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绿山墙的安妮》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绿山墙的安妮》的读后感大全

2021-08-12 00:24: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绿山墙的安妮》的读后感大全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本由【加】露西·莫德·蒙哥玛利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4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一):这本100年经久不衰的作品,到底有什么魔力

  这本书本来是为儿子提前存着的,但是我竟然自己看得入了迷。

  《绿山墙的安妮》讲述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流落几个家庭后,被马黛拉和马修兄妹阴差阳错收养了的故事,安妮来到了绿山墙,用自己的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交到了知心朋友,收获了很多美丽的回忆。

  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觉得安妮奇怪,但是由于安妮的善良、有趣,大家都愿意和她一起玩,马黛拉和马修也越来越爱她,他们两个为安妮做长远打算,让她读书,去女王学院,他们希望安妮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可爱的安妮,在马修去世后,却放弃了女王学院进修的机会,留在了绿山墙陪伴马黛拉……

  这是一本儿童文学,但我认为,成年人都应该读一下,安妮为什么魅力如此大呢,是因为她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她有着活力,对生活的那种热爱足以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在描述自己想象的世界的时候是那样的投入,这帮她度过了很多不那么愉快的时光,也让她不断发现着生活的乐趣。

  记得文中最后有一句话,是别人评价马黛拉,说她变温和了,我想这就是安妮的魔力吧!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经常爱幻想,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虽然也经常幻想着自己有各种各样的身份,但是我的想象世界可是远不如安妮的世界美丽,这让我心生惭愧。

  书中有很多特别好的句子,比如“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所有问题的答案,那世界就失去了一半的乐趣,不是吗?”“我的生命是一块葬满希望的墓地。”,我只能说,作者应该也是一个少女心非常强的人吧。

  作者露西·莫德·蒙哥玛利出生在加拿大最美丽的爱德华王子岛,从小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美好的田无生活培养了她对大自然的终生热爱。露西九岁开始写诗,十六岁开始投稿,三十七岁结婚,嫁给一位牧师。在忙碌操劳的漫长岁月里,她每天都挤出几个小时坚持阅读与写作,成果累累。

  看了作者的简介,让我感觉到作者应该是有一定的文学天赋的,而且她并没有被成年人的世界所污染,结婚后仍然能写出那么棒的作品。

  生活有苦也有乐,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安妮一样,擅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丽和乐趣,用美丽的想象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思,更加有希望。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二):《绿山墙的安妮》:寻找心底那份最纯粹的净土!

  加拿大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上帝把他创造的大地的一部分放在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中,于是海洋中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小岛,这个小岛被当地人称为“阿拜古威特”,寓意为“波浪上的摇篮”。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评价安妮时说:“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把童年生活描述得甜美可爱,让人流连忘返。” 安妮的故事要从认识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妹——马修和玛莉拉开始。这对朝夕相处的兄妹居住在美丽的爱德华王子岛上,他们没有组成新的家庭,没有孩子,所以他们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帮忙干农活,来舒缓自己劳作的压力。

  然而万万没想到,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吵吵闹闹的11岁女孩安妮。女孩对事物的理解有着自己的一套逻辑,常常问出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在见到女孩的第一刻,马修条件反射的在抗拒,他开始重温自己当初想要男孩的想法,但是却在带安妮回家的路上被打动。玛丽拉也是如此,同样坚定不一想要男孩的她在最后关头选择把安妮留了下来。因尔,安妮有幸得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也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绿山墙也散发出了与众不同的生机。 在安妮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三种难能可贵的精神。第一是乐观的态度。按照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安妮在孤儿院的生活很苦,老师对她们也不好,但是她依旧对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 当整个站台只剩下她时,她也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慌张。在见到迟到的马修时她开心的上前主动握手。她更用甜美的声音对马修说:“我刚下定决心,您要是不来,我就到那棵樱桃树上去过夜,我不会害怕,我可以想象自己是住在大理石屋子里。”字里行间足以见得这个小女孩乐观的心态。 第二她对马修兄妹两人的收养之情时刻心怀感激。 当安妮发现玛莉拉有些疲倦时,她会十分有眼色的对玛莉拉说:“轮到我干活您休息了”。 当马修因病去世时,安妮温柔细致的在马修的墓前栽上了他最喜欢的白玫瑰。 当玛莉拉面临失明的威胁时,安妮放弃了来之不易的上大学的机会,选择悉心照顾玛莉拉。当家里破产生活拮据时,安妮出去工作,肩负起了养家活口的重任,给予了玛莉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安妮的感恩之心启示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应该感恩父母无私的付出,感谢那些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给予过我们无私帮助的人们。 第三种是积极进取的心态。 尽管安妮因为照顾玛莉拉放弃了自己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安妮从未放弃学习。因尔她优异的学习成绩帮助她谋得了一份教师的工作,解救了破产的玛莉拉,也解救了面临被卖掉的绿山墙。 安妮是个简单的人也是唠叨的人,但是她从未放弃学习,从未放弃感恩成长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 在《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道路之上,总会有些障碍!”安妮遇到了许多障碍,但她拥有乐观的性格、感恩的心灵、进取的心态,幸福也在悄悄的降临。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三):一部纯真坚韧的成长故事

  《绿山墙的安妮》一部纯真坚韧的成长故事

  马克吐温这样评论过《绿山墙的安妮》:“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小说《绿山墙的安妮》是蒙哥马利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自1908年问世以来,倍受各国读者喜爱,风靡全球,已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小说的背景地即作者蒙哥马利童年成长之地——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也因为这部作品而成为世界旅游胜地,一个世纪以来,她激励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女孩,成为她们成长的榜样。

  小说讲的是关于一个有着红色头发的名叫安妮·雪莉的孤儿的故事:孤儿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在被两个家庭相继收养后,来到了收容所,最后终于在11岁的时候阴差阳错的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并在此生活和成长。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个性鲜明,富于幻想,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她有着自己的梦想,并且愿意为梦想而努力。最终安妮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得到了爱德华王子岛的人们的认可和喜爱,收获了亲情和友谊,并通过努力学习使家人为她感到骄傲。在马修死后,玛丽拉被诊断为有失明的危险,而绿山墙也因经济困难面临着被卖的前景,面对这一系列的生活打击,安妮知恩图报,勇于担当,毅然放弃了去雷德蒙德深造的机会,决定回到家乡教学,陪伴在年迈的玛丽拉身边,拯救了绿山墙农舍,成为了绿山墙的主人。

  读者的对安妮的喜欢,完全是被安妮身上那种凹凸鲜明的个性吸引住了——安妮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女孩,她天真、善良、健康,洋溢着一股旺盛的生命活力。她独立,从不向命运低头,即使身处逆境,也勇于挑战。她从不隐藏自己的观点,敢恨敢爱,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该骂就骂。她浪漫,耽于幻想,还拥有一双从平凡中发现美的眼睛,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以往那些单一的、苍白的道德说教式的寓言和童话形象不同,安妮身上找不到白雪公主那样的单纯,她也没有灰姑娘那样的天生丽质和幸运,她普通得就像个邻家女孩,对自己的外形总是很不自信,有时甚至是极度绝望,尤其是那头无法改变的红发—“胡萝卜须”。然而,由于她就是我们身边的女孩,人们就爱她那种富有灵气的生命活力。她的生命力如此健康蓬勃,到处绽放爱和梦想的花朵。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供少男少女们阅读的成长小说,指导他们像安妮那样用热情、纯真、坚韧和坦诚去而对生活中的困苦与磨难,以乐观开朗的人生观去追求人世间比金钱财富、名誉地位更宝贵的东西;教育他们热爱人和自然,从大自然中、从想象中寻找快乐和满足,敞开心胸去体会世界的关好与生活的喜悦,用活泼自然的心灵,照亮自己和周围的人们;教会他们如何在缺乏关爱和足够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逆境中坚强地站起来,敢于拥有满载希望和理想的翅膀,化期待为前进的动力,用知识和修养来充实自己,用无尽的想象滋润自己的生活、造就自己的人格,使人生焕发出智能的光辉。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四):如果这个冬天很冷,那让安妮陪着你吧,她是我冬天里的暖心宝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什么书,那《绿山墙的安妮》一定是你很快就会听到的名字。

  我认识红发安妮很晚,大概是在我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那一年,但是安妮对我的影响却不小。一直慨叹若能在年少时读到安妮就好,如果能在小时候看到就好了呀!可一切是不能假设的,时光也不会倒流,安妮的成长年代距离我已经很遥远了,毕竟她还是儿童,而我已经是新鲜的社会人了呀。 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大作家马克.吐温说,红发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形象后又一个经典的儿童形象。这句话我不敢苟同。因为比起爱丽丝,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里的很多儿童是我更为喜欢的。而安妮呢,是一个真实的儿童,并不是奇幻历险记里的人物,更是我尤为钟爱的。 《绿山墙的安妮》出版后,广受喜爱,于是作者又接着写了几本。出版社还想让她续写,但露西.蒙哥马利受不了总是让她写安妮,她还想写些其他故事。不过在多年之后,她依然写了安妮成长过程中的其他故事。续作中以《小岛上的安妮》评价最好,讲述的是安妮在大学里的故事。

  “安妮系列”一共八本,我看过大部分,改编的剧也出了好几版,最经典的那版我看了。安妮选的很好,又美又倔强,但对吉尔伯特的选角,几版看下来都没我心中的吉尔伯特。我觉得比较贴切的是《蛇蝎女佣》里的小女佣喜欢的那个公子,非常英俊。当然,这是我的想法,导演明显有自己的看法。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作者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名作,作为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书,它并不是一本童书。我是在工作伊始读的,从一个学校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中,安妮给我的打动并没有因为我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而有什么折扣,相反,我多么希望我还是个小孩。 北方的秋天早早结束,漫长的冬天很快到来。住处的暖气按早中晚饭点来,墙壁上结着冰,前途的黯淡和对工作的失望与这空气一样冰冷。但床头的书却给了我很多安慰。每天工作结束,洗漱完到睡觉之前这段时间是最放松的时候,可以看一些喜欢的书放松。我随着书中安妮的经历而紧张,期待,抗争,喜悦。有时多么喜欢我也有马修一样开明的家长,当然我是有的,但是他经常不在家,家里的事还是老妈说了算啊,我还是出于专制之下。 小孤儿安妮怀着希望乘坐火车来到了绿山墙,没想到的是,迎接她的人家期待的是一个男孩,可以帮忙干农活的男孩子。她会再一次被抛弃吗?她该怎么做呢?村里有一家说可以接受安妮,但那家已经有了很多个孩子,让安妮去也只不过是为了让她帮忙照顾孩子罢了。小安妮的处境一下变得艰难起来。好在马修非常喜欢安妮,坚持要把安妮留下来,这让妹妹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马修对家里的事从来没什么意见,都是妹妹说了算。

  绿山墙是一对年长的单身兄妹的住所,哥哥马修沉默寡言,妹妹脾气火爆,安妮呢,敏感倔强,正好碰在玛丽莱的枪口上,一个要管教,一个不服,两个人在摩擦中妥协,逐渐找到相处的补平衡点。马修起的就是缓和剂,他虽然话不多,但总是默默支持着安妮。安妮和马修在一起相处极为融洽。马修不爱说话,安妮话说个不停,说的话都很有意思,马修非常喜欢听安妮说话。玛丽莱责怪马修无原则宠溺安妮,马修也只是笑笑。安妮知道玛丽莱强硬的外表下也有一颗柔软的心,她是个懂事的孩子,所以家里的家务活什么的她都抢着干,而且安妮很知道学习,她懂得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好争人先,一直在班里和吉尔伯特争第一。 来到绿山墙,她再也不是一个只能帮别人干家务的“有用”女孩,她终于可以像一个普通小女孩一样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严厉的玛丽莱,慈祥的马修,可以上学,还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好朋友,这一切都让小孤儿感觉到了人生的美好。她也没有辜负这些,她非常用功,非常懂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这些爱她的人们。 关于红发安妮,我有很多很多话要说。但是还是留给大家自己去发掘吧。自己看到的,感到的,才是独一无二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