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以礼为固,以仁为胜” 中国古代兵法的道德属性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以礼为固,以仁为胜” 中国古代兵法的道德属性

2021-12-05 09:59:18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阅读:载入中…

 “以礼为固,以仁为胜” 中国古代兵法的道德属性

  “以礼为固,以仁为胜” 中国古代兵法的道德属性

  来源:光明网

  人们常称《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兵书,严格地说,这个描述是不正确的,在《孙子兵法》面世之前,古代中国已有兵书,而且还不止一部。但是,这些兵书典籍,由于思想相对浅薄,内容多已过时,尤其是文字不够优雅,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散佚殆尽了,而《孙子兵法》则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兵书。明代茅元仪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意谓《孙子兵法》之前兵书中的精华部分,已为孙子所撷取吸收,没有任何的遗漏。这也表明,《孙子兵法》的兵学成就乃是在传承前人兵学思想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而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考察前《孙子》时代的兵学文化,我们不能不回归“古司马兵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指出:“今世所传兵家者流,又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种,皆出《司马法》也。”显而易见,“古司马兵法”才是中国古代兵学的总源头,是兵家文化最早的系统载体。西周时期,文献典籍“皆官府藏而世守之,民间无有”。当时的兵学典籍由官方统一编纂,专职传授。这类文献泛称为“司马兵法”,也即司马之官治军用兵法典法令的总称,作为类名,它不是某部军事典籍的专指。先秦时期一切官方军事文书(法规、条令、条例)都属于“古司马兵法”的组成部分,像《左传》所征引的《军志》、《孙子兵法》所征引的《军政》,则为“古司马兵法”类别下的兵学专著。在两汉时期,人们还能看到其中一部分零散材料,并为它所包含的军事理论原则、阵法战法要领、训练编制纲目之丰富和深刻而赞叹不已:“余读《司马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褒矣。”(《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今本《司马法》,当为“古司马兵法”相关军事思想的汇集辑要。“古司马兵法”最显著的特征是集中体现了西周礼乐文明中的“军礼”传统,即所谓的“竞于道德”。用汉代班固的话说,就是:“下及汤武受命,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司马法是其遗事也。”(《汉书·艺文志》)

  这反映在战争宗旨上是强调规则意识、底线意识,“争义不争利”。如不得已动用战争这个最后手段,也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伦理原则,光明正大、公平合理进行交锋,即所谓“以礼为固,以仁为胜”。强调“吊民伐罪”“征讨不义”,行所谓的“九伐之法”:“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参见《周礼·夏官·大司马》《司马法·仁本》)并且将这原则提升到“仁义”的高度来予以肯定:“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发动战争,多有道德上的禁忌,这包括不能够乘人之危,不允许违农时,让民众遭受苦难,不能够在严冬或酷暑这样的季节兴师打仗,等等:“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

  在具体的战场交锋过程中,必须尊重对手,奉行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原则,进退有节制,厮杀讲礼仪,杜绝诡诈狡谲的行为,摈弃唯利是图的做法:“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义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司马法·仁本》)同书《天子之义》篇,也有相似的主张:“古者,逐奔不远,纵缓不及。不远则难诱,不及则难陷。”“徒不趋,车不驰,逐奔不逾列……迟速不过诫命。”而《榖梁传·隐公五年》则简洁概括为:“伐不逾时,战不逐奔,诛不填服。”同时,禁止在战场交锋时实施偷袭一类的阴损毒招,如《司马法》逸文就强调:“无干车,无自后射。”(《周礼·士师》郑玄注引)即不准冒犯敌国国君乘的车,也不允许从背后攻击敌人。《左传·文公十二年》亦云:“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四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