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读后感摘抄

2021-08-30 00:36: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读后感摘抄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是一本由温骏轩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360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0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读后感(一):在政治里看到不一样的地理

  不得不承认,纯粹的地图或地理知识有时会有些枯燥,纯粹的政治有时也会让人却步,但这本书就挺好的,清晰地帮助读者了解地缘,通过政治了解地缘的重要性。总体来说,通过政治重新看地理,这样的内容切入视角,比硬生生讲理论,更令人舒服。 另外,纸张、装帧的手感都不错,是一本可以放在书架上,时不时拿下来看看的书。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读后感(二):中央之国的四周故事

  对于中国的诠释,无论是何尊上铭刻的“宅兹中国”,还是Middle Kingdom的中央之国,都把空间方位作为认知的首要依据,以此建构族群、国家的形成与演进逻辑。

  围绕地理空间建立起的话语体系,成为了现代政治理论和国际关系中备受关注的地缘政治学说,也是作者聚焦的基本线索。

  本书是继《谁在世界中心》后,作者的第二本地缘政治书,关注的重点从“海防”转向了“塞防”,地理方位由海上丝绸之路变换为更加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

  在作者看来,地缘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政治概念,而是人类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族、国家或军事秩序。

  除了上一本书中分析的东向海洋,本书评述了北向的蒙古高原、西向的大中亚地区、南向的青藏高原,以及更外围的西伯利亚与东欧平原的地缘政治形势,分析了每一座高山、每一条河流、每一片绿洲在政治经济格局构建中发挥的作用,讨论了温度、降雨量、植被特征等对于族群和国家命运的影响。

  中国及周边的“旧大陆”在人类文明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其历史与现实又正在成就当今世界最令人瞩目的中国崛起,在地缘上知己知彼,不仅是对“上一秒即历史”的敬畏,而且是对“下一秒即未来”的憧憬。

  作为脱生于网文的图书,少了学术著作的严谨,但处处是奇思妙想,读起来颇具启发性,称得上是兼备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地缘政治入门好书。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读后感(三):关于地缘看世界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以下简称“本书”)是由中国国家地理图书策划、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出版时间为2021年1月,属于“地图会说话”系列。该书系“地图会说话”系列首作《谁在世界中心》的续篇,与《谁在世界中心》一样,都脱胎于作者温骏轩(以下简称”作者“)自2009开始在天涯论坛国际观察版发表的网帖《地缘看世界》。2017年《谁在世界中心》出版后,广受读者欢迎,入选豆瓣网2017年度社科·心理类图书,而且至今仍有8.7的评分;《人民日报》也对作者进行了采访,并刊发专文《地缘,让我们“开眼看世界”》(《 人民日报 》2017年09月26日24版)。

  《谁在世界中心》着重讨论中国的海缘环境,本书则专注于中国的陆缘环境。出版《谁在世界中心》时,作者的愿望是“以最深入浅出的语言,最客观的角度,让最多的人理解这个我们每天都生活其间的波澜壮阔的世界”,本书也贯彻了这一思路。两本书的内容相辅相成,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重塑、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为读者提供快速而全面的中国周边地缘知识补给。

  本书分为四章,每章解读一个地理单元。深居内陆的蒙古高原,隐藏着哪些影响世界局势的变量?让人眼花缭乱的中亚地区,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中国西部的高原地带,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如何形成未来世界的“新压力源”?这些一眼望去头绪纷乱的问题,在《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第一章《蒙古高原》:从历史角度而言,北亚对中国地缘政治以及地缘文化的影响是最大的,而蒙古高原是北亚的重要地理单元。在麦金德的理论中,东欧平原是夺取欧亚大陆的枢纽地区;在作者看来,蒙古高原与东欧平原具有同等的地位。决定东欧平原和蒙古高原是否成为枢纽地区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它们自身,而在于它们的邻居,也就是与之相对应的两个边缘地区。随着世界的重心逐渐向欧亚大陆的东面倾斜,蒙古高原有可能重新夺回枢纽地区的地位。如果出现新的中西对抗,更可能出现的局面是,欧亚大陆两端的边缘地带整合各自一边的中心地带(主要是东欧平原和蒙古高原),来争夺大陆乃至世界的主导权。

  第二章《大中亚》: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权力和利益的斗争更多体现在对海洋的争夺上。但是,对大陆腹地的争取仍然有其意义。未来如果有了高铁的连接,效率更高、覆盖面更大、经济合作前景更广阔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建立,那么海洋主导这个世界的格局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

  第三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地理单元。它经常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焦点,但真正了解这片土地及其历史的人则不多。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认为是能够与南极、北极等量齐观的地球“第三极”。仅仅了解关于”世界屋脊“的浅显的地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将人的因素与地理环境结合起来,才能揭开雪域高原的神秘面纱。

  第四章《西伯利亚与东欧平原》:本章将隔乌拉尔山脉相望的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放在一起解读。气候是西伯利亚地区绕不过的关键词,曾深刻影响了当地居民和征服者的现实选择。哥萨克一度是俄国进行军事征服的强大力量,但是要控制占地面积广大的帝国,则需要新的机动力量,铁路由此成为西伯利亚地区的另一个关键词。而厘清了东欧平原的水系结构,也就基本把我了这片土地的地缘脉络。其中,东欧南部的河流在地缘政治结构中显得尤其重要。

  本书既属“地图会说话”系列,高质量的原创地图必不可少。书中共有80幅原创地图,围绕“地缘”主题进行制作设计,其中不仅体现了山脉、河流、气候带等自然地理信息,还包括丰富的人文信息。另附中国疆域变迁地图拉页,动态呈现中国地缘故事。

  作者简介:

  温骏轩,网帖笔名“鄙视抢沙发的”,生于20世纪70年代,法律专业出身,长于分析解读国际局势。其2009年7月在天涯论坛“国际观察”板块开设的《地缘看世界》一帖,有理论,有资料,有地图,有分析,广受读者关注,点击量超过2300万,回复超过11万条。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读后感(四):转载自:《地缘看世界》作者温骏轩

  这篇文章是温骏轩(鄙视抢沙发的)写的一篇新书的宣传文章。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CdN6RTOHwTGPCxdRRpmow——————————————————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即将发售,在这里一定要先感谢下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艰辛努力的编辑们。记得第一本书《谁在世界中心》是在2017年出版的,当时从策划到成功出版,用了三年时间。本以为第一本书出版之后,第二本的周期会短一些,结果仍是花了三年多时间。

  《无间道I》中梁朝伟对黄秋生说:“明明说好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都快十年了老大!”应该说,我比电影里的梁朝伟还是要幸运许多,最起码不用等上十年。编辑们总说也就我能够耐心等待如此长的出版周期,其实在这个快餐时代,他们的努力和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出版时间要这么久,个中缘由大家应该是能想到的。无论我如何希望读者能够明白,“地缘”视角所能诠释的绝不只有政治,而是一个可以扩大到 “人与环境”关系的广角,可大多数人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还是会将它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地缘政治”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用法。 以这本书的副标题来说,我个人的本意是不需要加“政治”二字的,加与不加都不影响大家从政治博弈角度,去吸收书中的那些信息。一本天然被认定跟政治有关的书,可想而知会成为很多出版者的禁忌,更别说里面还有80多幅描绘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原创地图。不夸张的说,你几乎很难在书店里找到第二本这样的书,一定要再找一本,那就是《谁在世界中心》。 鉴于系列的第一本书《谁在世界中心》的出版还算成功,出版方最开始的想法是沿用这个名字,命名为《谁在世界中心2》。第一本书解读中国所面临的海权问题,第二本书解读陆权结构,以上、下部的形式推出亦属完整。出于种种考虑,这个名字未能被使用,于是便有了现在这个名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能够启用“地缘看世界”这个名字,在天涯耕耘多年的自己和很多老读者还是挺开心的。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其他内容如有机会出版,也会延续加入“地缘看世界”系列。 成体系地写东西算是我的一个特点,很多次想细碎、随心地写点东西,却总难免自问:这些碎片式的文字是否值得花时间。笔耕时间愈久,愈发感觉到世上看似表面孤立的很多事物,背后却可能遵循着同样的规则,并互相影响。如果不把视角抬高拓宽,从事物的背后探寻规律,无论去解读历史还是分析时政都会流于表面。认识到这一点后,确定以一个相对宏大的视角,成系列地写一些东西成为了我的选择,多年来的积累就是这一选择的实践。在此,真心向喜欢这些文字的读者表示感谢。在“浅阅读、碎片化”时代,大家能耐着性子去看这种大部头实属不易。 熟悉我的读者知道,我不大喜欢写时评,但也不是完全不写,而是不经常写。因为地缘视角总体是个战略视角,能够影响战略走向的事件并不会天天出现,要是天天写、月月评,那就只能用阴谋论来串连了,而这却又是毫无意义甚至有害的。 曾经有读者评论,说我写时评不是在点评和预测时局,更像是在用时事来验证自己之前的理论。这样说不无道理。11年前开启“地缘看世界”系列时,我曾经说过这些文字是希望留给孩子长大后看的。与其说这是一个期许,倒不如说是一个自我要求。想做到这点,就必须让自己避免流量的诱惑,让键盘输出的文字更具基础性和前瞻性,经得起时间的磨练。 “地缘·地理与时间背后规则”这句slogan是我想给“地缘看世界”做的定位。这里说的地理并不能窄化为自然地理,更准确的指向是我们身处的大小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和潜移默化的,而人也并不是只能被动去受环境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改变你可以改变的”;二是“适应你不能改变的”;三是“知道你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接受前两点并不难,最难做的却是第三点。即便是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也往往对自己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缺乏清醒的认识。作为一个凡人,如你我,倘若你想简单了解一下世界上和历史上那些能与不能的事,从而拔开迷雾,看清这个世界,不妨在“地缘看世界”系列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点读一读,或许有一些帮助。

  回到这本书的具体内容来。总体来说,这本书是在解读一片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欧亚腹地。无论是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还是我提出的“新世界岛”理论,都认定欧亚大陆中心的这片腹地,对整个世界的主导权具有极大影响。这本书所做的工作,便是将亚欧腹地解构成一个个大小板块,做一个详细的梳理。蒙古高原、大中亚、青藏高原、西伯利亚、东欧平原这些大板块的基本面,克什米尔、河湟谷地、七河地区等等在历史和现实中发挥着枢纽价值的小板块,都将全景式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老读者们都还记得,“地缘看世界”这个系列最初源起一篇“中印地缘比较”的文章。这篇文章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成为了天涯论坛的热贴。核心结论,是印度作为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明古国、人口大国,最致命的缺陷是在欧亚大陆腹地缺乏存在感。反观中央之国,境况却是大不相同。传统上认为中国是个东亚国家,以核心区所处的区域来判断,这种认定并无不妥。然而当你实际解构当下中国的内部结构时,却会发现它有超过半数的领土其实并不属于地理上的东亚,而是欧亚大陆腹地的一部分。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这条线北起黑龙江的瑷珲(后改为黑河),南至云南的腾冲,被世人称之为“胡焕庸线”。根据2000年数据表明,胡线东南占全国国土面积43.8%,人口占比94.1%。西北部则是人口稀少的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四川、甘肃西部等地。 中国在东部经济发达的核心区的潜力,决定了中国有实力跻身世界“一类地缘政治板块”。除了中国以外,能够站在舞台中央的还有:美、欧(盟)、俄、印五个国家和地区。至于认定的标准和相关模式,在《谁在世界中心》的开篇有详细的解读。关键在于,光有核心区是不够的,中国在欧亚腹地的存在,才是中国在这五大板块乃至世界上的胜负手。 可以说,如果中国没有这占比超半“荒凉”之地,中国在这个世界上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会是印度;而有了这些,中国将有机会与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势力掰一掰手腕,让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央之国”。 “木桶效应”是大家熟知的一个理论,通常认为决定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在于短板的长度。在这个理论指导下,补短板成为了很多人的努力方向。这个理论看起来并没有问题,不过具体到一个人和一个国家,必须正视的是无论你多努力,也是没有办法让所有短板变成长板的,比如身高和地缘。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在能力范围内提升短板以外,更应该做的是尽量做强长板,然后与其他互补性的木板合纵连横,共同围就木桶。 更直接点说,那个近几年一直在恐惧中国崛起的旧霸主,它在海洋上的优势是无法挑战的。但中国兼具“欧亚大陆边缘地区”与“欧亚大陆腹地”双重属性的特质,也是其他四个同级别板块所无法比拟的。想要在合作、竞争中拥有更多的筹码,当下的中国更需要把目光投向自己拥有的那片欧亚腹地,思考如何通过这片土地强化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的联系。 2020年是一个能够让人类永久铭记的年份,人类在这一年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即便是对时局变化不感兴趣的人,也能感觉到疫情之后,我们所面临的世界将大有不同。中华文明的一些固有品质(比如集体主义),以及这100多年来自强不息的追赶,让中国在这个魔幻的年份,客观上获得了加速度。

  在这个历史关口,这本全景展现中国地缘潜力的书能够出版,对于我来说实是一件幸事。有些忐忑的是,这些即宏大又基础的文字,肯定难以符合每个购买者的口味,总会有受营销吸引,买后觉得不喜欢的读者。不过如果有谁买了后觉得索然无味,倒也不建议退货,只当是一本工具书扔在床下,什么时候想到再去看,或许会觉得有些意思。

  这本书以及《谁在世界中心》一书的内容都成于十年之前。地缘影响是要透过时间来证明的,之所以在出版这件事上心态很平和,无外乎是那些在当时看起来有些前瞻和基础的解读,同样需要时间来验证。如果十年前那些文字是有价值的,时间越长便越能证明其价值;如果不是,又何必为了虚名拿来污人眼球。最起码我和为之付出数年努力的编辑可以向你保证,这不是一本言之无物,又容易过时的快餐书,值得你用一顿快餐的价钱去购买。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

  评价人数不足

  温骏轩 / 2021 / 中信出版集团

  谁在世界中心

  8.7

  温骏轩 / 2017 / 中信出版集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