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妹罗曼史》经典观后感集
《迷妹罗曼史》是一部由秦鹏 / 李少红执导,闫妮 / 盛一伦 / 于小彤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妹罗曼史》观后感(一):一般来说,一部电影三年才上映,一般都是两个极端
但这个电影,有些摸不准,风格好像有李焕英那种风格,好像是个新的爱情片类型,但又怕会俗套,母亲的题材和爱情,另外,两个演员,周冬雨和魏晨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个人还是比较相信他们得挑选眼光的。
如果不是纯粹得爱情片应该评分会不错,亲情角度,温情角度这些,如果挖掘一下还是感觉挺有看头的,如果是单纯的换壳得爱情片那么不抱啥好希望了
《迷妹罗曼史》观后感(二):2分都是因为魏晨的歌,才给的
垃圾电影真的很难看,纯因为魏晨才看的,才忍着看下去的,我只能说音乐真的很好听,魏晨也是真的很帅,电影是真的很烂,逻辑乱七八糟,尤其是男主演,演的的什么鬼????现在的后生演戏,真的有待提升啊,演的好的真的一个手都能数的过来~~~
我都好久没看新电视跟电影了,真的很难看,除了美颜+奇怪的特效,人都是一个样
《迷妹罗曼史》观后感(三):买了电影票听歌也是值得的
内容还不错,花了电影票的钱去听魏晨唱歌也是非常值得的,虽然剧情有点狗血,但是魏晨和周冬雨那段回忆确实非常棒,很好看,魏晨唱歌真的是没话说的,《恋曲1990》也是很有自己的特色,如果魏晨版的音频放出来的话也会非常棒的,电影整体不错,还是值得观看的!
这部电影也是拍了好几年了才播,要是放在当年的话还是很不错的,题材很新颖,演员也不错,魏晨和周冬雨的搭配也是非常养眼了。
《迷妹罗曼史》观后感(四):一颗星给周冬雨,一星给闫妮,一星给魏晨,其余的零分
这部电影总结下来就是:幻想症的儿子和脑残基友加上一个十分想出名的女人,带着年轻时候脑子不太好,老了得老年痴呆的老妈,找睡了女人不负责的老爸的故事。中间还穿插了一个不知道为什么存在的飞翔滑板的故事,以及一个从头到尾没停下来过的直播广告。真的很想吐槽,男主的声音真的很不咋地,让我十分出戏!闫妮最后踩着滑板飞上去的样子,真是尬的我能用脚趾头扣出三室一厅,不明白为什么这三个人要接这个戏。要表扬周冬雨和魏晨真的很配,里边的歌很好听!
《迷妹罗曼史》观后感(五):我看《迷妹罗曼史》
我看电影或者剧有个习惯:逻辑是否合理。逻辑合理再弱智也可接受,若是逻辑死则接受无能。 回到主题,本电影故事不复杂,两条时空线索交错,讲述了女主从青年到中年的一段感情史。 先说青年女主时期: 女主努力搞事业风风火火,这里有点儿燃。遇到男配结果错认成偶像,考虑到现实中也发生过少女被冒充明星的渣男骗钱骗色事情,所以这个设定勉强可以接受。 但是,从电影结尾看,男配不是渣男人设,那么问题来了,那时你为什么始终不说自己是谁,还和她发生关系?听女朋友叫着别人的名字,心里不咯噔吗?
《迷妹罗曼史》观后感(六):我不想给日薪208万的人添砖加瓦!!!!
我希望大家不要去看这种流量明星演的电影,在这个6亿多人口月收入一千多元,208万是一个响亮的耳光。有人这部电影没有某爽参与,但拜托大家动一下自己的脑子,日薪208万绝对不是一个特例,太多的关注、疯狂的粉丝,让他们挣钱变得太容易了。许多真正的艺术家和社会上需要关注的问题都被忽视了。再进一步想想,208万日薪比起毒贩如何,毒贩为了钱已经泯灭了良知,那么娱乐圈的人呢?娱乐圈的人能做出来的事情是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如果要看电影不要看有流量明星参演的,要看老艺术出演的作品。有人说那就没多少电影可看了,对了影视产业应该降降温了。有时间应该多看看新闻、看看学习强国、看看党史、看看书籍。
《迷妹罗曼史》观后感(七):做部微电影大概会更好
其实比我想得好看太多,大概是期待值真的太低了(。 九十年代部分质量高得跟现代不像一个片,把现代那些拉胯的剧情精简一下出个微电影多好啊……
故事真的好简单,还是替身文学,一直被当成罗大佑感觉叶伟军也挺无奈的,一点点不被认识的酸楚吧,尤其自己原创歌曲根本没人买单,高蓓还会说“大佑哥我最喜欢你啦”,一记补刀的暴击,烧歌谱的时候看得出来是真的很痛苦了 其实最绝的是那场演唱会,高蓓打包票罗大佑能来,叶伟军说误会了我不是,厂长卷票款跑了,叶伟军被抓:我没有拿钱。我没有同伙,没有别人了。 高蓓坐在全国第一家麦当劳的落地窗前,面前摆着两份巨无霸套餐,兴致勃勃地等她的大佑哥,载着叶伟军的警车就从前面路上开过去 但是高蓓说“你说得不对,演唱会明明开了呀,那么多人,大家都来了” 她梦里有场演唱会,大雨里她的大佑哥在唱遇见最美的你 看晨哥看得还是很满足的,包场的我在电影院嚎叫到横过来(是真的没人,工作人员都没有的那种没人,电影开场刚开始调设备,散场黑着没人开灯(。 周冬雨可爱,get到了,现代高蓓的那种不清醒闫妮表现得也真的很绝
《迷妹罗曼史》观后感(八):电影构思还可以,但拍出来略显敷衍,周冬雨魏晨好配
三分给魏晨周冬雨,这电影有一种割裂感,80分钟左右可能是删减太多的原因,整体都是点对点的跳剧情很快,然后就是现代部分和90年代部分的差异性,现代版的是国产电视剧画风真的质感一般,然后秒拍,和一直播的广告基本全程穿插,相当违和,然后还有会飞的滑板,马爸爸的投资,等等这些你就能看出现代版的水平,
然后90年代的周冬雨和魏晨,wlq,这俩人这真是配一脸,两人一同框就是想截屏当壁纸的程度,导演拍这种怀旧意境还不错,当然90年代场景还原也是有瑕疵,周冬雨居然单纯到真以为魏晨就是罗大佑到最后都没发现,然后估计魏晨要被不少人骂渣男了,(当然那个年代和情景我觉得有可能,不过魏晨免不得被现代的网友吐槽渣男了),然后jc因为被黑心老板举办罗大佑演唱会骗了的魏晨要逮捕他(这个估计也是要被吐槽的一点,但是这是因为周冬雨相信魏晨就是真的罗大佑才告诉工厂老板的),整体而言漏洞是有,但俩人颜值真的是太搭了!魏晨电影角色颜值巅峰,周冬雨又有了山楂树那味了,而且演技真好,他俩要是主演部电视剧真的能磕到 当然,我觉得整个电影得构思还是很好得,但拍的不尽如意,尤其是现代部分稀烂,就是四个人闹着玩的感觉,
《迷妹罗曼史》观后感(九):有亲情有爱情,但是亲情更让人动容
高歌(盛一伦饰)是一个从小没有见过爸爸的男孩,像很多缺少爸爸的孩子一样,最不喜欢写的作文题目就是我的爸爸,当小小孩子怀着期望问妈妈我的爸爸是谁,得到的答案是“罗大佑”,于是诚实的孩子把这些都写到作文里,可是却遭到所有人的嘲笑,甚至转学都不能摆脱,所以“爸爸是罗大佑”对于高歌来说就像恶梦,是他被人嘲笑的根源,是他变得性格怪且不合群的原因,也是他跟妈妈高蓓(闫妮饰)感情不融洽的原因。所以他觉得妈妈说过的当年马拉松的故事,健美裤的故事,麦当劳的故事,一切的一切就像是肥皂泡里的故事,是不真实的,一碰即碎。所以当妈妈在节目中再次说出他的爸爸是罗大佑而且被媒体推波助澜时他很生气,觉得很丢脸,甚至跟朋友们翻脸,为了彻底摆脱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困扰,他选择带着妈妈去深圳找出真相。
但是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他慢慢理解了妈妈,原来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是真的,妈妈也曾有过灿烂的青春,有非凡的勇气,不仅敢于为生活而拼搏,也敢于追求爱情。只不过妈妈的爱情虽然看起来很美好,却是建立在谎言之上,最终导致了不幸的后果。这次旅程使他终于和妈妈消除了隔阂,打开了心扉,况且他原本也是一个聪明,正直的孩子。
所以整部片子最后时候很感人,可以带着家人去看,问问爸爸妈妈们年轻时的故事,像主角一样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爱。
《迷妹罗曼史》观后感(十):每个平凡的妈妈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我正是和我妈妈一起看的这部电影,算是机缘巧合,在商场逛街的时候路过播放预告片的屏幕,因为妈妈喜欢看闫妮演的电视剧,再加上有周冬雨,所以她也很想看这个电影。说来也巧,当年《山楂树之恋》上映时,我也是和我妈妈一起看的,如今周冬雨已经是了不起的三金影后了。这部电影里的周冬雨演技依旧在线,那个执著的追着小偷一直跑的高蓓、见到偶像时害羞又充满期待的高蓓、在生活中沉浸在幻想里经常出神的高蓓、跳健美操时活力四射的高蓓……周冬雨把一个九十年代初在大城市打工的小姑娘演绎的活灵活现。
电影中的很多情节都让我感触满深的,虽然年代不同,却仍然让我很有共鸣,像是女工们在宿舍里用大大的录音机听着卡带的场景,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在还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用WALKMAN CD随身听的日子,我也是非常喜欢躺在床上听歌。还有高蓓为了见偶像“罗大佑”而去酒吧“追星”的情节,也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去看五月天演唱会的日子……原来那个年代的一切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原来妈妈们年轻的时候也是和我们一样的。
最让我动容的,是闫妮演的现代的高蓓、那个得了阿茨海默症的高蓓,依然记得年轻时和爱人一起弹奏的曲子,记得爱人用音符哼唱给她的呼机号码……当现代的高蓓在钢琴前按下琴键时,画面闪回,出现了1990年的高蓓,两个高蓓的脸上是同样幸福的笑容。电影中没有交待高蓓是如何抚养儿子长大的,但是未婚的单亲妈妈想来是不容易的,年轻时和爱人在一起的事对她来说是最美的回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变越美好,也是得了阿茨海默症的高蓓最深刻的记忆。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经接触过专门研究阿茨海默症的医学教授,专门了解过阿茨海默症,所以看到这里时,真心觉得闫妮演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