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读后感100字

2021-11-07 00:18: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读后感100字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是一本由曹可凡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读后感(一):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

  被这本书的题目吸引,读完之后最大的感受,人生不易。

  曹可凡是上海电视台知名主持人,从业生涯中采访过各个领域很多文化名人。这本书汇集了部分他感知到的人物背后的动人故事和他们本身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比如谢晋、陈凯歌、张国荣李宗盛......老一辈文学家、科学家、革命家黄永玉、许渊冲、余光中、杨振宁、白崇禧等。还有一些虽然没那么耳熟能详,但是成就斐然又默默无闻的有趣的灵魂。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谁的一辈子也没那么容易。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受苦难的深度。

  这世上,先谁都有个不情愿,后谁都有个不甘心。

  比如旅法华人作曲家陈其钢,2005年,他获得了具有"法国诺贝尔音乐奖"之称的"交响音乐大奖" 。后被聘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为奥运会创作主题曲《我和你》 。一听到名字我真的一瞬间就被带回2008年放暑假我在北京转车的街头,到处都是《北京欢迎你》和《我和你》,我还记得自己拖着行李箱走过天桥,心里美滋滋的,真的好像自己家有什么美事儿一样。这样一位很有才华的作曲家,他的儿子29岁时,在德国到瑞士的高速公路上出车祸离世了。他说以前坐飞机,每逢气流颠簸就会紧张,怕出事,但现在却无所顾虑,心想一旦栽下去,倒也好事一桩,一了百了,因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

  这种感觉我能理解。

  张国荣说:“有一天在房间里和王家卫相对而坐,我说我们为什么回来阿根廷拍摄?这个问题困扰我许久,但今天突然看到窗外的一座铁桥,忽然就明白了,也许我前世里就是海外华工,在这里干活死了。”说完这段灵异般的往事,张国荣侧着头,陷入深深的沉思中,眼中还泛着泪光。

  他的内心世界究竟有多少悲伤的故事无法释怀,有多少郁闷的心结无法疏解,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谢晋导演的父母在十年动乱中,先是父亲服毒自尽。“他坐在藤椅上,身体趴在写字桌上,因为是冬天,连腿都无法掰直。没过多久,母亲又跳楼身亡,我掀开盖在她身上的被单,把她抱起来,真可以说是‘百感交集’。伤痕累累,心在滴血。”这是一位著名导演凄惨又无法弥补的童年。父母受牵连和当初他执意报考影视学院拍电影有很大关系,所以和自己和解应该是很难的事情吧。

  一位优雅浪漫才华横溢的女人,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以一直在当年生活条件优渥的法国留学,因为丈夫执意要回到飞沙走石的敦煌临摹修复莫高窟的壁画,龃龉不断,最后和一位军官私奔,撇下丈夫和女儿。军官不久病死在牢狱之中,她为了生活嫁给一个重体力劳动者,毫无共同语言,自己也变成帮佣。时隔经年,与女儿团聚,形如枯槁,早已没了当年的优雅气质,和女儿通过的仅有的六封信中,字迹很差很差。她本来可以成为优秀的雕塑家,现在却如此窘迫不堪。女儿说:“这就是人生吧。”

  也有很多美好又难能可贵的珍贵情感。

  黄永玉最骄傲的身份是:他是妻子张溪梅的丈夫。98岁妻子去世,他也已经96岁。回忆自己初识张溪梅的情景,紧张的对她说:“我有100张粮票,你要吗?”(这句话让我笑出声了)

  有一天,警报拉响,全城人都在逃难,两个人便躲在了一起,眼看可能已经到达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了,黄永玉终于忍不住开口:“如果有一个人爱你,你会怎么办?”张梅溪一脸淡定地回答:“那要看是谁了”黄永玉说:“如果是我呢?”“你怎么才问?你问,我早答应了。”

  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心酸,幸福和甜蜜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悄悄酝酿。

  书里还提到了很多人,很多事,让人不得不感叹,唏嘘,反思和沉默。

  好多情节我都想记下来,丰富自己没有那么多经历的人生。

  因为深情的人,总是很有魅力。

  他们有着百折不挠的内心和千难万阻也不后退的勇气。

  不是不怕,是活的太透彻,洞穿了所有!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读后感(二):读《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大师们告诉我们何为深情

  很多人都看过曹可凡主持的访谈类节目《可凡倾听》,他一向的形象是威严、成熟、沉稳,更多时候以理性示人。

  不过在他的《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一书中,我却读出了他的感性。这本书是一本随笔,里面记录了众多各界名师的的一些人生片段。曹可凡把自己与名家大师在接触过程中听到的、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统统融入到文字里。

  于是我们读着这本书,或赞赏,或哀叹,或遗憾,书中的人物开始鲜活起来,也终于读懂了这一句话:当他们放下大师的名号,也不过是些尘世中翻滚的深情之人。

  曹可凡是在同里古镇采访张国荣的。其时张国荣正在拍摄《风月》,他饰演郁忠良。这部戏里尽是些因为环境压抑而导致人性扭曲和心理变态的角色,张国荣和何赛飞等演员都沉浸在角色中难以自拔。有场戏结束后,张国荣眼含热泪,紧紧抱着同样没缓过来的何赛飞,喃喃地安慰着,停机后他还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无论是《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还是《风月》中的郁忠良,抑或是《胭脂扣》里的十二少,张国荣在自己饰演的角色里都是全情投入。他坦言:“我就是我,每次演绎都有自己的影子。”

  除了演戏投入,张国荣在友情中也投入非常多。他与梅艳芳在《胭脂扣》里成为莫逆之交,与谭咏麟虽然是音乐上的对手,但私底下却是相互包容的好朋友。

  然而,正是因为对一切都太过投入,太过在乎,这个比烟花还绚烂的男子以纵身一跃的方式早早完成了人生的谢幕,留给世人无尽的叹息。

  浅尝辄止的人生,是因为从来不曾纵情投入过。张国荣投入了,哪怕英年早逝,他也活出了自己的深度和高度,永远活在了爱他的人心里。

  余光中的《今生今世》表达了很多人对亲情的眷恋,像他一样,很多人都把这种眷恋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陈凯歌是一个富于哲学思维的诗人,在他的电影里充满了诗意般的辽阔与哀伤。这一切离不开他母亲的教育和培养。在他小学开始,母亲就陆续教他念诗。她很少讲解词义,只是让他体会。这一段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母亲的爱也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他。

  母亲去世后,身处纽约的陈凯歌大恸,却不敢面对现实,躲在斗室里忍受痛苦的煎熬,连母亲的最后一面也错过了。

  和陈凯歌一样对母亲充满眷恋的还有画家陈逸飞。童年时他常常跟随母亲去教堂祷告或者去影院看电影,这些片段激发他画下了一个个充满古典意味的女子,以此寄托对母亲的怀念。

  对亲人的眷恋往往会激发这些文人在艺术上的创作。只有满怀深情的人才能创造出满怀深情的作品。

  小野洋子,摇滚巨星约翰·列侬的遗孀。她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她在约翰·列侬与前妻辛西娅的婚姻中扮演了一个令人不齿的第三者的角色,更加速了“披头士乐队”的解散。

  然而,抛却道德层面上的弹劾,实事求是地说,与洋子在一起的列侬,创作激情与日俱增,陆续写出了《想象》《在我身边》等一批传世之作。

  而“披头士乐队”的解散,洋子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事实上,列侬与他的搭档麦卡特尼早已存在裂痕,越来越难合作。背负骂名的洋子在多年后释怀,还对离异的麦卡特尼报以同情。

  洋子一直被覆盖在列侬的盛名之下,其实在认识列侬之前,她已经是著名的艺术家。她的作品《切片》、《脚踩上去的画》、《袋子》等都是惊世骇俗,引起很大争议的。例如《切片》,就是洋子端坐在舞台,观众可以随意剪掉她裙子上的一块,直到她不著寸缕。

  无论别人批评也好,鄙视也好,厌恶也好,洋子始终坚持这些大胆而出格的表演。

  能坚持做自己真的很难,我们要顾及亲人的期待,外人的目光 ,不知不觉就会陷入将就和妥协。

  洋子什么都没错过。

  希望你我亦如是。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怎么理解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其中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清”其实一直以来,不仅体现在文学艺术创作的美学追求上,也体现在文艺创作者的人格修养、人生境界上。

  这句话用在李宗盛身上非常恰当。

  李宗盛痴迷烹饪是因为林忆莲。他们结婚后,李宗盛热衷于给心上人做美食,给女儿做便当。褪掉名声的光环,在那热气腾腾的厨房里,李宗盛不过是一个怜惜妻子的丈夫、疼爱女儿的父亲。在炖煮排骨和牛尾等食材的间隙,他就见缝插针进行创作。

  一直忙到凌晨四五点他才关火睡觉。第二天上午他把食物装盒,让司机送到学校。给女儿做饭的三口铜锅他准备留给女儿作为陪嫁,因为这是父母辛苦养育孩子的爱的证明。

  虽然后来他们两人分开,一切已成为往事,但是李宗盛对美食的热爱不减。在美食的浸润下,在琐碎生活的打磨下,李宗盛写出来的歌简约平实却又情深义重,让每个听众都能从中找到情感的共鸣。

  人生无论高低起伏,处于低谷时要学会看看天上的星星,位于巅峰时要平淡对待。生活的真正滋味需要慢慢炖煮、煎熬、品尝。正是因为对美食和对生活的热爱,才能酝酿出岁月的百般滋味。

  在《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一书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深情,关乎亲情,关乎爱情,关乎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而曹可凡在他与大师们的每一次接触当中,仔细看,认真听,用心感悟,让我们读懂了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那些动人的深情。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读后感(三):杨振宁,李敖,傅聪,陈凯歌,当他们都齐聚在名为“深情”的书中

  你有多久没有看电视了?

  你有多久没看人物访谈了?

  在得知罗志祥“多人运动”的出轨事件后,你还数得出多少个耳熟能详的“深情”的人呢?

  访谈栏目《可凡倾听》的主持人曹可凡,就出了这么一本近代名家的人物“吃瓜”记。

  这不是人物传记,却纪录了53个名家的一些情史,这何尝不刺激。

  《可凡倾听》是个跨时12年的人物访谈节目,在做节目的时候,许多受访者已经到了迟暮之年,身体大不如前,行动不便,记忆衰退。

  与其说这是一本让人们对各个领域名家的生活有所亲切的书,不如说这是一段抢救即将逝去的老者的记忆。

  每位老者的记忆都因为带着生命最后的回望,显得珍贵且愈发有韵味。何况这些人是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影视等各领域领军人物的回忆。

  他们的存在和这些领域的发展密不可分,他们的回忆也值得品味。

  因为涉及53位大家的故事,剧透不过来,但大抵喜欢看人物故事的人,都想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成功?什么事件,对他们来说深埋记忆,甚至掩面哭泣?

  挖掘他们的过往就像探索宝藏。

  唏嘘即使他们如此功成名就,也会遭遇婚姻不幸,也有遇到老年丧子,人生波折一番,留有许多遗憾......

  敞开心扉表露心迹,你可能都没法和身边孰知的朋友做到。这信任,却能在书中找到。

  作者从小学过小提琴和琵琶,这为他能作为艺术主持人奠定了基础。

  而这些名家走上艺术之路也都有前人指路。

  无论日子多艰难,他们的母亲在他们放学归来,总会照例送上牛奶和饼干,并用手摇唱机,放各种古典音乐或者歌剧。

  他们的父亲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反复哼唱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

  他们的老师用精湛高超的艺术功底,活跃在各大舞台,也在少年心中埋下了文化的种子。

  如果没有在他们生命前期的艺术铺垫,他们的造诣水平就不至于到达如此巅峰。毕竟,真功夫都是靠时间的积累,普通人如果想从事文艺一定要趁早。

  并且必须有倾尽此生的觉悟,去热爱文艺,创造价值。

  他们多说“不是我选择了舞蹈,而是舞蹈选择了我,每个人一旦找到了命定的角色,便不想逃也逃不掉了.....”

  如果有某种艺术击中了你,选择了你,那就顺着这个命定之路而行吧!

  采访中的名家们,言笑间宛若常人,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不同。

  但是每每一涉及自己的专业领域,就全都变成——坏脾气。

  艺术家间的欣赏,或许就如傅雷所形容的“拥有孤洁不移的道德力于坚而不骄的自信力”。远远不是现如今只顾外貌的网红,急蹭热度的口水作品。

  每每发现自己的弟子对作品有所怠慢,他们总是雷霆大发。

  一旦自己没法呈现出期待中的作品,也会当众嚎啕大哭。

  他们的真性情,在外人眼里太过锋芒,但也正是对艺术极致的追求,营造了他们的口碑,延长了他们的艺术生命。

  普通人很难达到如此痴狂,也会因为一些人情因素压抑自己的情绪。

  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做自己在乎的事情时候,都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专注一份工作,追求一项喜好,至于生活中其他的小细节反而可以不用太苛求自己。

  把生活的内容安排的,有紧有松。

  许多人文字平平的人发现,在失恋的时候,自己反而变成了一个诗人,一位歌者。

  回头再去咀嚼当时的那份文字,总觉得妙不可言,难以置信。

  这就是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天然优势。

  摇滚之神列侬是这样形容他的妻子小野洋子:“直到样子的出现,我才有一次爆发了无法遏制的创作激情,而之前的5年都陷入思维困乏的深渊.......”

  艺术家不是只会喜欢艺术家,艺术家喜欢能点亮他们生活带给他们灵感的灵魂。

  而普通人因为有了浓烈的情感,也能化身艺术家。

  而情感是人类属性的独一份。作曲家陈其钢先生的《蝶恋花》就表达了9种女性的情感状态:纯洁,羞涩,放荡,敏感,温柔,嫉妒,多愁善感,歇斯底里和情欲。

  艺术多由外显的形式(音乐,舞蹈,绘画,电影,文字,戏剧,摄影)来表达对世界的观察。

  人人各有标准,也无法以取悦任何人为目的去创作。从艺者首先要认识自我,使自己高兴。

  音乐大师梅西安指导“倘若一个人无法诚实对待自我,真话便无处说起,他的音乐语言就更不会感动别人。”

  这话也适用于所有人,倘若一个人没法了解自己让自己开心,那么他在这个世界上就很难建立起真心的关系纽带,吸引来的只会是虚伪。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对于所有艺术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难得的史料。

  对于艺术从业者来说,也是一盏珍贵的之路明灯。

  人穷尽一生也可能只能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得出色,但是相通的艺术情感,可以通过这样一段采访实录,呼应不在同一个时空里的人。

  能够跨越生死时间传承的东西,即为经典,是人类文化思想的瑰宝,也是对后人最大的深情祝福。

  《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读后感(四):曹可凡新书《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真我与世界共生的路径选择

  世界之大,芸芸众生,每个人都经历过生活的迷茫,也都抱怨过岁月的怠慢,但却总有一些人深情地行走在天地间。

  何为深情?我认为是在这悲凉的尘世翻滚,且在翻滚中不失原形,坚守真我。

  曹可凡的随笔《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便叙述了这样一些人,他们中有痴迷美食的李宗盛、有热爱电影哲学的陈凯歌,有视角色为命的张国荣......

  全书共有51篇随笔,每一篇都是一段故事,每段故事都流露着主人公的深情。

  看完全书,当我跳出这些大师群像而回看时,竟发现曹可凡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深意:真我与世界共生的路径如何选择?本文将从这些随笔中剥离出三种路径。

  人与世界就像是光和影的关系,相互依存,但也难免遇上阴天,没有光的照耀,影子自然憋屈,于是顿觉世界凉薄,此时,对抗便成了人的第一反应。

  这一生物的本能让人们将自我抽离,开始与世界对视,以此来呼唤生命中的阳光。

  书中最打动我的莫过于《愚园路上的“外国阿婆”》一章。所谓外国阿婆是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之妻。

  杜先生曾为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落幕殚精竭虑,后来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据说先生在狱中受过26种酷刑,长号大骂16天最后才被动刑,他的躯体被沸油浇过,惨不忍睹。

  丈夫去世后,外国阿婆悲痛欲绝,“却以一个伟大女性的坚忍与勇敢奔往监狱,领取丈夫遗物,并且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我想再凉薄的世界也不过如此:正义被遏,丈夫被害。可外国阿婆却以强大的姿态与那荒诞的世界对视,不卑不亢,既护全了膝下一对女儿的安危,又保全了自己的节气,更守护了丈夫的大义。

  由此看,不论世界如何待我们,只要我们坚守真我,便是守住了对抗的资本,长此以往,再凉薄的世界也终会艳阳高照。到了那时,光与影便又可共生共存了!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始终来自于自身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对世界的解释,是个人世界观的主要构成部分。

  学会解释现实世界,是真我与世界共生的又一路径。

  一代流行音乐大师李宗盛就有这种智慧。他自从和林忆莲喜结连理后,便居住在上海,在那个爱的小窝里,他开始痴迷于烹饪。

  这个小小的心愿却随着两人婚变而打破,但李宗盛却没放下这个爱好,在创作之余坚持对美食的研究。曹可凡在书中记述了他邀请好友们来家中聚会的场景,李宗盛给大家做了一道香草鸡翅,香气逼人。

  有人说,失婚的男人比女人更孤独,可宗盛大哥却以歌曲和烹饪作为解释这一切的手段,让他在经受了感情的千锤百炼后,仍然拥有一副金刚不坏之身,浅吟低唱着:“岁月你别催,走远的我不追,我不过是想道尽原委......”

  人生际遇风云变幻,有的可以改变,但有的却只能望洋兴叹。

  像李宗盛一样找到一种解释的方法,学会以此丈量世界的现实,终究会让自己与世界和解,从而共生。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身处矛盾纠结,其实是因为我们陷得太深。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适当地跳出这些漩涡,以上帝视角审视世界,你会发现世界的运转其实有其合理性。

  曹可凡就用了“俯瞰人世的旁观者”来形容大导演侯孝贤。

  侯孝贤年少轻狂,曾嗜赌如命,但幸好悬崖勒马,他将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改为“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可负天下人”,并以此为座右铭。

  开始导演作品后,他擅用长镜头,以上帝的视角来呈现故事,平静、悠长、但又娓娓道来。

  如今已是大师的他依然喜欢坐着公交车,静坐在咖啡馆,观察芸芸众生的种种细节,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是对自我的一种清醒认知,这种清醒的保持鞭策着他不可以掉入生活的漩涡,要与世界保持足够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仅是平视的距离,更是俯瞰的距离。

  我们都有登顶高楼的体验,那一刻,所有的高楼大厦都在自己脚下,所有的街道走向一目了然,所有的城市脉络尽收眼底。

  俯瞰世界也是这个道理,通过俯瞰,我们了解了世界的运转模式,也便掌握了世界的肌理精髓。

  “出世”后再“入世”,真我与世界的共生将更加契合。

  (1)三种路径代表的共生视角和递进逻辑

  抵抗、解释与俯瞰这三种路径其实都有其代表性的意义。其中,对抗和解释都属于自我与世界平视的视角,而俯瞰则是自我脱离于世界的俯视视角。平视是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互动,俯视则是对整个世界的把握和思考。

  此外,这三种路径还存在一个递进逻辑,对抗路径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解释路径是与世界的一种和解,这两种都属于与世界的“热处理”,而俯瞰则是更高阶的“冷思考”。

  但不论哪种路径,都可以给真我与世界的共生找到一条契合的路,这便是这本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2)真我与世界共生是最大的深情

  这句话说的恰恰也是真我与世界的共生关系,要达成这种关系,就要学会兼顾以下两点。

  其一,自我与他人。

  心理学上讲,真我是爱、真诚与和谐的表现。爱这个词与佛教中的布施相同,就是利他。

  他人其实也是我们自己之外的世界,是我们喜怒哀嗔的来源,只有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们才能耳根清净,双目清明!

  其二,主我与他我。

  用通俗的话讲,“主我”就是真实的那个自己,客我是指自己评价中或者别人评价中的那个自己。

  与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相比较,主我和他我的平衡更难,因为它需要我们将外界的评价抛之脑后,专注于内心的建设。

  就像外国阿婆面对逆境咬牙坚持,就像李宗盛面对感情舆论时选择用歌词解释过往,就像侯孝贤面对成名选择用俯瞰观摩人间,这都是处理主我与他我关系的范本。

  而一旦以上两个关系处理好,你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在尘世中有所寄托,在生活中有所希冀,在人生中有所戒律的人。

  这样的人,即使居于陋室粗茶淡饭,也依然深情款款,为人所爱!

  头条号、百家号:纽扣AB面,欢迎关注交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