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线》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金线》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7-13 00:48: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线》经典读后感有感

  《金线》是一本由[英]卡西亚·圣克莱尔(Kassia St Clair)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线》读后感(一):当我们谈论面料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们人类已经有远超30000年的纺线史,接着又将线纺成、织成、编成各种了不起的物品。对其中的细节多些关注,这应该不算是过分的要求。

  ——《金线》作者卡西亚·圣克莱尔

  当我们谈论面料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呢?这种面料的产地,成分,克重,织法,裁剪方法,适合的用途,甚至价钱……全都是实用主义的视角。而这本《金线》之所以独特,值得一读,就在于它跳脱出了我们日常的关注,从面料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面料及纺织技术恢弘的发展史。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面料”是广义概念上的,指代任何被用来制作成包覆住我们身体的可被称为衣着的材料。

  可是长久以来,除了少数极珍贵稀缺的品种,人类对于面料的态度实在是太过懈怠了。不信我问问你,咱们国内有那么多丰富的考古成果,展览馆博物馆里展示了那么多令人震惊的考古发现,当中有多少是跟面料有关的?可是从至少三万多年前起,衣着就是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就已经会纺线了。相比于其他考古发现来讲,面料对当时的人来说,很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更为关键的元素,可是一来,面料太日常太不值钱了,二来在漫长的历史中面料极不易保存,所以考古学家和看热闹的民众们都自动忽略了考古发现中面料的存在,也因此,过去的时代被命名为“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而非“亚麻时代”或者其他面料代言的时代。

  打一个拟人的比方,可以说,面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到视若无睹,理所当然,可是不出10个Q&A,我们就要投降。而这本书,就是一部入门级的极简面料史,让我们通过一个个或轻松愉悦或血腥残暴的小故事,快速了解面料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比如说,羊毛贸易是如何影响欧洲政局的?NASA的宇航服招投标,为啥中标的是一家女性内衣制造商?科学家们苦苦求索数十年而不得的一种高精尖面料跟吓人的蜘蛛有啥关系?2009年世锦赛上,菲鱼落败,真的是因为比德尔曼穿了X-Glide泳衣吗?充满了八卦气息是不是?这就对了,毕竟作者可是写出了遗“臭”万年的《色彩的秘密生活》的卡西亚·圣克莱尔。

  不过别因为八卦气息就认为它不严肃,事实上,这本书的参考书目和注释也是跟《色彩的秘密生活》一样,密密麻麻,干货十足。如果有兴趣,完全可以据此做一系列专业的延伸阅读。

  不过只想找乐子的我是没兴趣的。看完这本书,我只有一个心愿:拜托科学家们尽快攻克研发难关,让我早日拥有一件金色蛛丝上衣。

  《金线》读后感(二):金线捻起历史的针脚,织物千机变走进文明

  从考古发现来说,从格鲁吉亚高加索山脉祖祖阿那人的山洞里发现了32000年前的被制作过的植物纤维的亚麻线,这是人类最早的编织来源。2013年法国东南部发现90000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遗址的0.7毫米长的纤维,早在智人时代人类就掌握了编织技术。随着新旧石器时代出土的织物、纺织工具,不管是古代的埃及、希腊还是中国,织物从简单覆体到代表权力、金钱和地位的丝绸,还是现代人的各种衣料的新研究,织物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英国作家、文化史学家卡西亚·圣克莱尔《金线:织物如何改变了历史》一书虽然非织物全史,用十三章节从被边缘化的面料织物出发,用不同的故事讲述织物是如何影响人类历史,从丝线的一端牵扯出社会战争与和平、经济与贸易、科技与发展的巨大意义。

  亚麻、丝绸与羊毛

  回到3000年前,古埃及人包裹遗体用的亚麻布“很精良,像是细棉布”,在考古中被破坏的这些亚麻布,在古埃及人眼中是充满力量有魔力的,让木乃伊变得神圣。古埃及人亚麻纤维使用S捻纺线织布,19世纪生产亚麻最多,腓尼基人和古埃及人交换亚麻布发财,波斯攻打希腊用的就是埃及亚麻绳索,直到棉花入侵埃及。亚麻深入到古埃及人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死亡,被挖掘的木乃伊赛尔布提斯整个身体都用亚麻布包裹起来,甚至身体中,心脏位置也被塞满亚麻布,这些亚麻布也被转化为值得崇拜之物。

  中国的蚕丝制作要推到黄帝嫘祖时期,河姆渡等遗址陆续发现蚕虫装饰等,5000年的中国历史一直保持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蚕丝纺织业和丝绸从商周开始成为重要的商业组成部分,国家之间会把制丝当成战争的谈判条件,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物品展现了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沿途国家的生活,外来因素在丝绸制图案中看到直观的影响,而经过阿拉伯人甚至维京人的骆驼商队,丝绸到达了中世纪的北欧地区,整个中亚欧洲因为丝绸而疯狂,罗马公民的浮夸风气代表就是丝绸服饰和装饰品。

  古希腊神话中有伊阿宋和金羊毛的故事,古老的维京人扬帆远航,闯荡美洲,伟大的北海舰队所需要的船帆大多数都是羊毛织制面料。羊毛是造钱机器,羊毛贸易促进了英国的发展,不管是私人作坊,还是饲养羊群的修道院,英国爱德华三世专门为羊毛和羊毛贸易制定法律,提高税收,限制奢侈品毛皮进口,还发明了“羊毛袋”的议长座位,彰显着羊毛在英国繁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因为丝绸之路,促进了跨洲的经济贸易,也带来了古罗马覆灭的阴影。英国的“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更不用提美国南北战争,引发点就是南方棉花种植园的黑奴解放运动。小小一朵棉花,一根丝线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现代的织物已经有很多选择,除了传统的面料,很多比如杜邦莱卡、丹宁、精梳棉等现代织品都在生活中大量使用。还有依据高科技制作的用于航天、体育竞技、登山滑雪探险等特殊服装,之前某届奥运会,游泳运动员的“鲨鱼服”确实提速不少,引发了诸多争议。现代航空服有液冷降温,防止高低温、太阳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对于织物的开发还在继续,比如作者在书最后一章讲解人类用蜘蛛丝制作斗篷,蜘蛛丝强度是钢丝的五倍,轻软弹度大,可持续使用。很多科学家医学家在尝试用蜘蛛丝为神经搭桥修复人体。

  未来的织物变化究竟发展到哪一个方向,人类拭目以待。而过去种种,《金线》透过针眼,用丝线将历史编织在面料之中,尤其是女性在纺织史上的贡献,如前秦的苏惠的《璇玑图》千百年来依旧光彩照人。

  《金线》读后感(三):《金线》:亚麻、羊毛、丝绸、棉花、化纤,所有我们知道不知道织物的历史今生

  对于日常接触最多的、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我们又了解多少呢?当然不能说一无所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思想观念。棉质的衣服保暖、舒适;亚麻的衣服透气、凉爽;而化纤的衣服结实、耐用,又有着各种附加功能;羊毛、羽绒服是冬天的必备。我们还了解别的更多的内容吗?有人也许会懂更多,但大多数人也就到此为止了。我们穿的衣服,出于美观性的考虑会远远多于功能性,这就是我们对于衣服、对于纺织物最浅显的认知。 但纺织物的应用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关于它们整个的发展应用,还有着非常多的内容,很多的知识和我们所日常理解的也许完全不一样。英国作家卡西亚·圣克莱尔就通过他细致的探索挖掘,把关于织物的历史今生,原原本本的还原在了我们面前,也就有了这一本《金线:织物如何改变了历史》。

  如果说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学会了使用工具,那么纺织品的使用也绝对是人类所使用的工具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之一。它的作用一点也不会比石器、骨器等人类现在公认的工具差。正因为有了纺织品,有了这些纤维材料,人类才可以穿上衣服,保暖的问题得以解决,人类的活动范围才扩大到现在的全世界。 织物的历史,最早的来源一定是那些留存于原始人遗址中的织物痕迹,但因为纺织品的不易保存性,我们所能得到的直接证据极为稀少,但是从现有的证据我们可以看出人类使用植物纤维的年代超过了35000年。

  最先被人类使用的一定是来自于大自然中的一些常用材料,而植物纤维、动物毛发会最先进入人类的眼帘。亚麻、羊毛成为被人类使用最早的纺织品原料,而之后棉花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让人类的纺织品使用范围大大增加。而这些物资在当时都曾深远地改变了这个世界。英国的崛起,就得益于纺织业的发展。在这本书中,每一种织物都有着一段过往的历史,都有着它曾经的辉煌,都有着一段很少被人类记住的往事,在里都有着详细的记载。

  而提到的织物,对于我们中国人,丝绸就是一个不得不提的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毕竟这一被中国长期垄断的高档织物,也曾长久的影响着这个世界。他既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已让欧洲成为丝绸最大的消费地。在长期的历史中,丝绸就是欧洲贵族财富的象征。而中国和欧洲的这条贸易线路被冠以“”丝绸之路”,可见其历史影响之深远。

  到了现代,化学原料制成的纺织品成为最重要的来源。在记忆中,80年代“的确凉”布料风靡中国的时候,也掀起了一股极为疯狂的热潮。而化学面料以其更为低廉的价格,更多的功能性而著称。当代,它仍然是我们服装面料的最主要来源。而各种特殊的面料中,都是化学原料的阵地。2008年的游泳世界纪录的风潮,来源于泳衣材料的革新,这是化学原料而形成的服装的功能性真正的进入大众的认知。事实上,所有穿在人类身上的服装都属于织物的范围,而宇航服、登山服、极地服,等等特殊服装,更是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天地。

  《金线》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织物的世界,它就是一本关于织物的百科全书。从这本书中,我们了解了所有影响我们人类的纤维类原料的各个历史今生。

  《金线》读后感(四):伴随着历史发展进程不断进化的织物

  不管此时你处于什么状态,你的身边必定离不开一种凝聚了人类智慧结晶的物体——各种面料做成的生活用品。各种面料有着不同的用处,或舒适透气、或结实耐用、或防寒抗火,不一而足,可以说人类的需要有多少,面料的种类就有多少。这些由线条编织而成的面料,如同人类的发展历史一样,从一而终。

  如同希腊神话中说的那样,每一个人的都被命运女神用一根命运之线决定着,织物的发展也如同一根时间之线,贯穿着人类的历史。英国作家、文化史学家卡西亚·圣克莱尔的《金线:织物如何改变了历史》一书中探究了人类和织物的发展历史。按照考古学家的研究表示,人类早于34500年前便已经开始提取用于纺织的纤维,面料的历史远远超乎人类的想象。

  起初的面料诞生是人类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改变,从有毛的类人生物进化到光滑无毛的智人,人类急需一种能够保护自己不受自然天气伤害的物质,于是织物应人类需求而生。

  随着人类的发展,织物在人类的文化世界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基础的生活用品,还代表了地位和权力。当埃及法老的陵墓被勘探者打开以后,一具紧裹着亚麻布的木乃伊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具普通的人类遗体通过包裹的织物,便能成为神圣之物,织物成为了宗教和权力的象征一部分,从各个角度影响着人类社会。

  古埃及人使用的亚麻布、中国人推崇的蚕丝、古老的羊毛织物和后来盛行的棉花,不同材质的织物体现了不同地区独特文化。在埃及,亚麻布被赋予了神圣的魔力,成为人们心中信仰的寄托;在中国,蚕丝的历史更加悠久,传说中的嫘祖是“嫘祖始蚕”,5000年的发展历史让中国成为蚕丝的主要产地,以丝绸为主的贸易路线“丝绸之路”更是为推动各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整个西方世界达到了为丝绸癫狂的程度;维京人的远航离不开羊毛,英国的羊毛贸易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英国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小小的棉花,也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美国南方棉花种植园的黑人反抗运动,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织物的历史。

  如今的织物已经不再以单独的材料组成,其功能性也愈发齐全,上到可以遨游九天的航天服,下到可以消除阻力的潜水服,功能强大的耐火防弹服,功能齐全的户外运动服,织物的进化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类的发展永远未曾达到极限,正如同作者在最后提到的蜘蛛丝材料, 蜘蛛丝的优异性能能够在许多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一定还存在着更多未被发现和利用的材料。古人所说的“天衣无缝”是对织物的一种追求,而只要存在需求,人类必将得到,织物的发展值得期待。

  《金线》读后感(五):千丝万缕相萦系 ——当我们在谈论“织物”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如果从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植物学家艾丽索·科沃瓦泽2009年所发现祖祖阿那人制作的纤维算起,人类已经有远超30000年的纺线史,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纺线的主角不断更迭,从亚麻到羊毛,从蚕丝到棉花,从人造丝到蛛丝,秉性各异而又殊途同归,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或隐或显,却又与整个人类休戚相关。纺与织,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在不经意间贯通古今东西,参与并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各个瞬间,《金线》一书试图揭示的,正是“织物”是如何进入人类文明,又是如何影响甚至改变了人类历史的。

  《金线》书封

  在十三个章节中,卡西亚·圣克莱尔从不同方面梳理分析了“织物”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尽管各章切入角度不尽相同,但“织物”无疑是贯穿全书的线索,各章之间也各有勾连,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从人类文明早期出于生存或装饰的需要,人们用植物纤维,或由从山羊、绵羊身上拔下来的羊毛纤维编织成织物,到出于信仰或某些仪式化的规制,古埃及人用亚麻布充当亡者沟通神祗的媒介,将本来庸常、甚至不洁的事物变得纯洁而神圣,这是人类摆脱衣不蔽体、茹毛饮血的野蛮兽性,走向文明开化的尝试;

  从古代中国垄断几千年的用以象征权力和地位的丝绸,到整个欧亚大陆围绕丝绸展开双向贸易而最终形成的丝绸之路,再到维京人深深刻在基因中扬帆远航、征服大海的某种狂热,这是人类因利益而冒险打通自然界山川河海的坚固壁垒,从封闭走向融合的尝试;

  从中世纪英格兰发达的羊毛贸易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贫富差距,到服饰在整个欧洲成为关键的社交“词汇”而招致的各个阶级对花边设计的追捧和狂热,这是织物从驱寒保暖到彰显地位的用途变革,是人类时尚观念的萌芽,也是经济发展、文化碰撞、政治斗争、阶层分化、民族主义思想构建的关键过程;

  从“三角贸易”时殖民地种植园中兴盛的奴隶贸易,到棉花种植和生产成为主导世界潮流的风尚,再到人造丝与棉花分庭抗礼,合成纤维的大量需求将工厂中的工人异化成工具,织物材质的变迁更迭,第一次给人类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剥削、压迫成了近代史上织物发展无法避开的关键词。

  从精心设计用以征服南极和珠峰的特殊服装,到作为宇航员脆弱身体与太空中残酷真空之间唯一屏障,充满术语和神秘感的宇航服,再到科技感十足,使运动员变得更猛、更棒、更快、更强的高科技运动服,这是人类对自然、对自我的终极探索,也是凝聚在历史中的某种使命;

  而蛛丝这一尚在开发和探索的“织物材质”,包含了历史、神话和未来的全部想象,蜘蛛这种让人又爱又恨的生物,是文学和传说的常客,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借鉴对象,蛛丝能否成为未来服装制作的重要材质,其结果尚未可知,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植物纤维如亚麻棉花,到羊毛等动物纤维,再到人造丝的流行,织物材质的每一次更迭,每一次革新,都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晶。

  从这六个方面中,不难看出作者行文的鲜明结构,从“织物”的源流谈起,细细爬梳从古至今织物材质、形式、用途、象征的种种变化,并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众多历史事件、经济发展、文化演变相联系,从而成为一部围绕“织物”的文明发展史,“织物”既是主角,又是配角,既是主题,也是线索。

  回到副标题中的那个问题,“当我们在谈论‘织物’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或许可以用在第二章“亡者的裹尸布”中找到答案,在这章中,卡西亚·圣克莱尔指出了历史上木乃伊研究者们常常会陷入的一个误区:“总是全神贯注于亚麻布里面包裹着的尸体和财宝,忽略了亚麻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殊不知,包裹尸体的亚麻布本身就是目的的一部分,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织物,当我们在谈论“织物”时,除开材质、产地、编织方法、用途、功用等方面,贸易、经济、政治、奴隶、压迫、阶级、风尚、性别、科技都隐藏在经纬交错的织线背后,在本书中,卡西亚·圣克莱尔抽丝剥茧,将众多因素一丝一缕地铺开来讲,“织物”这一既充满历史厚重,又凝聚未来想象的东西,是一种历史符号和象征,更是一种未来图景,从中我们既可以寻见人类文明的点滴,也可以窥见世间万物的未来,历史与传统、未来与革新,线头千丝万缕,却又总相萦系。

  《金线》读后感(六):千丝万缕相萦系 ——当我们在谈论“织物”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如果从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植物学家艾丽索·科沃瓦泽2009年所发现祖祖阿那人制作的纤维算起,人类已经有远超30000年的纺线史,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纺线的主角不断更迭,从亚麻到羊毛,从蚕丝到棉花,从人造丝到蛛丝,秉性各异而又殊途同归,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或隐或显,却又与整个人类休戚相关。纺与织,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在不经意间贯通古今东西,参与并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各个瞬间,《金线》一书试图揭示的,正是“织物”是如何进入人类文明,又是如何影响甚至改变了人类历史的。

  《金线》书封

  在十三个章节中,卡西亚·圣克莱尔从不同方面梳理分析了“织物”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尽管各章切入角度不尽相同,但“织物”无疑是贯穿全书的线索,各章之间也各有勾连,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从人类文明早期出于生存或装饰的需要,人们用植物纤维,或由从山羊、绵羊身上拔下来的羊毛纤维编织成织物,到出于信仰或某些仪式化的规制,古埃及人用亚麻布充当亡者沟通神祗的媒介,将本来庸常、甚至不洁的事物变得纯洁而神圣,这是人类摆脱衣不蔽体、茹毛饮血的野蛮兽性,走向文明开化的尝试;

  从古代中国垄断几千年的用以象征权力和地位的丝绸,到整个欧亚大陆围绕丝绸展开双向贸易而最终形成的丝绸之路,再到维京人深深刻在基因中扬帆远航、征服大海的某种狂热,这是人类因利益而冒险打通自然界山川河海的坚固壁垒,从封闭走向融合的尝试;

  从中世纪英格兰发达的羊毛贸易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贫富差距,到服饰在整个欧洲成为关键的社交“词汇”而招致的各个阶级对花边设计的追捧和狂热,这是织物从驱寒保暖到彰显地位的用途变革,是人类时尚观念的萌芽,也是经济发展、文化碰撞、政治斗争、阶层分化、民族主义思想构建的关键过程;

  从“三角贸易”时殖民地种植园中兴盛的奴隶贸易,到棉花种植和生产成为主导世界潮流的风尚,再到人造丝与棉花分庭抗礼,合成纤维的大量需求将工厂中的工人异化成工具,织物材质的变迁更迭,第一次给人类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剥削、压迫成了近代史上织物发展无法避开的关键词。

  从精心设计用以征服南极和珠峰的特殊服装,到作为宇航员脆弱身体与太空中残酷真空之间唯一屏障,充满术语和神秘感的宇航服,再到科技感十足,使运动员变得更猛、更棒、更快、更强的高科技运动服,这是人类对自然、对自我的终极探索,也是凝聚在历史中的某种使命;

  而蛛丝这一尚在开发和探索的“织物材质”,包含了历史、神话和未来的全部想象,蜘蛛这种让人又爱又恨的生物,是文学和传说的常客,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借鉴对象,蛛丝能否成为未来服装制作的重要材质,其结果尚未可知,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植物纤维如亚麻棉花,到羊毛等动物纤维,再到人造丝的流行,织物材质的每一次更迭,每一次革新,都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晶。

  从这六个方面中,不难看出作者行文的鲜明结构,从“织物”的源流谈起,细细爬梳从古至今织物材质、形式、用途、象征的种种变化,并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众多历史事件、经济发展、文化演变相联系,从而成为一部围绕“织物”的文明发展史,“织物”既是主角,又是配角,既是主题,也是线索。

  回到副标题中的那个问题,“当我们在谈论‘织物’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或许可以用在第二章“亡者的裹尸布”中找到答案,在这章中,卡西亚·圣克莱尔指出了历史上木乃伊研究者们常常会陷入的一个误区:“总是全神贯注于亚麻布里面包裹着的尸体和财宝,忽略了亚麻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殊不知,包裹尸体的亚麻布本身就是目的的一部分,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织物,当我们在谈论“织物”时,除开材质、产地、编织方法、用途、功用等方面,贸易、经济、政治、奴隶、压迫、阶级、风尚、性别、科技都隐藏在经纬交错的织线背后,在本书中,卡西亚·圣克莱尔抽丝剥茧,将众多因素一丝一缕地铺开来讲,“织物”这一既充满历史厚重,又凝聚未来想象的东西,是一种历史符号和象征,更是一种未来图景,从中我们既可以寻见人类文明的点滴,也可以窥见世间万物的未来,历史与传统、未来与革新,线头千丝万缕,却又总相萦系。

  《金线》读后感(七):经线与纬线编织出的人类文明史

  2021年5月22日,2021年(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在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大景区内举行,在百公里越野赛进行中,遭遇大风、降水、降温的高影响天气,造成21名参赛选手死亡,8人受伤。事故的发生与冰雹、冻雨、大风极端天气的出现和预防保护措施准备不足有紧密关系。

  应对变化莫测的极端天气,挑战身体极限,什么材质的服装能够帮助人维持最好的运动状态,取得优异的成绩?与古代斯巴达人崇尚裸体运动的风尚不同,现代人出于文明的考虑,往往选择身着运动服遮蔽身体。在《金线:织物如何改变了历史》一书中,作者探讨了现代运用高科技手段制造的运动服装,也探讨了征服珠峰与南极的极限运动的服装,甚至还探讨了在太空中行走的宇航员的定制服装。也许,读者们以为这些都是极端个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但是这本书所给予的信息并不止这些。

  可以说,这是一部从内容的广度到思想的深度都值得一读的人类文明史。作者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去事无巨细地讲述织物发现、发展、演变的历史,而是像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选出几颗闪亮的星星,将星星串联成“金线”,从而形成了一个重点突出、精彩纷呈的织物发展脉络。作者从最原始的提取亚麻茎或者棉花中的纤维,纺织成线,到用经线纬线织成粗糙的布料,人类逐步改良每一道程序的工艺,从最原始的、效率低下的手工作业,到大量需求刺激开发出各式机器取代手工劳动,从而把家庭作业的织女转变成为流水线上的纺织女工。

  原谅我第一眼把书的标题看成了“金钱”。读毕本书,蓦然发现,历史上,织物“金线”确实曾有与“金钱”这一货币相同的用途。人们曾用丝绸作为货币交换商品和服务,比如交换生活必需品或者购买奴隶。

  广义上的织物泛指任何用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的纺织品,它由经线和纬线通过不同的方式交织而成。人们常用织物来遮蔽身体、保暖身体、彰显身份地位。除了用于包裹人体之外,书中还提到了织物的其它用途和伟大意义,比如制成船帆,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比如刺激了纺织工业的兴起,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织物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有时是以人类意想不到的方式。在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棉花曾在美国、印度、巴西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比例,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大量原材料、廉价劳动力,加上高效率的工厂流水线,犹如蝴蝶效应一般波及全世界,调整了全世界的格局和经济结构。

  在织物漫长的发展史中,有两类人群作出的贡献最大,却最缺少话语权——女性和奴隶。从现实传统的男耕女织到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再到现代工厂里的纺织女工,女性就如同是纺织工作的代名词,因为这是一项可以在家里就从事的工作,不影响带娃,不影响做家务,可以随时暂停随时开始,入门门槛低的一项工作。这样的家庭分工与现代社会并无本质区别,足见女性角色的固化从古至今都未改变。相比女性而言,奴隶的命运同样悲惨,甚至更加悲惨。根据斯文·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的统计,1783到1808年,美国总共购买了17万奴隶。失去自由、高强度的劳动、限制的饮食,加上奴隶主和监工其它形式的虐待,换来了“棉花帝国”的繁荣昌盛,可以说,数十万奴隶在织物发展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书的封套材质设计十分契合书的主题——织物,用经线和纬线不规则地交织在一起,犹如编织而成布料纹理。书的目录设计很有意思,结合每一章节的内容,搭配了一幅简笔画作为提纲挈领的标志,从编织纤维联想到纺锤,从丝绸之路联想到化茧成蝶,从维京海盗联想到毛织船帆,从羊毛联想到大英帝国……

  《金线》读后感(八):《金线》:织物是如何改变历史的?

  纵观文明史,四种主要的自然纤维激发了心灵手巧的人们的创作能力:棉、丝、亚麻、羊毛。人们利用这些材料来取暖、护身、区分阶级、彰显个人风格、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布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我们刚出生就被包裹在布里,而死后脸上又将盖上一块布。我们就像硌醒豌豆公主的那颗豆子,睡在一层又一层的布料中间;当我们醒来时,我们又穿上布料做的衣服去面对世界,并让世界知道我们在那一天如何展示自己。

  卡西亚·圣克莱尔在《金线》一书中讲到,如今我们视布料为寻常之物,但这一态度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华丽的丝绸与暖和的毛织品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网络进行交易,这也促进了不同文化在思想、技术手艺等方面的交流,乃至人口的交换。凭借灵巧的手指来制造线与布料,这是数不清的个体的日常经验。

  制作所有织物的第一步都是捻这一动作。纺(spinning)这个词如今在人们心中的含义类似于旋转,就像陀螺(spinning top)一样,但它原本是描述一边转一边拉长的动作,就像集市上用一根棍子缠出棉花糖那样。用手将精细的材料纺成线的动作与此非常类似,这样纺出来的线通常更坚固耐用。羊毛、亚麻和棉花的纤维相较其他材料更短、更精细、更光滑,因此加工起来更棘手。把这些纤维从松散的一堆拉长、捻成线,这是需要练习的:如果动作不稳,会使得捻出的线粗细不均、结块,拉长的动作过快或过慢则会使线过细或过粗。

  捻线的方式多种多样,捻线者采用哪种手法则取决于他们的文化背景、个人性格、目标产品和使用材料。线纺成后,或是直接使用,或是再与其他的线捻在一起,制成更粗、更耐用的线以适应承重更多的用途,线制成后有多种用途:编成穗带或捆成束带,制作绳子或花边;织成衣物,当然还有织布。织布的本质是将成组的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无限扩张的网。

  制作服装无疑是织物最理所当然的用途,但线和布料还存在于很多我们意料之外的地方。比如,如果你有一台“Google Home”,你可能会注意到它有一部分是包裹在尼龙和涤纶的混合材料之中的。

  毫无疑问,电子产品的设计师们越来越多地将纺织面料融入自己的创作,以削弱科技感。科技设备现在已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它们不再需要具有尖端的、未来感的造型。相反,制造者们希望它们能融入周围的环境,成为家居图景中另一件温馨的组件,这正是他们使用纺织面料的原因。然而,用面料“削弱”科技感的想法与面料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制造面料的工艺出现得比制陶、冶金工艺还早,甚至可能还早于农业和畜牧业。布料才是科技的起源。

  女性和布料之间历史悠久的亲缘关系既可以看作是一种幸运,也可以看作一种不幸。

  《诗经》以积极态度把养蚕以及用蚕丝纺线、织布形容为适宜女性的工作。一方面,制造面料的工作与女性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另一方面,这种工作对男性而言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雅各布·格林记录了德国一条古老的迷信:男子在外骑马,遇到一位纺线的女子,这是非常不好的预兆;他应该掉头换一条路走。或许是因为这种迷信,或许是因为男性不常参与到织物生产中,这一生产的成果往往被低估。

  纺织基本上是室内工作——因为人们希望女性有活干又不惹麻烦,但它同样可以带来相当的成就感。巴约挂毯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这条毯子据说由11世纪的纺织女工设计和制造,上面记录了诺曼人的黑斯延斯战役。几世纪后,不知名的花边工人创造了巴洛克图案,其复杂程度令人惊愕,每块布料的制作都要经过严密的数学计算以确保使用的线轴数恰到好处。

  女性若掌握了使用纺锤、织布机或绣花针的技术,即使得不到相同的酬劳,至少也能脱离赤贫。比如,《政事论》提到女性纺线的重要性时就以此为前提:“纺线的工作应由女性完成。”

  如今,纺织都用机器操作,并且在工厂中进行,这似乎取消了纺织最初作为“女性工作”的前提,然而,这一联结依然存在。

  在这个时期,部分因为奴隶贸易,棉布成了西方最主要的面料。从这时起直到1970年代合成纤维占上风之前,棉布在全球使用的面料里都占大多数。从20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日常穿着的T恤衫牛仔裤,到东京的奢华酒店中使用的昂贵的密织床单,棉布都是默认的面料,并且它也是最常见的媒介,可以让我们在极大程度上表达自身的地位和身份。

  棉花在全非洲都是普遍的种植物。伟大的安达卢西亚旅行家阿尔—贝克利早在1068年就曾来到过马里,他曾记录:每家每户都用棉花和上等的棉布交换盐、小米、鱼、黄油、靛蓝染料和肉。正如现在一样,当时的非洲大陆上有多种布料和不同穿法,具体由功能和习俗来决定。

  然而,一旦成了奴隶,无论自己的偏好如何,都要被扒掉原有的衣服,被迫穿上适合他们地位的服装——按照奴隶交易者的标准。此后,奴隶的服装则由主人的财富和倾向决定。一个大型种植园会在每年十月给成年农场奴隶7码长的粗棉布、3码长的方格布和3码长的粗呢,但奴隶要自己制作衣服。被分配做室内工作的奴隶总体来说穿得更好。少数奴隶主会购买现成的衣服,其他人只是让奴隶们自力更生。

  1735年,南卡罗来纳州通过一项法律,规定奴隶只能穿最便宜、最下等的面料做的衣服。虽然这则法律常被忽视,但同样的面料确实常常在记录中反复出现。

  衣服在奴隶主家长式的叙述中也有一席之地。例如,一位特勒尔医生在1855的《南方守望报》中主张,奴隶主给奴隶提供吃住,奴隶就“必须自己攒钱来买衣服……并且还要自己负责衣物的洗涤和缝补”。这一说法巧妙地忽略了被迫穿上最差、最便宜的材料制成的制服那种非人化的效果。美国白人虽然有大篇关于简朴穿着、虚荣是罪恶的说法,却竭尽全力避开穿着这种衣服。

  换句话说,衣服是另一种图景,权力的高下在其中再次被描绘。白人为黑人决定并购买的衣服是粗糙的而非光滑的,宽松的而非贴身的,阴沉的而非明亮的,扎人的而非柔软的,暗淡的而非闪光的,这在视觉上表明了黑人地位的低下。

  在购买、获得、渴求、重塑、设计衣服时,奴隶们参与到一种消费与展示的循环中,这与美国白人的行为可堪对照,而白人却常常无法理解。但这并不是奴隶深入一个以种植、生产棉花为中心的全球产业的唯一方式。

  《金线》读后感(九):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关于航天服,这里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今天,你的朋友圈被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刷屏了吗?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6月17日,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最近我们出了一本书叫《金线》,作者在书中揭示了航天服在人类探寻宇宙时贡献的的巨大力量。 浦睿君给对浩瀚宇宙充满好奇心的你梳理出来了相关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人们在航天服上花费的精力、研究和技术从以前到现在一直不算是完美的。“也许宇航员最终确实会爱上自己的压力服,”柯林斯写道,“但他们第一次穿上这些定制的气囊袋时,也确实会感觉到极为不适,如果不是完全的憎恨。”柯林斯本人坦称自己穿航天服时曾遭受幽闭恐惧症,而他在做宇航员时羞于承认这一点。制造者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人们很小时就在家里学着穿衣服了,”梅尔·凯斯说道,“但没人在家里学过穿航天服。”在他眼中,不舒服至少换来了安全。然而,许多其他宇航员并不持如此积极的态度。

  当NASA将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送上太空时,他们最关心的是,在富氧环境中,许多东西会变得易燃。在阿波罗计划的早期阶段,航天服和宇宙飞船上装满了纸质文件以及易燃的尼龙和魔术贴,后者应用非常广泛,其目的在于防止物品在零重力的环境下飘走——这无疑是一种浪费和滥用。

  1967年1月27日,在欧米茄服装设计的过程中,阿波罗1号的宇航员爱德华·怀特、维吉尔·格里森和罗杰·查菲正在指令舱中进行例行测试。他们在里面待了五个小时,开始烦躁发火,而这时电路系统中的一个错误造成了骚动。指令舱中的温度升到了1090摄氏度。休斯敦的指挥中心远距离监测着三名宇航员的医疗数据,那里的飞行总指挥发现怀特的脉搏在14秒之内迅速上升,然后完全停止。几小时后,人们发现了三名宇航员,他们的身体和服装熔在一起,就在舱口下面。ILC于是迅速改良了航天服设计,将一些尼龙和塑料部件替换为防火材料。

  航天服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它缺乏延展性,且容易膨胀,这在地面上已经很明显,若是在宇宙的真空中则会带来危险。这是加热后的橡胶天然的特性:比如轮胎的内胎不充气时非常柔软,但充气后就会变得坚固。这从一开始就给设计提出了挑战。比如,早期的服装在手肘和膝盖处加上了类似手风琴上的褶来增加延展性,然而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这一难题在地球上只是理论性的,但到了宇宙中就会严重得多。

  1965年3月18日上午11时32分,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进入宇宙。他第一次的漫步时长预计较短,大概为20分钟,他携带的氧气也相应较少。不过,9分钟后他就已经完成预定任务,他的副驾驶员指示他回舱。然而就在此时,他发现他的航天服已经膨胀且变得僵硬。他反复尝试穿着航天服弯腰通过“上升号”(他们的飞船)狭小的舱门进入安全的舱内,但失败了。他的心率和呼吸急促起来,而他的氧气只有四五分钟的供应量。氧气快要耗尽了,他汗液中的盐分刺痛他的眼睛,面罩起了雾。“不行……不,还是进不去,”他对着头盔中的小型麦克风说,“不行……”经过了八分钟不断重复并且越来越用力的尝试,他最终手动给航天服减压——这是一个可能致命的决定——他才终于可以弯腰到可以进门的程度。列昂诺夫很可能狠狠诅咒过这套笨重的服装,然而,在这两人同样命途多舛的返回途中,航天服展现了有用的一面。在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飞船的自动驾驶仪失效了。他们紧急降落在白雪皑皑的乌拉尔山脉,离原定的降落点有几千英里远。他们度过了痛苦的一晚,听着“上升号”外面的狼嚎,在航天服中缩成一团——航天服的一部分是由带有乳胶涂层的透气的帆布构成的。

  美国人也未能免受这一困扰。在苏联结束探险之旅的几个月后,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美国人艾德·怀特几乎遭遇了完全相同的困境,他有足足25分钟都在慌张地竭尽全力对抗僵硬的航天服,才终于安全地把自己弄回舱内。即使在最佳条件下,想在加压的航天服中移动也需要非常努力。想在加压的手套中握紧手指,就像要保持捏扁一颗网球的姿势几分钟那么费力:在充满按钮和拉杆的精密的驾驶舱里,这是个大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水星计划的沃尔特·施艾拉写道,“在左手一根手指,即中指的地方加上编织材料,这样一来这根手指就会比其他手指更长,可以准确地按下按钮。

  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穿着的液体冷却服装是专门发明的。因为宇航员发现,在航天服里,裹在橡胶和尼龙之中,温度过高的现象太严重了。尤金·塞南是双子星9号的宇航员,当时普通的卫生裤仍在使用。在他于1966年6月5日进行太空漫步时,他的航天服中浸满水分,超出了能够处理的限度。随着服装内温度升高,他的面窗开始起雾,而他的心率骤然升至每分钟180次。好在塞南并不知道,他的副驾驶员已经得到指示,若是他没能带着笨重的火箭背包飞行器回来——他出去就是为了对其进行测试——就要切断与他的连接;否则,他一定会更加紧张。结果,在他回来后,航天服技术员从他服装的每条腿里都倒出了一磅的汗水。

  如此多的汗水,再加上缺少空间,还有宇宙飞船上更衣室的条件限制,使得航天服的卫生状况很差。这引起了NASA的注意,于是他们在1960年代中期进行了九次实验,每次为期六周,令实验对象在模拟太空舱中穿着满压状态的航天服,测试在个人卫生极限条件下会发生什么。这一事无巨细的机构将这种实验条件描述为:

  结果并不妙。“袜子非常脏且潮湿,气味难闻。内衣出现分解的迹象。”连续穿着航天服四周后,一组宇航员的袜子和内衣已经变质到必须替换的程度。两位双子星7号的宇航员在太空待了两周后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弗兰克·博尔曼*执行任务50小时后,在需要脱下航天服更换电极时问吉姆·洛威尔:“你有晾衣夹吗?”“要晾衣夹做什么?”“夹在鼻子上。”博尔曼答道。直到今天,干净的内衣仍然是一个问题。宇宙飞船上完全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日常更衣,一套内衣通常要穿上三四天。脏衣服的命运不尽相同:例如,宇航员们曾将内衣用作花盆,但更多的衣服被装进一座飞船送回了地球轨道,其运行的轨道使其在重返大气层时会燃烧起来,看起来就像一颗流星。

  有时,航天服在应用期间也会出现机械故障。一个长期令人困扰的问题是安装在头盔内部下巴高度的食物饮品平台(食物以膏体的形式提供,类似零食“水果卷”)。1972年,NASA启动了第五个人类登月计划——阿波罗16号任务,而执行任务的成员查尔斯·杜克经历了数次装备失灵。首先是通讯天线失效,于是他只能将所有信息手动输入飞船上的电脑中。接下来就是服装问题:他请求切断航天服内的管线,这一要求被控制中心驳回,而当他戴上头盔后,发现了一个漏洞。“嘿,吉姆,就在饮料包装上,”他在执行任务四天零一小时时,对NASA的指挥官说,“我告诉你吧,头盔里都是失重的橙汁时,很难看清东西。”他得到的答复是:“是吗?那你喝快点。”然而,五小时后,地面的技术员开始不安,担心航天服内部如此多飘浮的橙汁是否会造成损坏。“不知为什么,大部分的液体都飘到上面去了,就在头盔——我是说史努比帽——下面,所以我的太阳穴非常痒。”杜克以一种安慰人的口吻说道。

  据多方说法,这些问题后来仍在继续。胡子浓密的加拿大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于1990年代中期第一次前往太空,并于2013年担任国际空间站的指挥。他开玩笑说,饮料会无法避免地从管子中漏出来洒到食物上,把食物变成“黏稠的一坨”,于是饿极了的宇航员吃东西时就会像小孩子一样抹得满脸都是。

  太难了!宇航员的“纸尿裤”

  除了吃饭以外,穿着航天服排尿排便对宇航员而言也相当困难。虽然他们在费时较短的任务中可以使用“极强吸收性服装”——也就是NASA以外的人称为纸尿裤的东西;但是在费时较长的任务中,这显然是不可行的。

  取代“纸尿裤”的是一种带有黏力环的袋子(用之前要把黏力环贴在皮肤上),排泄物需要被拍打至袋子底部以免其飘浮在空中,然后袋子被取下、保存起来。这一过程十分令人不悦,以致一名宇航员在执行整个任务期间都在吃“止泻宁”,就是为了不排便。医生建议,提供的食物产生的废物越少越好。然而,排尿是无可避免的。男性宇航员配备有排尿专用的塑料管和袋子。然而,这套装备也有自己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尺寸问题。

  而针对女性,全部由男性组成的技术员提出了考虑不周的吸力裤方案,这一方案出师不利后,女性就只有纸尿裤可以用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惊喜是尿洒入太空的美丽景象。一位宇航员在完成任务返回后,报告说他们整个旅途中见到最美的景色是“日落时排泄的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