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侠义三千年》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侠义三千年》读后感锦集

2021-06-18 00:36: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侠义三千年》读后感锦集

  《侠义三千年》是一本由吴向京 / 暴昱东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侠义三千年》读后感(一):《侠义三千年》:侠客的诞生与延续!

  提起侠客这两个字,我的第一印象是《侠客行》这部剧,不过我没有仔细看过这部剧,可能是这个剧名让我联想起来侠客这个词,对于侠客,也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大侠这个词。 对于大侠而言,不同时代和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 相对于《三国》中的“尔虞我诈”,在《水浒》里劫富济贫的“哥哥”们则更偏向于大侠这个字,而《武林外传》中的大侠之一白展堂虽然身怀武义,依然在同福客栈打杂,看来真实的大侠也没有那么酷~ 当然,除了同福客栈版本的大侠以外,还有穿梭于各种古装剧“打杂”的大侠,他们往往一身古装,带个斗笠拿着一把剑,然后去酒馆集合,看到店小二,然后店小二会说: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呀? 而大侠一般是住店,然后要茶、要酒、要大碗肉,最后帮忙干掉坏人,帮助(撮合)男女主终成眷属。 之所以啰嗦了这本多,是因为最近看了《侠义三千年》这本书,毕竟每个人小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想成为一个行走江湖的大侠,然鹅梦想是梦想,生活是生活。回到原来的话题,这本《侠义三千年》和常规的历史不同,而是以“侠”和“义”这两点为中心,以上下篇为分界线,分别从理和史两个方面来解读中国人对“侠义”的理解。 当然,你或许在看我说完这些以后,觉得这本书会不会像老和尚念经一般枯燥乏味,叨叨个没完,我只能告诉你,完全没有。 这本《侠义三千年》虽然是在探讨侠客存在的根本原因,但也没有忽略趣味性和实际性,你不仅仅能从这本书里发现你忽略的侠客历史,还能发现侠客们的特点,以及和他大同小异的刺客之间具体的分别。 当然,这本书也没有顾此薄彼,把侠客这个概念的紧紧的拴在中国的区域内,还是很好的科普了国外的一些“侠客”,虽然文化和经济发展略有不同,只要你稍微注意,就会发现中外文化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最后在来说一下,这本《侠义三千年》适合喜欢历史读物对“大侠”这个职业感兴趣的人读,也适合写古代小说的作家来借此研究一下,可以很好的帮助自己写出更加真实贴合的人物来,对这本《侠义三千年》感兴趣的,自己找书来读一读吧~

  《侠义三千年》读后感(二):读完以后你也想做个好人

  古龙

  前些年金庸逝世,很多人哀悼这位在武侠小说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文学前辈,关于他的评价,我觉得有一点说得是比较有道理的,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侠。虽然我觉得金庸的文学价值是不如古龙的,但客观事实上,有华人的地方,他们不一定读过金庸的书,但一定接触过金庸武侠相关的动画、影视、游戏。值得探讨的是,为什么武侠能够这么吸引人呢? 易中天在《三国纪》里说得很有道理:传统社会的中国人,其实是一直有梦的。第一个叫“大同梦”,也就是回到部落时代。第二个叫“小康梦”,也就是回到邦国时代。这两个梦都实现不了,就开始做“治世梦”。这是帝国时代的“中国梦”。治世梦也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希望有一个仁慈而明智的好皇帝,这就是“圣君梦”。其次是希望各级官员清正廉洁,这就是“清官梦”。如果圣君和清官都指望不上,则希望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侠客梦”。圣君,清官,侠客,是中国人的千年梦。” 侠客在今天自然是不存在的,而武侠小说提供了这种梦的想象。侠对于中国来说,是什么呢?陈平原在《千古文人侠客梦》一书中,梳理了中国的武侠小说史与侠的一些构成。陈氏那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学术专著来读,对于一些普通的读者,比如像我这样的,我推荐这本《侠义三千年》。 从内容上来说,陈书更侧重“武侠(小说)”的梳理,而《侠义三千年》更侧重“侠”梳理。该书从历朝历代的侠讲起,相比一些学术书籍来说,该书更能捉住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阅读欲望。因为它整本书的主要构成是故事,作者是在讲故事,而不是讲学理。所谓的侠义三千年,看完这本书后,感慨一句,真是名副其实。后面部分,分析金庸小说中的各种侠的状态,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武侠粉的入门书,甚至可以作为金庸小说的入门书。

  熊猫最喜欢的大侠,影视中的“李寻欢”

  其实吧,侠代表的其实就是正义感。我们需要这么一个象征去代表正义。如果你也有着千年的侠客梦,想做个好人。不妨读这本吴向东先生与暴昱东先生合著的《侠义三千年》。

  麻耶熊猫的《侠义三千年》

  《侠义三千年》读后感(三):溯善恶本心,看侠义千年

  从古至今中国都崇尚侠义精神,同时源于各类图书、影视等文化作品的影响,每个人自儿时就有一个大侠梦。郭靖、乔峰、杨过、令狐冲、霍元甲、黄飞鸿,想必大家也都曾畅想自己可以行侠仗义,仗剑天涯!但到底什么才是侠?大家能谈的也无非就是锄强扶弱,杀富济贫,为民除害云云。大众对“侠”认知大抵如此,真正能够理解通透,讲得明白的人却不见得有几个。我自己对于侠的概念,印象最深的来自《神雕侠侣》小说中,郭靖对杨过讲的话:“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这本《侠义三千年》是我读过的第一本系统化讲解侠义文化的书,全书以通俗的论述方式并结合详实的史料,将过往不同角度笼统、零散的侠义知识和历史重新整理集结,并结合作者的观点给予诠释,帮助读者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侠义文化脉络。

  本书的作者是吴向京,现任国家电网管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国家电网公司党校副校长,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力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曾为财富中文网等媒体撰文。开发的“品水浒悟领导力”系列课程在中欧国际商学院讲授,并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大学讲授管理、领导力、文化等领域课程,受邀于“第三届清华领导力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出席中欧数字化商业学习年度论坛,就高层领导者的领导力困惑和实践展开演讲。

  书中内容源于其受邀于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到北大中文系进行的一个演讲“侠义”主题讲座。由于讲座的成功和市面有关侠义著作的匮乏,作者在讲座稿的基础上做了丰富完善,最终遂成此书。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点讲述侠与义的概念、侠客特征及中外侠客的差异、侠客和刺客的异同;下篇重点讲述中国三千年来的侠义历史,包括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事件,论述侠义文化演变过程。

  开篇作者用捕豹者说的故事引出本心和良知的概念,同时抛出了一个打破过往认知的定义,“侠义”一词是由侠和义两部分组成,先有义而后有侠,因为义偏或失了,所以才引出了侠。

  上篇中讲到,义为“羞恶之心”,即可为与不可为的道德标准。义源自“仁”,仁是内心的悲悯,义更多地倾向于行动。而社会对于义的维护手段又分为以礼致义和以法致义。因以礼致义和以法致义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当“礼”和“法”都不能伸张正义时,于是一个新的角色就横空出世,这就是“侠”。侠的本质是一种精神和利他行为,并不一定非要有武功。

  作者还对中西方的侠客进行了对比: 西方没有侠客这个称谓,相近的应该是古代的骑士或现代的英雄。西方古代的骑士区别于中国的侠,需要由领主或主教册封,存在依附的属性,强调对于封建领主或教会的忠诚。而好莱坞英雄和中国的侠客则都是自发的,是靠自我良知驱动的。

  下篇中作者按照时代将中国近三千年的“侠义”发展变化进行了划分,列举了作为精神和行为的“侠义”以及作为载体的侠客的典型代表。同时对于不同时代侠的身份、出处的载体、侠的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本篇可以了解到,侠义的总体规律是从春秋至当代“侠客”脱实向虚,故事化;“侠义”文学化、内化为精神。

  侠的文化博大精神,相信仅仅凭借一本书还无法完全概而论之。如果你还有武侠梦,依旧对侠兴趣盈然,那么这本书将是必读之作。

  《侠义三千年》读后感(四):文化永流传,侠义永远在

  侠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自疫情之后,我们确实见识到太多人性的灰暗面,投机倒把,趁火打劫高价倒卖抗疫物资的,还有那些疫情初期紧急逃往海外,后期海外疫情爆发,不顾风险,执意回国避灾避难的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有很多网上舌灿莲花,满嘴跑火车的键盘侠们,好像,2020的甲子年像个照妖镜一样,照出了人性的很多灰暗面。当然更多的,我们也看到每次国家危难之际,总有人挺身而出,医生/护士/无数的志愿者千里万里奔赴而来,只为心胸有大爱,侠义心肠,这种侠义精神和力量,从未走远,一直在身边。

  偶尔也从一些公知那边听到“侠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类似的批判,内心也是心中感慨良多。明代官员曹学佺最初用来批判秀才的一副对联,但却流传至今,事情的起因是一名秀才在权贵的威逼利诱下,诬告从权贵人家的恶犬口下救出自己的屠夫。负责审理此案的曹学佺查明真相后,在案卷上愤而写下这句脍炙人口的对联。虽然现实社会确实存在,平时也懒得反驳,只是更为警醒,事实上,中华文化里,我们炎黄子孙对义的向往是深入骨髓的,社会越暗黑,危机越强烈,对义的感召力越强,对义的追随就越强。

  厘清关系:仁义礼智信

  儒家常讲“三刚五常”,“五常”即指——“仁义礼智信”。《孟子·告子上》有对“五常”之间的联系:义源自于仁,孔子认为“义就是宜”,义源自于“仁”,是仁的行为表现,而仁又是天徳的表现,孟子则将“仁”定义为恻隐之心,而“义”解释为羞恶之心,即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孟子·离娄上》有一句话体现仁和义的关系:“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意思是仁是内心的悲悯,义更多是倾向于行动。仁义的最高体现是圣贤。义本质上是一种天生的法则。而礼本质上是用来承载义,或者说表达、规范、推广义的。且礼最重要的支撑是义,没有义支撑的礼就是一种表演,内核仁义就会沦为附庸,繁文缛节越多,衣冠禽兽和禽兽不如的人就越多。

  我国侠客精神的五大特征:

  一)勇敢:我国侠客的勇敢最重要的特征是:血性、感性、直觉、迅猛、出手行动不是基于利弊分析,而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舍得:最常见的“舍得”是体现在对钱财的态度——对金钱如粪土,为了帮助胡别人非常大方,这是侠客的入门标准。

  三)信诚:侠客的第三个显著特征,信诚即指一是要承诺,二是要践行。君子讲诚信,一诺千金,答应了一定要办,二是诚,热诚助人,答应过了,就一定要好好办。

  四)仁义,侠客有怜悯之心,恻隐之心,就会推己及人,见不得别人受苦受难。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被帮助者的义;施恩不图报是施恩者的义,二者构成一个精致、良性的“义”循环。

  五)独特,北大李零教授曾说,知识分子就应该是丧家之犬,不能谁给钱就为谁说话,而应该正心诚意做学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君子和而不同,这是侠客精神的“独”身关键。

  以上是本书侠与义的小部分精华,除了侠与义的定义,关系,侠客精神,这本书还探讨了侠义与侠客的异同,侠客与刺客的异同,侠义和领导力,侠义与未来影响力的辩证关系。当然远不止于此,上/下两篇,上篇说理谈天说地,说的是侠义之礼。下篇讲史,讲侠义之史,谈古论今。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好读。

  这是一本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书,值得好好阅读,没有年龄限制,特别推荐青年朋友和中老年朋友们阅读,血性同胞、不分男女,只盼望前辈后生皆血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