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池月 湖月 山中月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池月 湖月 山中月

2021-09-22 07:33:33 作者:佐伯俊 来源:佐伯俊推荐 阅读:载入中…

池月 湖月 山中月

  中秋前夕,成都的夜雨竟下得频密。几夜之间,千百吨的水即倾入河流原野,滋养出成都平原秋日的沃野田畴。这数夜的降雨,也似天意安排,要蓄积擎举出几日后那轮皎皎明月。也许因雨水下得透彻,今年的中秋,月亦更圆、心亦更安。

  路过日日相见的荷塘,荷花早已隐遁无踪。只有青碧的荷叶尚未被秋寒裁剪,依旧托举着澄澈的露珠。想起期待中荷塘的那轮朗月,就忆起诗人孟浩然的诗作《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池月。“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荷塘中的一缕中秋月,净挂于荷叶之上、莲蓬之巅。中秋虽已看不到“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荷花,然明月代替了无荷的缺憾,以一轮圆满和洁净聊慰人心。天空上的那轮明月似也看到池水深处轻轻荡漾的那轮月影,以水为媒的双月更添了些许俏丽、情趣。

  比池中月更辽阔的是湖中月。湖月和池月的不同在于湖易泛舟,景面渐宽,湖风爽冽,人可随清波款款而动。在湖心中看到的月色会更觉撩人。

  喜欢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张孝祥说洞庭湖的月“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词人着扁舟一叶于明净清澈的洞庭湖上悠然而行,只觉天地交融,青碧的湖水如同玉石做的镜子。然而,谁又知此时的他正在被贬官的路上。他在岭南做了一年知府,受谗言挑拨,被贬官北还,途经洞庭湖,又恰逢中秋。然而他“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正所谓品行朗朗,亦如这中天明月,清澈自在。所以古今明月一直为人留恋,不仅因其美轮美奂,更重在清澈洁净、如君子之姿。

  如果说水中月清冷,含十足的雅趣,那么山中月的静谧却是务必到山里方能赏析的幽趣。王维的《鸟鸣涧》亦是朗朗上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尤喜“月出惊山鸟”这句,山中的月亮看起来很大很亮,明月升起时居然惊动了栖息的山鸟,引来它们于山涧的鸣啼。圆圆的明月上有山鸟栖息枝头的倩影,多么幽静的山林秘景。

  最美的明月也许恰巧不是朗朗无遮,反而是树隙之间、花影之中那轮似见非见、影影绰绰的明月。词人张先曾以《天仙子》中那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惊艳了千年,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他一个“弄”字让境界全出。

  写山月中,王维的另一首《山居秋暝》更是清新了千年,令多少文人诗客搁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最干净的文字,最简短的诗行,却最是楚楚动人。松林间的明月,淡云薄绕。明月的皎洁、松林的沉稳、雨后的青山微微,都在潺潺溪流中显得如此清新明净。

  我们都市人身处城中,若然有幸能到山中去体会一份王维的诗情自好,如若不能,也可以漫步于城市的河边、湖边、公园甚至一方小小荷塘。毕竟诗情可以盛放于生活的角角落落,重在心中有诗。

  中秋即至,愿这连日的雨水下尽素云千息,让所有人能在那中秋之夜赏析到那轮属于自己的池月、湖月、山中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池月 湖月 山中月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