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帕斯尚尔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帕斯尚尔读后感1000字

2021-11-04 00:09: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帕斯尚尔读后感1000字

  《帕斯尚尔》是一本由尼克·劳埃德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4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帕斯尚尔》读后感(一):还原一战亲历者记忆中的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整场战役约6500万人参战,最终死伤人数接近一半。其中英、法、比等协约国的军队与德军对抗的西线之战,对整场战役的胜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帕斯尚尔:碎入泥沼的希望》讲述了整个一战过程中削减德国锐气的一场最重要的战役。

  在帕斯尚尔战役里,我们能清晰地看见,当时的指挥官是多么昏庸无能。

  为了占领伊普尔高地,突破德军防御,他们下令攻打帕斯尚尔,大雨将被战斗摧毁的土地变成了沼泽,士兵们占据着非常不利的地理位置,被高地俯瞰,三面环敌,随时可能受到炮火的攻击,但他们接受了命令,依然顶着恶劣的环境冲击作战,在敌人的严防死守之下,化成一摊摊肉泥。

  战士们无比信任他们的指挥官,他们认为,既然上级做出了前进的指令,那么他们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一定是一个正确的策略。可惜的是,他们的指挥官却连这些战士究竟在怎样的条件下作战都不知道。所以这种无条件的信任与服从将他们送向了死地。

  即便是这样,作战环境极为恶劣,指挥官严重失误,英军死伤众多,但他们依然一次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所依靠的就是他们顽强的战争精神。

  鲁迅曾经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句话用在彼时的英国军队身上,其实非常合适。在这几场战役中,每一次他们都知道自己前路凶险,但依然踩着同伴的尸体,冒着敌人的鲜血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并不只是发生在将领身上,而是发生在很多普通的士兵身上。

  如今,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百年有余,时间让这段历史逐渐淡化成了一段文字,一段记述,但一战系列这三本书,却用那些搜集来的书信、日记作为载体,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战争图景。在这幅图景里,战争不再只是历史,不再是一段文字,而是一个个真实的教训以及触目惊心的伤痛。

  《帕斯尚尔》读后感(二):1917年的那个比利时小村庄

  提到一战,最著名的是凡尔登战役,别称凡尔登绞肉机,是作为一站转折点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接下来是索姆河战役,死伤无数,是著名的消耗战。小雀斑主演的bbc短剧《Birdsong》就取材于这场战争。《帕斯尚尔战役》相对比不那么出名,经常作为点缀出现在影视作品中。20年初很火的电影1917,算是帕斯尚尔战役的前奏。德军战略性后撤,放弃前线退到更容易防守的兴登堡。撤退时德军实行焦土政策,不留给敌人丝毫可利用的物资,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和尸体。电影主人公就是要穿过这片没有掩护的无人区,传递战情。 讲述一站的电影有很多。经过电影镜头美化的战争,总会让人们在死亡中看到希望,最后心满意足的怀揣着“love and peace”关上电视。这本《帕斯尚尔战役》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一站。书中详细的记录了战略部署,行军路线,还贴心的附上地图。这一点对非一站经历国读者非常友好,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地图已经足够困难,更别提在这虚拟的图上描出动态的路线图了。关于战事本身,作者罗列出大量有根据的数据,和有明确来历的书信资料。没有过多煽情和私人情感,尽力给读者呈现出客观的史实。作者的严谨,可以从百来页的reference看出来。虽然是战争史,但对外行读者很友好。读起来很流畅,体验不错,翻译的功劳功不可没。 读完之后最深的体会当然是战争的残酷,无论是出于什么目地的战争,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更让人心寒的是战争背后的政治斗争。像《Birdsong》中的上尉一样,明知道提前批的轰炸没有破坏掉德军的铁丝网,还下命令让士兵们在没有任何掩护的情况下前进,成为人肉靶子。英军总司令官黑格在明知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仍然下令进攻,认为“英国必须自己承受这个重担”。佛兰德斯行动还是按照计划实施了,损失惨重。亲历者认为他们是“罪大恶极参谋工作的受害者,成了悲剧的牺牲品”。 一站中常用的堑壕战在帕斯尚尔没多大出场机会,因为暴雨,地面泥泞如同沼泽,再加上本身就高的地下水位。让英军短时间内无法建立有效的防御屏障。而本身就处在高低的德军,除了天然优势以外还有结实的碉堡。扛着枪在泥地里前进的英军遇上了在碉堡里的机枪手,无异于手无寸铁。 1917年夏天,战役正式开始,每次进攻英军都会发射数百枚炮弹开路,远远超过索姆河战役。炮弹轰炸后是坦克,坦克的数量也比索姆河战役多很多。坦克压过德军的铁丝网,为联军开路,向德军阵地发起攻击。随后的暴雨阻碍了联军的脚步,炮击后满目疮痍的战场,让联军行军难上加难。深陷泥沼的坦克,成了德军的活靶子。帕斯尚尔山岭最终被攻下了,联军胜利了。协约国用三十万伤亡,换来了八公里。战后英国首相也发言表示这是一场不值得的战役。 全书读下来有一些悲哀,作者不掺杂感情的记叙更能凸显战争的真实。从序幕到结束,作者讲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可惜我不是一个好学生。外国的的地名人名几乎一个都记不住,部署策略和武器名称也是似懂非懂。全书读下来,脑海中只留下了一个惨字。士兵们被泥水泡烂的脚,伴着爆炸声入眠,看着眼前人的脑浆被炸了一桌,上一秒还在谈笑的战友血肉横飞。有的时候文字描述反而比电影更让人震撼。更别提战争幸存者们重回社会产生的心理问题了。 最热爱生命的人应该是在前线等待作战命令的士兵们了。休战的时候总是阳光灿烂,士兵们抓紧一切机会去放松,去野餐,去钓鱼,去享受生活。因为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把每一刻都当成是人生的最后来度过。读完后最先出现在我脑海里的画面是《Birdsong》结尾,被困在地道里很久的小雀斑终于炸出一个出口,艰难的爬出去后却碰见两个德国兵,他赤手空拳灰头土脸冲他们大叫“Come on”,而对面穿着德国军服的人却慢慢靠近伸出右手,告诉他:“战争结束了。”

  《帕斯尚尔》读后感(三):淫雨不歇,希望破碎

  我在战壕里涉水,

  赶往已成泥沼的锋线——

  这混蛋的一夜,淫雨不歇。

  英国著名反战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在他的《准备战斗:星期五早安》一诗中这样写道,而这连绵不断的淫雨正是英军在伊普尔地区多次战役推进受阻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它让数不清的英军战士陷入地表和心理的双重困境,陷入战役和泥泞的双重绝望之中。

  雨水之所以会在此次战役中占据如此高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由佛兰德斯的地形条件所导致的:此地地质基层由不透水的黏土构成,一旦下雨则会造成排水困难的局面,另一方面此地秋冬季节连绵多雨,这势必会造成地表的泥泞,步兵推进受阻是必然的结果,此外同样会影响火炮的定位和稳固,这种种方面都对行军进程有着致命的打击。

  负责伊普尔战役的英军总司令是陆军元帅道格拉斯·黑格爵士,他在本次战役中缺乏听取他人意见,适时改变决策,体恤士兵状况等品质,事实上尽管战争结束后得出帕斯卡尔战役在吸引德军预备队力量,缓解法国危机,稳固协约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但黑格本人在此次战役中丝毫没有做到一个英明的,甚至合格的总司令。战役发起前,陆军上将赫伯特·普卢默曾提出英军需要占领高地的重要战略意义,否则将会陷入德军的俯视之下,但黑格无视其建议;法国总司令菲利普·贝当不认为占领伊普尔地区是必须的,黑格也不以为意;还有战役推进过程中,多个军官向他提出的建议,通通被他否决。作为全军主帅,他从未考虑过一味进攻给英军带来的惨重伤亡,只追求结果。

  在战术方面,贝当推崇强烈炮火和步兵稳步缓慢推进的“咬住不放”战术,普卢默也是这一攻击方式的坚定支持者,但黑格对此十分反感。在1917年6月,普卢默军队稳步控制梅西讷岭之后,黑格任命陆军上将休伯特·高夫指挥英军主攻。高夫是黑格的支持者,他和黑格一样,忽视戴维森推进过深将招致危险的警告,深入进攻德军。可是在德国军队深纵防御战术下,闻名于世的将士品格下,同时英军缺乏侧翼军队配合,只能以惨淡结局收场。这样的惨状持续到八月中旬,英军突击德国第三防线失败,德军仍坚持反攻,在阴雨泥泞里,英军士气大受打击,而和关怀法国士兵的贝当不同,面对失败,高夫首先会将怪罪下属。他缺乏对战场地域的了解,无法给予士兵安慰,面对德军的反攻束手无策,实在不是一个优秀的军官。

  在英军艰难的困境中,黑格启用普卢默继续推进,自此,英军将结束几个月以来的持续失利,战争的天平向他们开始倾斜。和高夫的随意突击不同,普卢默的推进稳定而有计划,在他的指挥下,英军相继于9月和10月取得梅嫩路战役,布鲁塞德安德战役和珀莱卡佩战役等多场重大胜利。这几场战役对于恢复英军士气,摧毁德军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德军总参谋长助理埃希里·鲁登道夫不得不亲临战场,对战术进行多次调整。可是面对普卢默有秩序的炮火推进,德军传统的防御战术毫无作用,调整后的前哨区战术也没有发挥作用,大量的德军在战役中主动投降,从德军防御战术专家罗斯伯格,到普通德国士兵,都面临着巨大压力。

  在英军以巨大伤亡为代价取得胜利后,多方呼吁叫停战役,可是黑格始终不为所动,反而决定加速进攻。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普卢默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在之前取得的战役中,英军至少有五天的时间进行充分准备,可是这一次,普卢默同意了黑格三天后就发起进攻的命令。几乎是命运般的,再一次遭遇了大雨。

  在取得胜利的几场战役中,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军队都贡献了重要力量,尤其是澳大利亚军队总是先行部队,在帕斯尚尔战役中,加拿大军队在艰难的情况下也占领了帕斯尚尔高地,但是损失惨重,加拿大指挥官亚瑟·科里甚至因此被不明真相的民众指责他牺牲军队来换取荣誉。可是事实恰恰相反,科里在最初认为占领帕斯尚尔毫无意义,还在不得不服从命令的情况下向加拿大士兵保证永远不会让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攻。

  从科里受到的非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完全无法真正探知战争的全貌,下层军官的意见对最高指挥官的影响程度如何,政客对军队的干预到何种程度,这些都是影响战争方向的因素,而因为其敏感性,我们往往无法清楚评估。

  同样无法评估的还有在战争中死去的士兵们,他们也许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唯一记得他们的只有亲人。无论他们安葬在哪里,墓碑上是否有姓名,在亲人心里,他们永远是英雄。

  “他没有失踪,他就在这里。”

  《帕斯尚尔》读后感(四):一战是二战的序幕,二战是一战的结果

  大多数国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应该都是陌生的,相比于几年后席卷世界,有着鲜明侵略与被侵略方阵营的二战,一战更像是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在利益分配上的大乱斗,其在中国卷起的“风声”更多的还是在1919的那次和谈,以及因此脱胎出的民族意识觉醒。毕竟那时的中国还在一片黑暗中寻找点点星火,而世界的主流叙事早已变为了列强争霸。

  不过如今来看,一战与二战还是存在很大的贯穿性,海权时代的老帝王英国开始日暮西下,德国人选择挑战英国海权的绝对实力,另一方面热武器的更新迭代,工业与经济的双重推进,也使得制空权成为新的战争之王,人命变得越来越脆弱和廉价,道义与骑士精神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可以说一战就是二战的序幕,而二战就是一战的结果。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这三本战争史诗,就将目光聚集在了一战的欧洲舞台,其中包括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海战《日德兰》;一战战场伤亡数字最为触目惊心(约130万)的《索姆河》;被后世学家定义为伤亡最无意义,没有胜家可言的《帕斯尚尔》。当然,我知道你的心里一定还有别的备选项,比如凡尔登,比如马恩河,但于此,我还是希望先说,任何妄自发起的战争都是罪恶的,我们不该也不能将其仅仅看做英雄们逐鹿沙场的大舞台,因为那对无谓的牺牲者而言,是最大的不公。如果说,这三场战役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在证明——在战争(反侵略除外)里,没有谁是最后的赢家,那都是对人类共有文明最大的践踏。

  按时间顺序来看,德国挑战英国海权地位的日德兰海战,是最先发生的。本书起于作者康斯塔姆在少年时代的旁观视角,之于英国人而言,这场海战无疑是令其骄傲的,虽然在史学界大多认为那是无法区分胜者与败方的一场战争迷雾,但从德国发起的战略意图,即——突破英国海军在北海对德国的封锁,以德军的撤退而宣告破产来看,损失更大、弱点暴露更明显的英国一方的确守护住了他们的阵地。战术履行到位的德国打疼、但未真正打死敌人,反而英国舰队的相对完整性使得他们可以在战后更迅速地集结出力量,这也一定程度上为德国的败亡埋下伏笔,也难怪作者用“令人神往”这样的正向词来形容祖国的这场战争。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短短两日不到的时间内,双方一共出动两百五十艘战舰,共计损失二十艘累积约十八万吨,死亡人数近万人,其中不乏 英国“不倦”号这样1019名官兵登船只存活两人的惨烈景象。而在作者的记叙中,更值得咀嚼的是战后,两国各自的大力舆论宣传,“海军大惨祸”的敌方口号使得以海为傲的全英上下无不一片阴霾,不愿意“惯着”民众的英国在第一次舆论战中被打的丢盔弃甲,英国海军部之后连发三份公告挽回损失,但依旧力有不逮。这场不到两日的战争发酵出长达半月的舆论争执,民族自信与战争结果哪一个更重要?恐怕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命题。而关于结果,书中引用的那句“德国舰队击败了狱卒,但仍被关在监狱里”,足够说明一切。

  如果说日德兰海战的争论还可以归结在英国在舆论战中的把握度不够,那么索姆河上的累累白骨无论从任一角度,都能证明协约国指挥官的消息滞后与盲目自信,才是导致许多无谓牺牲的罪魁祸首。当谈及一战绞肉机战场时,人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凡尔登,而不是索姆河,即使后者在死亡人数上几乎是前者的两倍,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一个问题,那就是战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凡尔登是法国人的“上甘岭”,他们坚守前线,抵御外敌,用胜利换来了民族的自信,基于这一点,那些牺牲者被冠以更高的敬意。但索姆河之战却恰恰相反,作者无情地指出,这场战争汇聚了一站西线战场上所有的错误,当“受伤的英国士兵像受困的猪一样嚎叫”时,指挥官们还沉溺在突袭一切顺利的美梦之中,前线与后方的判断割裂、英勇战斗的人反而被后方的替换部队摘取荣誉、恶劣天气导致计划破产但依旧被命令前进、将军们挑剔的“幼稚”行为等等通通都被作者拿来进行了讽刺。“几乎完全就是骨架”的尸体,那抖一抖就能爬出一堆吃腐尸的老鼠,躺在战壕里不断哭喊着爹娘的将死之人,共同汇聚了一桩人类文明的惨案。在作者蒙蒂菲奥里的观点下,战争仅存不多的价值就是让那些将领们学会怎么打仗,可这本该是战前训练的东西,却需要用几十万生命来换取。我想,还是用书中的一句话当做结语吧,“总之,我们把对方将要占领的这个国家变成了一片废墟。”

  最后是帕斯尚尔,也被称为第三次伊普尔战役。在4个月高强度的战斗当中,超过50万人被杀,或者受伤、致残、中毒、溺亡,史学家、艺术家们纷纷将其称作“绝望的泥潭”,其中不乏更深层次的讽刺。作者尼克·劳埃德正是基于这些巨大的争议,开启了对战争的复原,在书中,他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记载了德军的勇气与智巧,这是在其他描述这场战役的作品中罕见的。作者更为详实地记录双方的战略布局与临场指挥,他试图用另一种方式为这场战役翻案,因为相比起索姆河,帕斯尚尔其实让协约国离胜利已经近在咫尺。

  泥浆、鲜血、毒气、爆炸,这是书中最常提及的场景,从战略意图来看,德国人的确被同等地拉入了深渊对峙,协约国成功遏制了德国人进一步扩张的军事行动,虽然解放比利时的愿景跟最终的战国放在一起显得很荒诞,但我能够理解作者在不断描绘一幕幕地狱场景之下,依旧希望表现这场战争正面价值的原因,因为他不希望那些牺牲是无意义的。首相与元帅、军队与媒体、敌人与祖国、摄影与回忆录,作者从多个角度复原了战争上的众生相,在史料惊人的伤亡与痛苦背后,是作者压抑着的人性感知。外界的反战与消极,恰好与作者想表明的东西相悖,本书的副标题为“碎入泥沼的希望”,所代表的就是帕斯尚尔那与胜利近在咫尺又擦肩而过的黎明前的曙光。1922 年乔治五世到访佛兰德斯时,他尖锐地问道:“在未来的岁月中,世上是否还会有更有力的和平倡导者,能比得上这些战争废墟沉默的见证者?”我想,这也是作者想要表明的东西吧。

  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三场被记录于书的战争都可谓残酷与阴郁,而其中反映出的战场百态,无论是英国海军的“自大”导致他们对于舰队防御与逃生手段近乎不设防,还是索姆河中指挥官们的丑态百出,亦或是帕斯尚尔时至今日仍被争论不止的战争价值,其实都共同指向一个命题——战争永远都是让人痛苦和绝望的东西,所以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将它铭记。

  绞肉机在连续不断地磨砺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仅仅只是记述,读者都足够在脑海中形成一副画面,那是焦黑光秃的枝丫,了无生气的土地,混杂着毒气与浓烟的灰色天空。人们非得是这样一遍遍提醒自己,要重复那段记忆,才能在当下认知到文明与和平的价值。我们不该只记得那些荡气回肠的精神与气节,我们要把那书中一串串伤亡数字铺开,才能知道,幸福而稳定的生活,该有多么不易和珍贵。

  《帕斯尚尔》读后感(五):血色虞美人,黑色渡鸦,白色百灵,构成枪炮中的帕斯尚尔战场乐章

  随着《在弗兰德斯战场上》这首让人倍感凄美的诗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一战那残酷又无情的战争当中。

  这是加拿大诗人、医生,也是亲历一战士兵约翰麦克雷写下的一首诗,当他目睹了自己的战友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中的悲惨遭遇后而写下了这首沉重的诗篇,献给那些在历史的洪流中“无足轻重”的战友们。

  弗兰德斯位于比利时西部与法国西部接壤的一片地区,其中英法联军与德国在弗兰德斯的伊普尔附近分别于1914年、1915年、1917年进行了三次战役,分别被称之为第一二三次伊普尔战役。

  其中尤以第三次伊普尔战役最为惨烈,在此役中,英军伤亡30万人,法军伤亡8000余人,德军伤亡27万人,用“绞肉机”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在2020年热映的战争巨作《1917》的导演阿尔弗雷德·门德斯的祖父就参加过第三次伊普尔战役(也被称为帕斯尚尔战役),老阿尔弗雷德穿过“战争无人区”,去为失联的部队传令,这个故事也就是《1917》的原型。其中主人公在一个破落的被战争摧毁得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小镇奔跑的场景,就是伊普尔城当年战争中的惨状。

  但艺术毕竟不能真实地表现战争的残酷,对于尚斯帕尔的印象或许也就是停留在泥泞的地面、残余的弹坑、冒着青烟的房屋。。。。。。但是这次战争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像英国战时首相大卫·劳合·乔治所说的那样是一场“烂泥战”呢?英国军事史博士尼克·劳埃德所著的《帕斯尚尔:碎入泥沼的希望》为我们真实、全面地展示了尚斯帕尔战役也就是第三次伊普尔战役的面貌。

  尚斯帕尔战役被誉为20世纪最名声狼藉的战役之一,它到底惨烈到什么程度呢?英国远征军总部的高级参谋军官基格尔爵士第一次见到尚斯帕尔战场时倒抽一口冷气:“天哪,我们真的把人送到这种地方来打仗?”

  在4个月的高强度作战当中,超过50万人阵亡、受伤、中毒、溺亡亦或是深埋于比利时这个小镇。这些对于一战时候的士兵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尤其是毒气武器的使用,更是加剧了这种恐慌厌战的情绪。

  但是如此惨烈的战役,最后起到的作用如何呢?有两种很矛盾的说法,《帕斯尚尔:碎入泥沼的希望》说到,英军有些将领认为帕斯尚尔战役是“决定性的成功”,而尼克·劳埃德则认为如果将德国和英法联军的经历结合起来,才能发现这次战役的战果到底如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可以称帕斯尚尔战役为“失去的胜利。”但是帕斯尚尔战役距离德军从法国撤退如此之近,如果英国军队能更好地应对,或许结局就不是这样了。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同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主导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罗贝克海军上将的舰队有三艘战舰触雷,战列舰“无阻号”与另一艘船一起沉没。虽然丘吉尔认为无关大局,但是罗贝克坚持要返航,导致土耳其军队得到了意想之外的喘息机会,也让英国被拖入了深深的战争泥潭。

  在英国战时首相大卫·劳合·乔治的眼中,黑格的短视与战略上的无能,显然跟罗贝克是一样的。大卫严厉谴责了黑格,说他的战略行为是“这场战争中最重大的灾难之一。”同时对于英国总参谋长罗伯逊爵士在重要议题上误导了英军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那么帕斯尚尔战役因何而起,人们是如何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中战斗的,战役是如何走到现在这种地步的?尼克·劳埃德将这些问题放在一个完整的历史框架中去研究,从英国、法国、德国三方的角度上审视这段历史,带领读者们进行一次深入探究帕斯尚尔战役历史之旅。

  尤其是对于德国军队调度的探究,是《帕斯尚尔:碎入泥沼的希望》的一大特色。之前的书籍,大部分都是从英法两军的角度来出发,只从很少的角度,甚至是忽略了德军的军事才能,显然对战局的发展来说有失偏颇。这本书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介绍德军的动向,包括军事上的,包括政局上的,甚至是包括军心层面的,这对于全面了解帕斯尚尔战役局势的发展是相当有帮助的。

  虽然是一本相对来说比较厚重的军事历史作品,但是读起来并不枯燥。如果读者想了解帕斯尚尔战役的全过程,那么这本书会是不错的选择。既不像专业历史书那么枯燥,又不会过于浅显。实际上,相较于专业文献,《帕斯尚尔:碎入泥沼的希望》在个别细节上更加考究,写得更细致,学术性与资料性一点也不逊色。

  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历史,作者阅读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主要是史学家的著作。在全书最后列出了部分引用的参考文献,光目录就有15页之多,注释及文章出处介绍达到了惊人的70页。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作者的严谨与细致。

  战争从来不是豪迈、伟大的东西,对于网络上的“键盘侠”来说,战争是他们实现卑微人生理想的一种途径,但是他们不知道,对于真正参与战争的人来说,这意味着时刻要面对着残酷、沉重甚至是死亡。

  平常人是无法真正想象到战争的残忍的,在军事著作、名将回忆录中,我们只能见识到名将的高瞻远瞩,见识到运筹帷幄,见识到决战千里之外,很少有人能够想到,真正实施这些作战意图的,是一个一个渺小的士兵,是一个真实的个体,他们甚至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是伤亡数字中的冰冷个体而已。

  但是在《帕斯尚尔:碎入泥沼的希望》中,作者寻找到了大量基层士兵和军官的日记、回忆录、采访记录等原始的素材,从这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中,读者们能够感知到战争那最真实的残酷。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也是相当震撼的阅读体验。

  就像是第37营A连指挥官罗伯特·卡思伯特·格里夫上尉回忆道:

  德军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德国土兵约翰·舍尔德尔回忆道:

  在战争亲历者的语言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深入灵魂的力量,那种恐惧,那种震撼,那种对战争的无奈,是任何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所不能体验的,也是多少战争大片也拍不出来的。

  战争中自然不缺乏勇士,《帕斯尚尔:碎入泥沼的希望》的“惊天大混战”一章中,描写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战斗英雄,来复枪旅第16营(第39师)一名20岁的土官威廉·伯曼。他在穿越无人区的战斗中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而他的事迹,堪与《兵临城下》的剧情媲美。伯曼与同伴们还有一半的路程时,突然遇到了弹坑中机枪的袭击。同伴们纷纷倒下,伯曼独自面对必死的局面,杀死了3名机枪手,并缴获了机枪,一路向前,最后到达目的地,并将机枪对准了敌人。这种传奇的经历,足以载入史册。

  但是,战争中大部分军人都是普通人,他们可能是邻家的大哥,可能是面包店的小哥,可能是每天笑眯眯跟你打招呼的邮递员。在战争这个庞大的机器面前,没有人能够例外,没有人能够得到特别的护佑。在长期、高强度的战争面前,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在炮火、毒气面前,不少士兵崩溃了。

  “重大的战争”一章中,随军牧师坦纳就见识到了这样一幕。对于他们来说,最难处理的伤员就是在战场上失去理智并遭受“炮弹休克”的人。他们显示出一系列不同的症状:一个高个士兵完全精神错乱了,喊着离谱的胡话;一个年纪太大不能服现役的士兵整天在门口发抖;两个年轻士兵每次炮弹飞过的时候,都浑身颤抖,畏缩不前。

  这就是战争的代价:残破的身体和垮塌的心智。

  西格弗里德·萨松创作的《纪念碑》,可能是对帕斯尚尔战役最好的注脚。

  “乡绅的纠缠和欺凌到我从戎而终止

  我死于地狱(他们称为帕斯尚尔之役);

  我伤势轻微,蹒跚着回家,

  一颗炮弹却在垫路踏板上炸起泥花;

  于是我堕入无底的泥潭,光明尽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