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读后感1000字

2021-07-14 00:48: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读后感1000字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是一本由[英]瑞贝卡·里迪尔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读后感(一):【既是终点,亦是起点~~】

  当瘟疫(黑死病)又一次侵袭伦敦,出走的不仅仅是皇室与达官贵人,就连医生也差不多走光了。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里,全城就只剩三两位医生仍在坚守……

  为争夺殖民地的经济收益,英荷再一次上演大规模海战。然而战争并没有给英国带来多少好处,反倒使民众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9月2日凌晨,从布丁巷燃起的大火整整烧了几天几夜,这场意外的灾难让旧城市化为灰烬。然而,这却给了年轻有为的建筑师【克里斯托弗-雷恩】一次特别的机会,向世界展示出他的卓越才华。重建工程令旧伦敦在一片焦土中如凤凰般涅槃重生。从此,石头城池的优美建筑交响曲便在英伦岛上奏响……

  1666年的伦敦经历了诸多苦难,却仍难掩令人迷醉的气度。

  在一系列灾难发生的同时,这里也伴随着一众伟大灵魂的闪现。从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牛顿,到完成了《失乐园》的弥尔顿;从建筑师雷恩到特派员伊夫林;从博物学家胡克到皇家学会主席佩皮斯;从特立独行的玛格丽特-卡文迪什到剧作家阿芙拉-贝恩;从理查二世到约克公爵詹姆斯……

  作者通过这一个个非凡的历史人物的视角,穿透当年的病痛、恐怖、战争与灾难之历史迷雾,向读者展现出一个转折年份给伦敦乃至英国带来了怎样的巨大影响。

  PS.:

  关联阅读:《伦敦传》、《伦敦的崛起:五个人重塑一座城》、《伦敦的石头:十二座建筑塑名城》、《伦敦人:大城市的日与夜》。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读后感(二):假如,1666年的伦敦是1666年的北京……

  1666年前后特别是这一年的伦敦城可谓命运多舛,三大灾难性事件接踵而至:先是被能够在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黑死病“袭击”,全伦敦差不多五分之一的人死亡;然后是英格兰海军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失利——虽然英国海军在舰艇大小与火炮威力方面都要优于荷兰海军,但是由于政界和军界的腐败导致的船只破旧失修、兵员匮乏、士气低落,海军战斗力被严重削弱,总体上英格兰失败;然后就是一场由意外引发的大火,伦敦人再次损失惨重……

  1666年意味着什么呢?是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爆发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斯图亚特王朝虽然复辟,但资产阶级的势力正在一步步增强;对市场和原材料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对外殖民的需求也越来越具有迫切性,所以英格兰需要一而再、再而三挑战与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之间的战争!在接二连三的灾难性事件面前,伦敦似乎要一蹶不振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对于英格兰和英国的历史而言,1666年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标志性年份,这个国家在面临着毁灭性的打击的同时,也同时迎来了某种转机。旧的东西被“毁灭”了,正好可以减少很多阻力地打破那些仿佛“舍不得”扔掉的“陶陶罐罐”!这一年之后再过大概10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开始。

  无论是致病率、致死率奇高无比的黑死病,还是海上战争的失利,抑或一场损失惨重的特大火灾,都给当时的伦敦人带来了可怕的后果:不仅有“再一再三”,而且还有第三波打击……但就“危机”这个词来说,其中显然是既有“危”也有“机”的;危机固然可怕,但如果能够化“危”为“机”,那么危机就不仅仅只是一件坏事!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现实,对于英格兰和伦敦而言,旧的“陶陶罐罐”被打破的同时,原来的“轨道”已不可能再继续“若无其事”地照旧进行,新的因素正在不可避免地萌芽、生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666年的英格兰和伦敦虽然看似命运不济,却不纯粹意味着灾难。比如,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进步已经势不可挡,而伦敦大火也为一个新伦敦的“诞生”扫除了很多阻碍!是福是祸,有时候确实难以预料。

  那么,在这一年的东方,中国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呢?1666年,新登基的康熙地位远未稳固,这一年鳌拜专权才刚刚开始,“三藩之乱”的爆发还在七年之后。新生的清王朝虽然一步步站稳了脚跟,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却未必是一件好事情——所谓的“康乾盛世”才刚刚拉开序幕,改变或者革命的需求显然很低很低。或者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当时的北京也面临如伦敦一般的境遇,会不会从此发展的“轨迹”会大不一样了呢?

  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如果有机会实实在在去以史为鉴,“知兴替”、明得失就可以成为现实,一如今天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一样。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读后感(三):1666年的伦敦,是无法阻挡的灾难,更是历久弥新的奇迹

  1666年,当中华民族还沉浸在康熙盛世的太平欢乐之中时,远在西方的英国伦敦却遭遇了战争、瘟疫和大火的多重打击,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之下,英国历史的分水岭究竟会走向何方?

  “666”在东方是六六大顺万事顺意的意味,而在西方世界,“666”却是魔鬼的象征。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方世界就一直对预言中的恐怖场景深信不疑,信众最多的一个当属《圣经》最后一章《启示录》中所记载的“审判日”。在安然度过公元1000年、也就是所谓“千禧年”就是“审判日”后,他们又觉得公元1666年会成为最终的“审判日”,而1666年的伦敦,一度让人觉得确实是“审判日”的到来。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视角,向读者展现了当年惨绝人寰的灾难纪实,还原了战争、瘟疫和大火让伦敦如炼狱般的惨烈状况,在经历了如此悲壮的灾难之后,从灰烬中涅槃重生的伦敦城中诞生了当时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进步,为一百年多后英国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666年的伦敦,是无法阻挡的灾难,更是历久弥新的奇迹。

  作者瑞贝卡·里迪尔聚焦1666年前后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背景,通过对一些鲜为人知的原始档案的研究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事件串联起来,将皇室、贵族、将军、战士、医生、牧师、演员、科学家、平民、诗人等等不同阶层不同追求的人的生活交织在一起,讲述了他们在面对灾难时的不同处境、反应和态度。书中还精彩重建了当时伦敦的伦敦塔、大桥、城墙、码头、剧院、教堂、医院、墓地、街道等各种场景,生动形象描述了使六七万人丧生的瘟疫、激烈的第二次英荷战争、从法里纳面包房里的火星蔓延到全城绝大部分地区的滔天大火,栩栩如生的景象无不让读者感受到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痛,体会到人类在巨大灾祸面前的无力,和最后的那首诗《1666,奇迹之年》中的孕育的希望。

  书中关于瘟疫的描写尤为让人印象深刻,在如今仍能看到三百多年前抗疫方法和态度的影子。小小的跳蚤通过船只上的老鼠和船员将阿姆斯特丹的鼠疫带来到伦敦,书中写到:“任何受感染的船只和船员要先经隔离,然后才能接近英国”,“隔离措施迅速出台,一些住宅被关闭”,“在城外建立疫房,让受感染者远离名众”,“向公众发布最新的医学建议手册”。当然也有颇为荒诞的一面,大多数医生选择逃离,窃贼趁机洗劫一空,护士建议食用人类粪便作为解毒剂、并鼓励饮用尿液,还有层出不穷的神奇的花粉、矿物、水银等药物和特殊的疗法蛊惑人心,尸体堆积如山随意丢弃的新教堂墓地,无不加重着居民的恐惧和死亡。

  牛顿为了躲避瘟疫逃到乡下,在1666年被苹果砸中并开始思考研究万有引力定律,同年,《伦敦公报》正式发行,约翰·弥尔顿完成了《失乐园》,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雷恩的年轻建筑师提出了一个重建新伦敦的卓越构想,完成了杰作圣保罗大教堂,从废墟里将伦敦变为金碧辉煌的“石凤凰”。

  和每座城市一样,伦敦既是一个通俗有形的真实世界,又是一个想象意识的虚幻世界,在遭遇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多重灾祸之后,这个国家迅速完成了伟大的重构与转折,伦敦自此快步走向现代化都市建立之路。

  巨大的灾难可以让一个文化彻底凋零,也能够激起一个民族的创新奋斗意识,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伦敦在1666年之后显然成为了后者。而作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华夏民族,在上个世纪不断遭受战争、饥荒、洪水、地震等天灾人祸的考验后,也终将再创辉煌。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读后感(四):1666,在伦敦,离生不近,距死不远

  但其实这并不常见。几小时后,一场大火将在市中心爆发。这场大火将永远改变他们所熟悉的伦敦。 如每个平凡的一天一样平凡的1665年3月7日,伦敦已经进入了霜冻。它真的与往常没有两样,但是,从天空俯瞰伦敦城墙之内的景象,你便知道,这黑压压的浓烟,早已使这座城市不受控制。

  当时在伦敦生活和工作的人大约有四十六万,(1660年之前的十多年,英国一直是被共和统治,1660年才君主复辟),我们可以从伦敦的一个家庭——塔斯维尔一家来看当时整个伦敦普遍的居民情况。

  他们一家是商人,英国当时典型的职业,他们家大概会有两个女儿,在贝尔港生活,他们的生活过程中也会不知不觉地接触米切尔一家,他们家也是商人——书商。之后,他们可能会有年龄相仿的子女,他们可能会成为亲家,当然,如果没有那场瘟疫……

  除了普通民众,这时,英国的统治阶层也在积极筹备第二次英荷大战——由于贸易利益。

  大战前英荷互相恶意攻击民族形象的文学作品

  大战前,需要筹备军舰,彼时,最受关注的,非“伦敦号”莫属。就是在1665年3月7日,它经认定可以加入舰队,也是在这天,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伦敦号”爆炸了!大火在巨大的战舰上肆虐。

  1665年1月的第1周

  伦敦原野圣吉尔教堂的教区有一个人死了。(伦敦城墙外)

  1665年3月

  英荷战争爆发了,离岸检疫措施也松懈了,疾病在伦敦城墙外肆意传播。

  1665年4月

  瘟疫在伦敦城墙内外更加肆意的传播。是从一个戏子推测而来。

  即使瘟疫已经开始,但是人们不慎在意,他们依旧会去剧场看戏。剧场就像一块磁铁,每天吸引大批伦敦人来到疫情爆发的中心。当时,应该是1665年3月,妮尔·格温,仅在第二例鼠疫病例发生几周之后,她很可能才首次登上舞台,在《印第安帝王》中饰演西达利亚;但是,在1665年4月3日,她已名声大噪。

  即使在瘟疫爆发时期,伦敦城墙内外的人们仍旧是捧红了剧院的一个戏子。

  1665年5月9日

  伦敦城墙内有一人死于瘟疫。( 也许是《死亡布告》频繁的发布,人们开始怀疑不止一个教区收到了瘟疫的感染。尽管国王和司库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了,但是,此时,伦敦的瘟疫还是从情势严峻的西边向东穿过肮脏的街道和敞开的下水道,蔓延到城墙周围的拥挤污秽的边远教区,最终潜入了伦敦城。 )

  这个时期,有一人沉迷于显微镜,并且沉迷于跳蚤——鼠疫的源头;他不知道,这 让他惊叹不已、充满“力与美”的微小寄生物正在酝酿着自黑死病以来最致命的瘟疫,并向伦敦袭来。他是发明了胡克定律的罗伯特·胡克。

  1665年6月13日

  《死亡布告》上面每周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00人,这时,人们才认为疫情真正开始了。

  1665年6月20日

  大家开始撤离伦敦城,预计7月的头两周,有3万人离开了伦敦城。

  没错,伦敦医生也离开了伦敦城,更加令人哂笑的是他们为自己的离开寻找的理由—— 因为他们特定的病人大多离开了市区,所以他们也应离开。 为什么这么说?托马斯·文森特以为“ 瘟疫的毒箭射向富人和穷人,指向上层和底层。 ”瘟疫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不是的,瘟疫是穷人的疾病。瘟疫最初爆发于“脏乱差”的环境,穷人最先遭殃,穷人的遭殃会给富人一定的警醒,他们可能要开始防范瘟疫,即使他们依旧懈怠,他们的身边,还有这群“伦敦医生”。

  1665年7月11日-17日

  一周内,鼠疫死亡人数上升至1000多人。( 即使劳伦斯起草市长公告,颁布一系列法令来减少疫情的传播,塞缪尔·泰恩注意到大多数人仍然很随意的出门转悠,只是避开原野圣吉尔等感染严重的各地区 )

  这是威廉·拉姆齐一家:

  1665年8月

  最糟糕的一周,死亡人数上升至6102人。

  寂静而肃穆的伦敦,荒无人烟的街道上开始长出了青草。

  疫情笼罩下的氛围越来越恐怖,不少人提出了一系列荒诞的预防药物和治疗办法。

  这是,略微令人寒心但是又觉得无法指责的是:医生似乎也不再纯粹,他们可能会刻意促进病人的死亡、偷取病人的财物、将假药出售给病人……

  1665年9月的第3周

  达到疫情的高峰期 ,一周内死亡7165人。 伦敦130个教区中,只有4个未受感染。

  这是托马斯·克拉克—— 一个受染病人的哭泣与呻吟 ,瘟疫爆发的时候,他被“关在”家里,孤独也无法形容他。

  (好在,由于他的证词,在之后对于疫情的防控与控制中人们开始考虑为受感染家庭中还未受感染的人单独隔离这个问题。)

  1666年1月

  瘟疫好象过去了。

  1666年1月2日

  死亡人数首次低于100人。

  1666年1月20日

  宫廷人员几乎全部返回伦敦。

  1666年2月初

  伦敦瘟疫死亡人数降到了56人.

  瘟疫好象过去了,令人唏嘘的是,瘟疫好像真的过去了,除了地上的坟坑以外,什么也没留下。

  人们没有对这场瘟疫做出反思,即使有声音这么说,也很少有人听到。可是我觉得这好像又一次证实了“瘟疫是穷人的疾病”。因为瘟疫来临的时候,富人走了,是走了,是去另外一个地方享受奢靡的生活了;瘟疫离开之后,富人回来了,继续着他们的奢靡生活。

  以上是《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中关于瘟疫的描写,通过上述的描述,我想,你们大概也能看出写这本书的些许特点,我想略微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这本书中几乎没有任何瑞贝卡·里迪尔的个人看法,是一本很纯粹的讲述1665年到1666年伦敦城历史的书籍——瘟疫、战争、伦敦大火。

  书中确实有如前面所引用的“ 禁止为瘟疫死者举行葬礼更加让他难过——尸体被扔上“推车”,“就像罪犯被推向刑场” ”这类的句子,但这个不是作者的看法,而是托马斯·克拉克——一位亲历者的证词,包括其他的类似于见解的,几乎都是修道士托马斯·文森特在经历整个瘟疫的过程中的所感所想。

  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不会一味地跟着别人的脚步前进,而是会有更多自己的思考,这是很吸引人的一部分。

  在这本书,有很多小人物辅助我们去理解这些大事件。

  比如,一开始出场的塔斯维尔和米切尔一家,向我们展示了1665年时伦敦的普通家庭的生活情况,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在介绍瘟疫蔓延速度快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人们依旧爱去剧场看剧的时候,她并没有说“人们依旧去剧场看戏”之后大肆渲染,而是说妮尔·格温从第一次演出到名声大噪只经历了一个月左右;在介绍瘟疫之后的一些人的状况时,她只用威廉·拉姆齐一个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不止孤独,而是无助;在介绍第二次英荷战争时,她只用了三个人参兵前的关于灵魂归来的诺言,但是最后那两个人的灵魂也没能回来告诉第三个人那边究竟怎样向我们展示了不仅是战争的残酷,还有他们在作战前的懈怠、狂妄与莽撞,注定了战争的失败……

  还有很多,所以,这是我们似乎又能感觉到,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通过很巧妙的呈现资料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用心。

  这本书分为两个大部分:1665年和1666年,又分为几个小部分。她并没有分为三个部分——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为什么呢?

  我觉得,是为了不破环历史的完整性与交错性。

  因为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这三件发生在伦敦的大事并不是一件一件的进行着的,比如,1665年6月人们认为瘟疫真正开始的时候,1665年3月,英荷之间就已剑拔弩张。它们几乎都是同时进行者的,所以,1666年是伦敦的灾难之年。

  而正是因为这样环环相扣的了解一段历史,了解伦敦的1666年,我们才能从中窥探到为什么第二次英荷战争会失败?为什么伦敦医生会撤离?因为英国的狂妄自大,因为信息传递的不及时,因为富人的荒淫无度,因为——钱。

  瘟疫无限期干扰了整个国家的贸易,而前线也没有准备足够的用于战争的长期资金(以为可用击败荷兰的战利品充当军事费用)

  此时军官们盯上了战利品——还未公开的战利品

  我之所以觉得这本书是“ 离生不近,距死不远 ”是因为书中描写的许多幕场景。

  一开篇便说的那个1665年3月7日的那天,那个如往常一般的那天 ;

  瘟疫严重的时候,受感染的房屋也不再关闭,健康的人和病人相隔不远。埋葬地点也离健康的人越来越近 ;

  英荷战争即将拉开序幕的时候,塞缪尔·佩皮斯在睡觉的时候也能听到炮轰的声音……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这本能够带给我在伦敦1666年之后的一些思考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