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深度數位大掃除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深度數位大掃除读后感100字

2022-01-03 00:2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深度數位大掃除读后感100字

  《深度數位大掃除》是一本由[美] 卡尔·纽坡特著作,時報出版出版的336图书,本书定价:平裝,页数:2019-12-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度數位大掃除》读后感(一):要“平衡”而非“戒除”

  本书用了几乎一半的文字去描述一些个别人是如何从“数位断舍离“生活里重拾充实的

  但在统计学的范畴里,如果要论述一件事好与不好,更多是得基于一个数据统计调查,而不是个别案例

  不论是“大脑独处”还是“情绪调和”,出发点和逻辑都是完全OK的

  但这些也是基于一个出发点,那就是在“过度数位”的情况下,才可能会导致无法“大脑独处,情绪调和,亲近他人”

  所以在有部分观点,例如“重新审视数位的价值”是值得被认可的,但使用“旧手机”“当面沟通”就会显得有失偏颇,稍微偏激

  最后吐槽一下台版的实体书

  从右往左,竖版排版,繁体字,简直是和所有大陆人的阅读习惯完全反着来,看的人太难受了

  《深度數位大掃除》读后感(二):我厌恶拿起手机

  我厌恶拿起手机。

  手指接触着发热的手机,已经有几分仿佛被缓慢电击的不适感。眼睛长时间聚焦在一小块区域内,略感干涩与迟滞。肩颈下意识前倾,迎合着手机的位置。偶尔试图调整一下体态做个矫正活动,最终却以触动交感神经而导致的头晕恶心结束。

  在第N次习惯性地下滑手机屏幕的时刻,对于时间的隐隐焦虑提醒我:你已经持续这样的状态好长时间了。于是我放下发热的手机,出于习惯,又给它充上了电。

  陷入片刻安静,我才慢慢回想起来,我一开始拿起手机的原因只是想查一个单词。意识到这个事实,我提起嘴角轻笑了一声,笑自己。笑自己明明是手机的拥有者,却变成了手机的奴隶。

  不仅是在无所事事的时刻,在繁忙的工作学习时刻我们也没法摆脱手机的控制。早上的通勤地铁上,抬起头,你会发现所有人出奇地一致。每个人都举着手机,仿佛它已经变成了手指末端的延伸器官,这是属于21世纪的魔幻时刻。

  睡醒第一件事,打开手机看消息;等电梯,等地铁,坐地铁的空档,打开手机;甚至吃饭的时候,都要边看手机边吃。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她不看手机都吃不下饭。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社交媒体争分夺秒地攫取我们的注意力。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干但是却很疲惫的原因吧。

  我的手机没有任何信息通知,我跟朋友待在一起的时候不喜欢看手机,也不喜欢边吃饭边看手机 。虽然我不是一个典型的手机奴隶,但是我仍然无法抵抗手机对我的生活的吞噬。本来属于自己的时光,却被手机不由分说地拿走。我们享受到了现代科技带来的诸多好处,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掌控它,反而被它耍得团团转。

  回想小时候,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我们是如何度过一天的呢?我会躺在三轮车里看旋转的天空,还会给芭比娃娃亲手缝制衣服,会到田野里扑蝴蝶,收集漂亮的石子,躺在房顶上看星星,在家里看书,挖胶泥做泥塑……不论做什么都不会被一个名为手机的设备干扰。我想,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我们不用费力就可以活在一个真实的,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但是现在,我们只有具备足够的对海量信息的抵抗力,才能保住自己的休闲时间,恢复生活本来的样子。

  那么,该如何戒掉手机的瘾呢?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第一、定时查看手机消息,而不是随时查看。有选择地查看,而不是盲目接收。第二、尽量追求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通过手机。第三、用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娱乐填充休闲时间而不是用被动看手机的行为。

  自从接触数字极简主义到看完这本书的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我逐渐产生出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掌控感。我坚信,数字极简极简掉的是赘余的信息,最终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自由。

  《深度數位大掃除》读后感(三):远离手机

  我囿于手机诱惑,无法专心学习许久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有这么多人察觉到了电子产品对我们的毒害,解释了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并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现在是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APP需要增强用户粘性,延长我们都留在产品上的时间。于是我们发现一切APP都尽可能做成一个生态,恨不得囊括日常所有的需求,以及一切app都要做信息流并利用算法大数据根据我们的喜好精准推荐内容,最终达到精准推送广告,收取点击或流量转化费用。然后各种各样的app成为了最懂我们的人,我们各种内容偏好被无限满足。每一次下拉刷新,每一次滑动视频,我们大脑会分泌多巴胺,感受到快乐。这背后是许多专业的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等技术团队共同研究并不断优化迭代出来的。我们脆弱的人性弱点要抵抗这么庞大的敌人,可想而知面临多大的困难。 嗯,所以放宽心,不要觉得自己无能,只是你的对手过于强大,你需要更强的装备和战斗力去战胜啦。

  深度數位大掃除

  8.1

  [美] 卡尔·纽坡特 / 2019 / 時報出版

  作者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方式,在此我记录一下我觉得在我身上具有可行性的。

  1.对过多的APP断舍离,留下正真存在价值的并加以限制使用。许多APP比如微信,比如淘宝。前者方便我们即使与他人获得联系并了解他人生活动态,后者提供了丰富的商品以供挑选,这是这俩app存在的价值。然而现实中,我要么因为信息焦虑,担心未及时回复消息给对方留下不重视他的印象;要么沉浸在“私人定制”的符合我喜好的商品选择中无法自拔,耗费了大把本应该投入长期主义活动的时间。简而言之就是ROI太小。所以要限制固定时段使用,减少因为无聊下意识点击浏览的行为。

  未完持续~

  《深度數位大掃除》读后感(四):抵抗“注意力经济”

  此书探讨了如何对抗现在的“注意力经济”,就是将用户的注意力变为商品,将广告商变为顾客,并将用户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的经济模式。

  作者提出了一种运用科技的理念:数码极简主义。数码极简主义主张:把时间放在少数几个最合适的能够支持你重视的事物的活动上;此外,你也乐于错过其他一切活动。

  数码极简主义之所以行之有效,作者提出是因为其基于三个原则,并举例论证了这三个原则的正确性:

  1. 杂乱是代价高昂的。太多的数码产品或 APP 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会让人付出高昂代价,并可能抵消掉单一物件带来的收益。

  2. 优化很重要。必须仔细思考如何使用某一项科技,以便从其中获得潜在收益。

  3. 有意识地作为令人满意。当你有意识地运用新科技,可以因为自己把握了自主权而获得很大地满足感。

  之后作者提出了一个数码断舍离的流程:

  1. 在三十天内停止使用那些可有可无的科技产品。(需要定义“可有可无”的规则)

  2. 在三十天的暂停期间,探索和发现让你有成就感又有意义的活动和行为。

  3. 三十天暂停期结束后,重新把那些可有可无的科技产品导入生活;针对每项重新导入的科技,判断它为你生活带来的价值以及日后具体的使用方法,以便从中获得最大价值。

  针对某个科技产品是否需要再次导入生活,作者提出了三个有层次的筛选标准

  1. 这个科技是否支持我所重视的事物;

  2. 这项科技是否是支持我某个所重视事物的最佳方式;

  3. 未来如何使用这项科技,以便提升价值,减少危害?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一些针对实践的建议。

  1. 独处可以带来好处:新的想法、增加对自我的理解、亲近他人。作者的三个建议:

  - 把手机留家里。

  - 散步(带着耳机散步不算!)。

  - 写信给自己。

  2. 不要按赞,因为按赞破坏了以对话为主的社交模式。作者的三个建议:

  - 不要按赞以及在动态上进行评论,而是选择进行单独对话。

  - 批次处理信息;这种做法有两个动机:1. 可以寄更专注于当下。2. 可以提升人际关系的素质。

  - 设定一个单独对话的时间,例如大学教授设定“Office Hours”,在这个特定时间段内给学生答疑。

  3. 重拾休闲。有三个启示性原则:1. 优先考虑劳心费神的活动,而不是被动休闲(例如看电视剧);2。运用技能在实体世界内创造有价值的东西;3. 寻找需要结构化设计互动的实体活动。作者的四个建议:

  - 每周修复或打造每个东西。

  - 固定劣质休闲时间;例如每晚安排一个时间段好好的刷剧。

  - 加入活动或团体。

  - 执行休闲计划;可以针对每年、每季度或者每周列出休闲的计划。

  4. 加入抵抗运动,避免自己的眼球关注时间(Eyeball Minutes)成为大公司的资源。五个建议:

  - 从手机上删除社交媒体软件;可以在电脑上使用。

  - 将你的装置变为专用电脑;例如特定安装软件限制令人分心的程序的的使用。

  - 像专业认识那样使用社交媒体;例如每隔一段时间查看社交媒体,或添加过滤器得到更有用的媒体信息。

  - 丢掉智能手机,选用老人机。(好像现在不太可能

  《深度數位大掃除》读后感(五):let's 极简

  首先建议阅读电子版的同学一键更换一些翻译,比如数位——数字化;智慧型手机——智能机;按讚——点赞等,不然着实有点别扭,怀疑自己是个刚接触地球的外星人。

  这两年来居住极简概念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眼瞅着盛行开,渐渐数字化极简概念也横空出世,刚好近日我也在思考这些,便扒拉了这本书来看。

  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者,我这代人算是完整见识到了互联网从无到有的发展,童年完全不是在电子设备中度过,求知欲最蓬勃的时候又跟上了每一波互联网热潮:论坛,贴吧,网游,线上交友,再逐一到移动端……所以既不像有一部分人那样觉得现在的互联网简直像个怪物不知从哪冒出为何演化成这样,也不会像一部分人觉得这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sns,电子支付,浏览新闻等等。

  书中内容不再复述,我记录下带给我的新想法吧。

  1.我真的需要数字化极简吗?如何平衡这个“度”?

  首先,我从“信息极大丰富”中得到过什么好处?

  按照作者说法,每个人都是非常极其有必要极简自己的数字信息的。但是别忘了,作者首先是位美国人,其次最多提及的是Facebook, Instagram这类社交信息流,更是有整整一章在讲点赞相关。我隐隐觉得,这些其实都不太与我相符的。

  于我而言的沉迷手机,并不在于“社交”这方面,事实上是信息过载。

  我对世界、对别人仍有很多的好奇,比如让我沉迷刷Instagram原因是国外的街道,博主穿搭,关注的一些有趣艺术家的作品及生活日常,这个平台上并没有多少好友,但我仍会花费不少时间在上面。刷小红书/微博,也是为了见不同的人,看那些人做些平时身边人做不出来的事。

  你可以说这些是无意义的,浪费时间的,以大部分当今互联网内容质量来说我承认大部分,但我也觉得,我视野好像有打开一点点,审美宽容度有撑开一点点。就像“行万里路”,虽然比不上亲自出游见识的多,但性质有一些类似,都是见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说着价值观不同的话。就好像豆瓣世面小组,不得不说, 是互联网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和一些无用的知识)。如果《你当像鸟飞过你的山》主人公不上学在家无聊的日子里有台智能机,刷着Tik Tok,或许能更早的发现自己家不对劲呢(也说不定会被拉入那个宗教的Facebook group里?)?

  值得一提的是现当今互联网世界价值观确实越来越单一了,也越来越无聊,我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真的不是这样的,大神辈出,看了无数好东西(但当时不懂),最后的好印象是到处找了“知乎”邀请码注册后见到各位大佬提纲掣领谈古论今回答各种满足求知欲的问题,心情真是很激动,真的很感谢互联网的发明,以为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

  明确值得反对的一种沉迷是,做当今流量明星的数据女工,以及与之相似的沉迷于报团后的一个晓组织,别人进不来,自己也出不去,又需要自己花大量时间维系,小圈子里大家互相倾倒类似的价值观并逐步加深到坚不可摧,这类容易走极端的也不可取。看似热热闹闹花团锦簇,但这些交付网友的真心倒真不如如作者所说拿来给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身边人。

  或许我不必追热点。坐在座位席中听朋友惊呼“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啊”然后听他们急匆匆用自己语言讲述一遍,也是一种小傻瓜的幸福。

  再然后呢,还有哪些需要极简掉的呢,我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其次,我是否整个人因沉迷sns而像书中高中生一样是“矿坑中的金丝雀”?

  受亚里士多德因为生命脆弱故须结群而居说的影响,西方人大多喜欢结伴而居,并由此渴望通过他人来定义自己。在很多书中都能看出来,在美国,拉拉队漂亮女孩和会社交的男孩是极受追捧的。但在中国,情况则完全不一样。

  中国尊崇的文人形象一向都是孤独的,内敛的。古者圣贤皆寂寞早已是全民共识,完全不会像作者那样需要列出大段论述与论据来证明独处的好处。甚至儒家一早说了“慎独”,“独”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常态是保留在中国人血液中的,不觉得会有人因为说喜欢一个人呆着而遭受歧视之类。

  至于说以前人们不得不独处的时间现在都被手机侵占,我有另一种解读,那就是没手机的时候静不下来的人拿走他们智能机心里依旧是静不下来的。这就像上厕所时没带手机,也会去看看瓶瓶罐罐一个道理。也和怪学生学习不集中,以前赖武侠小说,后面赖网游,现在赖手机,都一个道理。

  机智的作者能写出夺回手机掌控方法,相信他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大概只是给普通人们一些心理安慰和希望吧,“放下手机独处吧,说不定你也能成为林肯!”

  时代在发展,以前只能接收方圆几公里内的信息(我至今都记得《红与黑》里于连听到了一句高一点阶级的人说的一句话,后面自己也“借用”来说,就已经能被别人另眼相看);后面能用阅读见世界,不是需要索引需要指导的专著,而是越来越口语化的信息流,虽然信息密度下降了,但其实人们获取“新信息”的门槛降低了;再后面有图片的高速传输,到现在还能随时看到全世界人们上传的视频(不知道作者写作时有没有预见到截至2021大家沉迷的是Tik Tok这类视频信息流),其实这是一场信息传输密度越来越高,同时信息质量越来越差的过程。

  有必要的是筛选信息质量,一味全部极简掉是不是也不对呢?我一开始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看完此书后,我仍不能得到一个确切的能说服自己的结论。至于社交方面的极简,我已经在路上了。

  2.如何执行

  术的部分:不带手机,卸载App,不点赞。

  道的部分:保持注意力。Choosing a Focused Life in a Noisy World.

  我的思考是,成为一个更“坚固”的自我,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就没有时间刷无聊的信息了。

  其实我发现对我最有效的方法是,我觉得实在太无聊了,为了些早有分析有论文的东西瞎吵吵,眼睛疼。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谁知道互联网一互联后,没有让人看到更丰富的内容而是全都扁平化到一种价值观了呢。同时随着自己见识的增加,太多信息可以自行祛魅了。

  就这么简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