

2021-06-09 00:36: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物皆假设》的读后感大全

  《万物皆假设》是一本由[英]埃里克斯•伯依斯著作,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2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皆假设》读后感(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有关于人类起源,在正统科学界早已有定论,大多数的人们也接受并且坚定不移的相信着,但是在一些小众的领域,还有那么一群人在秉持着另外的一种观点,与正统结论针锋相对,甚至还要被正统派所围剿,那么这些所谓的小众观点是否有其合理性呢?在英国作家埃里克斯伯依斯的《万物皆假设》中,我们一探究竟。 正如本书书名所提到的一样,在本书中所有的观点都是基于大胆的假设基础之上的。他们可能会对我们一贯的认知造成较大的冲击。比如荷马是女人吗?耶稣是蘑菇?或者耶稣是凯撒大帝吗?因此,假如你是一位“正直”的“固执”的传统派人士,那么你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以防会因为书中的假设过于惊世骇俗,而让你血压升高,以及等等。 笔者在开头所说的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出现在本书的第四章。在本章中,作者所提到的许多问题都是我们一向感兴趣的。比如恐龙灭绝。在传统上,我们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但是在本书中,作者又提到了一些不怎么传统的结论。恐龙或者灭绝于一场核战争?看似很荒诞不经的一个结论,但是先不着急反驳,看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为此“狡辩”的吧。该结论的关键在于某一个恐龙物种演化出了高级、可以制造工具的智力,甚至于它们可以制造出核弹。其二在于没有化石或者其他证据可以证明或者否认恐龙文明的存在。其三在于恐龙文明其实是有证据流传下来的,但是我们却将这些证据当成了另外一件事。仔细想想,当我们看到这三条的时候,本能的反应都是反对,但是你真要说出反对的理由,似乎都不充分。毕竟任何事物的认识与发展都是一个螺旋前进的过程,在人类孜孜不倦的探索过程中,也不断的有新的证据新的化石被发现,原有的结论被推翻。人们普遍认为恐龙灭绝于小行星撞地球的原因在于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疑似的地质证据,富含稀有元素和重金属,有发生过大火和下酸雨的迹象,这当然可以被解释成行星撞击地球所引起的,但是再想想,在核爆炸之后的场景与这又是不是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呢?所以,仅就恐龙灭绝的原因上,我想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还真是说不好呢?! 回到文章一开头提到的人类起源的问题上。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哈代提出了“水猿假说”,认为人类最早的祖先可能曾经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有意思的是哈代虽然提出了水猿假说,但是真正让水猿假说声名大噪的是一个此前从未接受过任何科学训练的女人伊莲摩根,她像是一个布道者一样,让水猿假说的理论获得了大量的支持者。水猿理论的提出,基本还是源于人类一些不合时宜的体貌特征,比如缺少毛发,我们身体上的毛发实在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它总是在该多的地方多,该少的地方少,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状况呢?哈代以及他的追随者认为,这是由于人类长期在水中生活的结果,他们想象早期人类的水下生活应该是这样子的,其时人类已经演化成直立行走,但是出于某些原因他们不得不时不时的还要进入水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本能的以直立行走的姿态在水中行走,而将头颅与胸膛漏出水面,头部保持毛发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而其他部位的毛发减少则有助于减少水流的阻力。当然这只是他们提出水猿理论的一种假设,在加上其他的一些观点,最终实现了目前的现状,哈代提出理论,在摩根手上发扬光大,与正统派们分庭抗礼。至于最后究竟谁会取得胜利,或者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吧! 在埃里克斯伯依斯的《万物皆假设》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惊世骇俗的理论,却也不必急着反驳,急着同意,我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或者是我们面对这些理论最好的选择。说不定,哪一天你所认为的荒诞不经就会变成教科书上的金科玉律吧!

  《万物皆假设》读后感(二):当心,你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

  脑洞有多大?对于非科学界人士,实在很难形容,不过我们心中都有一种邪恶的渴望,那就是要多大有多大,要多少有多小,如同孙悟空手中的棒子。英国人埃里克斯*伯依斯在遥远的国度,把我们的渴望变成了铅字,以洋洋数万字的篇幅写出《万物皆假设》。 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时空中,对于其未曾经历的时空,总是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无论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战争,还是地球上未曾出现的生物,都可以通过以已知求未知的方法去验证、设计。纵观《万物皆假设》所提出的奇谈怪论,很大程度让读者既不能否认其存在,也不能肯定其发生,界于二者之间,在意识与物质的相爱相杀中,我们的认知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我们的心情时而欢喜、时而悲伤。

  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是越来越不中用了,我们毫不意外地发现年青人活蹦乱跳,火眼金睛,而老年人举步维艰,丢三落四,可是仍然能举出反例,人的智商与情商与年龄无关,只是我们发现及分析问题的视角不断发生变化。不过,作为群体存在的人,是越来越强大了,过去没有认知的,现在由于技术发达被认知,过去已经认知的,现在由于情绪控制认知加深。因此,阅读《万物皆假设》时,不要以为这是痴人说梦,可能若干时分之后,这完全是真理再现。 关于主流的理解,莫过于大家都这么说,我只是附合,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因为站在自我角度,别人已经思考过,可是主流也有靠不住的时候。早在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时,就发现主流的观一经确定,就很顽强,对于非主流观点形成了强大的打击,可是奈不住“长江后浪推前浪”,非主流总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方法去实现自我目的,把主流观点从绝大多数人的脑海中所抹杀、所驱逐。 地球,对于人类有限的生命而言,是古老的。历史上不确定发生的数次生物大灭绝,尤其是恐龙的集体消失,让现代人如醉如痴。据说是地外力量的杰作,比如星体的碰撞,可是星体为什么没有早一分,也没有晚一分地闯入了大气层,至今没有公认的答案。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假设,最初的假设是有GOD之手,紧接着是恒星的发怒,或许随着时间推移,还能创造一些匪夷所思的角度。

  宏观世界,如地球、恒星、宇宙如此,微观世界更是变化莫测。对于普通人而言,比米还小的是分米,比分米还小的是厘米,比厘米还小的是毫米,那么仅仅给你一把尺子,有着精确刻度的尺子,让你去想象微米、纳米、皮米,其难度不亚于让你数清自己有多少根头发。换一个角度,这些超级难以想象的长度,在现实科学研究中一经提出,就召唤着“自以为是”的科学家去探究。某种意义上说,《万物皆假设》正是对上述演变的阶段性总结,树起一个万人的之的靶子,让读者挥动想象力,将意念化作箭矢去战斗. 诚然,我们最关心的还是人类本身,关于人是否能够永远活下去,或者人从哪儿来的。尽管科学家已经以雄辩的事实告诉了我们接近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贵为万物之灵长,应该集万物之优点与长处,舍万物之劣势与短处。也许,对于正在阅读《万物皆假设》的读者,是不可能发现真相,我们仍然相信在下一代、下下一代能够完成这个神圣而艰难的任务。

  《万物皆假设》读后感(三):《万物皆假设》:用奇谈怪论,打开一扇认识这个世界的偏门

  1995年的一天,一个名叫惠勒的人光明正大的持枪抢劫了美国一家银行。但警察把他抓住的时候,他一脸茫然:“你们怎么能看到我”?原来他在报纸上看到柠檬汁可以让字体消失,是天然的隐形液。所以他把柠檬汁涂满全身,认为自己已经可以隐身。这就是心理学上达克效应的来源,这还仅仅是抢劫犯认知上的错误,但其实还有一个1/5定律: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多么离谱的结论,都会有1/5的人相信。 也许我们看到这些例子,会得出一个结论,人类本身有着愚蠢的天性。但其实反过来想一想,这不也正是人类本身就有着探索未知领域的天性吗?我们相信表面看起来非常离谱的事情,我们假设这些事情是真的,然后深入挖掘下去,也许就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发现。 英国科普作家艾利克斯·伯依斯写了这样一本科普书,叫做《万物皆假设》,梳理了从古至今,甚至包括在现代社会中还流行着的那些看起来是愚蠢的理论。书中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怪诞的世界,当然,根据1/5原则,这些理论都还是有很多人会相信的,但反对的声音同样强烈。这些理论真的是荒诞不经,就一定是错误的吗?

  作者从最大尺度的宇宙空间开始讲起,一直讲到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历史事实。在这之中我们看到了如此之多奇奇怪怪的理论,给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不一样世界的大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些奇怪的理论为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是有意义的,再去探讨那些现在看来还是完全奇谈怪论、不着边际的理论吧。 我们都知道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但我们能想象到在他那个年代吗?当时是怎么看待这些理论的?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早晨太阳升起,晚上太阳落下,太阳一直在围着我们地球旋转,这不是最常识的事情吗?如果一个人在那种情况下说地球是围绕着太阳旋转,那不是奇谈怪论又是什么呢?哥白尼一定饱受质疑和谩骂,也许当时他就会被当成愚蠢之人,但现在我们还会怀疑他的理论吗?

  下面我们看一下作者所列举的其他的一些奇谈怪论吧。 全宇宙只是一个电子?是不是很有颠覆性?但我们对于宇宙的起源的探索一直都没停止,宇宙对于我们来说也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我们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假设之上。宇宙大爆炸是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规理论,但它的正确率又确定是百分之百吗?虽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惠勒提出了“单电子宇宙假说”,他的假说是建立在反物质的理论基础之上,他有他自己的一套解释理论。我们现在无法同意他的观点,但却也给我们的宇宙形成理论提供了一个观点。而我们现在的任何一个微观世界都和我们宏观的宇宙形象非常接近,这是造物主的重合还是另有玄机?

  我们再看一个让我们完全无法接受的奇谈怪论,是关于人类的起源的。2013年。佐治亚大学演化遗传学博士麦卡锡提出了人类的起源的“猪-黑猩猩假说”。在这个假设中,人类的起源竟然是猪和黑猩猩的杂交后代。在他的理论中,一头猪强奸了一个黑猩猩,生下一个后代,这成了人类最早的成员。之后他和黑猩猩的繁殖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有了后来的人类。这一理论虽然新奇,但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无法接受的,但他也同样有着一部分粉丝。更为奇怪的是,在后来关于人类和猪的基因图谱解读发现,确是有“所谓的短散在重复序列之间”,当然,这无法成为这一理论的有效证据,但却也无法否定这一理论的就一定是错误的。

  《万物皆假设》是一本极为有趣的书,是一本让人脑洞大开的书。阅读它可以给我们一个认识世界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当然这是一本比较难以阅读的书,毕竟里面有着太多的新奇理论;而书籍设计的行间距太过紧密,让这种阅读更为艰难,这也是小小的美中不足之处。

  《万物皆假设》读后感(四):《万物皆假设》,人活着就是假设这个世界并获得结论的过程

  小时候看电视,忽然突发奇想——既然我可以通过电视看到一个世界,那么我们的世界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让别人看到?那时候的自己,不懂得电视里的声音和图片是怎么来的,只认为我们应该也和电视里存在的人物一样,能够通过“电视”被其他的生命看见。

  不得不说,孩子最优秀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因为没有太多所谓的现实世界道理的束缚,所以孩子看这个世界是独特的,他们会有自己的理解能力,就如同我小时候认为我们也在别人能够看到的盒子里一样。

  所以,《万物皆假设》,而我相信,这个世界现有的理论,都是通过科学研究者们对于一个又一个假设的探索,最后得到的结果。是真是假,很多时候也许不那么重要,因为这个世界是需要我们带着假设去探索的。

  《万物皆假设》这本书里面,也讲述了一个跟我的童年想法很近似的故事,不同的是,书里面认为我们所有的人所处的世界,也许是属于电脑的虚拟世界。简单来说,我产生想法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没有电脑这个物品的具体含义,因此我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电视里的世界。

  倒是,不论是电视里的世界,还是电脑里的世界,他们表达的含义都只有一个——我们是虚拟的,但是我们所有的人却不自知,我们认为我们自己都是拥有自主意识的存在。但是这个世界上,所谓的真实就真的是真实的吗?

  科学家们所有的假设,在我看来某些时候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但是不同的是,当我们产生了这些假设的思想之后,我们会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切实际,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但是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会寻找具体的解答方式,要么证明自己是对的,要么证明自己是错误的。

  但是,认真来说,对于这个世界是否是真实的这个理论,讨论出来一个对错怎么都会让人觉得很恐怖!毕竟,如果是对的,我们就成为了不自主的存在,只是一道指令甚至可能只是一个符号。如果是错的,宇宙这么大,未知的存在那么多,又有谁知道下一个假设会是什么样的呢?

  记得曾经有过一个特别神奇想法,具体是因为看过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却记住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原子质子组合而成。小时候的我便开始思索,既然如此,那么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同的两个物体是不是可以通过重组彼此的原子质子来成为一个全新的存在?

  只可惜,我终究只是一个普通人,对于这样一个大胆的假设,也只能停留在小时候的记忆中。我没有能力去测试我的这些假设会不会成功。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更是将这些异想天开的内容直接遗忘了。

  返回到过去的世界,在条件全部成立的情况下,我会选择开始这神奇的实验吗?也许会,也许不会,到当初的选择若是不同,现在的我必定也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存在。因为,人生变了,经历变了,我自然就变了。

  《万物皆假设》,现在翻看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为何曾经的自己就不曾想过为自己所有的假设努力寻求验证呢?查资料也好,做实验也罢,那必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体验,能实现人生,还是让自己有一个全新的人生。

  可是,一切只是假设,眼前的一切才是我们现在所能拥有的一切。《万物皆假设》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疑问:“眼前的一切真的如你所见吗?”我想,也许是又或者不是,这两个答案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是正确的选择,没得辩解。

  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才能去假设世界。全宇宙只有一个电子吗?我们生活在黑洞中吗?太阳系有两个太阳?万物皆有意识?另类生命存在于地球之上?恐龙灭绝于一场核战争?荷马是女人?耶稣是凯撒大帝?……

  这是一个脑洞的世界,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去探索的世界,并且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无限的世界!《万物皆假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空间,这个空间让我们通过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去寻找一个最美好的自我。其实吧,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是一个通过对自己的世界去假设然后不断求证的过程。

  《万物皆假设》,你身边的一切到底是薛定谔的猫还是其他的存在,先从假设开始探索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