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访察右中旗,了解城市发展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走访察右中旗,了解城市发展

2021-07-19 22:36:06 作者:张懿丹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7月16日,“求真知 助振兴”乡村振兴青年团由乌兰察布集宁区出发,前往察右中旗走访当地学校、店铺及社区,了解当地城市发展状况。

  途中,青年团成员采访到一位来自察右中旗本地的乘客。经过几番谈话后,青年团成员得知该乘客常年以厨师的身份在山西工作,月薪3000-4000元,并对自己的生活表示很满意。另一方面,青年团从该乘客口中了解到,近些年察右中旗的发展态势良好——其主要发展的两大产业是养殖业和种植业,城乡公路的优化升级给当地带来较大的便利。

走访察右中旗,了解城市发展

  下午,为进一步了解察右中旗发展状况,青年团相继走访了察右中旗第三中学、售卖当地特产的私营店铺以及科布尔镇第六社区。

  察右中旗第三中学是一所以“改善办学条件谋发展”为宗旨、“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为校训的内蒙古示范中学。在对负责人于校外的采访后,青年团得知,第三中学始建于1960年。另外,负责人说道,中旗三中一直是中旗的骄傲连续多年在乌兰察布市中考领先,并已成为乌兰察布市唯一一所初中生数超过两千的旗直农村寄宿制学校。三中在学校发展,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三中以师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他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传承先进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一主题,认真扎实地抓好"三堂课"——文化课、校园文化活动课和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特长为主的特色课。三中校园文化经历了选择、提炼、创造三个过程。在精神上形成了"“以我的热情点燃你的热情,以我的生命点燃你的生命”"的文化追求;在制度上形成了“让每一位教职工关心爱护,平等对待,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宽容谅解每一位学生的机制;谁不把学生当人看,谁就不是合格教师”的良好氛围。三中正紧紧抓住课程改革契机,在现有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中,不断开拓创新,为谋求学校健康发展、积极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而不懈努力。

  内蒙古土地辽阔富饶,森林茂密,草场丰美,农田肥沃,蕴藏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矿藏资源。天然牧场总面积位居全国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现有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等6个著名大草原。青年团成员随机选取一家内蒙古特产店进行调研活动。在征得店主同意的情况下,此次采访将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由实践队队长王鹏主持。采访中,店主为青年团介绍道,由于顾客基本来自外地,店铺的收益情况就和旅游业紧密联系起来;但是在旅游业处于淡季的时候,店铺的收支情况也可以基本保持平衡。在采访时,店主为青年团介绍店铺内的主要特色产品,其中包括牛肉干、马奶酒、巴林石和扎兰屯黑木耳等。

  察右中旗科布尔镇第六社区成立于2001年6月,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镇下辖的社区,属于镇中心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实践队成员前往该社区邀请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丽华加入采访活动中。

  张丽华向青年团成员介绍道,第六社区的主要职能是服务民生的社区治理、网格化制度管理和疫情排查。由于察右中旗政府出台相应鼓励政策,鼓励当地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其中包括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清洗衣服等各类工作。同时,第六社区凭借制度的优越性和工作人员出色的办公能力,荣获过多项县级、市级奖励。但在采访过程中,张丽华向青年团提出她所经历的工作问题“由于社区的人手不够,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完成多倍的任务量;由于培训经历少,工作人员在完成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时,往往会出现卡壳、没有头绪等现象”。另一方面,面对社区工作工资较低等现状,许多应聘者望而却步。在采访最后,张丽华提出她对于乡镇发展的期望,即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进而能够吸引更多青年人入驻城市,增加社区工作人手。

  曾强调,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而城市发展何尝不需要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城市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在教育方面,可促进学校进一步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在商业方面,加强对当地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促进商业繁荣,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社区工作方面,鼓励更多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来,共同促进社区发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