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永远不忘记》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永远不忘记》读后感精选

2021-09-11 00:36: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永远不忘记》读后感精选

  《永远忘记》是一本由[日] 三枝宽子 著 / [日] 松成真理子 绘著作,后浪丨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远不忘记》读后感(一):《永远不忘记》‖我们要懂得感恩

  当给予我们幸福童年的亲人逐渐老去,不再健康,不能追上我们连蹦带跳的步伐,不能记住很多事情时,我们除了惊讶于亲人无奈的表现,遗憾于不能与敬爱的人回忆过往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由(日)三枝宽子著作,(日)松成真理子绘画的《永远不忘记》这本故事绘本中,小熊也遇到了最亲爱的奶奶不能记住昨天发生的事,他既疑惑又惊讶:这只是昨天发生的事呀,奶奶为什么没记住呢? 当小熊看到奶奶每一次用手“咚咚”地敲自己胸口,想要把他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都装进心里时,小熊逐渐明白了奶奶的无奈与坚持。于是小小年纪的他,想到一个办法,他说:奶奶就让我来记住这一切美好吧,然后讲给你听! 当我读完这个绘本后,首先感觉到奶奶的爱与无奈。奶奶因年纪增大而记忆衰退,导致不能与小熊回忆美好的过往,实属憾事。但她却也没有妥协,用手敲打胸口的动作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孙子的爱丝毫不减。 亲人的爱往往是无私又浓郁的,他们如同一位园丁呵护着花草的芽苗般陪伴我们长大,因此我们最初的坚强、勇敢、懂事、感恩等品质也来自他们。感谢亲人哺育我们茁壮成长的同时,也要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生存所需的精神与品质。 想到这些事,那么你们的孩提时代,是否也有一位深深爱着你们的亲人呢?他又有着怎样的“爱的表达”呢? 其次,感觉到小熊的暖心之举,更也是对奶奶的感恩。 当看到奶奶敲打胸口努力想要记住每一次的美好瞬间时,小熊明白了亲情的伟大,也被奶奶的行为感动了,于是他想到自己可以记住这些事,然后述说给奶奶听。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感悟真的难能可贵,这也是奶奶言传身教的结果。 记得曾经读到过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小男孩儿,他看到爸爸每天下班都很晚,于是就想为爸爸泡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那一晚,他泡好了方便面,左等右等也没有听到爸爸进门的脚步声,此时的方便面渐渐在变凉,怎么办呢?他想到自己的被窝很温暖,于是就把方便面放在了被窝里,他也在期待中,甜甜的睡去。爸爸很晚才回到家,掀开被子时,方便面被打倒了,但听到被惊醒的儿子述说了原因之后,他觉得这是一碗世界上最香的面条。 这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中,作为子女的我们,离不开亲人的陪伴与关爱。若我们只顾单方面的索取,亲人们该有多寒心?适时做一些感恩之事,让亲人们懂得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这才是我们要学会的品质。 一本小小的绘本,蕴含着不俗的智慧,值得一看。

  《永远不忘记》读后感(二):既然我们无法对抗遗忘,就付出多一点陪伴与理解吧!

  阿尔茨海默病,这个听起来“温和”又迟缓的病症,其实是再残忍不过,因为它会化身成“时光小偷”,一点一点偷走人们的记忆,好的或者不好的,想要遗忘的或者渴望珍藏的,统统一视同仁,全部拿走,直到连最最珍爱的那个人,都再也认不出、记不起。

  多残忍啊!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人而言,每天都可能面对不一样的“挑战”,他们可以不厌其烦地教给老人“新技能”,可以每天重复地告诉老人同样的话,但真正让他们害怕的是,正逐渐在忘记一切的老人时刻都有可能会走丢,可能会忘记自己是谁、亲人是谁,也可能再难找到那条并不遥远却又无比漫长的回家路。

  其实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一种罕见病症,每3秒钟,世界上就会新增一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将超过4000万人。

  它常常在不知不觉间出现在我们挚爱的长辈身上,侵蚀着他们的记忆力、意志力、甚至自尊心。那么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之时,我们该如何让孩子明白,一向最最疼爱他的爷爷为什么总是忘记和他的“约定”?平常最最能干的奶奶为什么转眼就忘记东西放在哪里?明明就是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他们又为什么会找半天都赶不回家呢?

  还好,有这本可爱又温馨的小书——《永远不忘记》。

  这本绘本故事是由非常喜欢动物、并且擅长以动物形象来讲故事的日本童话作家三枝宽子所著,她在一次的小故事里,再次让小动物成为了“主角”,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陪伴的动人童话,也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懂得如何去面对和理解亲情中这种不一般的“考验”。

  故事发生在小熊一家,上了年纪的熊奶奶无法再独自一人生活了,于是搬到了小熊家里,和小熊以及他的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对于熊奶奶的到来,小熊开心得不得了,因为奶奶一直都最疼爱小熊啦,总是温柔、慈祥地呵护着他,小熊呢?当然也非常爱他的奶奶啦,他喜欢和奶奶一起玩风车,一起唱歌谣,一起晒太阳,也喜欢奶奶那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青草香味的温暖怀抱。

  可是,让小熊感到奇怪和郁闷的是,这些他喜欢和奶奶一起做的事情,奶奶似乎都在一件一件地忘记,忘记了他说过想要一个风车,忘记了他们一起唱过的歌,甚至也那条铺满了灿烂阳光、通往家的路……

  奶奶这是怎么了?

  年纪尚小的小熊还不太理解奶奶这是生病了,但他还是用自己能做到的方式来帮助奶奶“记路”,他和奶奶一起在路边的树上挂满了风车,这样,回家的路就有了属于他和奶奶的爱的标记,奶奶就不会再迷路啦!

  可是小熊再一次伤心了,奶奶竟然忘记了昨天刚刚和小熊一起设计的“风车大道”!

  从那以后,奶奶为了不再忘记小熊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总是时不时地捶打自己的胸口来加深记忆,“装进心里,每一件重要的事,奶奶都不想忘记啊”,看着这样的话语和图画中熊奶奶认真敲打着自己胸口的样子,不禁鼻子一酸流下泪来。

  是啊,恐怕最不想忘记的,就是那每一个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啊,如果可以,他们多么想要“永远不忘记”那些重要的话、重要的事和重要的人呢。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其实越需要更多的来自于家人的陪伴与理解,就像故事中的小熊,从一开始的疑问,到后来的难过,再到最后的理解与包容,他虽然还不能完全明白奶奶为什么会忘记那一切,但却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他不想要再看着奶奶一次又一次敲打着自己的胸口,只为了不忘记。

  小熊长大了,虽然还不足以被称为“大熊”,但他已经学会如何去陪伴和理解自己在不停忘记一切的奶奶,他会告诉她,没关系,忘记也没关系,你忘记了,我就再告诉你就好啦呀!

  《永远不忘记》用孩子的视角和语言,以非常温情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如此复杂的病症所带来的的困惑和需求,也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阿尔茨海默病产生了解的同时,也得到了成长。

  其实,让低年级孩子理解一种情感和行为的最佳方式,并不是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反而是让他们以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去阅读、去感受,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得到一种情感上的滋养和教育上的指导,这也正是阅读的意义之所在。

  《永远不忘记》读后感(三):要让孩子们学会敬畏生命,敬畏人性,永远不要忘记

  阿尔茨海默病,对于很多患者和家庭来说,都是一种漫长的煎熬,相对应的,陪伴和看护就显得极为重要。患者的状况会越来越差,跑错方向、拿错东西,不经意间摔倒,记忆力、理解力和判断力都会出现巨大的影响。逐渐的,生活无法自理成为最主要的病症表现,患者与看护者都会经历极大的考验,因为这是一种绝症。

  对于青少年们来说,这种病症距离他们可能非常遥远,但是,一旦家中有人不幸得了这种病症,那么如何护理将成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并且,学会如何关爱和照顾他人,这种从人性、亲情、道义上的行为至关重要。让孩子们学会陪伴与成长,在过程中学会长大,对于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由日本著名童书作家三枝宽子著作,日本插画家、绘本作家松成真理子绘制的《永远不忘记》就是一本通过小熊和奶奶之间的温馨故事来向孩子们表述阿尔茨海默病症的暖心绘本。

  奶奶因为年龄大了,搬来与小熊一家同住。小熊非常高兴。奶奶用各种颜色的叶子拼在一起给小熊做了个风车,小熊非常高兴,但奶奶似乎忘记了这是之前两个人的约定。而小熊也似乎觉得奶奶“似乎忘记了吗?”小熊非常享受跟奶奶一切生活过的日子,快乐、温馨。有一天,天气非常好,小熊和奶奶出去散步,可是奶奶却忘记了回家走哪条路,小熊非常担心,他紧紧的拉着奶奶的手走回了家。为了让奶奶可以平安的找到回家的路,小熊想到了将他们一块做的风车都挂着路边的树上做好标记,这样奶奶一看就知道路该怎么走了。

  但是奶奶的忘性似乎越来越大,刚刚做过的事情转眼就忘记了,小熊和奶奶一起做过的风车和路标,奶奶都想不起来,小熊非常伤心。但是奶奶也在努力着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她的内心,每一次的敲击胸口,都是为了要努力记得跟小熊相关的各种事情…小熊握着奶奶的手说:“奶奶不用再敲击胸口了。因为和奶奶一起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我全都记住了。要是奶奶忘记了,就让我来告诉您吧!”

  小熊由不理解到逐渐知道了奶奶的行为为何那样奇怪,他由伤心逐渐转为坚强。绘本以简练的文字和精美的插画为小读者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温馨有爱的故事,孩子和老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互相帮助。奶奶在患病的情况下还想要尽一切努力不让小熊难过,而小熊则用实际行动关爱和陪护奶奶,耐心的跟奶奶交谈、玩乐,用真实的情感与奶奶交流。看着绘本中小熊的表现,不禁感到温暖和感动。家人是家庭的主力,更是支柱,家人之间的这种情真意切是一种美德,充满了包容与理解,充满了内涵,温暖人心。

  《永远不忘记》读后感(四):也许有一天我们终将会遗忘,但是爱,不会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视频中,穿着一身秀禾服的新娘正牵着爷爷的手,静静地坐在老家的窗前。爷爷胸前还别着象征家属身份的小红花,很显然要在今天送孙女出嫁。

  本该送嫁的爷爷有些茫然地看着周围,并不知道大家锣鼓喧天地在做些什么,于是回头问坐在身边盛装打扮的孙女儿:“这是在做什么呀?”

  孙女耐心地回答他:“今天结婚呀。”

  爷爷应了一声,又好奇地问道:“谁结婚呀?”

  孙女握着他的手,继续耐心地回答:“是我结婚呀。”

  老人家这才反应过来,是自己心爱的孙女要出嫁了。

  相信,大多数看过的人都和我一样,都会被这温暖又动人的一幕感动到泪目。

  视频中的老人,就是患有典型的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兹海默症因为常见于老年和老年前期,因此又被称为“老年痴呆症”。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具有病程时间长(几年到几十年都有)、患病几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长等特点。主要症状表现有:短期记忆退化、反应比较迟缓、说话容易重复、理解和表达能力不断下降等。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显示,每3秒钟,全球就有一位痴呆症患者产生。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万的痴呆患者。到了205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1.52亿。其中,有约60-70%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在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超过4000万人。

  如果一个家庭成员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就会影响到整个家庭,包括孩子和孙辈。所以帮助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正确认识这种病症,并指导他们去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永远不忘记》里面的熊奶奶上了年纪,又是一个人,于是她搬到小熊家,和小熊、小熊爸爸、小熊妈妈一起生活。小熊非常高兴能和熊奶奶一起生活,可是有一天他发现今天和熊奶奶一起做过的事情,第二天熊奶奶就不记得了。小熊很伤心,面对生病的奶奶,他应该怎么办呢?

  熊奶奶来陪伴小熊,小熊非常高兴。他和奶奶一起玩很多的游戏。可是有一天他们一起到森林里玩,奶奶却突然好像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小熊感到很不解。后来,因为风车做的多,小熊一家去到小路上,把风车都挂在树上,成了美丽的风车小路。可是第二天,熊奶奶却什么都不记得了……

  小熊非常生气,他一个人跑到森林里去采橡子。在森林里,他发现熊奶奶一个人正呆呆地坐着,于是他走过去和奶奶说话。

  阿尔茨海默症被人们称之为“不死的癌症”随着年纪增长,家人可能会记不清我们的名字,找不到回来的路……

  如果家中的老人患有这个病症,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爷爷奶奶只是生病了而已,是需要被关爱的。父母要至真至诚地孝敬自己的老人,真正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

  尽管熊奶奶生病了,可是小熊在熊奶奶一日又一日的陪伴下,学会了爬树、挑选橡子,也学会了要回馈大自然,不能一味索取,更学会了包容与理解他人。

  对待患病的老人,我们要及早就医,及早干预,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陪伴。

  《永远不忘记》是一个关于陪伴与成长的温暖故事,让孩子了解阿尔兹海默病,学会理解关爱他人。

  央视曾有一个公益广告,讲的是儿子给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爸爸下饺子吃时,老人不但不吃,还一个劲儿地往兜里装。

  当儿子试图阻拦父亲时,已经认不出儿子的老人急切地对眼前的“陌生人”说:“我要给我儿子带,我儿子最爱吃饺子了。”

  即便忘记了一切,父母也不曾忘记对子女的爱。

  和我们的书中一样,熊奶奶为了不忘记和小熊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总“咚咚”地敲打自己的胸口,她说这样做是为了记住和小熊在一起的每个美好时光……后来每一次,小熊和奶奶一起做了事情,奶奶都要敲自己的胸口……

  奶奶用敲打胸口的方式来努力减缓记忆衰退的做法令人心疼又动容。

  一个下过雪的傍晚,奶奶刚刚要敲胸口的时候,小熊拉住了奶奶的手说:“不要再敲胸口了。因为我全部都记住了。……要是奶奶忘记了,就让我来告诉您吧。”

  通过《永远不忘记》的故事,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体会到家人之间陪伴与交流的重要性,更深刻地理解亲情的含义:“即使有一天我们会遗忘对方或者分别,但是爱,不会消失。”

  《永远不忘记》读后感(五):永远不忘记,努力记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丹尼斯去世后多年,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撒切尔夫人,早上醒来的第一句话是:丹尼斯呢?与其执政期间的强硬作风和犀利形象相比,撒切尔的晚年生活在丧夫及饱受老年痴呆病症困扰中度过。丹尼斯是她的丈夫。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迄今未明,没有特效药。患者是十分痛苦的,照护者同样痛苦,很难接受亲人就像秋天的树叶一点点枯萎。努力记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阿尔茨海默症是医学界一大难题,至今无法破解。大部分患者都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余生。个人认为,家人的陪伴对患者是最好的疗愈。

  患者需要多和人交流,最怕孤独。熊奶奶应该是初期患者,潜意识里知道给小熊做风车,只不过自己不记得了。而且熊奶奶还会做风车,这说明病还不严重。妈妈70岁时已经不敢在人前裁剪了,没人的时候悄悄地做。大概是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因为起初我们都非常奇怪母亲的行为。她做什么事情都犹犹豫豫,我们情不自禁会发出很大声,肯定吓坏了她。

  熊奶奶不认得回家的路,小熊给奶奶做了风车大道,可是奶奶把这个也忘记了。

  有很多次,自己就像是跺脚的小熊,急躁不安!很多时候,跑出去的是伤心的,留在家里的何尝不是伤悲?

  从此奶奶学会了用手捶打胸口,只为把美好的事情装进心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很痛苦,因为遗忘而痛苦;他们也想记住,他们也在想自己的办法记住。看到这些,怎能不让人心酸。好在小熊有个温暖的家,妈妈和爸爸都非常注重对奶奶的关心和小熊的培养,不想以往的伤心事,只记住美好的当下。小熊和奶奶交换各自捡到的橡子,享受彼此的关爱。

  他们一起找药草、采蘑菇、闻风的味道,度过美好时光。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夫妻关系了,上养老,下育小,就看夫妻好不好。熊奶奶到来的日子,熊妈妈和小熊一起在外迎接奶奶。小熊等得不耐烦时,妈妈建议到河边看看,就看到了奶奶。看来,妈妈也是很期待奶奶的到来。知道奶奶忘事,妈妈便开始担心。小熊在奶奶忘记风车大道生气跑出去之后,妈妈给她送篮子让他独自到山上捡橡子给奶奶当点心。小熊就在后山遇到了捡橡子的奶奶,原来奶奶是捡给小熊吃的。这一切是不是妈妈的安排呢?没有任何说教和批评,小熊和奶奶便相互理解原谅了。

  小熊想把风车挂在大树上,给奶奶做风车大道,这样奶奶就不会忘记回家的路了。可惜,小熊太小,爸爸让小熊骑着他着他挂风车。

  正是因为夫妻俩心中都装满爱,小熊才这么有爱心。他们谁都没有嫌弃奶奶!他们都在想办法关心奶奶。

  奶奶是在秋天来到小熊家的。金黄的叶子,象征了奶奶的人生已来到秋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奶奶的子孙都是有爱的,小熊也跟奶奶学到了很多。

  熊奶奶是非常乐观的,它最擅长的就是唱歌了,无论什么都能编成歌唱出来。这就非常了不起了。歌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年老的熊奶奶虽然得病,但还是能欣赏生活中的乐趣,这是一种生活能力和品味。

  它单纯的像一个孩子,晒太阳、聊天,常人看似平常不过的小事,它都能感受到快乐。享受当下也是一种能力!或许是因为它之前自己生活的缘故吧。老人真的需要陪伴!家人的陪伴陪奶奶从秋走到冬,雪来了,它们一家住进了树洞,要冬眠了吧!期待春暖花开!

  《永远不忘记》真的是一个非常温馨的故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最好的“药”就是家人的陪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