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为他人的情绪负责
1
有的人就是这样:
当别人不开心,自己就很紧张,很想做些什么安慰对方;
当别人跟自己倾诉烦恼,自己就很有压力,总觉得要提供一个方案;
甚至别人还没求助,自己看不下去了,觉得这样别人会很痛苦。
但自己的时间、精力、能力都非常有限,做不了这么多,所以就很烦。有的人就开始给自己一些解释:“因为这是小时候父母给的模式,只能承接父母情绪,自己情绪不被允许”,只是,知道这个又能怎样呢?有的人则会责怪自己:觉得自己界限不清,不该操心这么多。
2
有时候你的确是要为别人的情绪和困惑负责。因为,唇亡齿寒。如果这个人不开心,接下来会影响到你,那么你先解决他的不开心,就是在给自己避免麻烦。
比如说,小孩子在哭。你接下来就不能干别的了,你得先安慰他,才能去做自己的事。比如说,领导不开心,你得小心点别再得罪他,免得引火烧身。毕竟,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别人不开心,你就会遭殃。道理上是别人的事,但你会被殃及池鱼。这时候他就是你的一部分,你们在那一刻是共生关系。你不是在为别人负责,你是在为自己负责。
因此,你照顾好别人,就是照顾接下来的自己。
3
问题就是:这个接下来的伤害是真的吗?
小时候可能是,爸爸妈妈不开心,你就跟着遭殃。明明不是你的错,但情绪就会烧到你身上。这时候聪明的你就不要讲道理,而是赶紧先照顾好父母的情绪。
但现在呢?你对面这个人的不开心,会给你带来影响吗?你需要做一个现实判断。如果有影响,那你的确要为人家的情绪负责下了。如果没影响,你就可以问问自己:你以为的影响是哪里来的呢?
然后一次次劝自己剥离:没关系了。
这也是划分你和他之间的界限,从共生到界限。
4
听起来很高级,学习划清界限就完事了。但界限意味着另外一个事:此刻你不为别人的情绪负责,下一刻别人也不会再为你的情绪负责。当你不开心、难过、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有可能不来管你了。
界限的一侧是,你不再为他人的情绪负责。另一侧则是,他人也不会再为你的情绪负责。
因此,你照顾好别人的情绪,你有一个幻想:我希望自己的情绪也能 被他人照顾 。你之所以照顾他人的情绪,其实是你需要他人照顾你的情绪。投射性的认为了他人也有这样的需求。
那么,完成界限很重要的一步就是:
在你将来的某天,当你也有不开心,你的第一时间要学会照顾自己,而不是幻想着有人来照顾你。这才是真正的独立。
当你能照顾自己的情绪,而非幻想他人来照顾,你就开始相信,其实别人也有能力照顾自己,不需要你负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