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景 径香满园
如果,人的一生能像花开那样,都是最绚烂最美丽的留凭,那该多好!只是世界太大,生命太短,尽量把它过得是自己想要的样子,那才对的人生。记得作家安平说过:一样的窗口,往下看虽是满地泥泞,往前看却是灯火光明,往上看更是美丽星空。是啊,恩典和困难一样,都是现实,不要着急,世界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我愿象花儿一样,在温柔的阳光下姿意盛开,让它满目缤纷,一地花香。
一朵幸福之花,在友情,亲情,爱情中浇灌,在爱里生根发芽。或许,我们眼里最初的世界是善良的,单纯的,不是我们不能坚守最初的自己。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被深深的刺痛过,于是,开始随波逐流,变得虚伪,戴着假面很累很累的生活。其实我很想知道,为什么我们在风中很快长大?那些清澈的时光,那些年少的忧伤,是怎样穿过了我的身体,就这样挥霍了青春。
沉默了,某天,或许我将破蛹而出,成长得比人们期待的还要美丽,但这个过程或许很长,会很痛很辛苦,有时候还会自抱自弃。面对汹涌而来的现实,觉得自己的力量好小,但这,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做好能做的,不要害怕。既然已经认定了一条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不要一味的活在别人的眼里,那样真的会迷失自己。活好每一天,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里。若无其事,原是最好的报复。
现实的残忍,在陌生的城市一个人打拼,脚下的路蜿蜒曲折。远方是扑朔迷离的梦,曾经的旁惶,矛盾,不自信,消极都是年少的轻狂。错过了年华,在漠北开出斑斓的蔷薇,却荒芜了轮回里的春夏秋冬,是谁把醉了的明天寄托于潘多拉的琴弦,浮沉余生虚伪的咏叹天上人间?大大的世界率真的感受,不被人了解它时候相信自己,会痛的伤口轻轻的揉,总会有一个人陪你看星空的灿烂,其实我们,一直在等,等一个人…
尘世为何这般寂廖?偶尔青苔布满的心事会裹着寂寞,好想有个厚实的肩膀,可以在我累的时候靠一靠,在我疲惫不堪的时候能够慰籍我的叹息。做我宿命里的肩,不是生命中客,流光中的一丝温暖,情深深,饱含了望穿的期许。岁月的苍穹,会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因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永远有一个人在等着你,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缘乃冥冥之中早就注定。
我曾如此的骄傲,但我的精神偶尔会涣散,想要固守心底那朵清莲,轻嗅馨香,又怎么失意的时候胆怯,退缩?亦或我做不到心如止水,但可以用乐观的态度让自己这一生更有价值和意义。有句话说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实,生活虽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糟糕,或许过去的记忆,会在将来的某天,成为引以为傲的回忆。
城市的灯红酒绿也曾一度迷失自己,情愁怨恨,茫然若失…追逐浮华,也有过满腹愁绪,一川烟草想来不过是闲愁几许。或许我们永远是当局者迷,拿着望远镜看别人,拿着放大镜看自己。生活往往会给我们开个玩笑,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淡定。佚名说过:为着一个美丽的希望,我们才如此受苦、流泪、滴血。是的,暴风雨来了,不要让自己在黑暗,阴冷,无?中绝望,幸福的时光会在风雨后,与你轻挽衣袖,于云烟深处,写意今生的成全。
我想对待生活的态度很重要,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躁,趁我们还年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若能感知生命的美好,用心去感受“俯仰之间,天地有美”,俯仰之间的美袖手可得。收获的也是喜悦,心胸就会变得宽容和大度,自然少了抱怨和被伤害,一路快来飞扬!大千世界,一切皆为景,怀揣对生活的热爱,用笑容去改变这个世界,别让这个世界改变了你的笑容。
当然,我自己也是南方人,在这儿也没有贬低谁的意思,毕竟人活着都不容易。而小的环境就更多了,比如什么健全的家庭,单亲家庭等等一系列的小环境,在这儿就不多说了毕竟要说的太多了,三言两语也说不完。而在现如今的情况下,大环境的影响依然存在,但不同的是人口的频繁迁移,造成我们遇见北方细腻的人和南方爽朗的人也并不奇怪。因此,如今来说,小环境对人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孟母三迁,而现今的例子相信大家也都见过,那就是学区房的选择,我觉得跟孟母的想法也差不多,因此,我觉得我们越来越应该重视小环境的文化建设。总而言之,人在环境里生活,就应该选择性的适应环境,切勿小视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与环境的分类太多,在这儿就说个大概,就不一一细说了,接下来说下人与人之间的那些事儿。人都是群居才能更好的活下来,才能成就这个地球的霸者地位,为什么?因为团结。但生物的进化谁都逃不了,因为物种的世界是盛行丛林法则的,也因此才体现出了人的自私的一面,弱肉强食,谁都不能做到无私,包括我自己。人都有七情六欲,也因此会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那么多种的人,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说实话,我自己都觉得活的蛮累的。然而,社会科学的前贤们给予了我们方法,那是什么呢——心理学。深入的研究太累了,简单的来说,通过自己的阅历来看人,并且,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至少不会吃大亏,足以活的不错,不是嘛?人也就说这么多,毕竟各种各样的人我们也说不完。
那么,最后我们再来说下人与物,这里的物并非说的物品,而是唯物的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我觉得这个说起来是最难说明白的,为什么呢?到了这里,就说到了意识了,意识是我们既可控又不可控的。可控在于我们可以培养意识,不可控在于你的意识并不会完全与你的身体同步起来,就像你看见别人做某件事觉得你也会,但当你真正做起来却会发现,那不是你能做到的一样。因为人的大脑不是简单的机器就只有0和1,我们是会存在不确定性的,并且也会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素。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做呢?我的建议是,尽量培养自己的意识,提升自己的意识层次,努力将误差的范围调控到我们可控的范围内。简单的来说,就是修正自己的三观,并以此为引导,修正自己的精气神,既为修身,养性。
我觉得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与物的对待方式上,因为所追求的东西不同,既意识层次的不同,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差别与变化。正所谓一撇一捺写人,一生一世做人,在这儿,希望大家都能遇见另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